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0

Sundy那抹阳光
首页 > 英语培训 > 教育部对英语改革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可poppy

已采纳

教育部网站9月23日公布对“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的答复,答复显示:根据规定,外语课时占比为6-8%,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外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教育部对英语改革

296 评论(9)

夏天的风kiki

具体回应大概意思就是确实是有这样的事情,这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272 评论(13)

chongyanyuan

降低中小学英语教学比重,我表示赞同。

不论是以前的文理分科还是现在的新评分系统,很多人都对英语成绩的比例提出了质疑,认为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不应该和汉语等基础学科有同等地位。不仅是学生家长有这样的抱怨,一些教授也认为我们应该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人不应该把英语的地位捧得那么高。英语教育现在可以说是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么高的关注度,不难看出大众对其的重视程度。《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22年版)》规定各学科课时比例为外语仅占百分之6到8。 所以说英语占得比重并不是很大。 而且也有人认为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用到英语的机会很少,这是事实。 然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距离已经不成问题,地球正在变为地球村。 无论是业务的发展,还是前路的探索,作为全球使用最频繁的语言还是有它的益处。

实现全面发展进步,离不开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交流。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对国际文化和语言的理解。 因此,英语还是有必要学习的。 降低英语教育的比重,我们也需要正视。 教育是国之大事,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不能操之过急。

降低中小学英语教学比重,体现了文化自信,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降低了学生的课业有负担,降低的家长的教学压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言,英语的作用确实意义不大。

140 评论(11)

黄紫完美搭配

分类: 外语/出国 >> 英语四级 问题描述: 与改革以前相比,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阐述.谢谢指导~~ 解析: 四六级的改革 一、2005 年 2 月 25 日,教育部召开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此举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为此我们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进行整理,希望能对广大学生今后关于英语学习和四六级考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了降低社会关注度,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有三: 1、 从 2005 年 6 月起,不再颁发证书,而改为发成绩单 2、 考试尽量限制在教学当中,即考试在学校内部进行,而尽量不再允许社会考生参加。 3、 考试管理:由原来的总部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全国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管理改为由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 ( 地址在中国人民大学 ) 共同管理。 改革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在明年 1 月份的考试中可以说有一点双轨制, 180 所高校的同学考新的试题,新评分体系。这个讲是四级的情况。而其他的高校的同学用的是旧的题型,用的是新的评分体系。等到 06 年的 6 月份推出六级考试的改革,等到 07 年 1 月份才全面实施,本身来说这个改革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二、四级题型分值变化: 改革后题型与试卷构成 试卷构成 测试内容 测试题型 比例 第一部分 听力理解 听力对话 短对话 多项选择 35% 长对话 多项选择 听力短文 短文理解 多项选择 短文听写 复合式听写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仔细阅读理解 篇章阅读理解 多项选择 35% 篇章词汇理解 选词填空 快速阅读理解 是非判断 + 句子填空或其他 第三部分 综合测试 完型填空或改错 多项选择 10% 15% 错误辨认并改正 篇章问答或句子翻译 简短回答 中译英 5% 第四部分 写作 写作 短文写作 15% 评分体系的改变 原来四六级考试是一个过级考试,你这个考试过程中所谓通过与不通过的区别。改革以后整个的评分体系就变化了, 满分是 710 分,最低分是 290 分, 一个同学走进四六级的考场一个题不答,也能得 290 分,平均分是 500 分。也就是说在考试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把考试的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这样子的一个过程,而且考试委员会也好、教育部也好,就 不再规定四六级通过的分数是多少 。成绩报告的形式为: 发成绩报告单,而不再发证书。 给每个学生报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而且考试委员会会向学校提供对分数的解释。 题型的变化 1、听力: 听力由原来的 20% 增加到 35% , 实际上是只增加了长对话一项。 听写和听力本文的理解要一起考, 这是听力部分的重点,已经完成了听力部分题型的设计、命题、小规模的预测。 2、阅读: 阅读 40% 下降到 35% ,但是分成了两块,仔细阅读占 25% ,增加的快速阅读占 10% ,估计有 4 篇,但都是比较短小 . 3、综合运用:占 15% ,将来有两块构成,一块是完型填空或者改错,两个现一个 10% ,还有一个短卷阅读问答或者翻译,占 5% 。 4、作文:作文不变,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分值依旧占 15% 。 题量的变化 从题量上来说,主观题比重有所加大,由原来的 25% 增加成 35% 到 45% 之间。 试卷上取消了原来考察的部分,叫做词汇与结构部分,原来词汇与结构部分占到 15 分,现在在这张试卷上这部分就取消掉了,取消掉的目的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国家以前的英语教学太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现在考试中就把这部分 30 道单选题全都去掉了。这是试卷的变化。说白了,和原来考试相比,这次增加了听力长对话,快速阅读,其他部分全是已经考过的题型。 改革后,“四、六级内容考试的重点是听力、理解方面的测试,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听力,听说能力要大大加强,具体体现在试卷上。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为英语四级做准备,我们提供了几个实用的网址: CET 官方网站 cet.edu 中国教育在线 cer/homepage/cer/jiao_yu/english/cet/index.s 1、听力 听力测试 hongen/eng/study/exam/index1.index1 普特英语俱乐部 putclub/ 2、写作 李阳疯狂英语 crazyenglish 3、考后查分 亿唐网 cet.etang/ 三、新旧评分体系 改革进程一览表 时间 改革内容 范围 2005 年 6 月 记分体制(四级和六级) 全部考生 2006 年 1 月 四级考试内容 180 所试点学校 ( 不包括本校 ) 2006 年 6 月 六级以及四级考试内容 180 所试点学校 2007 年 1 月 四级考试内容 全部四级考生(以及 180 所试点的六级考生) 2007 年 6 月 六级考试内容 全部四、六级考生 旧题型,新记分方法 新题型,新记分方法 第一部分——听力:得分× 10 × 0.2= 标准分数( 142 ~ 58 ) 第一部分——听力:得分× 10 × 0.35= 标准分数( 248.5 ~ 101.5 ) 第二部分——阅读:得分× 10 × 0.4= 标准分数( 284 ~ 116 ) 第二部分——阅读:得分× 10 × 0.35= 标准分数( 248.5 ~ 101.5 ) 第三部分——词汇:得分× 10 × 0.15= 分数( 106.5 ~ 43.5 ) 第三部分——综合测试:得分× 10 × 0.15= 分数( 106.5 ~ 43.5 ) 第四部分——完型 / 改错 / 翻译 / 简答:得分× 10 × 0.1= 分数( 71 ~ 29 ) 第四部分——写作:得分× 10 × 0.15= 分数( 106.5 ~ 43.5 ) 第五部分——写作:得分× 10 × 0.15= 分数( 106.5 ~ 43.5 ) 以阅读为例, 20 道阅读题占总分( 710 ~ 290 )权重的 40% , 以听力为例, 35 道听力题占总分( 710 ~ 290 )权重的 35% , 阅读题型得分换算后的标准分应在 284 ~ 116 分之间。如果 听力题得分换算后的标准分应在 248.5 ~ 101.5 分之间。如果:20 道题全部回答正确,得分是 71 分,根据得分与标准分的 35 道题全部回答正确,得分是 71 分,根据得分与标准分的换算表换算后的标准分就是 284 分。如果答错了 9 题,得 换算表换算后的标准分就是 248.5 分。如果答错了 9 道题,得分是 44 分,换算后的标准分就是 132 分。如果全部答错, 分是 51 分,换算后的标准分就是 178.5 分。如果全部答错,得分是 29 分,标准分是 116 分。 得分是 29 分,标准分是 101.5 分。

111 评论(9)

jasmine1995

意味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会得到大力的发展,而英语也不再是注重与分数了,更加注重于口语化和生活化。

192 评论(12)

周小米jiang

意味着英语不再是主要科目。我们要发展数学,语文。政治说明国家的教育目的明确

272 评论(13)

蓝星鬼魅

我非常不赞成在小学、初中、高中取消英语学科。英语学科打开的是我们的国际视野,培养的是我们不一样的思维。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他们老师说,在四年级一开始,他们会再选择一门外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或俄语)去学习。一位芬兰女孩11岁就会五门语言:芬兰语、英语、土耳其语、俄语、法语。芬兰作为世界公认的教育强国,教学目标中他们也非常重视语言。为什么在中国我们学习英语就要不断遭到质疑?如果说是为了增加文化自信,但是文化自信不是文化骄傲,也不是自闭,国际通用的文化都没有学会,又怎么能将中国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

英语学习不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评论中提出因为英语学习占用了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所以英语教学比重应该降低。英语学习无非是听说读写,就和小时候学习说话一样,听多了就会说,看多了就会写。走路上时听听英语听力,课间看看英语读物,这是最高效的英语学习的方法,如果说,英语占用了大量时间,就是学习英语方法不那么恰当,或者语言方面不那么敏感,这并不是要取消英语学科或者降低比重的理由。

再者,若长大后要有更大的发展,读文献、发期刊无时无刻都需要运用到英语,从时间成本和孩子语言敏感期来说,是否从小学习更为合适?

我想说,无论之后专家是否会取消英语这门学科,是否会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英语都有着他不可替代的位置,除非世界的通用语言不再是英语变成了汉语。 还有如果有一天,当人们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考高分、考好学校,只学习那些占比大的学科。

我认为这是教育的失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孩子的未来从来不是一个样子,如何帮助孩子在狭窄的道路中发现更广阔的人生世界,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实践。

33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