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光吃。
导语: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语言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学习英语。
一、主体性导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具体的导入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可以让学生做值日汇报、英文演讲等,让学生汇报日期、天气、出勤情况,谈一谈日常习惯,问路、指路的用语,描述同学的相貌、性格以及喜爱的电影、音乐,唱一唱《Hello!》,猜一猜Who am I?做个字母体操、来个热身游戏、讲个happy的故事,等等,根据不同的阶段让学生选择汇报的话题,让学生逐步养成开口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汇报的内容也会逐渐增多,学习英语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只有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学会英语,用好英语。
二、视听式导入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导入方法之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不同风格的视听材料进行导入。如在教学初一上册Module 5 Unit1“Have We Got Any Oranges”时,可以选择一首适宜的英文歌曲Flash作为导入,配合着悦耳动听、节奏明快的音乐,一群群水果在相互追逐,这样丰富有趣的场面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在观看完Flash之后,让学生回答问题:Have we got any…这样就把本课的核心句型给引出来了。
三、生活式导入
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生活经验方面来导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能力。一是联系实际生活导入。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如在教学初二上册Module4 Unit2 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时,向学生讲述一个汶川地震之后的失学儿童的故事,失学儿童的无助和他们心酸的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得到共鸣。当故事结束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at should we do for him ?学生想要帮助这位同龄人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整堂课,学生都会处于积极主动提建议想办法的状态中,在解决课文重点的同时,也促成了课堂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设计生活式导入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切忌所设计的故事和背景不切实际。
四、互动式导入
在教授新课之前,师生之间进行一些互动交流,即Freetalk,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课堂气氛就能很快融洽起来。在大多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如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后,用一个问题“Why am I in green today?”导入课堂内容。“绿色”代表着环保,而课文正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话题:Animals in danger.这样的导入既新颖独特,又简洁自然,切合主题,充分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五、任务式导入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除了设计插图,利用各种媒体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任务,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导入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动机,设计教学模式导入课堂内容。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目标与任务,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以一定数量的任务链作为推动,引导学生按照教师事先规划好的`目标逐步推进,真正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注意控制好导入时间,务求整堂课时间分布合理。
六、实物式导入
即利用图片或其他实物导入,开门见山地引出教学主题。如在教学初三上册Module 6 Unit1“It is Wasteful to Throw Away Paper and Metal”时,可以设计一个“Think a minute!”的环节,拿出一个空的饮料瓶,让学生思考:What can you do with the bottle?让学生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思考,想出多种空饮料瓶的用处,如use it to keep water;make a vase with it;use it to water flowers等,从而引出环保话题和关键词。这个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又能点出本课主题。
七、游戏式导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游戏,可以快速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5中的“Standing Room 0nly”时,可以设计一个课前游戏――抢凳子,人越来越多,而凳子却是有限的几张,挤在凳子周围站着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情绪高涨起来。教师在此时适时地揭示这个游戏所隐喻的现象,即人口不断地增长,地球上终有一天将只有立足之地。这样的游戏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既“乐学”又“善学”。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其成功带进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如其分的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通过师生间的配合导入到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 “导演”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进行活动,从而自然地进入到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那么教师如何当好这个“导演”,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课题。这个方法一般被广泛地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教学当中,或者知识点衔接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
2.预习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是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讲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3 Christmas Day这一课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What do you often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western countries?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讨。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3.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设置谈话主题,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比如在初二讲动物园这课,设置了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Why do you like?通过一系列学生的积极回答,我有设置了Do you know where we can see these animals?学生都回答in the zoo,所以我又问,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当然学生说:“Yes.”,我说:“OK,now let's go.”就这样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引出了新的内容。
4.悬念导入法。
“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是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七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2中都在谈论双胞胎的相同点:They look the same. They are in the same class.在引出听力之前,设置几个双胞胎不同的悬念问题:Are they in the same row? Are they in the same team?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地听。所以悬念导入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上。
二、以学生为中心,用他们的言谈、表演等作为导入手段。
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可爱,更重要的是他们好动,而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自由式的谈话、演讲、表演等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自由式谈话导入法。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生间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发表看法,内容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时事话题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世界杯等。教师可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
2.演讲式导入法。
教师让一位学生演讲一两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当然话题要围绕本课的知识点来展开,这样很自然导入到本文的知识点。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导入。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 VCD、录音机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同时大量的图片也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的运用。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直观地导入到新的知识点。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 VCD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上初三恐龙这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侏罗纪公园》的VCD,让学生感受一下恐龙庞大和威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对于学习一些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关图片,或者播放一些有关的录像。比如在学习比尔盖茨这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有关比尔盖茨成功的资料图片,激起学生学习他的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
因此,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它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紧密联系的特点,它更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入胜,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
姣姣Devil
导语:英语教学只有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乐于接受新奇的、趣味性强的事物,但注意力易发生转移。
一、英语课堂游戏的使用方法
1.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使用游戏导入
这是个常用的、快捷的、有效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尽快进入英语课堂。我们可以安排“Listenanddo,Lookandsay”等操作简单,但具有检查性质的游戏。比如:找对子,教师将单词或词组的中文贴在黑板上,另外将20张对应的单词和词组贴在另一边,然后让学生上黑板寻找,限时完成。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情感上也得到了体验,而从这些旧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传授,温故知新,以旧带新,一举两得。
2.在复习巩固阶段,最忌讳的是机械的操练
复习词汇时,如果只是简单地默写单词,学生就会觉得百无聊赖。游戏能使复习变得生动。复习单词的一个很好的游戏就是Bingo,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在上面画一个井字,将纸分成九格,然后教师随便念九个学过的单词,学生边听边将单词写在格子中,随便填在哪格里都行。学生填好后,教师再打乱次序逐个念这九个单词,学生边听边在听到单词上画圈,当画的圈在横行、竖行或对角线上成为一条直线时,学生就可边喊“Bingo”边将纸举起让教师检查,最先喊“Bingo”写得又准确的学生获胜。学生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使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再一次得到巩固和升华。
3.在课堂气氛不活跃时,可以采用一些短而有效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又集中精神到课堂上
比如:传话游戏。在讲枯燥的语法时,学生反应不积极,就把典型的语法句式用游戏的形式,传下去。每一纵排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组。老师分别发给每一组最后一排的学生一张纸,上面写一句话。在老师说“开始”后,最后一排的学生立即用耳语把纸上的话告诉前面的学生,这位学生再把听到的话告诉前面的学生……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第一排的学生把所传的话写到黑板上或说出来,传得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这个游戏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传话中反复练习重点句,一举两得。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游戏,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真正保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具有活泼性、生动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游戏是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进行的教学活动,要使它发挥最大的功效,应注意一下使用原则。
二、英语课堂游戏使用原则
游戏教学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等各种情况,选择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游戏的安排应讲究一个“适”字,适时、适式、适度。
1.适时
组织游戏,要看准时机,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教学内容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游戏,不能带有太大的随意性。比如:在语法课上采用的游戏应强调其知识性,而在听说能力训练时,应强调游戏的表达性和交流性。
2.适式
游戏的形式不能单一,应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比如:单词训练时,Bingo是比较常用的,但是不能总用,不然学生同样会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课堂游戏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对英语教学产生兴趣,并能在乐学的状态中学得知识,而不是针对少数人的游戏,所以课堂游戏一定要照顾到学生整体。那些只有个别学生能参与的游戏应该少用,多用参与率高的游戏,兼顾各种能力学生能做的游戏。
3.适度
任何东西要是没有一个度就会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和效果,那么英语课堂上的各种游戏也要有一个度,游戏时间一般是3-5分钟。要不紧不快才能不失它的味道。另外,既然称为游戏,那么其中一定以调动学生兴趣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会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出现欢呼雀跃的场面,所以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使课堂游戏活而不乱,教师有控制和驾驭课堂游戏的措施和手段,那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游戏的作用。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游戏,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形象生动地完成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运用阶段中的要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学习效果。在设计和开展课堂游戏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其有效性,不具有实用价值的游戏只是纯粹的游戏活动,将会对正常的教学带来障碍。
一、游戏可以用于课堂导入
唱歌或者chant游戏可以用在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同时,通过唱歌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集中精力来学习英语。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比如,我教陕旅版第七册第七课《 I love animals》时,我用了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导入: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and
on the farm he had a cat
E-I-E-I-O
with a miao miao here
and miao miao there
here miao there miao
everywhere miao miao …”
当学生手足舞蹈地唱着歌时,学生急切地想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我在上《 I am happy》一课时运用歌曲《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导入。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仅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同时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本课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都在猜测,都在动脑、动口,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游戏可以用于学习新知识教学中
学习新知识阶段,游戏运用的比较少,在单词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我就运用“碰地雷”游戏:效果不错。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越不让他读,小学生就越想知道如何读,他们感到很有趣,气氛也好,这样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学得主动,记得牢固。
三、游戏可以用于巩固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阶段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通过练习来消化。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
例如:我在上《Number》一课时采用”拍七”游戏:让学生围成一圈,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开始说one,依次让第二个说two,第三个说three…说到seven,seventeen…或七的倍数(如fourteen,twenty-one等)时,就不报数而用拍手代替,该拍手时报了数,或者报错了数字,就算输掉了,游戏重新开始。做这个游戏,还可以与记单词结合起,可以在该拍手时说一个刚学过的比较难记的单词,如umbrella等,说错了换一个单词重新开始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单词,还可以复习旧单词。
在学了go swimming,go skating ,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等词组后,我安排了《听单词做动作》游戏,可以叫两位学生到前面,老师拿着表示动作的图片面朝大家,让对面的一位同学做动作,让另一位猜单词,看能不能猜准。在上《Fruits》一课时,把一些水果放在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由学生轮流猜,可以问:“Is it a banana?Is it an apple?”气氛异常活跃。
我在复习反义词、同义词时采用了“拔河赛”游戏,首先要做一“拔河绳”,方法是在磁性黑板上画一横线,中间位置画一竖线作为“界河”,左右划五个小格,最外边的小格作为“界河线”。将一只棋子放在中心线上作为绳的中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队,由其中两队进行拔河,游戏开始,甲队的第一人说出一个词,乙队的第一个人应立即说出其反义词,要是他说对了,棋子要向乙方移动一格,要是他说不出或说错了,棋子要向甲方移动一格,然后乙队的第一个人说一个词,由甲队的第二人说出其反义词,根据棋子移动的格数决定胜负。
四、操练阶段,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可用角色表演游戏
小学生爱表演,当老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马上起来,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情景,也可以准备一些简单道具,使表演更增添趣味。这样的表演一次可以安排五六个学生,一次表演只需要二三分钟,一节课可以安排好几组学生表演。台上表演的学生非常兴奋,台下的学生兴趣也十分浓厚。
我在教《see a doctor》一课时,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游戏在两个组之间进行,甲组的同学轮流担任“医生”,乙组的同学排成一队作病员。游戏开始后,“病员”上前看病,和医生进行下面的对话:
Tom : Good morning , doctor.
Doctor : Morning.What’s wrong with you, my boy?
Tom : I have a headache and I feel very bad.
Doctor: Open your mouth and say “Ah”... Oh, you
have a cold.…
表演这个对话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听诊器、白大褂等,以增强情景的效果。同样,对于“问路”、“购物”等话题,都可以安排角色表演游戏。
游戏教学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习。尤其是当学生心理上出现倦怠时,适时地开展些游戏,能让学生的精神再度集中。当然游戏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不能为游戏而游戏。
首先,活动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
其次,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不能只顾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在游戏安排时,尽量安排集体游戏、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
第三,游戏数量过多,容易喧宾夺主,造成学生忽略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接受,使英语课变成了游戏活动课。
第四,教师选用的游戏要精,要富有创意。再精彩的游戏,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原始的兴趣就会不复存在。
总之,英语游戏活动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为了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更生动、更有趣的情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游戏教学才会闪耀出更炫目的光芒。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