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征服沪
按照教育部门的回应,“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但并不等于英语退出高考”,所谓社会化的英语考试,就是由学校以外的第三方来做考试管理,最终使用的成绩可以选择。这样大大增加了英语考试的灵活性,给学生“刷分”的机会。从大的方向上来看,国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似乎在降低。由于长期从事留学咨询,几乎每天都接触英语,笔者想对这个趋势发表几点看法。
改革后的担忧:
1.英语是国际生活中的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普及率比较高。中国正在崛起,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会越来越多,英语学习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事关重大。中国虽然人很多,但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还是稀缺的,英语作为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工具,还是非常重要的。
2.取消或减轻英语后,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的孩子。这些学生所能分配到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平时英语的培训会随着高考指挥棒的指引减少,再加上小城市英语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大城市的距离会加大,这些学生将来出国的机会会减小。
3.正规的国际班由于始终会把英语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所以国际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申请美国名校时占有一定优势。
4.英语学习会出现大城市集中的现象,主要是需求大、资源多。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国际化程度较高,这种趋势会加速他们的发展,其他地区的国际化速度也许会受影响。
说了些很多担忧,那么英语如果接着学应该怎么改?下面分析一下改革前高考指挥下存在的问题。
1.改革前的高考英语准备起来和语文、数学等处于同等地位,绝大部分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将来如果不出国的话,英语是用不到的。所以,英语在整个考试中占的比重应该减少。
2.改革的英语课程其实需要做的是从实用出发,笔者在多年留学规划的实践过程中,接触的学生很多。这些学生无论托福成绩多高,到美国后几乎无一例外的会叹息“听不懂,跟不上”。除了国内的语言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外,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英语学习实用性重视不够。学习的内容往往和实际脱节,同时,我们虽然特别强调语法,但中国学生往往是语法学不好——到了美国后和别人差的不是语音语调(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有口音是非常正常的),英语美国人听不懂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语法不正确。
minozjessica
新高考改革虽然是符合 教育 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是对于考生本身来说是有利有弊的,那么具体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介绍,欢迎阅读!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 兴趣 爱好 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
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妈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 毕业 的了吧。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新高考改革的弊端
学生课业负担更重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负担更重。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上甲课作乙作业等,学生学习效果差。
数学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合理
数学取消文理科后,势必造成数学考试难度下降,再加上物理、化学成为选考科目。因此男生高考比较吃亏。从2015、2016年高考就能看出端倪。考进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的女生大幅度增加,而男生大幅度减少。提案人并不是性别歧视,总体说来,男生理科天赋一般强于女生。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提案人认为中国未来的自然科学发展担忧。
英语考2次不合理
本来各省市高考改革已经准备淡化英语,现在变成英语考2次,加之总分150分,使得英语成为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最重要”一门课。这可苦了英语老师。且不说语言只是一门对外交流的工具,现今机器翻译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人说:学好英语是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考试科目总分750分。
新高考的变化
变化一:科目设置不同
和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以及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特色,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变化二:分值变化
现行方案中,文科类、理科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80分。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两门选修科目测试,以等级来呈现的。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新方案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介绍相关 文章 :
★ 中国高考改革政策利弊
★ 高考进击阶段常见十大弊病及解决方案,2019单独考试招生语数英考些...
★ 高考复习常见弊病及解决方案
★ 高考生必读:糸边做作业五弊端
★ 2021年最适合女生的十大高考专业
★ 2017高考改革广东语文
★ 2017高考合并二三本招生取消三本的影响
★ 2019高考志愿填报是另一场考试?高考阅卷现场作文和数学最难大题...
★ 2020高二语文教学总结五篇
★ 名师指导高考复习及高分作文素材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