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a菱角
我想问 我觉得学前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注重兴趣,但是光有兴趣,将来上学后能通过各种英语考试吗?能拿到那些证书吗? 听听专家怎么说 徐凡:当孩子的能力与证书相匹配的时候,考试和证书给孩子带来的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孩子今后的路只能更困难。证书给孩子带来的不是学习的终结,而应该是新学习的开始。 看看专家怎么做 Sally: 孩子的学习需要一旦变为主动,才能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如果孩子愿意学英语,是不会害怕考试的,也能很轻松地“拿下”各种证书。通常,美式课堂中探索式的学习,让孩子们能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但有兴趣不意味着孩子考试就不行。比如,瑞思每年就有12 次的考核,采用美国同质的测试系统,重视过程评价,强调问题分析,告别评分排名形式,只有评估,没有淘汰,让孩子们从小学会自我纵向比较,发现自身问题和不足,并实现不断进步和成长。 我想问 我想用动画片做教材让孩子学英语。我会把一部动画片进行充分地讲解,再让他反复跟读数十遍,直到能分毫不差地背下来,我们才会学下一部。这样的学法合适吗? 听听专家怎么说 徐凡:有些原版动画片里的语言简单,易于理解,很生动,能吸引孩子看下去,用来作英语学习的辅助材料不错,能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好感觉。但当我们把这个过程做的太细时,比如把每一句话都拆分出来,让孩子反复背诵,可能就使孩子失去了对整个动画情景带来的好感觉,学习就又变成了枯燥的事情。 看看专家怎么做 Sally: 完全用动画片做教材,学习的是“死”语言,孩子可能会背“Cat,cat,come here”这样的句子,但他并不能把句子和情景结合起来,可能换一个情景就不会用了,这时候的语言就是“死”的,不能用来交流。我们只能说培养了个“Recorder”(复录机),既不会英语思维,也不会用英文进行交流。如果想借动画片学习英语的话,看过之后与孩子进行R o l e p l ay——角色扮演才是更主要的。例如, 家长扮一只猫,孩子扮演老鼠,进行情景对话,这样才能让语言“活”起来。角色扮演也会避免家长用中文来讲解情景过程,尽量多地用英语的“小浸入式”帮助孩子理解。 我想问 对于英语学习,我有两个担心,一是太早学了以后没了兴趣;二是占去孩子很多自由玩耍的时间,会不会因小失大? 听听专家怎么说 徐凡:我们一直主张“像学母语那样学英语”。孩子学母语时没耽误吃喝、没耽误运动,也没耽误对环境的探索。为什么?因为他每天都在学习其他事情的同时理解着语言,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运用着语言。语言对于他是鲜活的交流工具,而不是负担。 看看专家怎么做 Sally: 很多成人经历的英语学习是拿一本书死记硬背的“魔鬼式”学习,但是现在给孩子设计的英语课程却早已不是这样,非常活泼和有现实意义,孩子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萌生兴趣。学习英语与玩完全可以兼得,关键是找到适合孩子年龄与性格特征的学习方式。例如,我们在家里和孩子玩“跳房子”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用英文进行相应指令,比如和数字、颜色有关的等等句子。再有,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区域叫“布罗卡斯区”,3 ~ 12 岁,是这个区域的灵敏期,此时被存储的语言会被大脑认为是“母语”,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12 岁之后,绝大部分人的“布罗卡斯区”会“关闭”,此时再学语言,大脑会将这些语言存储在“记忆区”,运用时就不再那么自如灵活。
玉子狗尾草
性价比高的就是老师优秀免费用合理的,较好的学习方式是让他和外教接触,一对一的,提高效果会更好,速恩外教在北京是一次一付课时费的方式,还比较方便,是否合适最好带孩子在课前感受下。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