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芷菁苓
英语听力突破大法: 听力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我问过很多顺利通过六级考试的本科生,听力部分能真正听懂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很多人都是根据听懂的只言片语,再利用推理,排除一些的考试策略选择答案的.(国内有些听力教材还提出了只看答案就能选出正确答案的系统 "理论".)这样做考试是有可能通过的,但实际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所选的听力资料将会是VOA的Special级别的慢速英语.这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打好基本功;二是从慢速英语入手是科学的方法,是实现标准英语听力突破的有效途径. 先说第一点. 关于听力基本功的认识问题我建议大家去买一本钟道隆编的《逆向法巧学英语》一书仔细看看,里面很多道理也说的很清楚了.我这里只想以我的亲身体验 "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开始 "真正"练习听力的时候(我这里所提到的 "真正" 不是指那些考试技巧,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掌握,运用,享受英语的源动力),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开始就去听那些原版的标准速度的听力资料,一方面这样的方法极不科学;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刚刚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带来巨大的重创.十有八九(也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都会很快放弃的.我自己当初也是这样,感觉简直是在听天书,十几分钟的录音下来能够把Topic听准确已经是很不错了,当中的细节部分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就一闪而过了.这种过程简直就是一种 "煎熬". 当然也有少数意志力惊人的朋友坚持了下来,但是由于方法的失策,造成自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可以说是青春)投入其中,可是回报却难以和付出平衡,收效甚微.说到这儿叫我想起以前我们有一位上外的听力老师讲的真人真事:一位研究生深知自己听力不过关,决心发奋苦读.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坚持听广播电台里的标准英语,这样一听就是五年的时间.这种苦行僧似的磨炼并没有使他的听力水平真正得以提高.后来我们这位老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以后,告诉他之所以到现在他的听力还未真正突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基础没有打好,总是泛泛而听,而且总是听些已经有中文背景知识的广播,就会造成一种错觉,好象什么都听懂了,又好象什么也没听懂.大意能够抓住(其实是有背景知识的原故),真正精确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却总是丢三落四的,不能准确的传情达意.这种沙上建塔的 "辛劳"永远也不会建成坚固的大厦,而总是在进行建了倒下,倒下了再建的重复劳动. 再说第二点. 从慢速英语入手是真正科学的听力突破方法.而且在我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些听力带动口语,锻炼口译的好方法.下面我想结合我给大家提供的听力资料具体谈一谈练习的方法: 1.下载完相关的听力资料后,用realplayer G2进行播放,我这里暂时不想给大家提供原文,尤其对那些本来就很清晰的听力资料.(不是很清楚的资料我回加入原文的),这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依赖原文,自己一定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完全听懂.有的同学说我有那么几个单词实在听不懂怎么办?大家想一想,慢速英语的单词量是1500到2000,也就是说一个比较好的高中生的单词量已经超过了许多,更何况四六级都已通过的你.听不懂的唯一原因绝对不是生词的问题,(这种问题只有在听标准英语的时候才会产生,以后我会和大家专门讨论的)只能是你对这个单词的发音极其陌生,大脑根本没有反映.如果让你看一看原文,你会不屑一顾的.但在听的时候却不知所云.起初我练习的时候有时为了一个单词可以想上正正一天,嘴里老是念道着这个单词的发音.我知道这个单词我一定认识,直到某一刻恍然大悟:咳!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单词嘛!这时我总是猛拍自己的脑袋骂道 "真是愚蠢".:-) 当然如果有些同学说这段录音我已经听了十遍了,当中的几个单词你就是打死我我也听不出来.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你可以把你的问题发表在世博英语论坛里,我会告诉你答案的. 2.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这一段录音你是完完全全的听懂了.什么是完完全全的听懂了呢?就是每听完一句话,你都能准确的复述出来,包括每一个单词.这里在语音上不是很好的朋友要注意了,由于是慢速英语,所以只要你有正常的听力能力再加上一定的毅力,就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发音模仿的和VOA的播音员没什么两样,正如李阳老师所指出的:发音是一个人的英语门面.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方法用心练习,不出一两个月,你的发音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其实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模仿发音天赋都是很好的,随便叫出一名大学四级通过的大学生,他(她)的发音就要比我所见到的意大利人,日本人,菲律宾人...的发音不知要好多少倍.其实我们中国学生在口语和听力上缺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练习.这也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遗憾.包括我自己,也是这种只注重书面的"分析英语"的受害者.二是缺乏勇气.老是害怕自己会说错,害怕丢脸.除非你是在国外长大,英语就是母语,你可以"自豪"的说:我就是说错了那也是对的,因为英语是我的母语.而我们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多犯错误是为了少犯错误.每当我缺乏勇气的时候,我就会用"I enjoy losing face!"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噢!还是说听力吧.这样一句一句直到把每一句话完全"吃掉",已经基本上可以保证你已听懂了这段文章.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落后一两个单词的同步复述.很多同学到这里就到此为止了.我却以为这样太可惜了.如果说上面这一点是练习了语音的话,下面的两个重要工作才是我们利用听力材料练习口语和口译的重要. 3.现在大家已经把这段录音的意思完全搞懂了,而且能够惟妙惟肖的基本同步复述了.请大家注意,直到现在你的大脑还没有动起来,也就是说这些完全是些机械的模仿,刻板的复述.这种机械的重复对于我们的口语和开口能力是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要想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在这里就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请注意是用自己的话,而不是照本宣章,把所听到录音的大意死活说出来.做这一步是在听完整段录音之后.此时所说的英语才是你真正的英语口语水平.在练习中尽量使用刚刚听到的一些关键动词和词组.在说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在对一个没有听过录音的同学讲述故事的情节.我相信很多同学在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会"憋的"说不出几句象样的话,或是在大意和情节上丢三落四的.出现这种情况太正常了.这样就反映了我们刚刚所做的同步复述只是一个辨音过程.现在所做的自我总结才真正开动了我们的大脑,提高了真正的口语水平. 4.好了!到了这一步你已经很不错了,不仅能够把这段录音完全听懂,同步复述,而且还可以用自己的英语对你的朋友娓娓道来.是不是感觉很有成就感啊!但是我还得继续更深层次的练习.对了,就是口译能力,我们中国学生特有的中英文自由转换能力.还是刚刚那段录音,这回是放一句英语,你就立刻把这句话翻译成地道的中文,翻译成我们平时所讲的中国话.你可别小看这一步,自己试着去翻翻看,就会马上懂得:我们能够同步的用英语复述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同步的翻译成地道的中文.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在落后一句的速度下进行同步翻译,由于是慢速英语,所以只要耐心的多练习几遍就一定能够达到同步听译的水平. 至此,我们不仅已经对这段录音了如指掌,而且还利用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口语和口译训练.很多同学老是抱怨没有语言环境,我觉得语言环境多数情况下还得靠自己创造.请大家再次注意,上面我所介绍的听力方法都是针对慢速英语的,大家不要操之过急,一步一个脚印,把十盘慢速英语的磁带按照这样三步认真的做下来,你的听力就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时你再把曾经认为是天书的那些听力材料翻出来试一下,怎么样?那种感觉现在的你一定不会相信的.我当时是高兴的连蹦带跳仰天长"笑"!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感受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真正含义.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方法推广到你现在所应试的听力教材中去,我自己现在特喜欢用这种方法拿托福的听力对话开刀,练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喜欢"上托福的听力考试题了,虽然自己从没有参加过正式的考试,但是做做那些市面上的全真试题感觉就好象在玩文字游戏,很多题目觉得答案上写的都是废话,这是把对话完全听懂的必然结果. 好了,我已经把自己最好的听力练习经验和大家分享了,剩下的就是看各位的"功力"了.我现在每天还在加强听力训练,下个目标就是VOA的标准英语,要达到象我们听中文广播一样的水平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有些地方已经有了些眉目,等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有关标准英语听力的文章和大家交流吧.最后我想祝愿大家能够早日突破听力障碍,享受到听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乐趣!
石小鱼苗
这个超好找的啊~我给你个网站你去上面看。明星,名人,学者都有的。先给你写几个吧章子怡—学好英语、征服好莱坞(太多了,给你复制一段) 从尴尬到雪耻,章子怡是怎么学习英语的呢?中国第一位英语学习偶像,《英语易筋经》作者,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周童瑜特此总结如下:第一,看英文广告,听英文歌曲。章子怡说她爱听歌和看电视广告学英文,但起初她的英文只是“有限公司”,粗口歌手Eminem便是她起初的“英语老师”,到后来她才发觉Eminem的歌词原来很粗俗。章子怡坦言她现在经常听诺拉琼斯和柯里诺贝的歌,会一边听一边读歌词,去了解歌曲内容。呆在国外的时候也会经常聆听广告词学习英语,简单、快速、实用。第二,早晚不间断学英语。长期被挑剔英文不好,章子怡承受压力。为力除魔咒,她拿出决心,每天早上2小时、睡前2小时英语训练,章子怡对此颇有体会:这让我每天都感受到进步。第三,自我激励。在准备接拍《艺伎回忆录》之前,章子怡有个朋友跟她说“你不是特别擅长英文还去拍西片,简直是不可能的事”,章子怡听后颇为犹豫,但也因为这句话,激发她更加发愤学英文。第四,花较多时间在英语会话上。由于章子怡的演员身份,经常面对众多的台词。因此,章子怡坦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花较多时间在英语会话上,同时通过阅读扩充知识,誓言要做个有料的演员。第五,聪明和勤奋。章子怡表示,拍武侠片让她受益良多,让她不怕吃苦,一再挑战自己的极限。她坦承,学英文的过程很苦,但也很开心,因为连亚当山德勒都很鼓励她。章子怡的聪明与勤奋是众所周知的。章子怡说:“很少有人知道我下了多大的苦功,学英文和学任何功夫一样,最重要是不怕。”第六,性格因素。在拍摄《艺伎回忆录》的时候,剧中几位主要演员都有一种口语课程,就是每天都跟着老师学习台词。这非常困难,因为必须将所有台词都记住,然后自然地表演出来。章子怡的老师曾经告诉她:“一个人不可能用第二语言进行表演。”但她最终演完了,于是她跟老师说:“你错了。”“其实学英文特难,我也特别头痛,我能坚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七,寻找英语情境学习。章子怡介绍自己学英语的窍门便是选一个全天候陪伴的美国英语教师,就像贴身秘书一样,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全部用英语来完成,如此强化了一年才有了现在的口若悬河、对答如流。2005年章子怡还曾入住美国的家庭,借此日日苦练,加深文法及用字基础。第八,随时随意记忆单词。在欧洲宣传《艺伎回忆录》的日子,章子怡说:我每天都会遇到蹦出来的不知意的单词,然后我就用心记下来。每天都要背新单词,还要巩固老的,学无止境。第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章子怡:学英语同样也要有兴趣,没有兴趣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章子怡说,只要自己愿意,就像她学英语,一点一点地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小妮子--Amy
我英语水平6级,虽然算不上英语成功人士,但对学英语颇有心得,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多读多听多写。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看其他人如何学,别人的学习习惯只是个参考,关键是靠自己的方法,掌握好了学英语的方法,多看些英语书,报纸,多听,多写,相信不久你的英语就会有成绩了。
杰爱小吃
逆向法重点不是抄,而是听,听不懂也要听,他讲求的是一个学习语言的顺序,就像是咱们学习母语一样,先听大人说话,然后再学说,最后才是认字,这个也一样,所以不要把精力花在写上,一天三个小时至少应该有两个小时是在听,然后把所有听到的词都写下来,不是所有的听没听懂的都写出来,那个也不现实,这个锻炼的是你对英语的理解能力,然后去猜那个词应该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意思,写中文都行,把文章补全,然后再去看原文,这样才能记得住,听要懂得动脑,不要干听发音,没效果的
坦丁堡的血泪
钟道隆,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 45岁自学英语,一年后成为翻译;设计发明了电脑语言复读机。 52岁自学电脑,成为电脑作家。十几年写作与翻译了30余本书; 57岁学习和研究记忆方法,现能背出圆周率4000余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通信工程专家、逆向英语创始人、复读机发明者——钟道隆教授。上大学是优等生,工作是优秀科技工作者,管教学是学生的良师诤友,退休后是优秀退休干部;他也因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而入选《东方之子》。 1934 年 12 月 31 日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在经历了近70年的风风雨雨后,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将军、教授、教育家、科学家这些令人尊敬的称谓和他近乎传奇的一生紧密联系着。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麦克阿瑟狂妄叫嚣:“鸭绿江将不是中朝两国的边界线”。国门危急,人民危难,报效祖国,保卫家乡的热血充斥着年轻的胸膛。为了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钟道隆投笔从戎,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担任报务与机务工作。 1952 年,钟道隆有幸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有线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努力积累深厚的文化理论知识,树立起为国为民的远大理想。这些积极准备为他日后的工作学习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1958 年以本科五年内所有课程考试全部优秀的成绩毕业,被评为“优秀生”。毕业后长期从事国防通信工程建设、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先后任总参通信设计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参通信部科技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少将副院长(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与发明奖电子组副组长等职。 1958 到年1976间,他先后在西北戈壁滩、青藏高原和内地山沟里从事国防通信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工作。期间他写出专题总结与专著 200 多万字,搞成功技术革新十几项,大部分经国家鉴定后在全国推广。 1978 年,因科技工作成绩突出,出席了总参谋部通信部和总参谋部科技大会,并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1979年,钟道隆以通信专家的身份出访法国和德国。他在大学学的是俄语,英语是在工作中自学的,日常听、说根本不行,他只好寸步不离翻译左右,每当外出时,口袋里还得装着一个"我住在XX旅馆,我迷路了,请把我送回去"的纸条。钟道隆内心的羞辱感油然而生:"我这个中国的高级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只有这样的英语水平,与文盲差不多,外国人会怎么看我们中国人,怎么看待中国军队?"回国后,钟教授横下一条心,非学会英语不可。 那一年,他 45 岁。 1980年1月31日,钟道隆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因为正是这一天他终于悟出了学习英语口语听力的正确方法,也就是他现在总结出来并大力推广的逆向英语学习法。他是从听京戏中得到的启发,钟道隆打小就非常喜欢听京剧。那时候作为清华名教授的父亲将他和母亲从浙江农村接到了北京,他一开始就迷上了京戏,但却听不懂唱词。直到60年代他和一京剧戏迷成了邻居,邻居采用解析的方法,即专听一出戏,一句一句地听,直到听懂为止,认真听懂了一出戏,再听别的戏也就触类旁通了。学会听京戏的经历再次激发了他学好英语的灵感。在此基础上,他坚持从零做起,从听最初的音标开始,他抛开教材,坚持听录音,并且默写下来,不懂的地方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慢慢听句子、听文章。他早起晚睡,工作之余每天学习五小时,节假日学习十几个小时,长年坚持不懈,竟用坏收录机十几部,翻坏字典两部。天道酬勤,他终于总结创造出了“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的“英语学习逆向法”,并用此法坚持刻苦学习。 十四个月后再次出国,他成为中国代表团正式翻译。 “不费力就能学会英语?”钟教授的听写记录,让你再次体会什么叫“天道酬勤”! 复读机是如何发明的?钟教授听坏的这十几个录音机就是答案。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复读机的功能设计,就是逆向法的缩影! 钟道隆总结他的“逆向英语”学习法出版了《逆向法巧学英语》等五本有关学习英语的专著。他用这种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人学习英语,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华新闻报》、《中国老年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北京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纷纷进行专访报道,《实话实说》、《东方之子》也有专题介绍,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二十多家省市电视台先后播放《逆向法英语讲座》达一百多轮次。“四十五岁始学英语,一年后成为口语翻译”的事迹也因此被广为传诵。 1992年,钟道隆到南京某院校担任副院长主抓教学。他初上任时,第一年,学生的国家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只有40%-50%。总结经验时有人认为学生素质不太好况且学校又没有外教。钟道隆就拿自己45岁才开始苦学英语,三年用坏了17部收录机来教育学生,并向学生们讲授“逆向英语”学习法,让他们按照此法严格自律,坚持学习。第三年,奇迹产生了,学生的国家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竟是100%。 有的学生私下里就善意地跟钟道隆开玩笑:"钟副院长,要学好英语还必须非常有钱,因为您三年用坏了17部收录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钟道隆回到宿舍就开始琢磨了,不断地进带倒带的确很费机器,怎么才能按住一个键,重复一句话?三个多月茶饭不思,反复琢磨,终于研发出了智能复读机,他为自己的这一意外成果申请了专利,成为我国最先发明复读机的人。钟道隆申请专利后不久却放弃了专利所有权,面对众人疑惑的眼光,他在CCTV《实话实说》节目中对崔永元说:“如果不放弃,就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栽桃育李之心溢于言表!高风亮节实属难能可贵! 对于钟教授来讲,听英语早已不是当初的苦学,而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也为越来越多的逆向法实践者所体验。 钟教授所到之处,总成为英语爱好者的“包围对象”。年轻的心态、敏捷的思维、朴素的作风、平实的风格,使钟教授与年轻人之间的交流非常畅顺! 52岁钟道隆开始学习电脑。他从没有一点电脑基础开始学起,刻苦钻研,不耻下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五笔字型,逐渐摸熟摸懂了很多种电脑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独创出许多前人没有运用过的使用方法。他根据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巧学巧用电脑的经验,先后写作和翻译了《巧用电脑写作与翻译》和《巧学巧用五笔字型》等37本书。 57岁时为了适应南京通讯工程学院教学工作的需要,钟道隆开始刻苦钻研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他用两个礼拜的时间翻烂了四本花名册,记牢了院内所有的办公电话,记熟了全校七百多教员的名字,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快速牢固记忆的方法。他能背出圆周率 1800位左右并可指导普通人在1小时内记住圆周率100位以上。他结合实践经验写成了《记忆的窍门》等书,由于他的著作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写成的,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很受读者欢迎,有的被评为全国最优秀畅销书。 1995 年正式退休。退休后他学习劲头不减,退休生活为他写作提供了大量时间,三年来他写作与翻译出版了二十多本著作,被人誉为 cyber writer(电脑时代作家)。钟道隆教授非常关心青少年,曾应邀在江苏和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脚踏实地走向成功》系列讲座,鼓励听众努力学习,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播出后听众反响热烈。 近年来,钟道隆先生通过对自身的不断总结,结合社会需要,不辞辛劳地著书立说,巡回演讲。把自己宝贵的成长和学习经验,通过生动、朴实的语言传授给更多有学习困难和困惑的人。无数曾经接受过钟道隆先生指导的人无不为他的博学、自信、真诚所折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钟道隆先生不仅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定毅力,更有“干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何以解忧,唯有学习”是钟道隆先生信奉一生的座右铭,而他坚持学习、努力进取、发愤图强的传奇一生也是不断激励我们学习、进取和图强的优秀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