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郎爱学习
1.引言在许多英语学习者看来,英语中虚拟语气的表达似乎只有“非真实条件句+虚拟语气”这一模式化结构,如:If I had not taken your advice, I would have made a bad mistake. (要不是听了你的劝告,我就犯下大错误了)。其实一些非条件句,如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也能够用来表达虚拟语气。譬如以order, demand, suggest 等动词后面的定语从句的主语+动词原形,还有诸如it+be+necessary (important, vital, essential)that从句,以及wish, prefer, would rather等所带的定语从句和it is(about, high)time that 从句中用动词的过去时态等,这些都是虚拟语气的常见句型。而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只掌握了英语中的这几种虚拟语气的表达结构的认识。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就隐含条件的虚拟语气的种种表现形式进行一番梳理和探讨,以期英语学习者对隐含条件的虚拟语气,尤其非条件句中隐含的虚拟语气,能够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2.隐含条件的虚拟语气的表达形式要想探讨这类虚拟语气,必须弄清英语动词虚拟形式在非条件句中的用法和意义。英语中的虚拟语气不仅通过上述结构表达,有时候虚拟条件并不是用常见的条件从句的形式表达,而是通过上下文和其它方式(如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名词或形容词等)表现出来。要弄清这类句式中英语动词虚拟用法和含义,就必须根据语境即上下文,体会出其中所隐含的虚拟语气。对于许多工作英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往往忽视或难以理解这类句式中虚拟语气的功用。要证实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一看通过其它语言手段表达虚拟条件时,其英语句子是不是有着与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相同的作用,然后再看一看是否能够转换为虚拟条件句。2.1. 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在句中可作定语、状语、表语、补语等,在少数情况下还可用作主语。因此在考察介词短语时,就必须根据上下文语意,正确分析它在句中的语法功用。有时候,介词短语也可以引导隐含假想的句子。我们知道,介词短语经常用来引导的是真实条件还是非真实条件即虚拟的条件,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加以判断。请看下面的例句:(1)This change could not have taken place without such a profound social revolution.(没有深刻的社会变革,就不可能有这种变化。)(2)Man’s life would be impossible in a world free from friction.(在没有摩擦的世界里,人就无法生活。)不难看出,以上斜体部分的两个介词短语引导的状语成分,可以分别变换成“If there had not been such a profound social revolution”和“If there were a world where there is no friction”.显而易见,它们实际上起着与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的相同作用。明确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意识到以介词短语引导的非条件句中所隐含的虚拟语气了。以上讨论的是介词或介词短语引导的含假想意味的情况。除了介词短语引导非条件状语表示假想的情况外,还有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定语成分和定语从句、名词或名词短语、定语成分和定语从句、名词或名词短语、形容词和短语、副词或副词短语和上下文表达虚拟语气。下面我们就将这类词或短语、句子引导的隐含假想意味的虚拟语气通过例句分别加以分析和概括总结。2.2.动词不定式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引导表示假想意味的有两种情况:2.2.1.充当主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充当主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常常含有假想的意味,也就是说,它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而是想象中的或是彼时彼地不能实现的情况或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句子的谓语动词常常以虚拟语气的形式出现。例如:(3)It would be really a good idea to go spending holidays in Algeria (要是到阿尔几利亚去度假,那可真是一个好这些主意。)很显然例句当中“to go spending holidays in Algeria”(去阿尔几利亚度假)可以说是彼时彼地不能实现的计划或意愿。因而这里充当主语的动词不定式成分隐含假想意味,所以句子中的谓语动词用了虚拟形式。2.2.2.充当条件状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动词不定式除了能够用于充当目击者的状语、结果状语、表示伴随状况和原因状语外,也可以充当条件状语,并且还可以用来表达虚拟的条件。这类例子可以用说是俯拾皆是。例如:(4)To be launched in a rocket, you would have to lie down.(如果你乘火箭被发射到空,你就得躺下。)(5)To hear him talk, one would take him for a fool.(听他谈话,人们只会把他当傻瓜。)例1中的情况当属于想象或假想的情况或至少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情况。斜体部分可以转换成“If you were launched in rocket”.同样,例句2表示的是一种假设的可能,句子可改成一个非真实条件句“If one should hear him talk, he(one) would take him for a fool.”。2.3.分词短语。分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和过去分词短语)与前面提到的不定式短语相仿,除了引导如时间状语、方式状语和原因状语等以外,也可以引导条件状语,用来表示假想的情况,而这一点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请看下面的例子。(6)The same thing ,happening in wartime, would amount to a disaster.(同样的事,若发生在战争时期,简直就是一场灾难)(7)Born in better times, he would have done credit to the profession of letters.(要是出生在较好的年代,他会为著作界赢得声誉的。)很明显,根据句意,例句1,2中的斜体部分隐含着对现在或过去情况的一种猜定和假设。该斜体部分可替换成两个虚拟条件从句,即“If it happened in wartime, it would amount to a disaster.”和 “If he had been born in better times, he would have done credit to the profession of letters.” 。2.4.定语从句或定语成分定语从句或定语成分的功能主要是限制、修饰它前面的先行词或被修饰成分,即名词、名词短语或代词等,此外,有时也可被看作是起状语作用的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有时包含着虚拟语气。例如:(8)He would be a rash man who should venture to forecast the remotest results (G.L.Dickinson). (要是有人冒昧预言最遥远的结果,那他就是一个鲁莽的人)(9)Anybody who should do that would be laughed at. (任何人如果那样做,就要被人笑的。)(10)A man trying to see a single atom would be somewhat like a man trying to see a single drop of water in the ocean while flying many miles above it.(如果一个人试图看见单个的原子,他就象是翱翔于茫茫大海之上许多英国的高空而试图看见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11).A man with coals and candles and a pound a week might be in clover here (Dickens )。(在这里,一个人能有煤用,有蜡烛点,每周还有一镑收入,那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的了。)2.5.名词或名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在英语学习者中比较深刻的印象是主语和宾语的功能。但凡事都有例外,名词或名词短语也可用来表示隐含的虚拟语气,起着与条件状语相同的作用。这种情况只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才能体会出来。例如:(12)Ronald Reagan’s arrival in the white house would mark an unabashed return to the presidency as it used to be, when working hours most days were 9 to 5,the first lady stayed out of sight in the East lady stayed out of sight in the east wing and governing best was taken to mean governing least.(如果罗纳德里根进入白宫的话,那就意味着白宫公然要恢复到以前老白宫的情景。那时,通常的办公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第一夫人不到白宫东翼串门,管得最好的政府被认为就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根据句意,这里的Ronald Reagan’s arrival in the white house 是一种假设情况,因为句子中所说的情况只是对将来情况的一种假设而已。(13)Bertrand Russell wrote, “both, in words, acknowledge that a nuclear war would defeat the purpose of both parties equally.”(伯特兰.罗素写道:“两人在嘴上都承认,如果把发生一次核战争的话,双方的目的将一起落空。”)(14)A Chinese would not do this.(这种事中国人是不会做的。)根据句意,例句2,3分别可以转换成虚拟条件句,即“If a nuclear war occurred, the purred, the purpose of both parties would be defeated equally.”和“If he were a Chinese, he would not do this.”2.6.形容词及形容词比较级 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但是形容词,特别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且一般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其隐含作用巧不可忽视,必须对其深层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和揣摩。根据名义,形容词或其比较级形式有时也可能表示假想的意味。下面句子中的形容词及其比较级形式表面上看是起定语的作用,但根据上下文,它们隐含着虚拟的或非真实条件。(15)A foolish man would have done such a thing.(傻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一个傻子,就会做出这样的事。)(16)A smoother tongue, a lighter manner would have been better suited to the situation.(如果当时讲话圆滑些,态度和善些,那局面就会好一些。)2.7.副词或副词短语 副词或副词短语当状语是为英语学习者所非常熟悉的,但用于表示假想隐含虚拟语所的状语恐怕并不多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现象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下面的例子恐怕对我们了解这种现象有所帮助。(17)Living things, as we know them, must have just right amount of oxygen, too much, and they would burn too little,and they would die.(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样,生物必须有适量的氧气。氧气太多,生物会烧死;氧气太少,生物会窒息而死。)(18)Alone Roosevelt could have accomplished little.(罗斯福要是个光杆司令的话,他也不能有所作为。)2.8.并列分句像or, otherwise, or else, but, only等如果仅仅从字面意义看,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连词也可以隐含虚拟意气的意味,但事实上它们引导的并列句子有时也带有强烈的虚拟意味,这得视一定的上下文而定。如:(19)I am otherwise engaged, or I would go myself.(我要不是因为有别的事,我就亲自去了。)(20)we would have avoided making such a mistake, but we did not follow his sound advice.(我们本来可以不犯这样的错误,只是没有接受他的忠告。)(21)he said he would have done, only you treated him so off-hand.(他说他本来会做的,只是你待他太不客气了。)以上三个例句当中斜体部分分别可以替换成,“if I were not otherwise engaged”,” if we had followed his advice” if you had not treated him so off-hand”等虚拟条件从句。 2.9.上下文前面讨论过的例句中有一些也是通过上下文来推导才能认定是非条件句的虚拟语气的,但它们都具有明显的词语作铺垫,主要还是通过某些词语给出的暗示。下面例句是通过对句子之间的上下文关系来推导出虚拟语气含义的。(22)I suppose poor George is all broken up. I would be in his case. (我体味到可怜的乔治伤心透了。如果我处在他的地位,我也会是这样的。)(23)Let’s try a comparison:Reduce the sun to the size of a golf ball .the earth would be the size of a grain of sand. (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把太阳缩小到高尔夫球那么大,那幺地球的大小就会象一粒沙子。)3.结语以上的例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论是哪一种隐含条件的虚拟语气部分,基本上都能用“非真实条件句+虚拟语气”的形式来替换,且用来表达虚拟语气的隐含条件句行文简洁、繁凑。从以上的例句我们不难看出,本文所讨论的非条件句所表现的虚拟语气实际上并不是无条件的,这些条件只是隐含于句子当中罗了。所列举的例子在形式上虽然看不到“非真实条件句+虚拟语气”这样一种显性的句法结构,但是我们可以从词汇等或从上下文语境去推导句中隐含的虚拟意味,而且都能够转换成一个虚拟条件句。
晨馨1205
1.状语一般是副词或副词性短语,用于修饰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而定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质的结构),用于修饰名词。 表语一般出现在系动词之后,一般为形容词性。2.关于定语从句连接词的选择,老实说,只能多归纳汇总,有时可用的连接词不只一个。3.及物动词; 它们不可以单独用,后面必须跟宾语,而不及物动词可以单独用,如果后面想接宾语,动词后面必须加上介词。4.可以计数的是可数名词,一般前面可以加a 或an, 而表示物质或抽象事物的名词大多数情况下不可以,当然,具体要靠学习中不断积累。5.英语里的很多词都同时具有好几种词性的,这一点没有规律可遁,只能靠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量来掌握。
束缚的漂流瓶
我是用的学习语法的软件叫做我爱学语法,比较系统的,有各种分类的讲解和例题习题,习题都是分阶段的,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什么的,做题可以判对错,有详细的解释,还能保存错题以后复习,是角斗士系列的软件,你到他们网站下载试用看看,淘宝也有的。
yq1109胖丫头
1 状语就是修饰他的状态的,定语就是修饰东西。定语从句的先行词是名词,状语从句前面名词的影子都没有eg:you should be back when it is dark。当天黑了这个状态你应该回去。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状语从句描述状态的。eg:the apple (that is red)定语 tastes good。这苹果尝起来不错,这红苹果尝起来不错。apple是先行词,that is red修饰那个apple,跟在apple这个名词屁股后面。靠,表语不就是系动词后面的,没听过系表吗?2 which ,that都可以修饰一个物体,但是that可以修饰人,which不可以。when修饰时间。who修饰主语,whom修饰宾语,where修饰地点。3,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都是死的东西,就好比如我们都知道应该是listen to music不是listen music。及物动词就是直接接宾语,不及物动词就是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加个东西。4 有些名词就是看你数不数的清,好比说computer啊,table啊这些的你肯定数的清就要加s了,但是有些名词别看你数的清但你不能加s就好比如说furniture是不能加的。一些名词是单复数通行比如chinese sheep等等,一些抽象名词是不可数的,一些抽象名词是可数的不如thought就要加s,还有些名词不能加s要加es,所以你都要碰一个记一个,考试遇上不知道就利用你的语感吧。5 fast可以做adj也可以做adv。还有好多好多。suprise就是可以做名词和动词,比如生日的时候说give you a suprise,这时候就是名词了,还有it suprises me 就是动词。suprising和suprised就是形容词,ing的修饰物体,ed的修饰人物。
catcat654321
一、什么是英语语法?
答: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规律,英语语言存在了,英语语法也就存在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所以语言也不例外。
英语语言的规律即英语语言的法则。
所有人使用英语都必须遵守这一共同法则,否则彼此无法进行正确的交流。
二、为什么母语不用学习语法,而英语却一定要学习语法?
答:母语是以父辈传承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所以无需单独学习语法;英语没有传承,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英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其语言规律,也就是英语语法。
虽然有英语老师试图扮演“父辈传承”这一角色,但是相较于真正的母语传承,其效果天差地别。
三、英语语法到底包含哪些内容?
答:语法主要包含如下两部分内容:
1、句法知识;
2、语法知识。
句法知识告诉我们句子的组织构成,包含英语的词类、句型、句子成分、主从句单复句等知识。
语法知识告诉我们句子的时空信息,包括英语的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三大从句等等。
句法知识是“形”,是句子组织构成的基础,语法知识“神”,是句子时空内涵的高阶。
句法的“形”和语法的“神”结合,构成了英语这棵大树的主干,而单词就是英语这棵大树的叶子。
花两周时间学习《英语思维:10小时建立完美英语语法体系》,彻底搞定语法后,你对英语的理解就已经脱胎换骨、翻天覆地、破茧成蝶了。
四、正确的英语语法学习顺序是什么?
答:正确的英语语法学习顺序是先打好英语的“句法基础”,然后再学习英语的“时态高阶”。
很多同学学了多年英语,看了无数的语法教程,但是遇到稍微长点的句子,结构稍微复杂点,依旧理解困难,其症结往往就是缺失“句法基础”,一旦补全了“句法基础”,其英语好比打通了奇经八脉,一通百通,功力大涨!
传统的语法图书和学校教学往往都忽视了对学生句法知识的讲解,即使讲解,也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或者是表面的,不透彻的,句法知识的缺失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听懂讲课,以至于很多同学对英语产生厌学、恐惧情绪。
五、英语语法有什么特征呢?
答:英语语法有如下四个特征,“结构非常清晰”“框架非常完整”“逻辑及其严密”“高度系统完善”。
传统的英语语法图书和英语教学并未真正理解英语语法的内在逻辑,宏观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语法体系,微观上没有真正理解英语语法背后的原理。
六、怎么样才算真正学透英语语法呢?
答:以上面四个特征为标准,即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做到“宏观上系统,微观上透彻”,”做到融会贯通,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这时你才算真正的学透的英语语法。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