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麦521
懂什么叫全局考虑吗?这几个都是这样的,阅读和完形都要把整个文章全看完后,再回头去做题,就简单多了。只有了解了整个文章的意思才可以。听力也一样,一般听力有两遍,第一遍听全局,理解意思,第二遍答题。。。多试试你就知道这样的好处了。
HY逆天的飞翔
每天坚持读课本中的文章,读到自己都很吐的时候就行。然后开始做试卷,不会不要紧,凭感觉做题。这就是所谓的语感。接下来可以按题目类型集中做,专项专练,再做模拟考的那种整卷。平时还可以多听听听力,课文的听力和一些有老外发音的听力,多听多练
小笨猪seven
下午放学后,以前的学生,现在上初四的小邹和小李来找我问问题。试卷上一篇阅读理解太难了,看不懂。她们的老师虽然已经讲评了试卷,可仍然是不明白。她们想让我重点讲第二段。我大概看了一遍,的确有难度。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子结构。而且还是一篇关于科学实验方面的内容的,就更难了。 个别的词我也拿不准,就用手机网搜了一下。这一搜不要紧,竟然是高考题中的阅读!太过分了嘛。准备中考就OK了,咋还整出高考题了?这拔得也太高了吧。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难度太大。如果只有凤毛麟角的同学能明白,那么显然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了,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题。 终于给她们解释明白了之后,又给她们补充了文中出现的with的复合结构的简单知识。 这两个女孩儿属于特别认真的学生。我怕这篇过难的文章打击了她们,于是我告诉她们: 一篇阅读理解,如果看了三遍还看不懂,暂时放弃,先把别的题做完,最后返过头来再做。 再看,还是不懂,那就先看短文后的题目,带着问题回到短文中找答案。题目大概是能看懂的,题目牵扯哪段内容也能找到,然后就在那块儿找依据,连蒙带猜的,把选项确定出来。 瞎蒙,肯定得分几率不高;放弃,不可取。只能这样有依据地蒙。 另外,对于这种难度的文章,老师讲了,能明白多少是多少,你们想把它完全弄明白的精神可嘉。花那么多的时间,查那么多的生词,而且句子结构又这么复杂,即使查会了词,也许仍是看不懂。我的观点是:不必在它上面耗费这么多的时间。 这就好比你们站在苹果树下摘苹果。你先摘够得着的,或是跳跳脚够得着的。如果苹果长在了树梢上,你再跳,即使累趴下了,也还是一样够不着,怎么办?借助工具啊,比如梯子。 高考题现在对你们来说就像是树梢上的苹果,那梯子在哪儿呢?高中知识的学习就是那架梯子。所以,等你们找到了梯子,再去够那树梢上的苹果吧。现在当务之急,先把能够着的或跳跳脚就能够着的苹果装进篮子里吧。 两个女孩儿听完不住地点头,然后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叮嘱她们:“快走吧,天色不早了,你们的爸妈该担心了。路上别磨蹭啊,快点儿回家。” 2019.4.9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