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朱古力
澳门macau这个名字源于妈祖。
《澳门纪略》在追述妈祖阁的历史时指出:“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澳门的渔民称妈祖为“阿妈”,谓“娘妈角”为“阿妈角”。
葡萄牙人正是在娘妈角登陆的,他们依渔民称此处的俗名称为Amaqua或Amacuao,此称后又简化为maquao,再简化为Macau,英文写作Macao。1555年Macau名称始见于葡萄牙人的信函中。随着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扩张,Macau由澳门一角的地名变为澳门的全称。
澳门先民足迹
澳门地区的考古发掘,特别是1995年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发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经鉴定,证实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贵古文物,与其同时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最近年来在距离澳门不远的珠海地区出土的同类文物,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门一带的地区劳动、生息。
澳门、路环、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国大陆的原始居民足迹所到之处。在商周时期,古代居民已在这些地区居住活动,所以,澳门、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簋、罐以及战国时期的陶器等。
玩儿泥巴小姐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当葡国人抵澳时,向当地人打听地名,居民以为其问附近供奉娘妈的庙宇,于是回答“妈阁”。广东话“阁”与“交”的发音相似,葡萄牙人就听成“马交”了,以其音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除了澳门的名称外,这块美丽的土地还曾有过濠江、镜海、濠镜澳或香山澳和莲岛之称。澳门(葡语Macau、英语Macao),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拱北相接,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相望,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中国南海。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陆地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67.96万人(截至2019年第四季)。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经过100多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隐逸的军装梦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当葡国人抵澳时,向当地人打听地名,居民以为其问附近供奉娘妈的庙宇,于是回答“妈阁”。广东话“阁”与“交”的发音相似,葡萄牙人就听成“马交”了,以其音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除了澳门的名称外,这块美丽的土地还曾有过濠江、镜海、濠镜澳或香山澳和莲岛之称。
yangjiefox
澳门的葡萄牙文名称为“MACAU”(英文MACAO)。外国人称澳门为“马交”(MACAO )都源于MACAU一名的讹音。关于澳门的葡文名称来历说法也不同,一种说法为“泊口” 的讹音。1535年(嘉靖十四年),前山寨都指挥黄庆请上官蕃移泊于濠镜,名其名曰 “泊口”,葡萄牙人讹听为“MACAU”。另一说法,澳门南端天后庙,为福建渔民所建,福建渔民称为“阿妈阁”,即现“妈阁庙”。公元1533年葡萄牙人初到澳门,在妈阁庙附近登岸,他们不知道地名,问当地渔民。渔民答曰:“妈阁”。葡萄牙人以为是地名,从此便称澳门为“MACAU”,中译音变成“马交”。华人均称此地为“澳门”,英国人称它为“MACAO”,葡萄牙人称为“MACAU”。
李老根记
MACAU是葡文,不是英文,英文应为MACAO据说,葡萄牙人1553年从妈阁庙附近登陆后,询问当地人这里的地名;由于正好就在妈阁庙一旁,当地人便回答“妈阁”,故澳门便获名“Macau”(即“妈阁”在葡萄牙语中的译音)。 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话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后,遇见当地路人便以葡语比划著询问对方:“此处为何地?”,路人因不谙外语而听不明其意,遂以本地粤音俚语“乜鸠?”(意即“什么?”,与“Macau”的谐音相似)来反问葡人在说啥事;作问的葡国人听到对方答问语“乜鸠”后却又会错了意,他以为路人所答曰之“乜鸠”便就是当地之地名,随即将此“乜鸠”拼写成“Macau”并记录在案,一直沿用至今。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