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2

小红红黑黑
首页 > 英语培训 > 姜堰二中英语课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施兄帅呆了

已采纳

高考成绩2015年,高考本一达线人数为328人,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为963人(其中体艺生18人,国际部12人),超教育局下达指标162人,超额幅度列姜堰区第一。2014年,高考二本以上达线1103人,其中一本达线364人,二本达线739人;体艺生本科达线19人;国际部本科达线12人。2013年,高考本一312人,本二896人;VCE(国际班)高考中,83%的学生可申报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100%的学生可申报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雷德大学、昆士兰大学等。 2012年,高考达本科线978人,达一本线348人。首届VCE学生参加澳大利亚高考,48%的同学进入全球VCE考生成绩排名前10%,89%的同学进入全球VCE考生成绩排名前20%,100%进入全球VCE考生成绩排名前30%,所有学生均可于2013年2月进入英语母语国家就读大学本科。 2011年,高考二本以上达线超1000人。 2008年,高考中408人达重点本科线,797人超过二本线。章雪萍同学以特征分397分、投挡分435分列姜堰市(现姜堰区)第一名、泰州市第二名、江苏省第十七名,达清华、北大分数线;周顺伟同学以特征分389分、投档分421分,列姜堰市(现姜堰区)第九名。2007年,录取东南大学的有25人,重点本科及本二以上达线人数942人,均列姜堰市(现姜堰区)第一。 2006年,高考中达重点大学分数线419人,二本以上达线682人。 学科竞赛截至2013年,学科竞赛方面,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的学生在语文、化学和科技等学科项目上,均取得了省级奖项。 时间获奖者学科赛事名称奖项2013年樊亚杰语文江苏省第13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2013年缪云霞语文江苏省第13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2013年马璐瑶语文江苏省第13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2011年 翟真鹏 化学 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省一等奖 2011年陈立达化学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二等奖2011年许源化学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二等奖2011年 二中 科技 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赛 省一等奖 2009年 卜杨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一等奖 2009年 徐岑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一等奖 2009年 李乔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一等奖 2009年 陆高浩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二等奖 2009年 许皓月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二等奖 2009年 谢璐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二等奖 2009年 吴玉娟 语文 江苏省第9届中学生作文大赛 二等奖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素质竞赛截至2013年,素质竞赛方面,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学校代表队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江苏省第2、3和4届中学生武术比赛上获得奖项。 年份学科赛事获奖情况2011年体育姜堰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组冠军2011年 体育 江苏省第4届中学生武术比赛 高中组集体拳一等奖、集体棍二等奖、展示组二等奖 2010年 体育 江苏省第3届中学生武术比赛 高中组集体拳一等奖、集体棍一等奖 2009年 体育 江苏省第2届中学生武术比赛 武术省一等奖、健美操省二等奖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截至2013年,承担了国家级(《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 、省级课题研究任务(《本真教育理念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建构研究》、《运用“活动化教学”,促进先生主动学习》、《物理新课标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与研究》、《走向青春文化的本真教育实践研究》、《中学校园网实用性研究》、《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共9项,教师发表、获奖的论文700余篇。 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本真教育:高中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课题历时4年,于2012年顺利结题,出版了教育专著,课题同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课题奖,2013年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 教师获奖情况时间教师获奖情况级别2013年姜晓颖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展评一等奖省级2013年姜晓颖泰州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市级2013年卞小伟江苏省优秀录像课与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2010年 陈宏 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省级 2010年 史记祥 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省级 2010年 叶晓燕 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区级 2010年 陈宏 中学物理名师赛一等奖 省级 2010年 顾冬娟 英语阅读优质课评比 区级 2010年 迟琳 英语阅读优质课评比 区级 (以上表格参考信息来源: ) 名:《二中之歌》词:江海平原 苏中大地 回荡你第一声铃响抗战烽烟 救亡烈火 映照你当年的课堂 当年的课堂映照你当年的课堂七十年寒暑变换了历史的沧桑七十年风雨传递着不变的信仰当我们追寻着白发的校友他们正召唤着忘年的同窗当我们追寻着白发的校友他们正召唤着忘年的同窗春风花树 阳光操场 奔涌着青春的热浪情岚广场 烟雨长廊 飘逸着醉人的书香一代代学子谱写着民族的自强一代代英才长成了国家的栋梁当校园升起了庄严的国旗也升起我们胸中远大的理想当校园升起了庄严的国旗也升起我们胸中远大的理想啊 二中 我心中的殿堂啊 二中 我成长的地方赞美你昨天的光荣赞美你今天的气象共同走向明天的辉煌团结奋进 求实创新 自强不息 勇创一流共同走向明天的辉煌 辉煌 辉煌共同走向明天的辉煌

姜堰二中英语课

185 评论(8)

adamjackjason

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外国的人的文化水平较高,一般是不会太注重钱的。如果,他是生在有家庭背景的家庭中的话,那可能就有这种看钱的势利之眼。

252 评论(9)

修普诺斯0907

还不错,在姜堰除了姜中,二中最好。

352 评论(9)

学生和赞美诗

一路风雨一路歌——江苏省姜堰市二附中创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巡礼刁 平该校创建于1942年抗日烽火之中,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校从一所濒临撤并的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00多亩,欧式建筑3万多M,集标准田径场、大型报告厅、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电视台、教学网络等现代化设施于一体的新型的现代化学校。现有师生员工3000多人。(校园环境,不要出现诚笃石碑)多年来,该校秉承传统,以“诚笃”为校训,以“师生共进”作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成就教师今日,造就学生明天”为办学目标,追求建设“诚信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的师生共同体,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具有“特色明显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学校”。“诚笃”之“诚”就是诚信,做人之根本。“笃”就是笃实。旨在教育师生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事情,堂堂正正做真人。“师生共进”就是要师生共同发展。一般观念而言,学校是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能的场所,学校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于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口号,就自然被认为是十分到位、全面的办学理念。但是在我看来,学校是一个以教师(泛指教职员工)和学生为主体、以开展教育和学习活动为基本生活方式的特定社会共同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在这里得到教育培养、发展的不光是学生,也包括、而且一定包括教师。因此,当我们以“师生共同体”的视角来观照学校生命意义时,必然会强烈地意识到,学校应当是一个成就教师今日、造就学生未来,即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家园。“诚信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诚信为人,指的是做人的准则,认真做事是要求二附中的全体师生不管能力如何,工作、学习都要认真,只有认真才有可能把事做好。“快乐生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要让我们的教师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体验到工作的快乐;要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特色明显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学校”。特色明显,指的就是该校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但更关注取得文化成绩的背后(也就是取分数的过程),更关注除了文化成绩而外的其他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的科技教育、体育、艺术等等都已成为我们的特色。文化魅力,就是指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已形成教育的自觉,教师、学生在这里都能主动要求发展。现代化,不仅指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更指我们办学思想、行为的现代化,让我们的办学和师生成长,来得更加自如、潇洒、酣畅、大气。(诚笃石,诚信为人的金字,让认真成为习惯横幅,师生共进的横幅)在获得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中央教科所德育实验基地,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姜堰市教科研基地、教师培训基地,新教育实验学校,泰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或称号后,2008年以来,学校又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省平安校园、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省“巾帼示范岗”学校,省“工人先锋岗”学校,省物理教材建设基地,省物理教学实验基地等荣誉或称号。(各种荣誉)我们在办理想学校的道路上,主要抓三个关键点:一、坚持 “知行合一”,德育重在收获“成人、养成、内化”实效。围绕“立远志、求进取;树典范、扬正气;重感悟、强自律”工作原则,追求德育活动收到“重成人、重养成、重内化”的实效。1.围绕“八好”常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提出了“写好字、走好路、上好课、做好操、唱好歌、读好书、行好礼、扫好地”等“八好”日常规范要求,并努力养成习惯。通过务实各种细节管理和活动,引导学生“成人”、“养成”,做文明人,形成好习惯。新生进校,即拿到一本学校自编的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的《学生手册》供学习对照。利用班会课和结合“文明班级体”、“文明学生”评比,检验、推动文明生活、学习环境形成。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交流常规管理经验,分析共性与个性问题,相机开展引导。例如,扫地该怎么做?俗话说“扫地不到边,一天扫一千(遍)”。我们让学生从培养耐心、方法上做起,学会扫好地。新生进校常常由班主任带头做,在落叶满地时,懂得从上风往下风扫,垃圾多分小堆,合理分工,提高效率。又如写字方面,在教师悉心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自行选择的范本书写,通过现场学生写字方法分析、书法展览、手抄报展示,激发写好字的积极性培养好的书写习惯。2.突出“感恩”教育,开展主体德育实践常年以“感恩”教育为主线,融入其它德育实践,引导学生带着感恩之心去尽好自己的义务,主动为父母、老师、同学乃至国家和社会着想,在积极主动回馈他人的现实生活中,绽放出灿烂的人性文化光辉。学校2011年在“感恩”活动中先后组织了“爱心无限,感恩永恒”主题演讲比赛,“爱心伴我成长,感恩回报社会”手抄报比赛,母亲节、父亲节期间学生给父母写感恩卡片,“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结对仪式,少先队员带着礼物零食等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向残疾儿童传递快乐、共庆“六一”,参与“红十字博爱万人捐”献爱心捐款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孤寡老人做家务、送上了器乐演奏、快板、舞蹈等精彩的节目,参与远离网吧、拒绝毒品教育签名仪式。在教师节前举行“我心中永远的红烛”手抄报比赛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最让学生受到心灵震撼的是5月5日下午,师生及家长5000余人聆听全国感恩教育心灵成长教育专家孙云老师的现场演讲,让不少学生做人的良知、责任和感恩意识似喷泉流涌,在台下真情互动时,很多孩子在父母、老师怀里泪水涟涟,甚至出现多处母子、母女抱头痛哭的场景,三个小时的活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师生感动不已。3.丰富社会实践,追求情感“内化”成效德育工作特别强调通过各种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面临真正的而不是虚拟的道德冲突,帮助学生将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觉行为。先后组织开展的“让爱心撑起一片蓝天”、“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参观著名企业和“全球生态五百佳”河横村及溱湖湿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清除城市“牛皮癣”、学做家务事、向灾区儿童献爱心等活动,都强调将道德活动内化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动作为最高追求。同时在“成人”、“内化”的引导上,还不断强化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学生自我成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打开《姜堰教育网》属于二附中学校的《文集》,每年以全校学生或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开展的规模性德育活动,记载都在20次以上,并且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水平和行为能力,各年级开展的活动具有层次性。二、立足“智慧课堂”,在实践反思和研究互助、互动中提高专业化素养。聚焦以“高度思维、高度注意、高度情感”为特征的“智慧课堂”建设和校本研究,大力推进此策略指导下的各学科“引导生成式”教学,让教师在教学互助互动中,思想和专业能力得到快速、健康成长。1.课堂引领教学实践和反思强化教师集体备课环节。在关注书本知识时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可持续发展;使教材整合符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让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同时又是生长点。强化课堂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交流,并从中获得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注重教材整合,让教师所执行的课程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让学生在学习生成中得到主动发展。强化教学反思和教学督导。突出做好对教师的“一听、一评、一查”的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后立即评课,查看被听课的教师日常文案工作,选择典型课例或专题“解剖麻雀”。围绕“高效学习”,引导教师对自己课前把握目标、处理教材和课堂方法展开研讨。在有效作业设计研究中,注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师加强学习效果的检查反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定期举行“三高课堂论坛”,积极推进“大集体公开评课”的校本研究与培训模式,加强学术交流,不局限于把“高效”仅仅认为是学生会做题目、会应试,引导学生会思考、想象、提问、创造。2.教学互助促进专业共同成长教研组集体备课和承担教研任务,都成为教学沙龙会谈形式的活动,人人畅谈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而不是来几句“你好,我好,他也好”走过场。不少学科组集体备课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甚至为一个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共同研究、参与意识以及集体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一个教师上校内、外公开课和赛课,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与“磨课”,达到一人上课,众人光荣,提高一片的效果。教师中有上百人次承担市(县)、地级市和省级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教学任务,各类课堂教学评比中收获省级奖的有28人次、地市级奖的有31人次,县市级奖的有81人次,在一次次成功中,每个人都不是“独来独往”,而是有一群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劲加油,不辞辛劳、不求回报。该校年级学科组无论有多少教师,都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这种教学文化影响力成了质量不断攀升的根本动因。正是基于以教学为核心的“亲师爱生、敬业乐群、合作竞争、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精神形成,使该校所有学科组,都基本建设成为泰州市优秀学科组。学校每年多次承办泰州、姜堰教学研究活动,还先后承办了省初中物理名师大赛、省化学课例展评、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省初中物理考试评价、省写作年会等活动。由该校物理组开发出的物理校本实验教材,成为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教材。3.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自觉在收获教育教学成功的过程中,该校始终把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高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定期组织校内各学科“春蕾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组织“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和“人生因事业而精彩”的演讲,每年让名师、优秀教师话成长经历,引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道德素养。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所有青年教师进入该校都能得到迅速成长,在刚刚结束的青年数学教师解题、说题比赛中,泰州市前10名中该校有3人,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的成绩,显示了较强的专业实力。在不断丰富的教学实践研究中,不少教师早就看到自己在新课程实施面前存在的“本领危机”,主动参与各种学历层次提高进修学习。教师本科率达99%以上;4人参加研究生班学习已毕业,13人参加在职学习,又有10多人参加了考试等待研究生班入学。该校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梯队已经形成。三、解放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多种能力培养和自我展示中持续发展。我们不断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涵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追求让每个学生在校都至少形成除学习水平之外的一个特长,让学生带着对学校教育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走向高一级学校,健康、充满活力地走向社会。1.课堂强化素质教育基础年级坚持语文、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各年级一学期三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报告会。在组织学生读书时,让学生轮流领读、自主读,边读边做摘抄笔记、写感悟随笔。持续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展览、经典阅读作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读书的情境中展示自我,克服对老师的依赖性。音乐、美术、体育课程以及理化生实验、科学活动课,成为二附中学生最喜爱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这里学艺、学技,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培养自我发展综合素养。年级集体舞曾多次受到来校检查、视察工作的上级领导的赞扬。学生男、女篮球队多年蝉联泰州市联赛第一,多年连获姜堰市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2.社团发展自主能力根据学生特长、爱好,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篮球、乒乓球、车模、围棋等15个学生社团组织,拓展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小记者站、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的活动基本由学生组织,适时播出校园新事和科技、生活常识。“鸣柳文学社”是最大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在这里自主快乐地阅读、思考、写作、展示。学生每年参加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争都能获得奖项,在泰州市初中学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文学社学生习作为主体编写的《聆听花开的声音》、《总道花开是平常》两本书,成为该校和兄弟学校的校本作文教材。3.“舞台”展示成长自信结合诵读活动开展的“卓越口才”培养研究,以能说、会说、善说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学会自我展示,大气地面对他人,充分、大方表达,将读、思、说有机统一。以办好间年举行的“艺术节”“英语节”提供实践表演的舞台,每个学生都至少曾经有过一次登上校际舞台展示的机会,学生在泰州市中学生才艺展示中每年都收获较高层次奖项。利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彰显学生精神风貌。学生在各种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取得成绩时,通过校园简报或展板及时予以祝贺表扬。校内展板、墙报、黑板报、校园电视台成为学生展示成长成果的基本平台。学校创办的《鸣柳》成为全国“百佳” 学生刊物,不断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攀登。国家级示范高中、省四星级高中姜堰中学和姜堰二中的校长们认为,进入他们学校的二附中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强。省姜堰中学毕业生中有7名学生党员,4名来自该校;学校获得的全省文、理科第二名学生都是该校毕业的;在25名400分以上的学生中,13人来自该校;在各种竞赛中获奖人数,毕业于该校的学生的比例和层次都是最高的。他们将之称为“二附现象”,正在准备做研究。该校的办学成效曾经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扬子晚报》先后在显要位置,分别刊载了该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学校、质量立校品位办学方面的专题报道;《江苏科技报》《中国教师报》以整版刊登了来自该校的德育、教学方面的报道;《初中教学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江苏教育》等杂志对该校的发展进行了长篇文字、图片专题报道,《人民教育》则对该校进行了《长风催云帆破浪正有时》的长篇报道。近几年来,先后有湖南省韶山市3位校长、陕西省宁强县2位校长来该校挂职锻炼,泰州市内知名学校常来该校参观、交流;上海宝山区、湖南省韶山市党政、教育代表团在考察后,对该校发展也表示了高度赞赏。“有志者,事竟成”。该校将以创建“省最具影响力初中”为新的起点,矢志不渝地追求办出更加理想的学校。

30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