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1

筱晓鱼T3Y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孩英语音频读物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中天空

已采纳

如今很多孩子都喜欢阅读儿童学英语有声读物 ,这种图文声音共存的学习英语方式能够孩子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下面推荐给大家一些儿童学英语有声读物吧!1 Robertmunsch推荐年龄:3—8岁这个网站是由Robert Munsch所创立的,Robert是加拿大著名的儿童书作家。网站的设计非常简洁,版块规划完善。而且网站里面有很多小故事是由小朋友或者是老师投稿的。总的来说,网站的故事吸引人,Robert的朗读也很吸引人。2 Storylineonline推荐年龄:3—7岁Storylineonline也是一个免费的有声读物网站。整个网站的设计非常有特色,充满童趣的手绘主页更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粑粑麻麻可以书籍名称、阅读者或者是书的作者来选择读物。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网站是美国演员工会发起的,很多明星都曾为孩子朗读过故事。网站是以视频的形式是来为小朋友们朗读故事的。必须要注意的是,粑粑麻麻在播放视频的时候选择页面左上角播放器选择上,选择前两个就能顺利播放读物啦!3 Lil-fingers推荐年龄:2—6岁Lil-fingers不仅包含动画小故事,还容纳了小游戏和节日小知识。20多个小故事配以小动画,形象生动。小朋友们看完了故事,还可以通过涂色等游戏了解更多知识。很适合低年龄段的小朋友。

小孩英语音频读物

317 评论(11)

κiξs飛揚

经典中英文绘本链接: 提取码: k4xy据研究发现人类感知语音语感的神经中枢在9-10岁之间达到活跃巅峰,所以孩子越早学语言越好。希望英语早教资源能帮到你和你的孩子

330 评论(8)

五爷威武

拆开快递、拿起书的时候,就被它的高颜值吸引了。每一本的设计都超级好玩,洞洞书、电话书、胶片书、拼图书、翻翻书、转盘书、手电筒书、贴纸书……你能想到的游戏形式它几乎都有。比如这本《GROW》,讲成长主题,在右面下方都有一个下拉设置,快速抽拉你就可以看到小动物的成长变化,比如这页,可以看到小鸡逐渐长大的过程。我拿回家的时候,暖暖看到后爱不释手,说要给心爱的小丢也做一个这样的“成长图”,我说:“好呀,你可以把之前画的小丢都找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折的。”比如这本《Neat and Tidy》,双开门冰箱设计,12个环保食物贴纸,和孩子玩贴贴游戏的同时,还能教孩子如何对食物进行分类。我们家的冰箱一直都是暖姥姥整理,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说“暖暖,你不是喜欢妈妈出差给你带不同国家的冰箱贴回来吗,这次是不一样的冰箱贴哦。”于是趁着这次机会,带着暖暖把家里的冰箱好好整理了一番。比如这本《Shapes in the shadows》,通过折叠、打开的方式,展现狐狸、小鸟、小狗、螃蟹的手影形状。一天睡前正翻着这本书,暖暖看到了,要和我比谁能做出更多的手影图案。暖姥姥路过房间看到了,“嘿,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吗,我看看你们都会做出啥。”看来要小巫见大巫了,我会的小兔子还是暖姥姥教的呢。

109 评论(10)

西安乾蓬装饰

丽声英语”各个畅销系列推出的大礼盒本次可不容错过。《丽声妙想英文绘本》《丽声拼读故事会》《丽声经典故事屋》《丽声我的第一套亲子英文绘本》《丽声我的第一套拼读英文绘本》全都在列,精美礼盒包装,送给孩子的一份特别礼物。适合幼儿园至小学六年级。与教材同步的绘本,课堂和家庭使用两相宜能把教材里单调的知识点放到绘本里,融合成孩子爱读的绘本小故事吗?“丽声北极星”做到了!不论是教材中自然拼读的学习,还是新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词汇、句型,这些知识点统统囊括在《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两套读物里。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教材来使用,在课下即便当作课后复习读本,也是很好的选择,孩子会发现读到的刚好教材里也涉及到了,并有所扩充,瞬间成就感倍增!适合幼儿园至小学六年级。关注核心素养、呵护孩子心灵成长的德育绘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对他们的心理教育也不能松懈。《丽声成长树英文绘本》把理解、宽容、互助、分享、友谊等德育主题融入到绘本中,将孩子生活、学习中会遇到的小困惑,以绘本的形式展现出来。把语言学习和心理教育结合在一起,这套分级绘本很暖心!适合幼儿园至小学六年级。无障碍渐进式绘本,致力于打造孩子的均衡阅读能力《丽声三叶草分级读物》专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孩子编写,词汇、句式结构在不同的故事中反复出现,从每一个标点到断句再到图片与文字的契合,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到孩子循序渐进的接受能力,让孩子在一开始阅读时就读得懂、喜欢读、读得通,从而建立起阅读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从第一级到第七级,每个级别16册读物里都标有相应的高频词和阅读量,孩子读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自己本身能够体会到每次的进步,家长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20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