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bianlaidian
问题一:人均年收入怎么算 收入总额/((年初人数+年未人数)/2) 问题二:人均收入怎么算的 首先要知道什么叫收入,实际上,单位补交的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年金等都属于收入的范畴。再加上工资卡上的工资就是个人的全部收入,如果该人供养两个子女,再除以三,就是人均收入了。所以就算是你是学生,没有收入,中国的人均收入统计也会把你算进去。(个人觉得中国人均收入数据水分大的可怕)如果只算工资卡里的钱,其结果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问题三:家庭人均年收入怎么算的 例如一家4口 爸爸:3000元一个月 妈妈:2000元一个月 儿子女儿还在读书。 家庭人均月收入:(爸爸的收人+妈妈的收人)/(爸爸+妈妈+儿子+女儿) 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2000)/ 4 = 1250元 如果爷爷奶奶和你们住在一起的话,除以的数人还需要加上爷爷奶奶,以此类推,外公外婆也是一样的。 问题四:人均年收入怎么算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人均GDP就是GDP除以人口基数。 问题五:家庭月均收入怎么算 二、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 (一)工资及其相关的奖金、津贴、补贴等劳动收入; (二)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者扶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 (三)因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依据国家和本市规定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一次性安置费; (四)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 (五)离退休养老金; (六)储蓄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保险给付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收入; (八)出租或者变卖家庭财产获得的收入; (九)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予; (十)自谋职业收入; (十一)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合法收入。 实物收入按市场价计算。 各类收入按实际收入额计算;但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一次性安置费和基本生活费,在扣除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后,剩余部分按照该费用所依据月数的平均额,计入家庭收入。 三、家庭成员的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各级人民 *** 给予的一次性奖励、慰问金和荣誉津贴; (二)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伤残护理费及保健金; (三)残疾人补助; (四)义务兵的退伍安置费; (五)职工因工负伤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及死亡职工的亲属享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六)独生子女保健费及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金; (七)在校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 (八)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临时性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金; (九)参加公益性岗位获得的收入的三分之一;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计入家庭收入的收入。 问题六:家庭人均年收入怎么计算?急!!!(求能详细点) 把所有人一年的所有收入加一起,除以总人数,就是每个人一年的平均收入,如果要算一个月的,用所有人一年收入总数除以总人数,再除以十二,这就是每个人一个月的平均收入,依次类推, 问题七:全年平均工资怎么算? 这还不简单 算年的1600*12 平均月就是1600.如果你有奖金之类的自己累加啊 问题八:怎么算人均年收入 5分 所有人一年总的金额除以总的人数=年平均收入
李小姐梦游记
1.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 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 (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 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 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 (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干政府消 费支出十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产形 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十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值总额。 2.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 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3.社会总产值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 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也称社会总产品,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4.总投资 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全部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是指各部门占用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库存,以及战略物资储备等的增加额。总投 资,反映投资的总规模,对于研究投资规模。投资效益、投资结构、投资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5.国民经济类型划分 是指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和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划分经济类型的规定。根据《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目前,经济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 6.全员劳动生产率 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 产量。它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 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其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7.农业总产值 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总量,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它用价值量形式综合说明一定时期(通常指、年)农业生产的总成果或总规模。它是观察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研究农业内部比例关系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布局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 8.农业增加值 是指农业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或劳务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一个单位或行业对 社会所作的贡献。从宏观上来说,农业增加值是计算农村生产总值的依据,即农村生产总值等于农村各部门增加值之和;从微观上来说,农业增加值的计算,可以全面反映农业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投入、产出、效益及收入分配关系,有 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按“生产法”计算的农业增加值,其计算公式为: 农业增加值= 农业总产出一中间消耗(中间产品消耗和劳务消耗) 按“收入法”(或称分配法)计算的农业增加值,其计算公式为: 农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9.农业劳动生产率 是指农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既可用实物量计算,也可以用价值量计算。在研究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时,通常计算价值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农业总产值或农业增加值 农业劳动生产率: 10.工业总产值 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计算工业产品销售率和其他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但各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 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全部产品的成品价值+报告期工业性作业价值+(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末余额- 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初余额) 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的价格有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面上才有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生产函数Q=AL“IK”2 Mi3。式中,Q为产量;L为劳动的数量;K为资本的数量;M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29.角点解(Corner 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 30.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的价格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就是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 成本递减行业是指具有向下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平均成本下降。 34.规模收益递减(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36.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of loanable funds)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量与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37.贴现率( Discount rate) 当利率用于计算投资的净现值时,它被称为贴现率。 38.可分散风险(Diversifiable risk) 可以通过多样化来避免的风险是可分散风险。 39.主导厂商( Dominant firm) 在寡头垄断的行业中,主导厂商是一个制定价格的大型厂商,它允许该行业中的小厂商在此价格下销售它们想出售的全部数量的商品。 40.优势策略(Dominant strategy) 不论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优势策略对一个局中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策略。 41.双头垄断(Duopoly) 双头垄断是指有两个卖主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古诺模型,以及其他模型中都涉及双头垄断。 42.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经济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况,所进行的任何改变都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损失而能增加一些人的福利。这样一种状态就是经济的有效率状况(或者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43.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44.生产的经济区域(Economic region of production) 生产的经济区域是指等产量线斜率为负的投入品组合。没有一个厂商会在等产量线斜率为正的点上运行,因为在这种点上总会有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为负。 45.经济资源(Economic resource) 经济资源是指一种稀缺的、要求一个非零价格的资源。 46.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47.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根据这一假设,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这个假设有三种形式。) 48.财富状况(Endowment position) 财富状况是指消费者每年的收人。 49.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50.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指没有任何变化趋势的状态。例如,均衡价格就是一种能够维持的价格。 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 capacity) 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垄 52.断竞争理论 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3.扩张路径( Expansion path) 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54.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e) 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55.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 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紫晨郡主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roducer’s Price Index),GNP缩减指数(GNP Deflator)。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 CRB是期货价格指数,反映期货价格的高低ECI是就业成本指数
夏初哥哥
1.GDP与GNP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2.GDP与GNP侧重点不同。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