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e的天空
有很多,经济指数部分没有缩写。1、国内生产总值GDP,2、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3、工业品出厂价格,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外汇储备,7、货币供给量,8、外债,9、城镇失业登记率等。
依玛语录
名义GDP: (百度文库找的)实际GDP: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NDP: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NNP:国民生产净值 (NNP=GNP-折旧)NI:国民收入(亦可用Y表示)PI:个人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C:(消费)居民消费支出I:(投资)企业投资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T:(税收)政府税收TR:政府转移支付NX:净出口(X-M;X:出口,M:进口)GDP=C+I+G+(X-M)=C+I+G+NX(支出法)N:就业量U:失业量L:劳动力总量 (L=N+U)u:失业率 (u=U/L)n:就业率 (n=N/L)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c:消费i:投资s:储蓄t:税收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y:可支配收入APC:平均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APS:平均储蓄倾向MPS:边际储蓄倾向Ki:投资乘数(+)Kg:政府购买乘数(+)Kt:税收乘数(-)KB:平衡预算乘数(KB=Kg+Kt=1)Ktr: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x:出口乘数(+)Km:进口乘数(-)(第65页)K:资本存量 (ΔK=i )R0:现值或本金Rn:第n年的未来收入或终值本利和r:年利率Rn=R0(1+r)n(第66页)Pk:资本品的供给价格MEC: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R1,R2,R3,...,Rn:某项投资从第1期到第n期各期的收益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e: 自发性投资α:边际储蓄倾向β:边际消费倾向I:投资S:储蓄L:货币需求L1: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L2:货币的投机需求L1(y):交易货币需求量L2(y):投机货币需求量M:货币供给(名义)m:货币供给(实际)k:交易货币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h:投机货币需求量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技术水平W:实际工资额P:实际工时
唯一201314
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NNP国民生产净值NI国民收入进口价格指数的计算按到岸价格CIF 计算,出口价格指数的计算按离岸价格FOB
何时何处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 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 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CPI和PPI严重倒挂说明什么问题?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消费品的企业生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同,也会导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为消费结构的原因,食品价格在我国CPI构成中权重很大,而在PPI构成中食品权重相对较小,而能源、原材料占很大比重,这种内容差异也会导致CPI和PPI出现走势差异乃至背离。 国内PPI和CPI“剪刀差”(倒挂)现象从08年5月份开始。5月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0.5个百分点,6月则反超1.7个百分点,7月反超3.7个百分点,而8月这个“剪刀差”扩大至5.2个百分点。CPI和PPI倒挂显示制造企业毛利率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下滑趋势短期内难见拐点,未来业绩不容乐观。
傻大明白
1、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2、PPI: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扩展资料:
CPI的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价格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费物价指数
婕哥大王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通报,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应答时间:2021-11-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小快手337
1、PMI指数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2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3 PPI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4 GDP指数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5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Monetary Aggregates) 是指某一时点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量。它是分布在居民人中、信贷系统、企事业单位金库中的货币总计。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同收入、消费、投资、价格、国际收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从需求方面看,主要决定于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度。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M 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