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虎山大王
当年,日军每占领一地,就强制当地人学日语;今天,美军还没有打进来,强制全民学英语却已经搞了近30年了。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全民英语成了帮凶。其次,英语本身的缺陷造成学习资源的极大浪费,英语就像独轮车,使用它需要极大的精力与时间来学习,不像汉语,是自行车,学会以后使用方便省力。最后,计算机翻译系统的发展,使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价值。
李嘉图路
按照教育部门的回应,“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但并不等于英语退出高考”,所谓社会化的英语考试,就是由学校以外的第三方来做考试管理,最终使用的成绩可以选择。这样大大增加了英语考试的灵活性,给学生“刷分”的机会。从大的方向上来看,国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似乎在降低。由于长期从事留学咨询,几乎每天都接触英语,笔者想对这个趋势发表几点看法。
改革后的担忧:
1.英语是国际生活中的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交往中普及率比较高。中国正在崛起,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会越来越多,英语学习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事关重大。中国虽然人很多,但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还是稀缺的,英语作为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工具,还是非常重要的。
2.取消或减轻英语后,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的孩子。这些学生所能分配到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平时英语的培训会随着高考指挥棒的指引减少,再加上小城市英语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大城市的距离会加大,这些学生将来出国的机会会减小。
3.正规的国际班由于始终会把英语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所以国际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申请美国名校时占有一定优势。
4.英语学习会出现大城市集中的现象,主要是需求大、资源多。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国际化程度较高,这种趋势会加速他们的发展,其他地区的国际化速度也许会受影响。
说了些很多担忧,那么英语如果接着学应该怎么改?下面分析一下改革前高考指挥下存在的问题。
1.改革前的高考英语准备起来和语文、数学等处于同等地位,绝大部分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将来如果不出国的话,英语是用不到的。所以,英语在整个考试中占的比重应该减少。
2.改革的英语课程其实需要做的是从实用出发,笔者在多年留学规划的实践过程中,接触的学生很多。这些学生无论托福成绩多高,到美国后几乎无一例外的会叹息“听不懂,跟不上”。除了国内的语言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外,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英语学习实用性重视不够。学习的内容往往和实际脱节,同时,我们虽然特别强调语法,但中国学生往往是语法学不好——到了美国后和别人差的不是语音语调(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有口音是非常正常的),英语美国人听不懂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语法不正确。
修中圈儿
英语高考的问题是最近的一个热点,许多人都会议论,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下面来说说我的观点。
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今天我们国家想发展就需要和外国人有联系,不能,你甚至没有道路。我们说的改革,我们抨击的英语考试是这种故弄玄虚,装逼卖萌的思想,是对这门学科不认真不严谨的戏谑态度,不是英语本身。
你可以看很多英语知识,说明你是认真的,你是敏锐的。至少说明你上心了但你能说这是多年学校教育带给你的吗?你新东方送了多少钱?你自己背了多少单词?读了多少文章?
现代社会最紧迫的需求实际上是一个前沿科学,英语,只要是读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有体会。从小用英语学理科,将来阅读英文文献、与国际同行交流、撰写英文文章的障碍就会消弭无形。
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在于听说,而读写只要自己肯花工夫,与大城市的孩子不会有本质差距。用英语参加理科考试只涉及读写,同时也能起到逼每个人学英语的作用,于是解决了某些网友担心的“公平性”问题。英语这个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你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就会去学,用不着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来强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