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3

一个胖子0528
首页 > 英语培训 > 未来英语教学趋势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努力中的女人

已采纳

English is worldwidely accepted.You can use it in every country.people use it to communicate ,to do business.So it can't be erased.It will never die or disappear.

未来英语教学趋势

183 评论(14)

Banyantree212

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学习,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如何?视乎用在哪一方面。首先是日常或旅游方面,随着物流及电商邮递商品的急速发展,兼且海外旅游的机会增多,阅读英文商品说明或日常英语会谈的机会亦大增。商业方面,英语作为外贸沟通用的外语之一,仍然派上用场。学术方面,懂得直接阅读英文参考书籍、期刊及网上资料,有助及时掌握外国资讯。相信即使汉语成为国际语言后,情况分别不大。

254 评论(14)

小牛芸芸*

一些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王哲和李军军(2010)认为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外语通识教育也应当是深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杨枫和吴诗玉(2013)指出“语言是学习文化的基础,大学英语本身就是通识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在通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教学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侧重英语知识技能的培养,关注于语言的工具性,而往往忽略了其人文性特征。对此,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外《课程要求》也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课程要求》中所提到的教学目标和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所提出的要求与通识教育本质相吻合。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识教育的展开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做到英语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胡开宝和谢雨欣(2014)从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两方面分析得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走向应该是以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为主,也就是注重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素养的提高,实现英语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吴鼎民和韩雅君(2010)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并提出构建一个“语言+文化+多学科知识”的“三套车”内容体系。也就是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知识和多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来讲,语言作为第一套车不仅指英语,同时也包括汉语,因为学习者汉语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到英语水平的提高。中外文化作为“三套车”中的第二套车要求学习者除了注重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了解本国的文化,做到“知己知彼”,在与人沟通过程中既能熟知对方的国家文

178 评论(12)

babycarolyn

学习英语还是有必要的吧,特别是一种语言,就算美国走向下降趋势可是不还是还有其他国家吗,语言就是用来沟通的,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17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