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4

haohao开心
首页 > 英语培训 > 广州同福中路英语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8想說

已采纳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省、部属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黄埔村 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庆隆中路100号 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原省建材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云泉路162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5号大院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广州天河区林和东路沾益直街一号 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 广东省电力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高塘石 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先烈东横路34号 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天源路818号 广东国土资源工程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大观街639号 广东省机械学校 广州市天河北龙口西路576号 广东省电子技术学校 广州市同和街同宝路10号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天河区沙河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广东省化学工业学校 广州市仑头路23号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广州市沙太南路 广东省水产学校 广州市赤沙路15号 广东省林业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镇龙眼洞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芳村区窖口街5号 广东省财政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竹仔园 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456号 广东粤剧学校 南海大沥佛山高尔夫球场路 广东舞蹈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水荫横路11号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路257号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横路48号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44号 广州潜水学校 广州市南洲路146号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广州市机场路向云西街10号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新港西路潄珠岗省民政学校 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北路321号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111号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专部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 广东黄埔卫生学校 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长江路339号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广州市番禺区市莲路南浦村段2号 广东红蕾艺术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两龙北街七号 市属 广州市市政建设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横路60号之一 广州市纺织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新港中路399号 广州市交通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上胜东街23号 广州市化工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芳村长堤街69号 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231号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广州市橡胶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金沙路19号 广州市轻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173号 广州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芳村区白鹤洞鹤建里七巷四号 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 广州市三元里大道水边街71号 广州市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槎头西洲北路148号 广州市建材中等专业学校 沙河上元岗元岗北街161号 广州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沙太北路965号 广州市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江村社岗 广州市机械学校 广州市广园中路松柏东街49号 广州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凤凰大道298号 广州卫生学校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604号 广州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龙岗路64号之一 广州市花都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中等卫生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路79号 广州市从化卫生学校 从化市街口街大江路18号 广州财政学校 广州市华侨新村友爱路36号 广州市贸易学校 广州市机场路新市新街24号 广州市旅游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云桂大街5号 广州市第一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河沙路79号 广州市第二商业中专学校 广州市小北下塘宝汉直街4号 广州市司法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鹤龙一路458号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天河区林和东路沾益直街121号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38号 广州市艺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1072号 增城市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增城市荔城镇东桥东路12号 答案补充 市属 广州市东山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东华西路五常里15号 广州市越秀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东风西路新桥直街45号 广州市荔湾区成人中专学校 广州市逢源路181号 广州市海珠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燕子岗路燕岗街20号 广州市黄埔区成人中等职业学校 广州市黄埔区大沙东路320号 广州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 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16号 广州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东川路94号 广州市机电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4号六楼 广州市交通局成人中专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荔湾路96号 广州造纸集团成人中等职业学校 广州市工业大道广纸北二路112号 广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东华南路162号 广州市一商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滨江横路10号地下 广州市中华会计成人中专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将军西26号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龙津东路822号之一 答案补充 广州市立信会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越秀区米市路学宫街51号之一 广州市江南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金沙路49号 广州市越秀区卫生成人中专 广州市飞鹅西路南一街24号 广州市番禺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番禺区市桥街大西路先锋巷5号 广州市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花都区新华镇宝华路五华直街15号 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增城市荔城镇梅花路12号 从化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从化市街口镇青云路16号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附设电视中专学校 广州市中山四路172号 广州市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南路388号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花都区新华镇建设北路尾长岗岭 从化市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从化市旺城大道西 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增城市增江街东桥东路57号 广州钢铁集团成人中等职业学校 广州市芳村鹤洞路153号 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329号 广州市东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东华东路光东前街7号 广州市海珠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同福中路宝岗直街27号答案补充 荔湾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多宝路至宝大街9号 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565号 广州市黄埔区教师进修学校 黄埔区大沙东路320号 广州市芳村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芳村大道庙前直街32号 广州市花都区教师进修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公园前路18号 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 番禺区市桥三堂路永红大街15号 增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荔城镇侨中路3号 广州科大外语商务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中兴路15号 广州南洋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广从路神岗南洋学邨 广州振西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广州太和镇北村一环路28号 广州亚加达外语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黄石东路3号 广州通用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柯木朗汇雅小区 答案补充 省、部属 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芳村区白鹤洞鹤园西20巷 广州铁路成人中专 广州市东山区执信南路116号 广东省经济职业技术学校 海珠区江南大道南礼岗路13号 广东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长福路176号 广东省工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沙太路111号 广东省农村会计函授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35号 广东省农业广播电视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35号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越秀区下塘西路1号 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沐陂路1号 广东省会计函授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北京路376号 答案补充 职业高中 广州市财经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文德东路2号 广州市工艺美术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东风东路580号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中山八路石路基14号 广州市达德综合高级中学 广州市康王路113号 广州市金鹰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广卫路华宁里46号 广州市政协外语学校 广州市中山八路75号 广州市光明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长寿西路27号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广州市下塘西路41号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中山六路瑞兴新街7号 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 工业大道南泰沙路沙溪横街15号 广州市华英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 广州市阳光高级职业中学 广源中路328号 广州市海珠区商务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江南大道中132号 广州市海珠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燕子岗路燕岗街20号 广州市培才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赤岗石榴岗南一街31号 广州市私立实用职中 江南西永盛围21号 广州市俊华职业高级中学 海殊区赤岗西路224号俊华学校 广州市致用学校 广州市同福中龙福路陈家直街18号 答案补充 广州市天河区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大道北447号 广州市天翔高级职业中学 天河区东圃小新塘新景大路10号 广州青年培训学院 天河区石牌岗顶五山路33号 广州市芳村区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花地大道翠竹街1号 广州市白云财贸职业中专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 广州市白云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 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 广州市白云区棠溪 广州市第六十八中学职业高中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 广州羊城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白云区石井凰岗凤凰路 白云行知职业中学 广州同和握山新村 广州市黄埔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黄埔区庙头北路 新造职业技术学校 番禺区新造镇育新路28号 番禺区钟村职业技术学校 番禺区钟村镇人民路162号 番禺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 番禺区大岗镇兴业路136号 广州市番禺区工业学校 番禺沙湾蚬涌村 广州市番禺区浩今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番禺区黄阁镇麒龙东路47号 广州番禺纪元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大罗塘天井岗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经济管理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东平路51号 答案补充 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大道65号 增城市新塘职业技术学校 增城市新塘镇新围村 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增城市增江街东桥东路57号 从化市温泉职业高级中学 从化温泉镇河东路 从化市太平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从化市太平镇广从路

广州同福中路英语培训

220 评论(10)

宠儿520520

20xx年11月5日至7日,xx区教育发展中心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举办了“小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特色展示周”活动。这是一个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 “盛会”,当前在广州地区颇有影响的语文、数学、英语特级教师、名师“作课”我区,我区一千多名教师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名师精彩的教学艺术,领略了特级教师、名师独特的个人魅力。   回顾本次活动,依然有许多感动。那生动的课堂,那精彩的讲座,令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受益良多。    一、活动成功举办的积极意义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促进我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我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特级教师、名师的“本土化”特点,为我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本次邀请的特级教师、名师都是广东省、广州市的特级教师和名师。如:数学特级教师梁晓颖老师毕业于广州市师范学校数学专业,英语名师徐苏燕老师毕业于广东省外语师范学校,他们是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土生土长”的广东特级教师、名师。英语特级教师鲁宗干老师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担任教研员三十余年,对广州地区的英语教学非常熟悉,是广州市英语教学的权威。语文特级教师王建辉老师从外地调入广州也有十余年了。这些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广州这片土地上勤奋耕耘、刻苦钻研而成长起来的特级教师、名师。   平时,我区的老师也不乏外出学习的机会,也能够在一些活动中观摩到全国其他省市的特级教师作课。而本次活动中,我们观摩的是广东省特级教师、名师的课,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因而也更亲切、更接近教师实际、更具有学习模仿性。他们的教学成就以及成长之路,给我区教师以启发和思考,为我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精彩的课例展示,为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了课堂教学的范例。   语文特级教师王建辉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生动的作文指导课“我们的校园故事”。王老师的“头脑风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积极的互动思维中,获得并拓宽了写作的素材;王老师那看似随意、实则自然巧妙的点拨,让学生渐渐领悟到写作的要求与技巧。数学特级教师梁晓颖在四年级“数学广角”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想与验证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中,体现了学“有用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英语名师徐苏燕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英语“Talking about the rules”,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将英语学习置于文化背景下的学习,将阅读理解、口语训练、写作学习融为一体,教学容量充实而适当;“全英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营造了英语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热情、英语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纵观这些课例,教师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选择,都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都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点拨、引导上的高超艺术。课堂不是热热闹闹的课堂,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真正的扎实有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为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课堂教学范例。    3.专题讲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听课教师提供了一次有效的教研、科研培训。   在本次“小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特色展示周”活动中,不但展示的是特级教师和名师的课堂,还进行了特级教师的个人研究专题的讲座。王建辉老师作了题为“主题式习作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的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地展示和阐明了小学生习作过程中言语生成的七大策略,从儿童书面语言的规律入手,探寻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梁晓颖老师作了“适应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她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直观形象是小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支撑;年龄、知识和经验对孩子储存加工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影响;思考的乐趣是孩子喜爱数学的重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小学阶段数学老师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习惯;鼓励学生敢于探索;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鲁宗干老师则作了“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专题讲座,他结合徐苏燕老师的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他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看法,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鲁老师还特别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和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建议,并在现场示范、指导英语朗读,简单的方法却有着惊喜的收获。   这些专题讲座都体现了特级教师们的研究成果,也对他们的'课堂教学特色、风格作了很好的诠释。同时,对现场听讲的教师来说,是一次极有效的关于如何开展教研和科研的培训。    二、活动成功举办的原因   本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地举办,原因主要有三点:    1.领导高度重视。   在举办本次活动前后,区教育局各位领导都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关心与指导。区教育局和教育发展中心的有关领导还出席了活动的开幕式并观摩了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在开幕式上,区教育局李明汉副局长说,举办本次活动,目的是为广大教师提供观摩与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追求“有特色、有风格、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校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能够成功举办,也得力于学校的大力支持。首先,是承办学校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当我们提出将本次活动在北大附中举办的意向时,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雷校长当即表示欢迎,并将学校的其他工作做了调整,以支持本次活动。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校给与了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此外,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也热情地给予了支持,提供了学生来上课。全区各学校也大力支持教师参与活动,有的学校统筹调课,让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组教师全体参加相关的活动。    3.教师热情参与。   我区广大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三天的活动中,无论是在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学术报告厅还是多媒体电教室,都是座无虚席。语文、数学、英语三场活动,全区一千多名教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小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特色展示周”活动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老师们说,在“家门口”就能观摩到特级教师的精彩教学,很难得,很有收获!

289 评论(8)

骑猪去看海AA

你好,针对你的问题,目前如下答案能告诉你,你可以就近进行学历鉴证,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愉快! 广州市:广东省学历认证中心广州市农林下路72号二楼020-37626800刁老师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广州市同福中路399号020-34370929刘老师广州市天河区人才市场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01号西二楼020-38470847彭老师广州市黄埔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广州市黄埔区大沙东路221号二楼020-82286816池老师广州市荔湾区人才中心广州市逢源路133号020-81898489温老师广州市白云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广州市白云区政通路37号一楼020-86360913梁老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市麓景西路41号020-83481359黄老师广州市盈速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594号1003房020-87541295何老师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广州市天河路198号南方精典大厦7楼020-85593011林老师广州湛通科技有限公司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49号津滨越大夏南塔1009020-39338747刘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广州市石牌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20-85217611张老师广东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高教大厦二楼020-37628058洪老师广州绩鼎网络科技网络有限公司广州市广园东路2191号时代南塔1008室020-87740378梁老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020-37086010谭老师广州市升科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农大继教学院020-85280312陈老师番禺区人才交流管理办公室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平康路69号德胜广场020-84621543张老师广州市花都区人才市场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路41号020-36833382闵老师从化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从化市河滨北路科技楼五楼020-87927940路老师 以下为佛山市佛山市人才智力市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轻工三路18号0757-82309096邓老师南海区人才智力市场南海区桂城南海大道南南海人力资源市场大楼一楼0757-86263137张老师 以下为深圳市深圳市教育对外交流服务中心深圳市罗湖区新园路37好一楼0755-25163892余老师深圳岭东培训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W1-B栋A区2070755-26922342刘老师深圳市对外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八卦二路612栋劳动就业大厦0755-82132905余老师 以下是珠海市珠海市教育局招生办珠海市香洲区人民东路112号0756-2121670谢老师 以下是中山市中山市龙腾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山市石岐区学院路1号0760-88229171李老师 以下是汕头市汕头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汕头市鮀浦鮀都路9号0754-82902412陈老师汕头市龙通英语语言培训中心汕头市丹阳庄西三区龙翔商业大厦八楼8020754-88264523陈老师 以下是汕尾市汕尾市教育局汕尾市红海中路0660-3390663庄老师 以下是惠州市:惠州市教育考试中心惠州市麦地路2号0752-2399622袁老师惠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惠州市紫西岭二巷26号八达楼11楼0752-2211569黄老师 以下是东莞市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省东莞市城区学院路251号0769-22680795孔老师 以下是茂名市茂名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广东省茂名市光华北路7号0668-2292628邓老师 以下是江门市江门市招生考试办公室江门市环市三路20号0750-3503934胡老师 以下是云浮市云浮市人才工作服务局云浮市兴隆西路二巷三号人才大楼0766-8921733江老师云浮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云浮市教育局招生考试办公室0766-8830608陈老师新兴人才工作服务局新兴县象岗路2号0766-2890029廖老师 以下是梅州市梅州市流动人才管理办公室梅州市江南新中路6号0753-2248633李老师 以下是韶关市韶关市招生考试中心韶关市西堤北路13号102室0751-8918968贺老师韶关市人才工作管理办公室韶关市武江区沙洲一路二号韶关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0751-8637319侯老师 以下是湛江市湛江市招生考试服务中心湛江市赤坎区劳动路2号0759-3365768张老师湛江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湛江市赤坎区跃进路67号市政府大院0759-3119569戴老师湛江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紫荆楼2楼0759-3182496刘老师 以下是阳江市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阳江市江台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0662-3359181宋老师 以下是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广东潮州湘桥区桥东韩山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0768-2318282唐老师 以下是河源市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河源市东环路大学城0762-3800079钟老师河源人才交流中心河源市凯丰路3号0762-3386198刘老师 以下是揭阳市揭阳市委组织部揭阳市临江北路市委大院主楼925房0663-8768208黄老师 以下是肇庆市肇庆市人才服务中心肇庆市端州五路19号人才大厦0758-2253193李老师

176 评论(9)

A明天你好!

【2017小学培养青年教师情况报告1】   一年来,我校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我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起了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们在市、区、校的各种比赛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高度重视,形成共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和形势的需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领导下,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新的目标。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不断优化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才能保证我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认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永久的根本课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发展与否。这不仅是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共识,同时我们也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教师们。大家都认为只有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为当今社会所接纳。   二、周详计划,常抓不懈   我校青年教师多,他们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可塑性大,教学热情高,但实际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老带新,促其成长。   每一位新教师到我校后,学校都会指派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带,目的是通过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掌握实际教学能力,适应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这样的安排,不论是刚分配的还是从别校调入的,通常一个学期多则一年就基本适应了我校的教学工作要求,有时甚至可以与别的老师并驾齐驱了。   2、常听课,促进钻研。   每学期开学伊始,我校教导处就编制听课安排表,安排时,校长、主任都做了慎重的考虑,本着督促、帮助、提高的原则,周详考虑,合理安排,通常在开学初首先对新入校教师进行摸查听课,了解其实际教学水平,再据此制定相应的帮教措施;其次是例行听课,对象是全体青年教师教师,全面听课,了解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施教情况;再则是全校性的观摩课,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各科推举有经验的教师开课供青年教师们观摩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是教研组开展的实验性的探索课。不论是什么样的听课,青年教师们都踊跃参与,课后进行讨论与小结,并做认真的记录,通过认真的执行听课制度,全体青年教师能认真备课、上课,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水平逐年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3、知人善任,促其成材。   青年教师的逐步成长是一个磨砺意志的过程,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创造需要和成就需要,“发现——信任——增压——激励”这成了我校青年教师在基本功比赛中获胜的法宝:由于我校领导经常深入听课,对全校教师的教学情况了如指掌,每次开课后,听课的领导都及时对他们上课的情况给予仔细的讲评,指出优点、缺点,提出改进的地方,使教师们都有每开一次课就会有新的进步、新的感触。根据听课的情况,选拔培养骨干教师,并利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时机把他们“推”上去锻炼,促其成材,被选中的教师大都会因自己的年轻和经验不足而感到惶恐,对此,校长、教导主任都会给予深切的关怀和鼓励,并从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帮助,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这里边不仅包含了其本人的努力,也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   对将要参赛的青年教师对其选课、听课、试教及编写教案等准备工作学校领导无不一一评点,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主动帮助,准备教具,安抚情绪等。正因为有着集体的力量,方使得青年教师参赛时有取胜的信心,在赛中有良好的表现。   三、整体趋优,初露头角   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全面的发展,不仅教学质量在全区中日渐提高,艺术、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吕威老师在省首届数学风络说课大赛上获一等奖;史爽老师在区公开课中获得好评;王淼、朱淼、朱虹分别被评为区数学、英语、音乐学科骨干教师,韩浩被评为区先进工作者;赵之祥、康延薇等2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四、明确方向,仍须努力   虽然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素质内容也不断地更新,只有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才能达到更新的水准,作为肩负培养新世纪接班人重担的人民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人民的希望,才能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材作出贡献。   我们将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全面素质的力度,促进我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化,为创造江岸小学更   【2017小学培养青年教师情况报告2】   一年多来,在市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市教研室小学各学科与各区(县)教研室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系统实施,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 加强培训领导,构建培训管理网络   1、成立培训领导机构,整体部署,确定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市教研室成立了由黄宪主任,林少杰副书记、黄丽燕主任助理组成的三人领导小组,负责本项工作的统筹,对培训工作的实施进行了精心设计、周密部署,确立了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即:面向农村、免费施训、结对帮扶、盘活资源、共享共进。在这一指导思想的统领下,制订了开展培训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条块结合;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训对象的发展与培训者的发展相结合;专业发展与师德提升相结合。   2、以学科管理为主线,整合学科教研会、学校培训资源,形成合力。市教研室各学科统筹管理、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决策、指挥、协调、评估功能,推进培训工作在面上展开、深化;各学科教研会与学校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提供培训资源,参与培训活动,成为开展培训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市教研室小语科制定了《xx市小学语文教师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推进该项工作;小数科整体部署培训工作,并定期检查落实,及时总结;小英科对我市边远农村地区英语教师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科学科突出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务求实效;品德学科精心做好培训配对工作,注重培训的跟进与落实。   xx市小学科学教研会定期组织xx市结对培训教师赴农村地区交流,加强学习和交流的互动性;海珠区小学英语教研会理事、实验小学梁苑文老师赴从化良口镇的善施学校做教研讲座《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研究》,听课教师普遍反映获益良多。   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等学校积极投身参与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培训活动,派出不同学科多名优秀教师到不同农村地区送教下乡,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数学科两次到南沙区横沥中心小学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并请横沥中心小学老师来校开展听课研讨活动。   3.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把培训工作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是一年来培训工作的一大亮点。   各区(县)高度重视培训的组织工作。例如,萝岗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王飞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王飞副局长对培训内容、培训要求等都亲自过问,予以具体的指导,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区的'教师培训工作。   区(县)教研室各对口学科在培训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定培训方案,选派培训对象和培训者,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成为培训工作实施与推进的关键执行力。   如:海珠区为配合市城乡教师结对培训活动的开展,并根据本身就是城乡结合办学的实际情况,积极部署,从人、财、物、时、空、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精心挑选了16名在教学一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工作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师(包括多名副校长、教导主任)作为结对教师参与市的培训活动,而区内东部地区(即原新滘镇),则由教研员、区中心教研组共五十多人组成的队伍进行帮教,实实在在地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帮扶活动,使老师们共同成长,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教与学的双赢。   越秀区教师发展中心小语科组建了小语科、导师团组长、导师构成的三级网络,小语科负责指导、安排具体的支教活动,管理导师团;导师团组长协调、实施各项工作;导师负责实际性工作,与结对子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天河区教研室小数科确立了以网络沟通为主要途径,以日常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以教材某些存在争议的知识为导线,以共同提高为目的的培训工作思路。   二、丰富结对培训形式,充分发掘优质培训资源   1、区域间结对。开展区间结对,互动交流,利用教学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区教学资源优势来帮扶教学质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可以使培训工作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区间结对有一对一的区间结对和一对多的区间结对两种形式。如:小学科学科为了充分、均衡利用市区教学、教研的资源和力量,采取了一个农村地区对应多个市区的结对形式,这样每个农村地区就可以与多个地区进行交流、学习,吸收到更多地区和学校骨干教师的优秀教学理念和教学精华。各区对口帮扶的情况如下:白云区——荔湾区+白云区;增城市——海珠区;花都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番禺区+海珠区;萝岗区——海珠区+荔湾区;从化市——越秀区+从化市;南沙区——越秀区+番禺区。   2、学校间结对。学校间结对是面向边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结对帮扶的形式。学校间结对可以扩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面,全方位地开展学校之间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工作交流,对于提升帮扶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如,如番禺区沙湾小学与从化城区小学、良口镇的小学结对;荔湾区芳村小学与从化吕田镇二小的结对;越秀区旧部前小学与从化新城小学结对;越秀区红火炬小学与从化太平镇中心小学结对等,结对学校之间定期举行教学交流活动。   天河区棠德南小学与花都区北兴小学由数学科牵头,逐步发展到语文科、英语科、科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及少先队等学校各项工作的研讨交流,两校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每学期定期开展双向的学科交流活动,以实现互动互学,互进互促的目的。   3、科组间结对。科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也是支撑学校总体教学质量水平的基本单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科组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及科组专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科组间结对,是促进农村学校薄弱科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面向农村地区的结对帮扶活动中,科组结对已成为结对帮扶的重要方式,各学科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这一结对方式。如,海珠昌岗中路小学英语科组与增城市小楼镇中心小学英语科组结为对子,除常规的日常联系外,定期到增城进行两校集体教研,开展说课、同上研讨课、听评课等活动。   4、教师间结对。教师间结对是本次培训的基本形式,这种操作形式大大增加了培训的受益面(令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和城区结对教师共同受惠)。结对老师作为对培训对象进行日常跟踪培训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指导培训对象完成培训任务,努力达成培训目标,同时结对老师也在指导培训对象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成长,体现自己教学生命价值。各学科为60名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分别选派了结对教师,通过一对一的手拉手帮扶活动,来促进帮扶对象的专业发展。如:黄埔区文冲小学品德学科岑万兴老师与花都区王秀清师徒结对,岑万兴老师在对王秀清老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做了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帮扶计划,与王老师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5、区内结对。在吸收外来优质培训资源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区内的优质培训资源,促进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开展结对帮扶的新路。   如:白云区小英科牵头成立了区内几对手拉手帮扶学校。2017年12月6日,京溪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在陈丹琳校长和区小学英语科教研员的带领下与红星小学进行英语教研活动。   在从化小学英语科组织和安排下,流溪、西宁、河滨、新城等城区学校分别与9所农村小学的英语科组结对,初步形成科组结对帮扶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区内城乡英语教学教育均衡发展。   黄埔区6所城区小学每校确定3所村小为课改同行合作伙伴学校,城区小学每两周选派一名骨干教师到村小上课,直接示范指导;村小每周安排教师到城区小学听课两次;城区小学承担村小教师集体备课的指导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校际间学生学习交流活动。   三、拓展培训途径,提高培训效益   1、集中培训。   2017年4月5—7日市教研室组织了为期两天半的首次集中培训,黄宪主任作了题为《素质教育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大会报告,林淑媛科长作了关于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报告。市教研室小学五个学科分别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学科知识。如,小学英语科组织了由专家、教研员、市优秀教师主讲的讲座,内容包括:“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型与模式”、“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Phonics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如何进行论文写作”、“英语单词学习方法”等等。   2、跟进指导。   跟进指导是帮扶培训对象的日常培训方式。结对教师通过实地指导、电话、邮件等方式,为培训对象提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多方指导,耐心、细心、尽心,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计辛苦,不问报酬,赢得了培训对象的高度信任与尊重。   如:花都区赤坭镇白坭小学林相华老师在培训感受中写道:“何老师虽然与我相隔遥远,但是她工作负责认真,我们经常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法进行联系。每当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在班级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我都会主动与她联系,咨询她的意见,向她征求解决方法。特别是在教研以及课题研究工作方面,这些工作我以前都很少接触。开展工作时存在一定困难,甚至找不到方向。于是我就虚心地向她请教,详细地了解工作思路,开展工作的方法和要点,她也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开展工作。还定期向我了解情况,主动和我交流工作心得,她经验丰富,乐于助人,在她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各方面的工作。并成长为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在学校承担多次公开课效果良好,得到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白云区南村小学周杏芳老师在培训感受中写道:“我先设计了一份教学设计,然后把思路通过电话讲了一遍给冯蕾老师听,……冯老师帮我修改了不足的地方,……在第九周我邀请海珠区的四位老师过来我校听试教课,……冯蕾老师抽空来了,冯老师听了我的课后,肯定了我做得好的地方,又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经过努力,在11周我的调研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赞赏。”   3、课例研讨。   课例研讨是培训对象将理论观点转化为教学行动,形成实践性知识,获得教学专长的重要途径。各学科高度重视这一培训途径,广泛开展了课例观摩、同课异构、一课两讲等课例研讨活动,通过活生生的课堂实例来为培训对象提供教学模板,分析课堂、解构课堂,帮助培训对象建构课堂教学新思维、形成课堂教学新技能。   如:一年来,小学语文科各区组织导师组下乡进行一课两讲活动共计16人次,导师组成员邀请培训对象前来自己学校听课数十次。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进行“有效教学课例展示”的校本教研时,语文科钟春梅老师邀请白云区人和镇蚌湖三小的黄月新老师参加。两位老师就展示课例进行深入的探讨,更延伸至自身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解决课堂实际问题。   2018年3月21日,白云区南村小学开展了海珠——白云“手拉手”教研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海珠区同福路第一小学的领导与英语教师,还有来自白云区教学第一线的100多位英语教师。在本次活动中,白云区南村小学曹翠颜与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黄丽珊老师分别展示了精彩的课例。2018年4月11日,在市教研室鲁宗干老师和越秀区教研室杨汉德老师、廉茹丽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白云区谢家庄小学成功开展了越秀——白云“手拉手”教研活动,会上分别由谢家庄小学的曹间兴和朝天路小学的谢丽两位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Module 2 Animals (复习课)和四年级的Unit 13 The Food and Drinks(新授课)。   小学科学科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2017年10月26日,从化市良口善施学校邹丽华老师与从化市温泉第一小学黎彩蛾老师在从化市良口善施学校以《各种各样的叶》为内容同上一堂课;2017年11月20日,萝岗区香雪小学钟巧芬老师与九龙镇第二小学童文双老师在萝岗区香雪小学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内容同上一堂课;2018年4月24日,番禺区榄核中心小学钟善彬老师与番禺区化龙谭山小学潘凤冰老师在番禺区榄核中心小学以《磁铁的磁性》为内容同上一堂课。   越秀区组织小学品德骨干教师到白云区开展“一课两讲”教学研讨,由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的陈秀茹老师和白云区南村小学的陈慧慧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的“班集体真温暖”一课,结对教师与培训对象同课异构,开阔了全体参与教师的视野,并由此展开“聚焦课堂教学细节”的研讨,让大家收益良多。   4、网络教研。   E-mail、QQ、博客、教研网等网络通讯具有方便、快捷、及时等特点,空间距离较远的城乡教师通过网络通信方式及时开展交流互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教研活动已成为许多学科开展培训活动的重要方式。   小学语文科越秀区导师组设立了公共邮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了农村教师坚守在教学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的矛盾。建立起了农村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交流网络。   小学科学科利用教研网进行专题培训,并利用小学科学QQ群隔周一次围绕教研主题开展网络教研,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互动性交流。同时,各区也开通了各种形式的网络教研渠道,如从化市小学科学博客、从化科学QQ群、海珠科学QQ群、天河部落小学科学博客等,要求各有关的科学教师加入,在教师之间搭建相互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市区和农村学校教师的交流互动,增进了解,促进城乡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荔湾西关实验学校数学科教师在体会中写道:“南沙和荔湾相距较远,如何把帮扶的任务落实好?QQ就成了我们交流的最好的渠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我们与结对的南沙区老师进行了一次次无声的对话。在这看似平常,却充满神奇的无声世界中,我们擦出了思维的火花。”   四、完善培训机制,保障培训质量   1、任务驱动,责任落实。为保证培训质量,各学科为结对双方制定了明确的工作任务,成为培训期间结对双方致力完成的目标追求。   如:小学语文科规定:导师团成员在指导农村教师时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培训期间开展“三个一工程”:①帮助学员在教学中寻找一个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②一学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次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互动研讨;③指导教师每学期下乡一次,进行课例的交流观摩,并上示范课和交流课。并且要求指导教师做到:帮助培训对象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帮助,并形成相应的成果(课例、论文或研究报告);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智能帮助;通过其他方式密切与对方的联系,切实起到指导的作用。   小学数学科为了减少结对培训的随意性,建立了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名册与资料,指导每对师徒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总目标与阶段目标,落实“四定”:定目标、定时间、定主题、定方式;坚持“三个一”:互听一节课、互写一篇论文、互推荐一本好书等等,并做好书面材料的积累与总结。   2、注重导师的遴选与培训,提高指导水平。结对培训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与专业发展水平。各学科在全市范围内为培训对象遴选责任敬业、理论修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培训指导的实效性,同时,通过会议、培训来深化指导教师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提高指导水平。   如,小学语文科对导师团全体成员开展导师专项培训活动。2017月9月在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分别由刘成通、林玉莹、罗夕花、林小红等老师分别进行了“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教师如何写论文”、“如何与农村教师沟通”、“农村教师需要怎样的指导”等专题讲座。   3、加强过程监控,及时总结推广。为防止培训走过场、闹形式,各学科加强了培训过程监控,定期开展检查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培训成果。   如:小学数学科注重发挥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主体性,给予结对双方更多的空间,鼓励发挥创造性的同时,定期进行跟踪访谈,及时进行检查、小结与推广。   小学科学科制定了《xx市农村地区小学学科教师培训活动情况登记表》,要求结对双方认真填写参加培训活动及结对帮扶活动情况,经由学校、区(县)教研室盖章确认后,送交市教研室小学科学科。同时,还进行了“小学科学学科农村教师培训学员中期身份确认”工作,重新确认农村教师小学科学科培训学员名单,确保参加培训的教师均为专、兼职科学教师,并请各区(县级市)教研室协助将非专、兼职科学教师的原学员替换更换为合适的人选。   五、下阶段培训工作建议   一年来以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82场次;参加培训者达14530人次;培训对象与培训者撰写论文205篇,撰写教学设计193篇;课例研讨128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57项;形成资料、成果集45册,计52万字。参加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获得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学校的科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基础上,对下阶段继续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坚持以“立足培养”作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策略。   2.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在教师培训中的主导作用,认真做好教师队伍培养的规划。   3.完善“培养——提高——重用”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内驱力”。   4.增强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开拓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5.重视保障条件的创设,保证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4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