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无敌
一次上外贸课,有同学提出到岸价格与离岸价格的英文代号很难记。黄夏留教授随口说到:“记英文不能傻记,要讲究巧,有时还得用点儿邪门歪道,目的就是为了记得牢。比如到岸价格的英文代号是CIF(Cost,Insurance,Freight),离岸价格的英文代号是FOB(Free On Board)。死记硬背怕是记不长久。其实这两个代号可以这样记:CIF - Can I Fuck?……”
微雨燕双飞1988
到岸价:DES/DEQ (Delivered Ex Ship.../Delivered Ex Quay...) 离岸价:FOB (Free on Board)CIF不是真正的到岸价
穿风衣的猫2012
其实这个问题只需要回答几个字的,即FOB是离岸价,DES(指定目的港交货)是到岸价,而DEQ是进口国内指定目的地交货,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叫到岸价哦.但是,看到回答的几位朋友,有不少说是CIF是到岸价,不禁要多说几句.读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强调了, CIF不是真正的到岸价,让我们千万注意.CIF俗称到岸价,其实不是的.该价格条件下的卖方叫过地点不是目的港,而是装运港。它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货价格术语.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卖方提交合同约定的提单等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至于货物何时抵达目的港,除非卖方在合同中做了明确的承诺,卖方不对货物的抵港时间承担任何责任。而真正意义上的到岸价格DES价格术语的含义是卖方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提交买方,不能以交单代替交货,也就是实际性交货。CIF不是到岸价还因为CIF的风险转移界限也是装运方船舷而不是目的港。采用CIF价格术语成交的合同,如果载货船舶在尚未驶离装运港就触礁沉没了,买方是无法向卖方提交索赔的,理由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已转移至买方,买方只能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这说明卖方对于风险并不负责至目的港,即到岸的价格术语是DES。在此术语下,风险在货物被置于买方实际控制之下时转移,此前的风险完全由卖方承担。如果使用的DES而不是CIF,买方就可以在货物没有抵港之前不必考虑也误需承担任何风险,这才符合到岸价格的真正含义。还有哦,在CIF的条件下,由装运港至目的港的保险属代办性质,卖方只需按规定会惯例承担正常保险费用。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卖方只需投买最低的保险险别就算是完成了CIF的保险义务;而在真正的到岸价DES条件下,卖方是为自己的利益投买保险的,他要根据自己货物的情况来确定投保金额与保险险别,以及考虑是否加保各种附加险而支付保险费。再者,CIF术语中的F 是指运费freight,合同中卖方的义务是按照通常的条件及惯驶的航线,负责租船或订舱并支付运费,这里所说的运费只是正常的运费,在运输中载货船舶可能遇到恶劣天气,船上的机器可能出现故障,需要避风或修理,也可能由于转船或绕航等发生的运费称为不正常运费。在CIF条件下,不正常运费均应由买方承担。船舶在没有到岸时,发生的运费仍需买方承担。所以,没有理由称CIF为到岸价。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