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是土豆泥
在无人机中,螺旋桨与电机无疑是最核心的两大部件,二者互为约束。对于直升机来说,由于一般尺寸较大,动力源自于发动机,自由设计的面较窄。所以本文主要浅析无人机螺旋桨与电机匹配问题,许多博文在这方面多有论述,读者自行选择阅读,在此仅述一家之言。一方面,一副螺旋桨(rotor)每选定一个工作转速都对应产生一种拉力和反扭矩,同时需要输入扭矩,另一方面,电机(motor)给定一种电压则输出一种转速和转矩,且受电池功率容量和功率限制,这就决定了续航时间。大桨配小电机显然达不到设计的转速故而无法达到额定载荷,重则将电机烧毁。若电机配的过大,则操纵裕度小,使螺旋桨气动性能与设计不匹配(转速超出设计的最佳迎角或升阻比对应的转速),丧失最佳气动性能。可见,螺旋桨与电机的匹配问题很关键。无人机的电池一般为蓄电池,主要参数为KV值,扭矩和功率效率。关于电机和配桨的详细介绍您可参考螺旋桨一般都是基于预设(额定)的转速下而设计,包括飞行高度、气候条件均有预设。因此,对于自行设计的(掌握了旋翼最佳的设计参数)螺旋桨主要任务是配电机。可按旋翼动量理论预估整个旋翼的功率,初选电机。按照悬停动量理论:诱导功率约占60%,型阻功率约占30%,非均匀入流损失功率约为5%-7%,桨尖尾涡瞬时约1%,桨尖损失约4%。进而通过查阅电机所给数据表,确定旋翼的设计转速是否在电机的50%油门输出处(这一点主要基于后期操纵裕度考虑,因为无人机不可能一直处于悬停状态,还需要保证有一定的操纵裕度)。由此可以评估,按照该输出功率对应的续航时间是否满足要求。电池当然可以累加,累加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续航时间,但约束是增加了空重,使载荷效率降低,这是一个互为制约的过程,科学的方法当然是基于准确的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优化模型,求得最优解。这方面,我没见人尝试过,优化理论早已完备,大数据也日新月异,姑且相信优化设计还是会深入人心吧,虽然目前大家还是喜欢经验性的调试,认为“差不多"吧。当然,您可能是先有了电机,再选择或设计螺旋桨的,这种情况实际转化为螺旋桨的设计了,可参考前文。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