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优雅0811
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在西方使用英语的国家都是用英语表示的。在节日布景上,很多非官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例如中国、日本、韩国,也都用英语表示此节日,这个节日现在俨然已经发展为世界性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
维尼达熊
圣诞节是12月25日(公历),英文名为:Christmas。
圣诞节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
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
圣诞节的社会影响:
2011年圣诞前后,众多中国人纷涌至英国各大城市购物,英国国内所售奢侈品的近三分之一都被中国人买走。在这种令人乍舌的购买力引导之下,不少国家在圣诞节专门推出针对中国人的有消费优惠的旅游计划。
而英国伦敦更是有不少商家在圣诞节前后,专门雇佣会说普通话的店员,帮助中国顾客选购商品。2010年,中国内地游客在英国消费总量超过10亿英镑,英国本国居民的奢侈品消费需求则不足中国游客的一半。
蓝Luckyclover
圣诞节是12月25日(公历),英文名为:Christmas。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盛行之后,罗马教廷也顺应了将这个民间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以庆祝耶稣诞生的潮流。但是圣诞节并不是耶稣的生日,因为圣经没有记载耶稣出生的时间,也没有提到这样一个节日,是基督教吸收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圣诞节的社会影响:
2011年圣诞节前后,中国人涌入英国城市,购买了英国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在如此惊人的购买力的引导下,许多国家为圣诞节期间消费旺盛的中国人推出了特别的旅游计划。
在伦敦,许多企业在圣诞节前后雇佣讲普通话的员工帮助中国购物者购物。中国大陆游客花了超过10亿£2010年在英国,和英国居民花了不到一半的奢侈品。
小也安安
12月25日。英语:Christmas
圣诞节是西方“冬至日”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恺撒”的缩写。中国除大陆地区外基本翻译为“耶诞节”,是比较准确的翻译。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1世纪。
很长时间以来圣诞节的日期都是没有确定的,因为耶稣确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争议的,除了《新约》以外,没有任何记载提到过耶稣;《新约》不知道日期,当然就没有人知道确切日期了。
12月25日是西元274年罗马皇帝奥勒良指定的庆祝罗马帝国官方庆祝叙利亚太阳神苏里耶和伊朗太阳神米特拉的节日Dies Natalis Solis Invicti(意为“不可征服的太阳”生日),这一节日一直持续到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之后被禁止。
叙利亚太阳神崇拜最早是古罗马国王安东尼努斯(Marcus Antoninus)引入古罗马帝国还取代了主神朱庇特,并在奥勒良国王时期成为国家节日。这一天是为了庆祝太阳的重生或回归,因为那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期,用中国的概念表示就是指罗马历法的冬至节。
那一天以后,白天会逐渐变长,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同时庆祝太阳回归的那一天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都是作为重要节日庆祝的。而存在太阳神的文化,这一天都成为了太阳被拟人化后诞生的日子。
早期基督教会为了利用这一天假日,也试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就把耶稣生日指定在了这一天。所以除去强加的宗教意义,圣诞节其实就是西方的“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