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angela
前天看知乎,无意间发现有不少人感叹在大学里每天和室友疯玩,无所适从,压抑,想回到从前高中紧张忙碌的氛围里……其实,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上大学之前,我也十分担心,但内心有了充分的打算后,很多问题都已烟消云散。 下面,我针对在大学里如何避免“随波逐流”这一话题向在校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众所周知,大学里一个寝室的室友,可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人际网络……但我最注重的,还是他们的优点。 首先说一个来自贵阳的室友徐×,我们都称呼他为“徐哥”。贵阳无疑是彰显了诸多东北的特色,多数人长得人高马大,本身又威武大方……这些人尽皆知的就不往下说了。 “徐哥”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必说,在刚入大学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正式找到女朋友,这其实很正常。其次,篮球,主持,说唱都不在话下。迎新晚会上,气质,颜值,专业度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很容易看出以前没少练过…… 再说第二位室友XX。初见时感觉就是个混社会的,头发严严实实盖住了耳朵,又不免让人想到说唱选手里面的贝斯手。然而,这些全都是表象。 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本就学文科的他,又十分爱好文学,而且还复读了一年,知识储备可以说是及其丰富。尤其是对于我这个不怎么读书的人来说,每一次和他聊天,都等于上了一课。 其次,他对社会风气,人情冷暖比我们都了解得透彻。还学习过编导,心理学,并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很多次次一起看电影,他都对后面的剧情分析得井井有条,甚至毫无偏差! 还记得一次我玩狼人杀,我突然恍惚的觉得自己还停留在上一局。敏锐的他及时发现,便开始询问我。直到最后,我说出了自己从前的许多不幸遭遇。包括最在意的朋友差点自杀,校园欺凌,老师误会,同学背叛……他们及时发现了我的心理问题,全室友都建议我去咨询心理医生,并在今后的日子里对我更加关怀。渐渐的,诸如精神恍惚,突然莫名恐惧,夜晚突然醒来等状况渐渐变得越来越少。 其实,在这样一个友好的大家庭里面,我已经很知足。但就是因为这些,我更加努力,我的写作水平还停留在初级,自身又很害羞,经常脑子转不过弯……而他们,有的是说唱能手,主持人“金牌选手”;有的学识渊博,有一定的编导基础;有的家庭实力本就强大,再加上能力非凡,稍微学些东西,很有可能直接胜任父母公司的相关职务…… 想想自己的还只是诺大森林里的一只小蚂蚱。现在大学享受在温馨的家庭里,可走入职场就不一样了。于是便有了一定的危机感,决心练就一身本领,那就从写作开始,从大学里认真听课开始,从……开始 你们可能会想,我寝室可没有这么多优秀人才,我们都平凡的过,以后都做平凡的人,才不会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可你考虑过以后都路会与他们一样吗?有些事实你们不得不听,头脑灵活,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不靠学历一样可能混得很好;有着浓厚的心趣爱好,并为之努力付出的人,没有全身心投入专业知识,一样可以拼出一条血路;有些看似平凡的人,却拥有强大的家庭背景,后路不会决断;二本并不稀奇,要是四年后只有一个毕业证书,找工作一样很难。 所以,大学里一定要定位好自己,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去奋斗。 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想学的,却又无所适从。每天被社团,开会,签到,刷课,聚会……忙的团团转,却感觉什么也没做;或者干脆疯玩,上课纯粹不听,喝酒蹦迪,火锅约会轮换着来。 其实,就是因为你太想走进那个舒适圈 。一时的快乐,让你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可你要明白,自己和他们不一样,但凡内心有点学习的欲望,就不应该堕落。 第一节微积分,室友都说太难,可我却看到他们压根就没学,整节课打瞌睡在他们眼里是大学的常态。可我就是有些“倔强”,坚持认真听一节课并不难啊,放下手机全身心去学习并不痛苦啊。 第一件物流双语基础更是让人头疼,全英文版,还要自己翻译。多数人压根就不想管,只是听到老师将一些案例时,暂时活跃。可这是自己的专业课啊,连它都不学,干脆回家吧。 物流管理里的专业术语,是最让人头疼的,当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采购,仓储,储存,越库,等交织在一起,就感觉好像在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困难,只是专心与否的问题。 其实,我仅仅还是个专科生,专升本成为了我最大的目标。于是很明确自己该做什么。 首先,高数,英语,专业课在我们专业专本范围内,这些“怠慢不得”。尤其是高数和物流双语,光是课上并不一定能完全搞定,课下还要相应的付出,这些,便是我们专业的大学生该吃的苦。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门课不挂科。其实,这在我们学院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我决心一周至少三天比他们早起,看书,学习,或者继续写作,多看与本专业有用的新闻……有时候一天下午都没课,当他们整天游戏睡觉陷入死循环时,我睡两小时,其余用来学习,并抛开游戏,看看好的电影,了解一些实事。 你也许会想,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还能认真学习呢?光是游戏背景音乐都够烦扰人了啊。 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自己的路与他们不同,上大学之前就有过精细的打算。如果你与这些豪不沾边,很抱歉,我帮不到你。 具体来说,大学认真学起来也并没有那么辛苦。也许是因为我们课程难度处于正常水平吧。除了高数,物流双语,英语等课程认真学下,其他并没花多大心思。就说管理沟通吧,只要上课时听了一些关键点,期末认真听好老师的课程总结,一般都能过。于是,像这样的课,留出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写作,或者写作必要的事:看书……也不为过了;更别说什么讲座,晚点名可以做对自己有用的事是正常的吧。 但大一不比大二,初入大学,就要有认真学习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加适应大二的学习生涯。 也有人烦恼大学里自己想学,身边却总是疯狂玩耍的人,害怕被孤立,也害怕即使不被孤立,也会很孤独。下面,我先介绍一些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方法 还是拿我自己来说,喜欢写作,旅游,曾经还想过从事当记者(但后面打消了)。一份爱好决不能搁在那儿,于是我果断选择了进新闻部。听说新闻部很辛苦,这似乎也是人尽皆知的。 细细分析,首先,主动进新闻部的人一定不多,因为多数人不愿意去吃苦,而且很多人也没有这个爱好;其次,主动进新闻部的不会讨厌摄影,如果喜欢摄影,很可能也喜欢旅游;再者,新闻是需要报道一些校内的大事,领导出席再正常不过,肯定有很多几乎与院长级别的人接触,会参加一些大会之类的,多长见识…… 进部门后,发现也确实如此。部长安排的很多任务,都是抢着做,有一半人只关心课程与部门任务冲突的问题;部门里确实有很多大会,还有一次校外会议,亲眼见到了许多企业高管,像聆听管理西门子家电,从事市场营销负责人的李明,亚太区首席数字官圣戈班,高级数字营销负责人丁彦吉等,都是几场难能可贵的免费课程,最重要的是能学到校外的很多“知识”;自己不爱去彻夜喝酒,新闻部里面的干事也是如此,多数人都不愿意,而喜欢旅游拍照的人也不少。 我为在新闻部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高兴,也进一步治愈了我多年的抑郁情绪。 还有一次,在我校整个协会举行运动会后,一起玩狼人杀时,我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旁边坐着的,是一个长得很帅,正直乐观,言谈举止,十分吸引异性,而且又大气沉着的人。却还没有女朋友,这使我有些震惊。进一步打听后才知道,他的室友一到星期六,星期天晚上就和女朋友出去喝酒之类的,自己“独守空房”。旁人看到的,只是他浑身的魅力,却没体会到他的心酸。 一次食堂里和他偶遇,他和我打了招呼,然后又打好饭后,随便说了一句“我到那边坐着了啊”。随后也不知怎么的,我等打饭等了将近15分钟,打好饭后,差点忘了他说的那句话,走到楼梯口才回想起来,又纠结了两分钟“他不会以为我走了吧,我还要过去吗?”最后,看到他还在那里等,我还是决定去“陪”一下他,无意中看到他连饭盒都没打开,见我来,才开始吃饭,然后还和我聊了许多。想到这里,不免更有些心酸,也许,在他潜意识深处,也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自己寝室那种环境下跳出来吧。其实,很对方面,我和他并不算是志同道合,但却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并真心帮助他。 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在一些各专业聚集的会议之类的,尤其是那种有一起活动的环节中,一定要注意“察言观色”,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自己根据上面的例子总结更有用吧。再想想,上面说的是同性之间的,可要是异呢?这看似是偶遇,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但能肯定下来的,就是我很愿意帮助他,真心想和他成为好朋友。 然后,便说说怎么与“志不同,道不和”的人相处。我的室友完全就是在疯玩,喝酒陪女朋友,打游戏睡觉……成了他们的“必修课”。但寝室氛围确实十分温馨。虽然几对情侣去喝酒,但也会带上我们和其他寝室的一些单身或是处于异地恋的朋友。 可我多数情况下是不愿去的啊。能拒绝不去吗?答案肯定是不能,但是并不是每次都得去啊,而且每次去也不一定要跟他们一样狂喝狂玩啊。自己把握住那个“量”及其重要。 算了,有些点就到此为止了吧,想想上面的一些例子,应该会对部分大一新生有用吧。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