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子孓COMIC
听力分为两个部分:
需要听的部分,和不需要听的部分!
不听不是听了也听不懂,而是不用听都懂!对于必须要听的部分,又可以分为下面四个部分!
这四个部分分别的解题线索为,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是:
1. 同词复现。听到的词语是正确的选项。
2. 同义词,听到的是一个词语,正确选项是用这个词的另外一个同义词。
3. 听到了词场语境,正确选项也是这个词场语境。
4. 需要听懂一个句子,才能选择正确的答案。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不用听的部分,没错是听力,不用听也能知道答案:
一套高考题中有多少题可以这样不听,至少3分。
而且位置就在这里:只适用第二节,尤其是独白题(一般是17-20,或者18-20题)和第二节中其他题,推测做什么do,地点where,人物关系relationship。具体方法:没错,又是我们的词场法!(没听过,请看这里:一招词场法,七选五满分)
在这里的操作是:
1.勾出题干中的名词和动词!(又是很熟悉的操作,对啦,说明你上道了)
先题干,后选项。
如果题干已经让我们清楚了这是什么词场,那就不用考虑选项。
2.推测词场。怎么避免干扰推测词场,数!因为选项要有干扰,就必然在正确选项旁边制造疑是选项。
出现了最多的词场,就是本题正确的词场。
3.根据词场,选择正确答案!
哇,原来是这样!这么快!这么简单!你哇了吗?
王玉娜大王
技巧一:学会取舍,理解内容听力考试中最忌讳的就是词词计较,力求听懂所有词。其实,听懂所有词首先没必要,其次也不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中文时,无论听什么,注意力都不会在每一个字或词上面,而是对文段或对话内容的整体的理解上。何况我们听的是英文,在英文句子中,对不同的词本身就有弱读和重读。技巧二:扫视材料,预测内容当广播中朗读听力要求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迅速扫视书面文字中的题干及选项,通过扫视联系上下文,有根据地预测文段发生的时间、场所、人物,并预测出谈话的大致内容。并且,在扫视中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尤其要注意。这样做的结果是听录音时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做到有备而来,心中有数。技巧三:注重首句,抓住主旨在听长文段时,由于信息多,而且听力不同于阅读,朗读速度非常快,需要我们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在听的时候就更应当注意主旨大意。在阅读中我们知道作者一般会在首句或首段道出文段的中心大意、或对所阐述内容进行概括,有些作者也会在结尾时再一次点题。文段中间部分主要是细节,或是作者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举出例证,这一部分基本上是事实或是细节。了解了这个特点后,我们在听录音材料时就可以有目的地听。如果为了解答主旨问题就要着眼于首句,如果为了回答细节问题就要注意中间部分。技巧四:简单记录,便于辨认长文段听力中细节很多,所以只靠脑子记忆确实有困难。我们在做长文段听力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这种记录要非常简练,要记重要环节。如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数字、选择等信息都非常重要。笔记要提纲挈领,达到帮助记忆、推断和答题的目的即可。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符号、画图、缩写形式等,只要自己能辨认就可以了。技巧五:连贯记忆,准确推理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贮信息,又要不打断听的过程;既要集中精力听,又要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号词,连贯记忆主要信息。听完试题后,要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漏听的或有疑问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和判断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准确性更高。最后提醒大家,在做听力考试试题时,要消除紧张情绪,集中注意力。听力考试对我们不仅仅是听的能力的考查,同时是对我们心理素质的测验。所以在做听力题前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以愉快轻松的状态应对考试。只要我们加强训练,训练得法,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就能够在高考听力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