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遇
一、英语视频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在于:1.可以形成一种语言环境,锻炼你的口语。2.可以形成一种语感,一些句子不用背语法,听英文就能够脱口而出,这是攻破英语上一些难点的窍门。3.可以积累词汇短语的数量。可以让其在很轻松的状态下记住尽可能多的有用的短语、词汇,而且这些在课堂上可能会学不到哦。想让老师同学大吃一惊,对其刮目相看的话不如多试试这个方法吧!二、1.英语视频也包括看英语电影,通过原版电影与英语学习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社会,看电影学英语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教学法。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也会开设类似的课程.旨在通过经典原版电影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如果仅仅是听磁带和广播,通常会感到厌烦,但当看电影的时候,随着情节的发展,会发现电影中的台词相当有趣。而且就词汇学习来说,也可以深入探讨单词的意思,而不仅仅是理解其字面意思。另外学者也能了解西方文化,品尝不同的东西方价值观念。英语电影是融合了看,听,说的媒介,能为学生床罩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2.看原版英语电影视频与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动机和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因素。电影当中的动感画面能让学生变得兴奋,并对画面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的兴趣也就增强了。原版电影给学者提供了一个愉快的环境,慢慢地学生大的激情也被激发了。而不是像课文只有文字没有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肝胆枯燥乏味。3.学习英语视频能增强听力: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发挥。那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记忆力也会产生。根据很多实践经验。通过看和听得到的记忆力效率要比仅仅通过听所得到的记忆力效率高。一个心理学报告指出人体的不同器官在吸收知识时有不同的表现。举个例子,眼睛能够吸收83%的知识,然而耳朵只能吸收11%。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吸收知识能增强更多的记忆力。
粉红蚕宝宝
1.可以形成一种语言环境,锻炼你的口语。 2.可以形成一种语感.一些句子不用背语法,听英文就能够脱口而出,这是攻破英语上一些难点的窍门。 3.可以积累词汇短语的数量.可以让你在很轻松的状态下记住尽可能多的有用的短语,词汇,而且这些在课堂上可能会学不到哦!想让老师同学大吃一惊,对你刮目相看的话不如多试试这个方法吧! 观看英语电影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摘要:英语电影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传播媒介,可创造生动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笔者结合问卷调查及实验等方式,本文研究英语电影如何影响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以及介绍英语电影文化艺术特点,并总结出独特的英语电影观看学习方法。关键词:英语电影、语言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文化艺术赏析一、语言知识结构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杨继唐,2005:9)现在,英语电影受到越来越多当代大学生的青睐,适当地利用电影进行学习,可以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我们利用外语学院的视听课,针对200多名英语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一项电影视听说实验,时间为两个月(每月八次),结果如下:1)经过该强化训练后,大约70%的人的听力准确率确实提高了。而且,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视、听属于两个不同的感觉神经通路,在大脑皮层有着不同的兴奋点。一般而言,一个兴奋点的兴奋会对另一个兴奋点的兴奋产生影响[1]。因此,这一项数据也就支持了电影可以提高听力的说法。2)在两个月的实验中,有一条数据也显示:边看边模仿对白并取得显著效果的人数约占73%;还有大约68%经常模仿各种口语表达技巧如:修辞、逻辑、模糊、委婉、幽默、机变等技巧。经过反复练习,他们的口语表达特点也呈现了一定的地道化、多样化,摆脱了传统、呆板的中国语法教学法的影响,增强了表达能力。同时,电影加强了学生对句子的语调、语气和节奏的敏感性,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趣味性,是英语口语模仿的有效途径,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3)1973年加拿大主教大学(Bishop’s University)的(Lionel Standing)的一项实验证明了一张图片相当于至少10个单词的价值[1]。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约有70%的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单词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不少。而且,语言学家Terrel也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即使没有多少语法知识,外语学习者也能较好理解外语和用外语进行表达。于是,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学习者们青睐。4)在实验中,约有98 %的人经常在影片中遇到生词或怪句,其中约68%是依据当时的语言环境进行一系列有机的逻辑推理及主观判断,猜出意义与原文极为相近。如影片《阿甘正传》中的对白: Forrest: I thought I was going back to Vietnam but instead they decided the best way for me to fight the communists was to play ping pong. So I was in the special services, traveling around the country, cheering up all those wounded veterans and showing how to play ping pong.中得的“veterans”是生词,但有些同学是这样猜词义的:首先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得知从越南战争中归来的人又是wounded ,所以大意应该是伤兵或者是退伍兵等。可见,看电影学英语不仅是提高自我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培养一种特殊的能力——猜词悟意。5) 锻炼翻译能力。影视翻译为文学翻译之一部分,要求译者对中文及外文均须有一定的根底。调查发现重复观看同一部影片可以培养两种翻译能力: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2]。当影片中的人物停止短暂对话的之后,学习者可以立即进行口头翻译。在实验中发现有97%的同学缺乏这种能力。由于难度非常大,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和体系、文化背景知识,还要求必须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记忆能力、信息组合能力和高超的临场发挥水平。所以,只要不断地进行听说训练,学习者的交替传译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此外,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或导演的故意安排,有时会出现人物对白的连续性或不间断性这种情况,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语境来练习同声传译。但实验过程中发现练习同声传译的人数几乎为零。因为要求翻译者和对白几乎同时进行,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性,又因节奏紧迫,耳听,脑记,口述同步进行,所以翻译者既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要保持半句之差,或比对白慢一句,断断续续地翻译。6)学习运用经典句型。如:《乱世佳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卡萨布兰卡》“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into mine.”;《勇敢的心》:"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ie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等。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内在的、深层次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由心理潜能、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三个因素构成的[3]。英语电影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值得思考,理解掌握这一点对正确地指导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1) 心理潜能。在观看影片时,学习者的心理潜能也会得到开发,培养智力和非智力的优秀潜能。对此,我们专门对2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约80%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观察力。如观看《达芬奇密码》这部充满复杂悬念的西方宗教历史神学、心理惊悚的作品。如果一位学生有比较强的观察力,他就可以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使自己的经验更加丰富。②约90%的学生认为记忆力得到提升。看电影学英语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记忆力,还能掌握更多的外语知识。③约76%的学生觉得想象力、思维力得到锻炼及丰富。如观看《越狱》、《肖申克的救赎》、《魔法师》、《致命魔术》等推理影片时,没有敏捷的思维,难以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较高的思维水平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过程。④约75%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对事物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又是智力活动的组织维持者,拥有良好的注意品质,也会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2) 心理特点指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多种多样的心理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情感的波动性和感染性、意志的调控性等。然而,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影视交往中,由于影片中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再加上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西方影片也充满大量的渲染性与暴力等粗俗不堪的内容,使得调查中约71%的受访者认同一些大学生对不良诱惑力的抵制能力较差,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的心理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或奇、艳的事物,以获得感官刺激,结果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行为。3) 心理品质指一个人在后天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如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情感的倾向性,意志的坚持性、自制性,理智力的严密性、创造性等。调查中发现约有87%的人认为由于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使一些人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三、文化艺术赏析经过语言学家多年的研究证明得知,任何一个想学好外语的人,不去了解西方人的文化传统、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等知识,却想学好英语简直是异想天开(杨庆萍,2000:23)。而英语电影是一个可以反映民族信仰和情感的文化载体,可以让学习者不出国门也可以接触到各种西方文化风情,欣赏具有真实意义的文化艺术。1)了解其他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倾向。以好莱坞的西部故事片为例,它是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原土地为题材,这种影片就充分地反映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比如电影《火车大劫案》。它勾画了以文明与野蛮为中心的一系列对立面;影片中的牛仔、警长、牧场主、歹徒,印第安人分别代表善与恶。2)认识构思新颖、富有创见的时代特色和社会现状。这类影片有《宾虚传》、《乱世佳人》、《音乐之声》、《魂断蓝桥》等。比如《魂断蓝桥》这部经典影片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摧残,造成了人们心灵上的巨大创伤。其反战倾向很鲜明;猛烈地抨击了英国的正统观念。3)了解西方国家的传统历史、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如《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白人在南部遭受所谓残暴的黑人的杀害、抢劫和强奸,以至不得不组织三K党一起抗击黑人的历史故事,有着浓重的种族主义倾向;《公民凯恩》通过报业大王凯恩一生的描写,嘲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上的问题,发扬了以卓别林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丑恶史,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一夜风流》则表现富人和穷人复杂的情感关系,反映了受经济危机之害的人们渴望幸福生活的事情。4)认识异国经典的戏剧艺术。如:《魂断蓝桥》的艺术结构,是传统戏剧式结构。其开端为后来悲剧性的结局奠定了合理、可信的基础;发展部分潜伏着的等级差异,矛盾深化到极点;高潮表现在纯洁爱情和传统观念的较量中;次高潮后表现结局。该电影的叙事手法为传统的倒叙手法:从结尾说起,中间是完整的大段回忆。其在细节处理上也相当出色:反复出现的“吉祥符”的细节;对镜自照,抹去口红的细节等。四、结语通过调查与研究,本文得知观看电影学习的途径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将学习融入到趣味性的影视作品中,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与应用中。所以,大学生可以利用这种宝贵的多媒体资源,加深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学会批判性的学习,养成正确、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参考文献:[1] (美)沃尔夫(Wolfe.P.)著;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也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脑的功能:将研究结果应用与课堂实践[M].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2] 赵军峰.商务英语口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 王立新,郑宽明,王文礼.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 舒其惠.影视学教程[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4年06月第1版[5] 端木义万.大学英语外报外刊阅读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小鱼qt1988
《悠优宝贝启蒙学堂幼儿英语启蒙动画片全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本系列课程面向3-6岁的幼儿园宝宝,以英语启蒙为主,还包含丰富的艺术、科学、数学、健康、社交、建构、安全内容。本课程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定,以幼儿认知与发展和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进行课程搭建,通过构造快乐课堂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每天学习一分钟,宝宝成长一大步!
yanjinshujie
1. The Graduate2. Arthur3. A fish called Wanda4. Sabrina5. Something to talk about中级;1. Forest Gump2. Sleepless in Seattle3. Pretty woman4. Ordinary people5. My best friend's wedding高级;1. When Harry met Sally2. Terms of Endearment3. Four wedding and a funeral4. Philadelphia5. Planes,trains and automobiles专家教你如何积极有效记单词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一个月最多可以记住的英语单词数量究竟是3000?6000?8000?还是10000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这个问题与什么因素有着本质上的关系,把问题的因素搞清楚了,我们就可以进行科学地估算了。1、单词记忆数量与什么有关系呢?单词记忆量主要是与一个人的记忆力、毅力、遗忘规律、记忆对象的难易度、记忆达到什么程度这五个因素有关系。下面简单描述它们,以便给大家一个轮廓。记忆力是一个人短期记忆能力的衡量。一般是在10分钟到4个小时之间某个值作为衡量单位,通常以一个小时来作衡量单位较为科学。记忆过程大多数是一件枯燥无味的工作,特别是英语词汇的海量记忆,这个时候,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记忆过的东西在没有达到牢固记忆状态之下,如果不能够做到适时地复习,都会有被完全遗忘的可能。不同人的遗忘规律是不同的。记忆对象的难易度,不是孤立地看您记忆的东西是否曾经记忆过,而是看是否可以与您脑子里面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某种逻辑关系。记忆到什么程度可以简单分为粗糙记忆与精确记忆这两种,它们所需要的时间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在英语单词的记忆中,如果只是要求认识,那么需要的时间远少于要达到熟练拼写状态的时间。2、时记量、日记量、月记量与年记量的区别时记量与日记量是一个短时间里记忆数量的度量,月记量与年记量是长时间里记忆数量的度量。任何一个普通的有一定记忆力的人,都可以在30秒钟内记住一个英语单词,是不是就可以断定他一个小时可以记住120个英语单词呢?这样计算下去,是不是就可以断定他每天记忆一个小时,一个月就可以记住3600个英语单词呢?一年就可以记住43200个英语单词了呢?不用我说,您也明白这样的断定肯定是错误的。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原理”,任何记忆过的新单词,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否则就会有被完全遗忘的可能。可能有人问,我每天对每个单词都复习一次,不是就不会忘记了吗?答案告诉您这非常不科学,一是浪费时间,就算您3秒钟复习一个单词,一个小时才复习1200个单词,一个月下来也就学习了1200个单词。二是效果不明显,由于每次的记忆量大,心理学上有“前抑”与“后抑”等说法,导致效果不明显。如果要回答一个人一个小时可以记忆多少个英语单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只是由一个人的记忆力来决定。如果要回答一个人一个月可以记忆多少个英语单词,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您曾经参加过英语四级、GRE等等考试,经历过英语单词记忆的话,您就会有这样的感慨,开始几天感觉还蛮不错的,过了十天八天,就开始感觉进入混乱状态了,哪些单词已经记得了,哪些单词还需要复习,需要在什么时候来复习呢?这就是《满氏记忆通论》提出的所谓“双重遗忘”现象。什么是“双重遗忘”现象呢?一重是忘记了曾经记忆过的英语单词,二重是忘记了什么时候去复习快要忘记的英语单词。现在我们知道了,时记量、日记量与月记量年记量的衡量是有质的区别的,就是一个如何防止遗忘的问题。对于时记量、日记量来说,基本上不需要考虑防止遗忘的问题,而对于月记量、年记量来说,如何防止遗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3、记忆力不是每个月记得多少个英语单词的唯一衡量依据不可否认,记忆力在记忆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衡量的依据。那么,还有什么依据呢?答案就是“适时复习计划”。记忆力用于克服“双重遗忘”现象的第一重上,“适时复习计划”用于克服“双重遗忘”现象的第二重上。为什么“适时复习计划”起到关键作用呢?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原理与最新记忆理论《满氏记忆通论》,记忆任何一个英语单词,如果没有达到牢固状态,那么都会有被遗忘的可能。要牢固记忆一个英语单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复习以达到牢固状态的过程,并且每次复习要安排得非常有科学依据,提前复习或者推后复习都是不科学的。记忆力只体现在短期记忆与少量的记忆中,如果要进行的是海量记忆与长期记忆,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适时复习计划”了。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了,一个月可以记得多少个英语单词取决于是否有一套适合于您自己的科学的“适时复习计划”。每个人的“适时复习计划”是不同的,这与个人的遗忘规律有关系。同时您必须有毅力来执行制定好的“适时复习计划”。如果您的“适时复习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或者根本没有制定,那么就非常有可能重履“猴子摘桃”的故事,把后面的单词记下来,结果把前面已经记忆过的单词完全给忘记了。最后,能够真正背下来的单词只有那么寥寥几个了。4、答案:理论上人们每月最多可以记住6500个英语单词假定您有一套适合于您的“适时复习计划”。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满氏记忆通论》与“艾宾浩斯-满爱镇微分记忆算法模型”理论与实验数据显示,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来说,假设每天记忆一个小时,每个单词达到识记状态,换句话说,当您看见英语单词就可以立刻想出他的中文含义。那么,每个单词需要复习次数是5--12次,每次在刚要忘记的时候进行复习,每次需要时间大概是5--50秒钟,就是说牢固记住一个单词的总时间是25--600秒。这样计算下来,一天记忆一个小时,一个月就是180--4320个英语单词。是不是一天记忆2个小时,这样一个月就可以翻两倍呢?换句话说可以牢固记忆360--8640个英语单词呢?回答不是的,比这个数目会少些。那么一天记忆多长时间最好呢?根据本人的经验,一天记忆的时间为1.5--3.0个小时最好,一个月下来可以牢固记忆大约220--9600个英语单词。每天1.5--3.0个小时,每个月可以牢固记住6500个单词这是普通人的最佳状态,极少数人可以超过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在正常状态下,一般的范围是2800--5600个单词。5、如何达到每个月记住6500个英语单词呢?关键是制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适时复习计划”。只有做到每个单词的记忆最轻松,复习次数最少,每次复习花费的时间最少,每个月记住6500个英语单词才有实现的可能。“适时复习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适时复习计划”。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或者是记忆不同东西的时候,“适时复习计划”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由自己的遗忘规律来决定的。“艾宾浩斯遗忘原理”为找出自己的遗忘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不是“适时复习计划”的制定工作非常困难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您必须明白自己的遗忘规律。前段时间偶见一篇文章《背单词的最科学方法》,中间提到“... ...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为自己不比别人聪明,所以背完单词,别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决不会比别人忘得少。然而,别人每天背十个单词,自己却可以背一百个,忘掉五分之一,还剩八十个,是别人最聪明状态下的十倍。每天一百个是最低限... ...和单词多见面。一个单词能不能记住,取决于和它在不同场合见面的频率,不在于每次看着它的时间长短。一般想记住一个单词,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场合’见三到四次面... ...”,这是不明白自己的记忆遗忘规律但却在潜意识中遵循遗忘规律的背单词办法。更好的办法就是:第一步,准备工作:准备若干张小纸条,数目由您要记忆的单词数来决定,用于写您要记忆的英语单词,原则上每张纸条只写一个单词;准备好30个小纸盒子,第1个盒子存放今天学习与复习的单词,第2个盒子存放明天复习的单词... ...,依次类推,第30个盒子存放第30天复习的单词。第二步,添加新单词:每天把220个新单词写成条子放在盒子1中(如果您想多学可以多放点,想少学点也可以少放点),同时把盒子2的单词放到盒子1中,把盒子3的单词放在盒子2中... ...,依次类推。第三步,学习与复习:开始学习盒子1中的单词,同时根据自己的遗忘参数值决定刚学过的单词放在2 -- 30中的哪个盒子中。根据自己复习效果调整自己的遗忘参数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应用“艾宾浩斯--满爱镇微分记忆算法模型”。该模式真正做到记忆最轻松,复习次数最少,每次复习花费的时间最少。该模型可以自动适应于您的遗忘规律,对每个人的每个记忆项,动态维护一套遗忘参数,并且是在记忆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维护,在最需要复习的时候提醒您进行复习,直到记忆熟悉为止。采用该模型进行记忆,比普通传统的方法更轻松、更快捷、更牢固,您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时候学习新单词,什么时候复习应该复习的单词,一切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是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当您找到一套非常适合于您自己的“适时复习计划”之后,每个月记住6500个英语单词就不再是什么梦想的了。(作者:满爱镇满金思维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英语通霸2003完全版下载学习英语口语的六大技巧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只要托福、GRE考好了就行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当你的飞机降落在美国那块土地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机会在美国生存、发展下去,关键是要看你有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和别人交流。如果你学的是哑巴英语,到了美国你将暗无天日。而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现存的各个大学的英语角就我个人认为,也是有问题的,虽然大家都很有热情,往往谈到半夜12点。由于大家都是同胞,彼此能相互理解各自的中国英语,你点头,我也点头。但一碰到一个native american(地道的美国人) 时,交流同样的东西,就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了。其实我们学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这种语言的某些部分来进行交流。communication is our purpose(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 我们的英语教育就是恨不得把语言的大海完全笼罩在自己的怀抱里。其实知识是无涯的。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作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学,到最后,还是不会说英语。为什么我们花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学了一大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永不上的东西。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英语的交流呢?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举两个例子:有一次,有一个中国学生陪一个美国人去长城,在长城上,老外突然对哪个学生说: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请问洗手间在哪儿).中国学生在学校里英语的句法学得相当不错,听力也挺棒的,马上听明白了老外的话,心想,长城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yes ,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笑声) 。这一句话,差点把老外吓晕了。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全场哄堂大笑)。另一个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五讲、四美、三热爱”,中国人把其翻译成:“five talks ,four beauty ,three lovers”.美国人一听迷惑了“five talks”敢情是谈了五个,“four beauty”敢情是谈了五个,其中有四个是美人,那么“three lovers”一定是爱上了四个美人中的三个(笑声不断)。 其实,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而且我们所学的英语知识全是标准的英语。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要想真正领悟对方的意思,必须与对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如果不根本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迎合美国人的思维结构和习惯,依然保持自己中国式的思维习惯,那么他学的英语就毫无价值。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建议要把我们学习的目标收缩,把追求大而广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追求一种定量性的技巧,我认为有六种技巧,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六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 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what is a book 。我们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阶段,连哑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一种表达方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这一个事物,但却有多种符号来表达它。如果一个人懂8种语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别人理解的机会就会大得多。用汉语说"水"别人不懂,用德语说别人也不懂,但用英语说water,别人可能就懂了。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按中国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them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换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 谁,现实生活中也不能这么随便love(笑声)。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that is love,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 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对,比如爱因斯坦讲相对论,他用科学术语讲,除了科学家之外是没人听得懂的,所以爱因斯坦就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把相对论讲了出来。他说,什么叫相对论呢?两个lovers在一起,一小时相当于一分钟,而两个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钟相当于一小时,就这是相对论。他这样一讲,我想没有人不会明白相对论的。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 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但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美国人说"我向雪山走去",中国人就会说"我从雪山走来"。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住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我们听评书常说,欲知后事好何,请听下回分解,中国人很认可这种压轴戏、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国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把收音机砸了:我听的就是what happened,但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还要让我下回再听(笑声),岂有此理!因为美国人在时间上描述时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 因为任何语言除了标准化的东西以外,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了”,老外永远也理解不了,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我认为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 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想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我不仅汉语没有说得越来越糟,而且英语也没有说得越来越糟。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 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岐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笑声),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以上就是我所说的学会用美国人思维的六个技巧。中国学生如果能做到这六点,用很短的时间肯定能学好口语。 再说说英语语音的问题吧。我们中国人不需要钻牛角尖,一定追求发音象一个native(本地人),只要我们的发音不至于让对方产生误解,其实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学方法,只需要记住一点: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标准的英语或美语。在模仿的基础上,每天,我们每天保持1个小时的自我口语练习,这个练习必须假想一个双向交流的场合,即仿佛有人与你交流一样。 最后,讲讲英语的用气问题。我们在发音时,尽量气运丹田,而避免用肺发音,这样的结果将使得你的英语发音洪亮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