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4

坚吃不懈1208
首页 > 英语培训 > 初学者金融英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鑫方盛商城

已采纳

FRM考试是依据现代金融风险建立起来的全新知识体系,风险管理向来是金融工作的核心,而FRM就是金融风险管理最为权威、要求最严格、最受认可的资格认证证书,所以我们如果自学但是没有一定的知识打底的话,那么学习起来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第一部分:FRM入门对大多数参与FRM考试者来说,都是零基础入门。FRM为全英语考试方式,对中国考生面临的第一道测试就是英语。所以,在阅读原版NOTES的过程中,熟练金融英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基础不好的中国学生,可以配备《FRM零基础金融英语》。这样,可以对阅读和单词掌握速度有一个提高。同时,对FRM考试概念仍处于混沌的FRM考生,多对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师只停留在字面意义的理解上。这时,补足FRM前导知识,凸显重要。此时应尽快熟悉定量分析、金融市场与产品和金融英语。第二部分:FRM知识精学这一阶段,每一位自考FRM的考生们都进入海绵吸水的学习状态。根据NOTES内容,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条理性的阅读,理解,掌握。第三部分:重点复习和强化知识点走到这一步,多数考生大都已初步进入了FRM的专业领域。但仍是FRM专业大军里的新手,没有设身处地的演练过。在踏踏实实精学FRM的过程中,不少考生在看完一套NOTES的同时,都有做笔记的学习习惯。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本质、变量,概率,概念与概念间的概率变化,都需要考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学习的笔记梳理完整。第四部分:FRM巩固做题考过的FRM的考生都知道,做题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官方PRACTICE EXAM要做,NOTES每章后面的练习要做,真题模拟要勤练习。对自己掌握多少FRM知识程度,有一个即时的反映,查漏补缺,弥足自己的不足之处,成为通过FRM考试的临门一脚的关键。关于Handbook与Notes选其一至少研读一遍,这样对基础的知识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与把握。Handbook上所有的历年真题至少过一遍,有时间的话在考前最好再过一遍。协会发布的历年的Practice exam至少过一遍。点击查看→更多FRM报考及持证问题

初学者金融英语

94 评论(12)

爱啃狼的木头

frm体系由金融工程衍生出来,高阶阶段是金融行业的核心-金融工程,而在国外教学体系中,risk manage, evaluation, risk models, quantitative 是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开设的课程,frm2级相当CFA2级。考题内容大多为行业内实际问题,学习参考资料Core readings就有9000多页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映,考试出题组成员也大多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业内专家。FRM考试不同于CFA考试,CFA考核的是知识的广度,FRM考试较多检验风控实务经验,专业精深程度高。如果考生对国际风险管理实务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的话,不要说解答考题,就是看懂考题都有难度,FRM1级则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难度相对简单和CFA的知识体系40%相通。个人备考期间用到的资料1)Notes,纸质版2)计算器,一般用德州仪器的BA II Plus,商店里不知道挑哪款直接上万能的某宝3)官方教材、core reading(可要可不要)4)GARP官网样题5)iPad(查单词和查资料用)复习的时候,上经济论坛搜索过,大家的说辞很统一:官方教科书不是必看,可供时间多查缺补漏用。巨厚巨贵不说,内容实在太多,根本GET不到重点,体系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够清晰,最好还是用Kaplan Notes。复习过程:当时11月考试肯定是来不及了,就报名了第二年5月和11月的一二级考试。一般人都说FRM Part1简单,定量分析、金融市场和产品是老生常谈,这个我没什么太大压力。我知道有好多本科的学弟学妹在准备考试,个人感觉考FRM最好还是能先把几个金融专业课学完了再考,比如投资学,国际金融等等。数学好就意味着一级定量那一科,会过的比较轻松。最好学得细致一点,比如我看网上有人吐槽2012年11月FRM有个题用到二项分布均值(np)和方差(n*p*q),题目没给q,但统计学上课认真听过的就知道q=1-p,这难道还用多说……后面讲各类风险模型的时候也用到很多数学,难度倒是不大,也不需要你推导公式,但是如果知道那些模型是怎么来的,学习起来会轻松很多,重点还是理解和思维。我真正用于复习的时间大概就是第一学期结束后:1月到5月——一级,7月到11月——二级。虽然根据大众的普遍经验判断,过FRM一级只需要两三个月,投入250小时,但我平时上课比较忙经常会打断自己的复习计划,说好平均每天看3个小时,哪天没看说好第二天多看点把时间补回来,实际上补不回来的...个人建议规划时间的时候,最好能以周为单位,比如每两周看一科,每周要看20小时,这样更实际,以天为单位做计划太容易被生活中各类琐事打断。另外每周要起码给练习留出四分之一的时间,FRM近几年考题计算量有变大的趋势,而且陷阱增加,比如最终答案要五步算出来,选项A可能是第四步的结果,B才是第五步的,稍不留神可能就直接选了A了。强行说复习方法也就是平时看书,临考前留出完整时间做下模拟题,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应试trick。最后分数也不是很好看,Part 2拿了个4居然还能过,真的是运气爆棚。

133 评论(9)

吃货跟谁吃

考CFA无非就是CFA官方教材和notes。而CFA官方教材和notes的选择又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考生本身就是金融行业打拼多年的工作老手,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整天和FINANCIAL STATEMENT打交道,可以说连notes都不用看就可以通过CFA一级;但如果考生只是大学生,对于CFA一级考试来说,notes的性价比要比CFA教材高的多;假设考生是一个和金融行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大学生,连notes都不能充分掌握,那么想要靠自己独自备考通过CFA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面对CFA一级考试时把主要精力放在notes上,对于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参考CFA教材;面对CFA二级考试也是一样;只有到了CFA三级考试时,CFA教材的应用才是考生的重点。具体的学习方式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主要看CFA协会提供的教材那一类。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一类人是属于没有任何金融知识并且英文水平较低的学员,对于没有金融基础的必须这样做,因为需要从最基本来吃透这些内容,作为CFA协会的美国人来说,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来编写这些教材,这样也很容易入门,所以说金融o基础学员那样做也是对的,CFA协会提供的教材是适合金融初学者学习的书籍,之所以报名条件放在大三就可以报名,肯定也是有原因的,教材由CFA协会编、这些内容也是主要 让学员能够看得懂,所以绝对的适合任何人群学习CFA的,这一点不可否认。对于完全没有对书本掌握的学员来说,不适合一次看很多页的内容,这样会造成每一单元的内容似懂非懂或是越来越混杂。只有把每一次的知识点完全掌握才适合一次看大量的教材或者notes做总结,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不建议学员提 前太早复习前一阶段。反复温故,对当时不会的地方加深印象,同样的,剩一个月的时间研究习题,习题推荐,教材后习题,CFA官网提供的CFA考试 mock和sample(包括历年的)。 二、只看kaplan出的CFA notes或者stalla出的CFA guide 这一类人大部分是属于自己大学专业就是金融,有一定的金融基础,而且自己的金融英语水平很高,对CFA内容中的专有名词60%以上不是问题的,当然大家熟悉的是CFA notes,stalla的成本相对于有点高。 三、CFA notes与教材相结合 这种学习方式当然是较适合时间充沛人士,但为了保证一次通过全部CFA等级就必须这样做,CFA本来也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证书。既然都想过考CFA了花 再多时间也在所不惜。对于CFA考试挂掉来说,这样做...那是再好不过的一个学习方法了,既省金钱又省时间。最主要是学到东西,考试顺利,废 话不多说,第三类的重点在笔记上,多做题和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其它两类也可以笔记,但是时间就花费的多,这一种方式大概需要半年,不过对以后考试会 很有帮助,第一遍读notes的时候,稍微不是很通的地方立刻返回课本精读一下,然后再在自己的笔记上记一笔,怎么记忆深刻怎么记(一定要记录),然后过 notes的时候可以先看笔记上记录的东西,最好是先在脑海里面想一遍,理理思路。然后在通读notes,再印证自己前面回想的是否正确,第二遍结束的时候拿出来教材跟大纲,跟着大纲回想自己学习框架,这一步很重要,要仔细的理一遍,这对看到题目内容反映这部分是属于什么概念有很大的帮助,到考试前期必须心里要有一个底,对做题的效率有点帮助,然后在用最后一个月攻克题目,照旧推荐的 是CFA教材课后习题还有CFA协会出的CFA mock 和sample,这些掌握后通过CFA三级也是必然的。

22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