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2

臭臭爱毛毛
首页 > 英语培训 > 商务英语写作重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善美梅子

已采纳

学好英语不能一蹴而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方法用对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下面就来看看这篇商务英语写作技巧有哪些,相信你们会喜欢的。1. 用现代商务语言取代过时的表达。商务邮件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或说服对方,而不是参加写作比赛。一定要用自己的写作技巧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商务写作应该简洁自然,不能空话套话,用现代商务语言去替换过时或陈旧的表达。2. 用自然、口语化的方式写作。虽然商务邮件是书面的,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书面体(如学术论文)。现代商务邮件写作鼓励使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就像面对面交谈一样。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思想、个性和情感融入到写作中,让读者觉得作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公文机器,这样的句子太正式,难以阅读。这实际上在读者和商务交流中产生了距离感,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来表达。3. 使用主动语态。在商务邮件中使用被动语态会显得生硬和官僚化,而主动语态则更有趣和有力。当然,主动语态并不是所有的情形下都必须要使用。当动作发出的主语不明确或不重要时,不要使用被动语态。同时,由于在被动语态中看不出动作发出者是谁,我们有时在商业中使用被动语态是为了逃避责任或含糊其辞。4. 多使用动词代替名词。动词名词化(例如,把avoid写成avoid of)会拉长句子,使句子不那么生动和客观,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用动词而不是名词。学好英语不能一蹴而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方法用对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商务英语写作重点

261 评论(10)

fengzhenpeng

Clarity 清晰清晰主要是指写作的title要主题明确。一个meaningful subject line可以一上来就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同时,行文的结构也要一目了然,邮件中全部使用bold font(印刷体),顶头对齐,方便对方的快速阅读。Correctness 准确在邮件中交代的事项要记住5W原则,when(时间)、where(地点)、who(谁)、what(事件)、how(如何开展)。每次写完邮件都要确认这个要素交待准确。Concreteness 具体不仅要交待5W,对于重要的事项还要具体交待。例如如果邀请对方前来参观,则要交待具体的日程安排是否确定,是如何确定的。这些具体的内容可以让对方对你的活动有更深刻的印象。Conciseness 简洁在商务邮件中,上来要直奔主题,舍弃诸如寒暄温暖的文字。商场上分秒必争,与对方寒暄的时间或许能有更有价值的产出。Courtesy 礼貌虽然要保持简洁,却不能不礼数周全。写作时要保持一个好心态,Be kind. Don’t flame.(心平气和)。同时要记得在文末要记得写上感谢和结束语。常见的结束语有: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期待您的恢复。 I hope this information will help you.=希望我们的信息对您有益。 It’s great to working together once again.=很高兴我们再度合作。Completeness 完整一篇好的商务英语邮件必须从邮件的标题、称谓、文章主干、结尾语,到最后落款,都必须要遗漏无余的呈现出来。写完了一篇邮件之后,不妨好好检查一遍文章结构是否完整。Consideration 周全考虑周全是体现作者素养的主要方面。商务邮件要以对方的阅读便利为宗旨,少放附件,简短篇幅,交待精准,同时给对方足够的时间查看邮件予以回复。这不仅是商务英语的内容,也是网上交流时的重要礼仪。关于考试,我是帮不了。对以后的应用我是做外贸的,可追问。

323 评论(13)

sanmoyufeng

分为以下3大要点:

商务英文书信的格式与中文书信的格式不同。英文书信的称呼、落款的位置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模式,考生应能掌握基本的书信格式。邀请信要注意:1、称谓;2、开头:向被邀请人简单问候;5、联系人、电话、地址、落款、日期。

2. 语域

考生应根据写信的对象来选择语域。给私人朋友写的信应该是非正式,而求职信、商务信就应该是正式的,礼貌的。就本次考查的邀请信而言,邀请对方参加的活动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与该活动有关的注意事项;期待对方接受邀请,并可表示感谢。注意:语言上写给朋友,可选用活泼、真诚的言辞;写给长辈、上级、名人等,语言则应正式、礼貌。

3. 内容要点

应用文的用途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来传达信息。题目一般都会给出较详细的背景。考生应严格按照要求把规定的内容要点都包含在自己的作文中。但请考生注意,写作时不能直接抄袭题目的词句。邀请信要交代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邀请原因,参加活动的细节安排。

12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