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潘潘大小J
首页 > 英语培训 > 大学英语写作格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功夫肥豬

已采纳

大学英语作文书信格式

英语书信是英语中最常见的应用文体裁,用途极为广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大学英语作文书信格式,希望能帮助到您。

1、信头(heading)

信头是指发信人的姓名(单位名称)、地址和日期,一般写在信纸的右上角。一般公函或商业信函的信纸上都印有单位或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因此就只需在信头下面的右边写上写信日期就可以了。

英文地址的写法与中文完全不同,地址的名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第一行写门牌号码和街名;第二行写县、市、省、州、邮编、国名;然后再写日期。标点符号一般在每一行的末尾都不用,但在每一行的之间,该用的还要用,例如在写日期的时候。

其中日期的写法,如1997年7月30日,英文为:july 30,1997(最为普遍);july 30th,1997;30th july,1997等。1997不可写成97。

2、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

其中在一般的社交信中,信内收信人的地址通常省略,但是在公务信函中不能。将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写在信头日期下方的左角上,要求与对信头的要求一样,不必再写日期。

3、称呼(salutation)

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用语。位置在信内地址下方一、二行的地方,从该行的顶格写起,在称呼后面一般用逗号(英国式),也可以用冒号(美国式)。

(1)写给亲人、亲戚和关系密切的朋友时,用dear或my dear再加上表示亲属关系的称呼或直称其名(这里指名字,不是姓氏)。例如:my dear father,dear tom等。

(2)写给公务上的信函用dear madam,dear sir或gentleman(gentlemen)。注意:dear纯属公务上往来的客气形式。gentlemen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前不加dear,是dear sir的复数形式。

(3)写给收信人的信,也可用头衔、职位、职称、学位等再加姓氏或姓氏和名字。例如:dear prof. tim scales, dear dr.john smith。

4、正文(body of the letter)

位置在下面称呼语隔一行,是信的核心部分。因此要求正文层次分明、简单易懂。和中文信不同的是,正文中一般不用hello!(你好!)

正文有缩进式和齐头式两种。每段书信第一行的第一个字母稍微向右缩进些,通常以五个字母为宜,每段第二行从左面顶格写起,这就是缩进式。

但美国人写信各段落往往不用缩进式,用齐头式,即每一行都从左面顶格写起。商务信件大都采用齐头式的写法。

5、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

在正文下面的一、二行处,从信纸的中间偏右处开始,第一个词开头要大写,句末用逗号。不同的对象,结束语的写法也不同。

(1)写给家人、亲戚,用your loving grandfather,lovingly yours,lovingly等;

(2)写给熟人、朋友,用yours cordially,yours affectionately等;

(3)写业务信函用truely yours(yours truely),faithfully yours(yours faithfully)等;

(4)对上级、长辈用yours obediently(obediently yours),yours respectfully(respectfully yours)等。

6、签名(signature)

低于结束语一至二行,从信纸中间偏右的地方开始,在结束语的正下方,在签完名字的下面还要有用打字机打出的名字,以便识别。职务、职称可打在名字的下面。当然,写给亲朋好友的信,就不必再打了。

7、附言(postscript)

如果一封信写完了,突然又想起遗漏的事情,这时用p.s.表示,再写上遗漏的话即可,要长话短说。通常在信末签名下面几行的左方,应于正文齐头。

注意:在正式的信函中,应避免使用附言。

8、附件(enclosure)

如果信件里面有附件,可在信纸的左下角,注上encl:或enc:,例如:encl:2 photos(内附两张照片)。如果福建附件不止一项,应写成encl:或encs。

我们有时可看到在称呼与正文之间有re:或subject:(事由)字样。一般在信纸的中间,也可与“称呼”对齐。还应在底下加横线,以引起读信人的注意,使收信人便于在读信之前就可了解信中的主要内容。事由一般在公务信函中使用,也可以省略。

21 June 20___

Dear Mary,

Thanks for your last letter. I'm so glad that you have been able (at last! ) to arrange a holiday in Australia. As I fear I won't be able to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when you arrive, nor will I be able to be home until later in the afternoon, so here are some instructions and suggestions.

There is a bus from the airport to the city. It is much cheaper than a cab. Take the bus to the city and ask to get off at Town Hall railway station.

To get to my place in the eastern suburbs you have three options. You can either take a cab, a bus or the train. I suggest you take the train, since the airport bus will leave you right at the station. Get off at Cliff Station. From there you can either walk to my place (about ten minutes) or take a taxi. Probably you should take a taxi as you will have luggage.

When you arrive at my flat, ring the intercom for Flat 2. My friend Lillian will be at home and she will open the front door for you and let you into my flat.

Presumably you will be tired and want to sleep. But if you feel like some exercise after that long flight, you could stroll down to Cooper Park, which is only ten minutes away ? you can see it from the window.

Cheer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Yours sincerely,

Annie

P.S. I will leave something

大学英语写作格式

146 评论(14)

偶素小cici

作文在英语四级中的分数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得分也不太容易,那么该怎么办呢,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得到高的分数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整理了英语四级作文应该如何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看到题目要马上明白这是什么样的题型,图还是表格,要怎样来写自己心里有个底,这在考前要把所有类型的题准备准备,同时要能明白题目的主题,明确自己要些什么。确定文章的整体布局,大体分为几段,没必要准确到几段,并决定每段大体要写什么内容,要写多少,一定不要出现每一段很少,另一端非常多导致出现给人臃肿的感觉,要让整体看起来好。开头最好马上表明主题,要通过一些比较高级的句子来表达,这在考前要多背一些,还要背一些模板,考试的时候灵活运用,实在不会直接背上也可以。使用模板时可以添加一些高级词汇,这在平时要多积累,考前临时多背几个也行,一旦忘了一定不要写,宁可用简单的词汇也不能写错单词,尽量减少出错,能不出错就不出错。下笔前一定想好了再写,不要写错了再划掉,让卷子看起来很乱,要让卷子看起来简洁,读起来流畅,得分才会比较多。注意格式,是书信格式还是其他的,称呼不要用错,字数要够,也不要太多,字数太多老师会烦,影响得分,根据题目要求来,要看题审题。

110 评论(9)

壹家生活

1.作文要有题目,作文内容将围绕题目展开。2.大学英语作文通常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开头、主体和结尾。3.作文开头一定要点名主题,即topic sentence。4.作文主体部分内容是对主题的讨论,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多段。大学英语作文字数要求不超过200字的话,主体部分一段话就可以了。5.结尾部分一定要有表示结论的句子,即conclusion。6.如果能在作文中添加一些名人名言或经典的台词等优美的句子就更好了。7.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论述,如谈梦想时可以加上我实现某个梦想的过程。希望能帮助到您!

15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