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2

洋洋和洒洒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戏剧培训活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不是小痴

已采纳
2018年4月1日,我和城区的几位老师一同前往桂林为参加2018年全国小学英语前沿课堂研训会。来到这个熟悉的城市,曾经的许多青春的回忆在大脑里回放,心中很是激动,同时充满了期待,期待两天的学习,期待更多的收获。     4月2日早上,我早早地来到桂林市第二体育馆会议现场,选好位置就坐,等待研训会的开始。     据说,参加会议的有三千多人,均来自广西各市,县,区。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研训会,心情很激动,同时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跟各位教育专家学习。学习中认真倾听同时做笔记,以便回去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内化。  早上八点开始进行开幕式,领导和专家代表作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由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李静纯作前沿报告《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深度学习”课堂》。李静纯专家的报告概括性很强,也很全面,说到了课堂的教学的方方面面。我认为,这样的报告不仅适用于英语课堂,同时也适用于语文和数学课堂。报告中,李专家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身心卷入的学习。随后从“深度学习的5个必备元素”,“深度学习的5个课堂条件”,“深度学习的5个课堂变革”,9个“深度学习”活动设计,以及“教师内省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李专家的讲座触动人心,使人受益匪浅。 以下是“深度学习的5个必备元素”,“深度学习的5个课堂条件”,“深度学习的5个课堂变革”的内容。”“深度学习”活动的多样化设计及“教师的内省反思”。    接着,广西南宁市五象小学的陆园嫄老师和北京中古友谊小学的王红老师向我们展示三年级同课异构——会话教学。三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 2 Does Lingling like oranges》。两位老师的英语口语非常标准,富有感染力,课堂调控和组织能力很强。   会话教学结束后,进行了前沿论坛:如何设计形成深度学习的会话课堂。    4月2日下午,进行了小学英语戏剧展演,六年级课本剧教学,六年级戏剧研究课以及前沿论坛:如何上好小学英语戏剧课。老师的口语很流利,善于引导学生表演各个角色,组织能力很强,学生的表演很精彩,表情和动作都很丰富。       幽默风趣的主维山老师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语调抑扬顿挫,把在会的三千多老师带到他的课堂,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亲身体会“深度学习”。    通过一天的学习,觉得自己不算真正合格的老师,离优秀老师就更远了。因为今天见到的专家们,老师们实在是太优秀了。未来的路很长,我需要不断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真正合格的老师,成为更优秀的老师!

小学英语戏剧培训活动

129 评论(9)

纳兰美黛子

回首往昔,南坪实验小学风雨兼程走过了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重庆,南小人更是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努力追求着“以建设合格加专长的教师队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打造合格加特色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校长率先垂范之下,全校教师团结合作,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经过多年努力,共同创造了我校颇具特色的办学风格。推崇学校宗旨:“责立南小,任当世界”的口号,是南小一直以来的目标。 责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追根溯源,营建学校特有的校园责任文化是我们努力不懈追求的德育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始终坚持走好内涵发展之路——以科研带动学校全面工作。抱着结合自身实际,解决自身问题,帮助教师成长、学生成材、学校出名、家长获利、为社会造福的思想,于2004年10月成功申报市级独立重点课题“城市小学生责任教育实践研究”,并于次年12月再次将此课题成功滚动申报为国家级独立课题。同时,积极凭借此课题研究为龙头,全面带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学校课题组编写了《南坪实验小学责任教育实施手册》、各年段《南精灵在成长》考评手册、《责任教育研究》课题成果专著及《南精灵在行动》校本教材,其中后两者已作为全国学习科学与特色学校建设丛书的成果之一由未来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由于责任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课题组长曾受邀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十五’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也曾在全区“十五”德育工作会作经验交流发言。如今,南小人上下一心,教师以身作则,积极营造“以人为本,责任育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学科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参与以“责任”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逐步增强其责任意识,熏陶其责任情感,锻炼其责任能力,提高其责任品质,使他们在学校、家庭乃至社会中更好地履行自身义务,承担应尽责任。从而,将学校责任教育贯穿到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成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人士在细节关注中秉承学校责任传统文化的过程,已成为弘扬正气,倡导真善美,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 我校是重庆市教科院和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第一所挂牌的英语实验学校、全国小学英语课程研究重庆市示范学校、全国基础教育外语研究中心英语实验学校。1990年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开始了教材的改革实验。1998年率先在重庆市实行小学英语课长短课结合。1999年参加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级重点课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并成功结题,被评为课题优秀实验学校。2000年,特意从上海引进了《牛津英语》,成为重庆市唯一一所使用该教材的学校。凭借高素质的英语师资队伍,以英语课题“多学科、多渠道渗透英语,促进英语课标的落实”作为突破口,继续努力打造英语教学特色品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校合理设置每周英语课时数,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坚持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尽量向其他学科渗透;引进外研社《生活与科学》双语教材进行对比实验与研究,并积极开发、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国际资源,编写出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英语万花筒》,现已由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关注教师英语口语培训,连续7年外派教师赴英国利物浦格兰治小学学习、交流;创设发展性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新办法;从班牌、教室布置、办公室布置、英语小橱窗等细节上采用了中英文对照,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氛围;每周二到四,分年段播放英语电视节目,等等。此外,积极举行校园英语艺术节活动,包括英语短句表演、学生书法比赛,学生诗歌朗诵等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英语学习成绩搭建了舞台。由于平时训练扎实,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2004年12月底,我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儿童英语短剧“汤姆·索亚”代表重庆市,代表西部地区参加全国九城市小学英语戏剧比赛,获得了四项金奖。又于2007年12月,我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儿童英语短剧“新白雪公主”被重庆市教委英语专业委员会评为特等奖,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几年来,学校英语教学成果日益显著,已经成为我校办学中的一个亮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为此,我们紧密结合联合国子课题“城区小学生研究性学习途径与方法探索”的开展,在立足学科教学,找准结合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如今,学生中间形成了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班集体荣誉感增强,有健康的竞争意识,富有英语乐趣,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其人际交往和谐,养成教育、文明习惯、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这些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正迁移的影响。他们在各类英语竞赛、征文比赛、美术作品赛、各级小能人竞赛、以及体育竞赛等活动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参与社区、街道举办的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对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综合素质大加赞赏。我们深信,经过我们辛勤耕耘,我们的校园将会成为孕育创新之苗的沃土,一代代南小人将在这里茁壮成长。

30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