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2

whahappy502
首页 > 英语培训 > 思南100英语三年级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r.白马王爷

已采纳

思南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辖属铜仁地区,历史上思南出了很多名人,明清两代考中进士32人,举人360人。田仁智(?-1376),元朝镇远同知田茂安之二儿子。思州宣慰使田仁厚首先纳款于朱元璋,朱元璋授田仁厚为思州军民宣慰使,而田茂安刚不屑堂侄田仁厚的统辖,便割镇远、思南地方献明玉珍,明玉珍授田茂安为思南道宣慰使,设都元帅府,授田茂安的儿子田仁政为龙泉坪宣慰使,田仁智为镇远军民同知,其弟田仁美为统兵元帅。田仁厚忿恨,遂于于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率兵攻破龙泉坪,田仁政、田仁美战死,田茂安亦抱病亡,后由田仁智袭思南道宣慰使职,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后,田仁智遣都司杨琛为使归顺朱元璋,朱仍授其为国南道宣慰使、司治龙泉坪,后迁镇远,再迁水德江(思南)。至此,昔日的思州一分为二,即思州、思南二宣慰司,田氏两家互相仇杀几十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田仁智入朝进贡,授忠顺大夫。九年(公元1376年)十二月,朝贡归至彭泽时染病身故。安康字汝锡,明朝思南府人。幼时读书青鸾溪边,非常用功,晚上挑灯夜读,灯油燃尽时,烧柴火继续读书。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事认真,督造御器时,节约料价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在云南时,当时数万少数民族聚集起义,他单骑深入起义群众之中,向他们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起义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祸。老百姓感激他,为他修祠纪念。他为官廉洁,任满回乡时,行装仅衣被数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绩,其父安逸被敕赠南京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赠中宪大夫。安康擅长写诗,著有《青鸾溪集》,创作有《思南十咏》等诗。《黔诗略纪》录其诗二首。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幼读书用功,聪敏过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户科都给事,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田秋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绩斐然。他革除内府监滥支皇室膳食费,清理光禄寺浪费资财,裁减太常寺过多的人役,酌削御马监冗重开支,规劝皇帝天地坛祭祀和迁冢中不要劳民伤财。云南镇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长莫及,京中官员不敢过问,他他具奏弹劾等等。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州县学校,在贵族开科取士。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以后的120年间,因为没有乡闱,很多读书人参加考试,都要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去应试,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贵州开设乡闱,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秋能诗,擅长书法,思南潮底有石临官道,高数尺,上携"黔中柢柱"四字,为田秋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书。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王蕃自号一瓢斋,明朝贵州思南府人。生活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0年),读书不求仕进,安贫尚义。工于篆隶,擅作墨梅,为诗清逸。所交多名流,著有《一瓢斋集》。《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误作王审。李渭(?-1589),号同野,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郎、韶州知府、广东副使、云南左参议等。任官期间,能廉洁自守,尊爱百姓。初由华阳知县升和州知州、高州同知时,曾有合浦令、化州、吴州吏以珠宝、金银相贿赂,被李渭叱之不受。渭潜心研究儒学,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受人敬仰。他是贵州有名的理学家,一生治学以孔子"四不"为准则,主张修养的功夫是"无欲",还进一步阐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他与清平的孙淮海、贵阳的马心庵被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学者称他"同野先生"。明神宗赐他对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他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学者如影相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曾有江西万安人赖嘉谟,首以为师,大有德而去,考中进士,官四川左参政。又有江西徐云从学,敬仰同野笃实,终生不忍离去。思南人则有冉宗也、胡学礼、田憔安等都继承了同野之学。李渭一生著作颇丰,有《诗文》三卷、《先行录》三卷、《毋意篇》一卷、《简寄》二卷、《杂著》一卷、《家乘》十二卷、《大儒治规》三卷等。《黔诗纪略》录其诗十首。尤善书法,在思南有其多处摩崖石刻,如中和山有"中和",点易洞有"点易洞"、"云深外",朝阳洞有"不舍昼夜",万胜山顶有"卧月眠云"等。敖宗庆字汝承,号梅坡,明朝思南府(今贵州思南)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初授行人、常典,分守河南,教民垦田,引水灌溉,躬课耕耨,河南人乃知种稻的好处。后晋升广西按察使,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晋升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梅坡天资殊绝,读书目数行下,与李鹏野同岁中举,同野以讲学著,而梅坡则为文章与之齐名,所著《梅坡集》,惜不传。张守宗(1525-1603),明朝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举人,次年中进士。历官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晋升辽府长史。事公正,不徇私情,晚年辞官回乡,敬养老母,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寿终,享近七十八岁。葬于思南河东万胜山顶。萧重望字剑斗,明朝贵州思南府(今贵州思南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举人,次年成进士。初任河南阌乡县知县,调祥符行取,再拜云南道监察御史。告养归,服除起官,进都察院佥都御史,不竟其用,卒于官,当时%论深感惋惜。萧重望操行严正,学问高深,在河南作官时,多有政绩。任御史时,曾四次奉命巡视,上疏奏章数十起,所言皆是国家要事。告养归时,仍疏安边五事:请置偏沅巡抚,复云贵总督,设思南府同知、建印江县学,增置安化县等。著有《奏草》,已失传,惟存《请增申侍御土木堡忠臣庙名位》一篇。《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田仰字百源,明朝贵州思南府(今思南县)人。系遵义府通判田贡国之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性严介,官吏部主事,太仆寺卿、四川巡抚、四川总督等,所到之处,皆有政绩,无不塑像奉祀。在平定奢崇明叛乱时,因桃红坝大捷有功,嗣任总漕,晋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思南府续志·乡贤》有介绍。田景猷(?-1624),字观野,明朝贵州思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次年进士。痛恨安邦彦叛乱,疏请皇帝敕书宣谕,廷议壮之,即擢升田景猷为职方主事。明安邦彦围贵阳,景猷单骑往,晓以祸福,令罢兵归顺朝廷。安邦彦不听,但慑于他的威名,也不杀他。使其羁赋营中。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解贵阳围时,田景猷逃出贼营,向王三善报告贼营的虚实,使王三善大破贼营。后随王三善征战,直至水西。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春,王三善从大方还军至内庄时兵败遇害,兵皆散。景猷下马叹曰:"臣不能报陛下,死有余憾唉!"遂遇害。后来,朝廷赠田景猷太常少卿。孙顺号茜溪,明朝贵州思南人。明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举人。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官浙江安吉知州、行取授兵部浙江司员外郎,升本司郎中。永历称号,相从戎马间,官至兵部尚书。永历亡后,隐居著述以终。《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郭石渠字文渊,贵州思南县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进士。钦赐一品,官翰林院检讨,历任礼部、吏部、刑部郎中。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任乙卯科陕西省正考官,转江南道监察御使。秦魁榜(?-1868)又名秦崽崽,秦黑胡子,清朝贵州思南县人。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腊月,灯花教首刘仪顺,于思南鹦鹉溪与致和团首何冠一组织白号军起义,攻破思南,杀死知府,于次年二月在思南岑头盖修筑大营垒,驻军两万余人。九年(公元1859年),刘仪顺又在岑头盖建宫殿,设府署,立朱明月为秦王,刘仪顺自任左丞相,封秦魁榜为右丞相。白号军纵横千余时,聚兵数十万,持续十余年,联合苗、回义军,先后攻下了思南、印江、石阡、湄潭、务川、绥阳、正安、桐梓、遵义、仁怀、黔西、大定、定番、广顺、镇宁等府州县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秦王政权迁往秦魁榜的家乡思南秦家寨。白号军的胜利震动了清朝最高统治者,他们调集川军、湘军前来镇压。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六月,川军攻陷玉华山,接着进攻岩门关的时候,刘仪顺、秦魁榜被叛徒捉住,慷慨就义于成都,历时十多年的白号军起义最后失败。胡胜海(?-1868)小名胡黑二,清朝贵州思南人。黄号军农民起义军将领。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二月,在安化乾溪梅林寺(思南境内)起义。用黄色头巾包头,故称黄号军。仍奉刘义胜为教主。同年四月攻下务川城,进逼沿河。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黄号军配合各地号军围攻余庆城,夺取荆竹园,作为军事政治中心。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清军围剿中被俘,惨遭杀害。程掝林清朝贵州思南县人,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举人,十五年(公元1889年)进士。官翰林院总纂,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任甘肃乡试正考官。平生精研说文,著述甚富。所著《说文通例》未刊稿本,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曾以三千金求出版,未应允。旷继勋旷继勋(1897年—1933年),男,汉族,原名大勋,号集成,贵州思南县人。少时只读过三年私塾,从小好动,爱弹跳,会骑马,练就了一副轻捷矫健的身躯。辍学后随父串乡摆摊卖药。1919年入川当兵,历任连长、营长。1925年升任黄隐江防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不久江防军缩编为第七混成旅时改任第二团团长。同年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分管财政。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蓬溪县苏维埃。后出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等多个红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1933年夏,在四川通江洪口牺牲,时年三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肖次瞻肖次瞻(1905.10--1940.12)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汉吉,汉族,中共党员,黔东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创建人,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人。13岁考入镇远中学,后考入常德教会学校,专习英语、数学,1924年随父到武汉,就读于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创的共进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熊大瀛熊大瀛6岁入私塾,10岁进小学,17岁毕业于贵州省立七中,继而就读于贵阳师范学校。在省立七中就读期间,他通过阅读革命书籍,对共产主义有了初步认识,并成为革命青年中的骨干之一。1938年元月从贵阳师范学校毕业后返回家乡,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根据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决定,与肖次瞻(见“肖次瞻”条)等筹建中共思南县临时工作委员会。9月初,中共思南县委员会正式成立,熊任组织委员,经常到县中、小学“读书会”去教唱革命歌曲,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政策和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和卖国行径。1940年2月肖次瞻调离贵阳后熊大瀛继任中共思南县委书记,积极出版县委机关刊物《思南教育旬刊》,宣传鼓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7月12日思南县委遭敌破坏,熊大瀛被捕,在狱中继续和敌人斗争,于1941年8月被敌杀害

思南100英语三年级

179 评论(10)

我的飞飞

驾车路线:全程约1048.6公里

起点:中山市

1.中山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转进入松苑路

2) 沿松苑路行驶210米,直行进入柏苑路

3) 沿柏苑路行驶220米,右转进入康乐大街

4) 沿康乐大街行驶220米,过左侧的新康乐便利店约200米后,左转进入孙文东路

5) 沿孙文东路行驶760米,过右侧的润海百货约280米后,进入莲塘路

6) 沿莲塘路行驶4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莲塘路

7) 沿莲塘路行驶110米,在第2个出口,朝莲员东路/员峰桥方向,左转进入莲员东路

8) 沿莲员东路行驶570米,过右侧的森杰音响约60米后,稍向左转进入莲员西路

9) 沿莲员西路行驶1.2公里,过员峰桥约280米后,直行进入彩虹大道

10) 沿彩虹大道行驶1.9公里,过北外环彩虹大道立交桥,左前方转弯

11) 行驶40米,过北外环彩虹大道立交桥约290米后,直行进入北外环路

12) 沿北外环路行驶470米,直行进入沙古公路

13) 沿沙古公路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沙古公路

14) 沿沙古公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15) 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行驶3.1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2.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行驶930米,过广珠西线中山西立交,直行进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3.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行驶55.3公里,过海南立交,右前方转弯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花地大道南

5.沿花地大道南行驶1.2公里,过右侧的斯朗商务约250米后,朝花地大道/珠江隧道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430米,过左侧的花地阳光商务大厦约50米后,直行进入花地大道中

7.沿花地大道中行驶1.3公里,过右侧的麦当劳芳村花地大道中路分店约300米后,直行进入花地大道北

8.沿花地大道北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珠江隧道

9.沿珠江隧道行驶740米,过左侧的隧兴广场约30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黄沙大道

10.沿黄沙大道行驶310米,过右侧的燊城电器约60米后,朝增槎路/火车站/内环路(B)线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11.沿匝道行驶150米,直行进入内环路

12.沿内环路行驶2.6公里,过左侧的城启大厦,朝增槎路/金沙洲大桥/广清高速/环城高速(北环)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西场立交桥

13.沿西场立交桥行驶330米,过西场立交桥约200米后,直行进入东风西路

14.沿东风西路行驶100米,直行进入增槎路

15.沿增槎路行驶780米,过右侧的西华园大厦,直行进入增槎路

16.沿增槎路行驶70米,直行进入增槎路

17.沿增槎路行驶300米,朝北江大堤/飞来峡水利枢纽/S81/环城高速(西行)方向,直行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370米,直行进入广清高速连接线

19.沿广清高速连接线行驶5.0公里,过广清南连接线立交桥,直行进入广清高速公路

20.沿广清高速公路行驶60.3公里,朝清新/连州/岗头/G107方向,直行进入广清高速公路

21.沿广清高速公路行驶130米,在第1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江南北路

22.沿江南北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S114

23.沿S114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江北路

24.沿江北路行驶5.4公里,稍向左转进入清和大道

25.沿清和大道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清连高速公路

26.沿清连高速公路行驶90米,直行进入清连高速公路

27.沿清连高速公路行驶122.3公里,直行进入横山仔隧道

28.沿横山仔隧道行驶370米,直行进入清连高速公路

29.沿清连高速公路行驶13.2公里,在三排/九陂/清远民族工业园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0.沿匝道行驶640米,朝九陂/S114方向,右转进入S261

31.沿S261行驶500米,右前方转弯

32.行驶220米,直行进入S114

33.沿S114行驶15.8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城南大道

34.沿城南大道行驶1.3公里,稍向左转进入S114

35.沿S114行驶930米,左转进入慧光路

36.沿慧光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番禺路

37.沿番禺路行驶2.0公里,过右侧的三古滩村约200米后,直行进入S114

38.沿S114行驶54.0公里,直行进入S216

39.沿S216行驶40米,直行进入南风坳隧道

40.沿南风坳隧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S216

41.沿S216行驶13.8公里,过左侧的伍家村约220米后,右转

42.行驶840米,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43.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70米,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44.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211.0公里,在白仓/大盛/新宁/G207出口,稍向右转进入白仓互通

45.沿白仓互通行驶170米,过白仓互通约850米后,直行进入YJ18

46.沿YJ18行驶3.3公里,右转进入G207

47.沿G207行驶12.8公里,左转进入振羽大道

48.沿振羽大道行驶650米,过右侧的峡山村约130米后,右前方转弯

49.行驶8.3公里,直行进入S317

50.沿S317行驶27.9公里,进入桃花路

51.沿桃花路行驶2.2公里,左转

52.行驶100米,右转进入朝阳路

53.沿朝阳路行驶670米,过右侧的信合大厦约230米后,左前方转弯

54.行驶350米,右转进入沿江中路

55.沿沿江中路行驶600米,直行进入资江北路

56.沿资江北路行驶600米,过左侧的万佳旺超市,右转进入紫阳路

57.沿紫阳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S219

58.沿S219行驶1.1公里,进入S219

59.沿S219行驶150米,在第3个出口,朝G60方向,左转上匝道

60.沿匝道行驶250米,过左侧的沈家垅约410米后,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61.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56.5公里,直行进入曹拢隧道

62.沿曹拢隧道行驶19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63.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林家溪隧道

64.沿林家溪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65.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3.3公里,直行进入月溪隧道

66.沿月溪隧道行驶52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67.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拱坝隧道

68.沿拱坝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69.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63.8公里,过舞水大桥约1.5公里后,直行上匝道

70.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71.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8.5公里,直行进入水冲隧道

72.沿水冲隧道行驶55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73.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30.6公里,过右侧的黄桑坪,在土桥/G320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74.沿匝道行驶790米,左转

75.行驶240米,左转进入G320

76.沿G320行驶22.6公里,过右侧的团峰岭约140米后,右转进入X584

77.沿X584行驶30.3公里,过左侧的东门约250米后,直行进入滑石坡路

78.沿滑石坡路行驶86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汞都路

79.沿汞都路行驶7.5公里,直行上匝道

80.沿匝道行驶830米,直行进入铜玉高速公路

81.沿铜玉高速公路行驶25.8公里,朝遵义/昆明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82.沿匝道行驶77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83.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5.3公里,直行进入木弄隧道

84.沿木弄隧道行驶24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85.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109.0公里,在思南东/S304出口,稍向左转上匝道

86.沿匝道行驶2.0公里,右前方转弯

87.思南县内驾车方案

1) 行驶3.6公里,过右侧的红太阳家电商场约150米后,右前方转弯

2) 行驶140米,右转进入城北街

3) 沿城北街行驶540米,左转进入府后街

4) 沿府后街行驶7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思南县

参考资料来自百度地图

269 评论(8)

得帮小赵

历史英雄人物: 1、辛亥革命先驱席正铭,男,土家族,贵州省思南府沿河司(今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生于1884年,牺牲于1920年。席正铭学习刻苦,思想活跃,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成立“历史研究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席正铭升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在武昌成立“竞存社”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同年6月在于佑任、宋教仁的帮助下,组织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学生代表参与辛亥革命起义的酝酿策划工作。起义前夕,组织五百多人参加辛亥革命的武装起义。起义成功后,先后受任湖北都督府参军、贵州宣抚使、留都督府襄赞。中华民国建立后,任职陆军部。不久,受孙中山派遣,随杨荩诚(受任贵州都督)回黔。途中,与抢先占领贵阳的军阀唐继尧的滇军发生争战,众将士推席正铭为司令,率部入黔占领松桃,兵分三路直取铜仁城下。唐继尧为抵御黔军准备放火焚烧城池,为不让人民遭受不幸,席正铭主动放弃进攻铜仁,撤到四川省秀山一带。入黔失利后,于1914年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先后担任中华革命党贵州支部长、贵州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中将参军等职。1915年被推举为中国留日陆军同学会总会长。后奉孙中山之命返回京、津等地,开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兵运活动。在席的努力下,京、津、保、川、黔、桂、滇、赣及香港、南洋等地的陆军同学分会很快联络起来准备带兵讨袁。不久,孙中山任命他为中将参军。1919年11月,席正铭受任黔军总司令。1920年2月8日,上任途经四川白市驿被谋害,年仅36岁,孙中山得此噩耗痛惜不已,亲笔题词:“席正铭烈士。”黄兴题词:“男儿的一代英雄!”。牺牲前,席正铭与孙中山先生交往密切,常有信函、电文来往。有资料显示他们书信往来12封,电信9次。现存孙中山先生回复席正铭书信墨迹2件,席正铭手迹遗稿1件。席正铭的很多建议均被孙中山采纳,1919年向孙中山上书提出“中国应以俄以师”的革命主张,孙在回信中对他的提议深表同情。遗作有诗集《冷冷山人集》。 2、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男,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后被杀害。 3、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男,1896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青年时代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曾任中央执委会委员,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同年秋,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一起,由阮爱国(即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3月回国,先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豫陕区委书记,领导了河南党的建设和工农运动。1926年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并参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国农民协会驻农民国际代表,并入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参与领导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晋、绥、新等地农民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后在包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近6年的铁窗生活中,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前夕,他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8月到达延安,先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起历任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等职。期间,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政治、军事文章,参与研讨和制定了许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指示,对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前后,他曾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之一,多次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1944年5月,他作为林伯渠的助手赴西安、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他还协助董必武主持中共南方局的工作,11月起任中共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1945年6月,他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重庆谈判期间,他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协助毛泽东、周恩来工作。1946年1月,他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他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同秦邦宪、叶挺、邓发和黄齐生等,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因天气原因,能见度很低,飞机中途迷失方向,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 毛泽东为“四八”烈士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得知王若飞遇难后,悲痛地说:“失掉了他,好象失掉一种力量,失掉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4、抗日爱国将领陈蕴瑜,男,贵州平坝人。1916年考入贵州讲武学堂第二期。1919年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营长、团副,黔军第四混成旅参谋长。1931年后任黔军第二十五军上校参谋,第三师副官长等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一○二师六○七团上校团长并率部由河南开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保卫战。1937年12月,改任一○二师三○四团上校团长,并于1938年4月,奉命开赴徐州前线作战,收复我失地苇楼。5月下旬,日军3次派兵增援,以5倍于陈团的兵力进攻苇楼,与敌血战两昼夜。弹药已耗尽,全体官兵在陈蕴瑜临危不惧地指挥下,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终将敌人两次反扑打退。5月23日,当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步兵炮兵协同发起第3次反扑时,陈蕴瑜不幸中弹,光荣殉国。 5、红军高级将领周逸群,原名周立凤,男,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周逸群7岁入铜仁城南小学,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贵阳南明学校中学部,博览群书,尤其喜爱中国历史,格外崇拜著名历史人物。他的作文《诸葛亮辅汉于蜀论》被评为全校优秀文章,刊于《南明杂志》。周逸群还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拥护贵州独立,被喻为“有抱负的青年”。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任“青年军人联合会”主任,领导联合会同蒋介石支持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坚决斗争,先后创办了《青年军人》、《中国军人》等刊物,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贺龙部任师、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后任第20军第3师师长,率部参加瑞金、会昌等战斗。曾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军在广州潮汕地区失利后辗转到上海。1928年1月,周逸群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与贺龙赴湘西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途中参与领导鄂中鄂西地区年关暴动和桑植起义。3月上旬到达湘西桑植洪家关,与贺龙一起组织工农革命军,举行桑植起义。起义受挫后转往石首,重建中共鄂西特委,任书记。他统一鄂西地区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赤卫队,在洪湖、白露湖和华容东山一带开辟了若干块游击根据地。1929年春,把江陵、监利等县游击武装整编成鄂西游击大队,后扩编为鄂西游击总队,兼任总队长,领导鄂西地区军民,运用“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和“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等游击战术,挫败了国民党军及地主武装的多次“清剿”。12月,主持召开鄂西地区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关于鄂西党目前的政治任务与方针》、《关于军事问题》等项决议案,推动了鄂西地区革命斗争的继续发展。1930年2月,周逸群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兼任政治委员,与军长旷继勋率部连克潜江、郝穴、调弦口等城镇。4月主持召开鄂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7月率红6军与红4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红2军团,任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与贺龙领导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9月,调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主席。在红2军团主力南征、国民党军重兵“围剿”的极端困难情况下,领导组建江左、江右军两个指挥部和独立团,与段德昌指挥部队依靠苏区人民,利用洪湖地区江湖港汊的有利地形,避强击弱,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相继取得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保卫了洪湖苏区,壮大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 1931年5月,夏曦取消湘鄂西特委,周逸群改派做兵运工作,未几,周逸群被夏曦秘密杀害。 时年35岁;时至今日,洪湖人民仍然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洪湖水上长莲苔,莲苔年年把花开,莲花时开时又谢,烈士鲜花永不败。”表达对周逸群的无限哀思。 6、红军高级将领旷继勋,号吉臣,男,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贵州省思南县人。少年读私塾3年。1911年,16岁时入川参加反清保路同志军。1912年投川军赖心辉部当兵,1920年升连长,1923年升营长,因受《向导》刊物影响,在自己的队伍中传播革命理论。1925年部队编入邓锡侯江防军黄隐部,任过团长、旅长等职。当他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时,便与好友王文鼎在军营中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并派人到广州找共产党接头,得到党的支持。次年由秦青川、王文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发动清党运动,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人,旷继勋坚定地与敌人进行斗争,并在他的部队中隐蔽党员、清除敌特,保卫党的机关。1928年夏,刘丹五第7混成旅参加“四川同盟军”发动的川东之战,后因失利退驻罗泽洲防区。旅长刘丹五称病未归,由旷继勋代理旅长,率部从广安移李家钰防区,驻遂宁县永兴场一带。旷部驻遂后,在邓锡侯、黄隐借口整编和李家钰、罗泽洲企图吃掉其部的严峻时刻,他毅然报请省委要求批准起义,以保存革命实力。省委即派罗世文、邹进贤(朱三元)到部参与筹划。他们起草了《暴动计划书》准备好了起义的旗帜、臂章、帽徽和标语。1929年6月29日下午,旷继勋带领全旅2000余官兵在蓬溪县大石桥乡牛角沟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旗帜,宣布起义。旷继勋任总指挥,罗世文任党代表,邹进贤(朱三元)任前委书记。他们将部队编为两个师8个团,于当夜兵分南门、西门两路攻打蓬溪县城,与边防军一个骑兵团激战4小时之久,击毙守城士兵20余人,敌人于次晨向文井方向撤退。起义军攻占县城后立即没收县政府大印,烧毁征收局的粮册,释放在押犯,成立“蓬溪县苏维埃政府”,以“四川工农红军革命委员会”名义贴出布告,它是四川出现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起义后,旷部转战西充、营山、渠县、达县、梁山之间,所到之处即打土豪,分浮财,建立政权,深受工农群众欢迎。同年7月30日,抵梁山县虎城镇猫儿寨险地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寡不敌众,起义失败。省委派人将他送往上海。党分配他参加中央特科“打狗队”,他有力地打击了叛徒、特务和青帮流氓的反动气焰,保卫了党的中央机关。1929年冬,在湖北江陵、当阳等地开展兵运工作,他策动了三连的白军起义,并将队伍开进洪湖地区参加红军,先后任红六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1931年10月又在徐向前部任红25军军长兼独立师师长。1932年12月29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后,旷任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为了分化瓦解敌人,建立统战关系,写了一封信给原在军阀部队里身为旅长的朋友谢德堪,想开导他们拥护红军,争取起义,被张国焘查获此信,张便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等罪名,逮捕了旷继勋,于1933年6月秘密处死于通江县洪口场,时年39岁。1937年在延安批判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毛泽东指出:“旷继勋同志是好同志,被张国焘错误迫害,应作烈士待遇。”中央追认旷继勋为烈士。 7、为创建贵州地下党牺牲的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男,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13岁到一商号当学徒,15岁时因不堪老板虐待逃到重庆,此后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1933年出狱后返回家乡毕节,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并在斗争中发展进步青年入党。1934年1月,林青等人在毕节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支部。林青在毕节的抗日救亡活动,积极而有成效。他将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宣传革命的群众团体——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以文艺的方式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林青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军阀的仇视。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林青闻讯后立即奔赴遵义。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李维汉会见了林青。林青向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李维汉代表中央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指示由林青等人组成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不久,贵州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工作搞到敌人的军用地图和密电码本,交给了中央特派员潘汉年,为红军长征做出了贡献。同时,林青又将从遵义带回的红军战报秘密传阅,并利用刊物宣传红军、宣传抗日。同年7月19日,林青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先以高官厚禄收买他,妄图彻底破坏贵州地下党组织,被林青坚决拒绝。敌人又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和死亡威胁,妄图撬开他的嘴。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林青坚贞不屈,义无反顾地面对死亡。1935年9月11日敌人将林青押赴刑场。行刑前,林青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大义凛然,从容面对死亡。凶残的敌人为阻止他,竟然用刺刀刺进他的口中……林青壮烈牺牲,年仅24岁。 8、肖次瞻(1905.10--1940.12),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汉吉,思南县人,男,汉族,中共党员,黔东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创建人。13岁考入镇远中学,后考入常德教会学校,专习英语、数学,1924年随父到武汉,就读于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创办的共进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上海、湖南洪江等地,主办了《黔首周刊》、《洪江周刊》,抨击时弊。1930年初,回到思南,从事共产主义革命活动。1931年春筹办了八县联办中学,并任教务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介绍进步书刊给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革命思想。1935年3月到贵阳,从事马列著作研读,不断撰文在《新黔日报》副刊发表,并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共产党组织。1936年受凤仪小学聘请任教务主任。1937年9月,进步青年商学礼从贵阳师范学校毕业回思南,带来中共中央文件和进步书刊,组织商学礼、肖毓雄等人学习,并搜集进步书刊办起了“凤仪图书馆”,传播革命道理,为建立中共思南地下党作好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1938年6月,中共贵州省工委派宁起琨来思南传达省工委承认肖次瞻党籍和建立中共思南地下党的决定,同时批准熊大瀛入党,由肖、宁、熊组成中共思南临时工作委员会,肖次瞻任书记。9月初,经省工委批准,正式建立中共思南县委员会,肖次瞻继任书记。先后吸收了新党员22人,建立了机关、思中、尧民农村小学3个中共党支部。1940年2月,肖次瞻调省工委工作,4月,任省工委秘书长兼贵阳县委书记。7月12日,中共思南地下党遭破坏,19日,肖次瞻在省立医院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并挖去双目的情况下,仍坚贞不屈。1940年1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国民党省保安处防空洞里,年仅35岁。

195 评论(11)

卡布奇诺有点

1,邓恩铭

邓恩铭(1901-1931),又名恩明,字仲尧,男,贵州荔波人。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2009年9月,邓恩铭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王若飞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出生于贵州安顺,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

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3,周逸群

周逸群(1896—1931),字立凤,祖籍湖北省蒲圻县,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宣传家、活动家,贺龙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早期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之一。

中国共产党三大革命根据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红军的创建者之一。2009年9月14日,周逸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4,旷继勋

旷继勋(1897—1933),男,汉族,原名大勋,号集成,贵州思南县人。少时只读过三年私塾,从小好动,爱弹跳,会骑马,练就了一副轻捷矫健的身躯。辍学后随父串乡摆摊卖药。1919年入川当兵,历任连长、营长。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5,黄大发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小学文化,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2017年6月30日,被授予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年份英雄”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大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旷继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逸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若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恩铭

265 评论(14)

伊可grace

李端棻 \王阳明、王若飞1、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 2、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杨龙友 3、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学者———姚茫父 4、清代著名才子、诗人———周渔璜 5、晚清著名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李端棻 6、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奠基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谢六逸 7、当代中国乡土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家———蹇先艾 8、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文史学家———陈恒安 9、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宋吟可 10、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萧娴

15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