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5

金夫人照相馆
首页 > 英语培训 > 新加坡英语历史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漂萍过客123

已采纳

1.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著居住,所以新加坡的历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2.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英语: Republic of Singapore),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3.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4.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英语历史

142 评论(11)

冬眠的羽毛

早期英国殖民者于19世纪来到新加坡,并在当地兴办学校,新加坡英语便起源于英办学校中。最早的新加坡英语很可能是一种洋泾浜语,是不会说英语的人在街头说的一种混合语。其语法简单,发音不稳定,非英语成份很大,包括从印度英语、娘惹马来语、汉语各方言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洋泾浜语在新加坡社会各个层面推广,并由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以母语的形式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等逐渐定性,日趋成熟,最终脱离洋泾浜语的简单和不稳定性,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英语方言。这一点和克里奥耳语(混合语)的发展过程相似,使新加坡英语也具有很多典型的克里奥耳语特征。但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毕竟相似,两者尚可通话,所以仍可视为英语的一个分歧较大的方言。与所有其他语言、方言一样,新加坡英语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整体。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所说的新加坡英语并不一样,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所使用的新加坡英语也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受过教育的人在正式场合所说的英语与英美所使用的正式英语大同小异,区别主要在语音上。而非正式场合所说的英语则有更多源于汉语、马来语的词汇、语法。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新加坡英语的特征,本条目将主要描述非正式的新加坡英语。不仅如此,由于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说除英语外至少一种语言,因而语码转换极为常见。如:当两个福建裔华人交谈时,一句话中可以掺杂着英语、华语、闽语等多种语言。但是同样会说新加坡英语(但不会说闽语)的广东裔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全部意义。所以,本条目将主要描述所有会说新加坡英语的人共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包括大家都能理解、应用的非英语成分。由于这些非英语成分已经扩大于整个会说新加坡英语的人群(无论他们会不会说这些成分的源语言),所以这些成分应视为新加坡英语的一部分,而不是语码转换。新加坡英语源于新加坡自有的洋泾浜语,所以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洋泾浜语有许多相似之处,英美人听了难免会觉得新加坡英语是一种“劣等英语”,而不是英语一个独立的,已经发展成熟的方言。同时,新加坡英语有许多英美英语没有的特征,英美人容易觉得难懂、难听。以上两点均不利于新加坡在亚太地区的国际都市地位。因此,新加坡政府发起了“讲正确英语运动”,鼓励国民学说、多说以英美英语为标准的规范英语,同时要求广播媒体只使用规范英语,学校教育也使用规范英语。然而,新加坡英语仍然是街头、学校、社交的通用语言,而英美英语则不是。综上所述,新加坡英语的现状与上海话、福州话等汉语方言相似,没有官方地位,但仍是通用的口头语。

142 评论(15)

蓝SE妖蝶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马来语:Republik Singapura,泰米尔语:[音:Cingkappūr Kudiyarasu]),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马来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源自公元3世纪的中国。公元14世纪,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爪哇语:Temasek)。1819年1月29日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67年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和槟城、马六甲并列一个辖区,受英国直接统治。1941年太平洋战争时期,新加坡被日本占领达3年6个月,取“昭和年间所得之南地”改称“昭南特别市”(其中“昭南”一词亦可指作南方之光)。1945年8月,英国重新管辖新加坡,并恢复其名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罗洲(现沙巴)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从而完全脱离英国统治。1965年8月9日, 李光耀 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现任内阁资政,常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更多>>由于和当时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权力分配上意见不合,新加坡被马来西亚逐出联邦,被迫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建国后,进入1970年代以后,虽然新加坡在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1990年,在李光耀宣布卸任总理职位时,新加坡已经成为区内乃至整个亚洲经济发展的楷模。在其第二任总理吴作栋的带领下,这个东南亚小国又平稳地度过了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但到21世纪初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接任时,新加坡却再度面临如何面对区内其他经济体崛起的新难题。

16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