骨头杀手
按照日期排序如下:
1、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2、春节(农历新年,除夕):Spring Festival
3、元宵节(正月十五):Lantern Festival
4、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Tomb Sweeping Day
6、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Mid-Autumn Festival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Double Ninth Festival
8、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9、冬至节(12月21或22日):Winter Solstice
扩展资料:
1、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春节起源上综合原始信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因素以及后世节俗遗迹来看,由上古时代的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的。
我国的农历正月初一,古称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朝、新正、首祚等;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春节。
2、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春祭活动。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由古越人于午月午日(干支历)举行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古越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端午节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唐天宝年间,为加强社会控制,唐玄宗下令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屈原被封为昭灵侯,正式享受官家烟火,每年春秋各一次。五代十国时,官祭屈原的时间始设在端午,宋代封屈原为忠洁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圣谕“岁以五月五日”致祭屈原。
在皇权不断的鼓励下,屈原影响力渐次压倒伍子胥、曹娥等,成为端午代表,而此前种种民俗,自然也就都与屈原有了关联。
4、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丰收祭月活动。“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5、国庆节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它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dlpengzhen
一、春节
春节英文单词为:Chinese New Year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元宵节
元宵节英文单词为: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
三、端午节
端午节英文单词为: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由古越人干支历午月午日龙图腾祭演变而来。
四、七夕节
七夕节英文单词为:Tanabata Festival
七夕节最早由来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
五、重阳节
重阳节的英语单词为: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又称“老人节”。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枢纽,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民族成熟文明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的人与人的联系。
以中国节日而言,它既是中国人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在民俗风情上的集中体现。我们的先人综合太阳和月亮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确定节日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好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千百年来,节日民俗给中国人一种井然有序时间节奏、热闹而不失尺度的空间分布。虽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老百姓也以一种勤勉、节俭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但庸常的世俗生活因为有了热闹的节日,才构成中国老百姓完整的人生时间,使人生因充满着期待、愉悦而显得非同寻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节日
lostangelus
New Year's Eve meal
年夜饭
“年夜饭”除了用New Year's Eve meal表示,很多时候也可以用reunion dinner表达,即“团圆饭”,年夜饭里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鱼)”。
ready-made meal
预制餐
ready meal或ready-made meal,即“预制餐”,只需加热即可食用。
ready-to-wear clothes
成衣
我们日常购买的各种“成衣”都可以用ready-to-wear clothes表示,即“用标准化尺寸制作好的衣服,可以随买随穿”。
take out
外卖
takeout可以用作名词或形容词,表示“外卖(商家或食物)”,主要用于美式英语语境,在英式英语中,“外卖”多用takeaway表示。与其相对的“堂食”多用dine in表示。
red envelope
红包
在异国他乡,一些与华人有往来的其它族裔朋友,对中国的红包传统民族文化也是随俗例行,民间如此,社区、公司也奉行如仪。除了春节以外,在其他喜庆场合,例如婚礼、新店开张等也有送红包的习俗。
Temple Fair
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
Spring Festival gala
春节联欢晚会
set off fireworks
放烟花
放烟火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民俗活动。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它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火助兴。
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
春运
春运的产生主要来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社会人力大量流动的情况。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人有多远,一般人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
小琳子雄霸天下
.传统中国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2. 农历:lunar calendar3. 腊八节:Laba Festival4. 小年:Little New Year5. 除夕:Lunar New Year's Eve6.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7. 正月初一:the lunar New Year's Day8. 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9. 正月: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10. 二月二:Dragon Heads-raising Day11. 喝腊八粥:eat Laba porridge12. 扫尘:sweep the dust13. 扫房:spring cleaning14. 祭灶:offer sacrifices to the God of Kitchen15. 守岁:staying up16. 拜年:pay a New Year's call17. 祭祖: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18. 祭财神:worship the God of Wealth19. 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20. 贴倒福:paste the Chinese character "Fu" upside down21. 去晦气:get rid of the ill-fortune22. 辞旧岁: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23. 兆头:omen24. 禁忌:taboo25. 烧香:burn incense26. 吃团圆饭:have a family reunion dinner27. 年夜饭:New Year's Eve dinner28. 全家团圆:family reunion29. 办年货: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30. 敬酒:propose a toast31. 穿新衣:wear new clothes32. 红包:red envelops33. 压岁钱:gift money;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34. 年糕:rice cake;New Year cake35. 饺子:dumpling;Chinese meat ravioli36. 汤圆:dumplings made of sweet rice37. 八宝饭:eight-treasure rice pudding (steamed glutinous rice with bean paste, lotus seeds, preserved fruit, etc.)38. 什锦糖:assorted candies39. 糖莲子:candied lotus seed40. 花生糖:peanut candy41. 蜜冬瓜:candied winter melon42. 瓜子:red melon seeds43. 金桔:cumquat44. 红枣:red dates45. 春卷:spring roll46. 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47. 驴肉火烧:donkey burger48. 腊肠:Chinese sausage49. 米酒:rice wine50. 腊肉:preserved meat
多儿的妈咪
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英语单词如下: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 New Year's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灯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the Lantern Festival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Day
植树节(3月12日)Arbor Day
邮政节(3月20日)Postal Day
世界气象节(3月23日)World Meteorology Day
清明节(4月5日)Ching Ming Festival;Tomb-sweeping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Chinese Youth Day
护士节(5月12日)Nurses'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the Party's Birthday
建军节(8月1日)the Army's Day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 Festival
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Day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Double-ninth Day
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外国节日的英语表达如下:
Advent (耶稣)降临节Lady Day, Annunciation 天使报喜节(3月25日)Ascension 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第四十日)Assumption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Candlemas 圣烛节(2月2日)New Year, New Year's Day 新年(1月1日)Corpus Christi 圣体节Quadragesima 四旬节(四旬斋的第一个星期日)Lent 四旬斋,大斋期(复活节前的第四十个星期日)Low (或Quasimodo) Sunday, 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All Souls'Day (天主教)万灵节(11月2日)(如遇星期日则顺延一天)Palm Sunday 棕枝全日(复活节前的星期日)Epiphany, Twelfth Day 主显节(1月6日)day of obligation 每人需停止工作参加礼拜的日子Maundy Thursday 濯足星期四(耶稣受难节)Shrove Tuesday 忏悔节(四旬斋开始的前一天)Ash Wednesday 复活节前的第七个星期三Christmas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Eve 圣诞前夕New Year's Eve 新年前夕Easter 复活节Whitsun, Whitsuntide 圣神降临周(复活节后的第七周,尤指前三天)Quinquagesima 四旬斋前的星期日Ramadan 斋月Rogation Days 祈祷节(耶稣升天节的前三天)Sabbath 安息日Feast of the Sacred Heart 圣心节Midsummer Day 施洗约翰节(6月24日)Passion Week 复活节前第二周Holy Week 圣周(复活节前一周)Septuagesima 四旬斋前的第三个星期日
缘来是你69
按照日期排序如下:
1、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2、春节(农历新年,除夕):Spring Festival
3、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Tomb Sweeping Day
4、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5、植树节(3月12日):Arbor Day
6、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
7、中国青年节(5月4日):China Youth Day
8、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9、国际护士节(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10、儿童节(6月1日):Children's Day
11、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 Day
12、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Mid-Autumn Festival
13、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14、记者节(11月8日):Journalist's Day
扩展资料:
1、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春节起源上综合原始信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因素以及后世节俗遗迹来看,由上古时代的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的。
我国的农历正月初一,古称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朝、新正、首祚等;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春节。
2、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春祭活动。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由古越人于午月午日(干支历)举行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古越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端午节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唐天宝年间,为加强社会控制,唐玄宗下令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屈原被封为昭灵侯,正式享受官家烟火,每年春秋各一次。五代十国时,官祭屈原的时间始设在端午,宋代封屈原为忠洁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圣谕“岁以五月五日”致祭屈原。在皇权不断的鼓励下,屈原影响力渐次压倒伍子胥、曹娥等,成为端午代表,而此前种种民俗,自然也就都与屈原有了关联。
4、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丰收祭月活动。“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5、国庆节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它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