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74

妮儿1212J
首页 > 英语培训 > 曹原英文个人简历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迟到的春风

已采纳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曹原英文个人简历

97 评论(8)

优优来来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我觉得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好处就是不用出校门,就可以见到学校的知名校友,我想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学校的知名校友~

在我还未入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潘建伟教授,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物理,因此有时会关注物理方向厉害的人物,潘建伟教授就是那个时候知道的,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修到硕士学位,毕业之后留在母校任教,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任教期间,他并没有止步,而是有攻读了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后,又返回母校任教,继续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超级崇拜他,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更是因为他在自身提升之后对母校的那份热爱之情,我们应该向潘建伟教授学习,以自身能力的提升为母校的发展尽可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元庆先生

杨元庆先生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是我国著名的企业家,第一次知道杨元庆先生是因为在接触联想电脑的时候,但是当时还并不知道他也是我们学校的校友,直到我入学之后,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偶然发现的。杨元庆先生在我校读的是计算机专业,于1989年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他超级厉害,获得过许多的奖项,我就不一一列举啦~

以上两位就是我推荐的知名校友,欢迎大家补充!

274 评论(12)

颂美装饰

这个人是曹原。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曹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149 评论(8)

一口好锅

因为Nature杂志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很高,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内杂志上发表,国际上有部分学术机构会不认可,因而发表在Nature上是对于这个少年学术成就的极大肯定。

181 评论(14)

三生皆缘

哇,作为科大的一员,看到这个问题真是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科大著名校友。

首先就是潘老师潘建伟啦,我们同学亲切地称他为潘神,他最近比较著名的成就就是量子通讯方面的成绩,在Nature上发了不少文章,论科研,潘老师实在是令人倾佩的一名教授!

其实潘老师不仅学术方面成果丰厚,对学生们同样平易近人,尤其是在新生研讨课上,潘老师为我们全体大一新生在大礼堂里娓娓道来量子力学发展史,不时开几个小玩笑,引得全场同学哈哈大笑,最后我们团团围住潘老师求签名,老师也一个一个满足我们的愿望。其次一位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校友是钟杨,可能这个人许多人不认识,钟教授是我们科大少年班出去的,毕业后在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曾经援藏16年,为西藏大学带去了植物学,2018年当选了当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的确确感染了一批人。

上学期复旦大学和我们交流,他们的话剧社来到我们学校的礼堂演出,故事描述的正是钟杨教授的经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也激励着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当时在大礼堂拍摄的话剧现场的照片,可以看到当时的舞台布置和人数都非常多,全场观众几乎都目不转睛。

271 评论(14)

maggiemouse

本人目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路过顺手答一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全球知名校友有很多,在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周年校庆的时候,来自海内外数千名校友汇聚科大,还有好多校友大佬向科大进行捐款,少则几万多则千万,甚至有校友匿名向学校捐赠了几个亿,真的是土豪哇!下面就由我来简单介绍几位。

第一位要介绍的是钱学森,钱老是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重要功臣,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想必我们大家都在语文课本上学习过当年美国阻挠钱老回国的故事,他的价值相当于美国十个师!但钱老的一腔爱国热忱,使他放弃了在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回国参加国防建设。回国后钱老就向国务院提出组建中国力学研究所。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力学实践和理念应该迅速在新中国传播开并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之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钱老成为首任所长。之后钱老发起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担任学校的近代力学系系主任,先后请来严济慈、吴文俊等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给科大学子们上课,这些资料目前在科大校史馆里陈列着,有兴趣可以到校史馆去了解一下。

第二位是潘建伟院士,我国量子科学第一人,他的研究团队目前不仅是全国领先,更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让外国人也不敢小瞧我们中国的科技!

第三位是庄小威院士,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授,科大著名校友,前段时间还来科大办讲座了,整个报告厅都挤满了人,真的是很壮观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 评论(15)

明明白白我旳心

曹原:让全世界瞩目的青年

86 评论(14)

linalingxj

答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名在读大一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和科大有关,忍不住想来回答一下,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帮助~

自科大建校这六十年以来,从科大走出去的校友们,遍布全球,听学长学姐们说,即使是身处异国他乡,也很容易就能找到科大的校友。比如著名的百度创始人之一马东敏女士、拥有“四大力学满分”美谈的传奇学姐庄小威,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陈云霁兄弟等等。

众所周知,科大素有“千生一院士”的美名,从科研人员到企业创始人,科大每年为祖国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答主记得去年参观校史馆时,看到其中一面墙上全是优秀前辈们的照片,真的有被震撼到。

潘建伟院士(经常被列入高考作文素材)是科大85级校友,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众所周知,潘院士在量子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量子之父”。答主还记得潘院士的名言“没想到还有这么简单的学科,那就是物理”,这句话同时也彰显了潘院士的人格魅力——简简单单。

答主去年有幸听了潘院士的新生研讨课讲座,觉得他是一个热爱科学同时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报告生动活泼,思想也很有趣,而且我觉得他是一个淡泊洒脱的人,这种精神和科大人身上的精神是一致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