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爱吃鱼
苏州大学专业有:
1、苏州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基地)、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2、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专业: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
3、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专业:历史学(师范)、社会学、旅游管理、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
4、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哲学、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5、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6、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英语(师范)、日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翻译、俄语、法语
7、苏州大学东商学院,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金融+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8、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专业:法学、知识产权
9、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专业:教育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应用心理学
10、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专业: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师范)、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11、苏州大学音乐学院,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
1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业:体育教育(师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
13、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14、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专业: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
15、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物理学、物理学(师范)
16、苏州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7、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外合作办学)
18、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化学类(化学、化学(师范)、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类(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19、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
20、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21、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2、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
23、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专业: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24、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专业:轻化工程、纺织类(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25、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26、苏州大学医学院,专业: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护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医学)、儿科学
27、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统计学、机械电子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
师资力量:
苏州大学学校有教职工5847人,专任教师3319人,其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3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位杰出人才,13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位青年拔尖人才,14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300人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zoemai0505
苏州大学学科教学(英语) 专业考研分享?
一、写在前面:很荣幸有机会可以分享我的考研历程。考研是我19岁做过最勇敢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次想过放弃,又还好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考研本身就充满了变数,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或许还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当中。但请记住: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我们记过的每一个知识点也是。可以允许自己偶尔泄气啦,但在心底要一定要对明天充满期待和希望!
二、基本情况:本科就读于某普通一本的英语专业GPA4.09。
三、关于专业和学校选择:在初中时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渐渐萌生了成为一名英语老师的念头,经过大学对英语系统的学习以及一些家教经历,更加明确了我这个想法。于是我决定报考学科英语专业。至于学校选择,之前来南京旅游的时候,对这个城市印象很好,并且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当时没想太多,没有过多关注报录比之类的,就这么固执且坚定的选择了苏州大学。
四、关于参考书目:苏州大学学科英语专业课一参考书目:
①王道俊、郭文安的《教育学》第七版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四版
③吴式颖《外国教育史》第三版
④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⑤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第四版
苏州大学学科英语专业课二参考书目:
①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
②吴翔林《英美文学选读》
在确定好目标学校和专业之后,我就开始入手参考书了。三月份,正式开始我的考研历程。
五、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建议:(每个人情况不同大家选择性参考哈)
1.专业课一
①基础阶段:理解书本内容。买好参考书之后,先浏览一下目录,大致了解书本内容。然后以章为单位,逐步阅读书本。在阅读过程中,将一些重点语句和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这样会更有针对性。作为三跨选手,本科对教育学知识接触不多,刚开始学起来简直就是摸不到头脑,所以我是跟着网课一起学的。看完网课之后,列出每章的思维导图来抓重难点,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检查理解。理解书本非常重要。对于后期的背诵有很大帮助,这个阶段千万不能偷懒!
②强化阶段:一轮背诵。理解好书本之后,刚开始面对要背诵的内容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后来我就结合网课明确背诵的侧重点,再接着背诵。为了保持各本书知识的完整性,我是一本一本接着背的。大家也可以四本书同步背诵,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然后我以章为单位,每章背诵完之后默写出本章的思维导图,以此检查一下自己的背诵效果。另外一定要复习复习复习!(重要的话说三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真的太痛苦了,我没有采用,我是第二天背诵的时候先根据思维导图复习一下第一天背的内容,然后才开始背诵新的内容,第三天背的时候复习一下前两天背的,以此类推…事实证明我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因为后来时间比较紧迫,考研前我的中教史和外教史只这样完整进行了一轮,后来在考场上还是能想起来的。(我这样不太可取,能多背还是多背8)这个阶段,四本书最好都要背完一遍。但我们也不能为了赶进度就草草的背,一定要保证质量。另外我们也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字进行加工转述。
③再强化阶段:反复背诵。由于我上个阶段没有安排好时间,导致进度有点落后,这个阶段主要就把重点放在了教育学和教心上,还是希望大家注意时间分配,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能多背就多背!背诵刚开始就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但随着遍数增多,完成一轮背诵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我们也会越来越熟练,甚至像是在说Rap哈哈哈。
④冲刺阶段:真题+针对背诵+模拟。这时候的背诵要更有针对性了,前期背的会比较全面,现在就侧重于高频考点和重难点。当然也不能只背,可以根据往年真题熟悉出题方式,把握出题方向,整理出不同题型的答题形式。苏州大学真题复现率还是蛮高的,一定要背真题。考前模拟也是非常必要的,多练习练习提前熟悉考场环境。可以打印出答题纸自己多模拟模拟,规划好答题时间,规范答题形式,对知识点查漏补缺。
2.专业课二
①基础阶段:理解书本内容。由于我本科学的英语,专业课二都是我的主修课程,理解起来会相对轻松一点。对于没接触过语言学和英美文学的小伙伴,还是建议跟相应网课,不然可能会一脸懵。语言学课本是全英文的,最好买一本中文的学习指南辅助理解。学完之后,可以做一下每章的课后习题检查理解。然后就是英美文学,不要被那么厚的参考书吓住!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全读。我建议先听网课,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阅读。重点作家和作品一定要多百度多了解,或者搜索相关论文加深理解,最后形成自己的见解。一定不要懒!对后期背诵真的帮助非常非常大!
②强化阶段:一轮背诵。语言学毫不夸张的说,整本书都要背,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苏州大学考的会有多细节。比如今年,就考了好几个犄角旮旯的题。由于我这个阶段没有平衡好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的时间,极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背333了,导致进度很慢,而且专业课二的重心都放在了语言学上,英美文学是很后期才开始背诵的。如果之前没有语言学和英美文学的基础,还是不要这样!暑假期间要背这么多书,时间确实很紧迫,但大家一定一定一定不要急,急于求成会严重影响背诵质量,欲速则不达!
③再强化阶段:反复背诵。虽然感觉语言学都能理解,但语言学有很多专业词汇,全英文读起来都费劲,背起来真的太太太难了。学语言学的时候:我懂了;背语言学的时候:我装的。所以对于专业课二,我把很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背语言学了。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先背中文再背英文,填空默背…大家可以多尝试一些背诵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
④冲刺阶段:真题+针对背诵+模拟。受一个学姐启发,我把语言学中的知识点和英美文学中的作家及其代表作都列在了A4纸上,结合真题在出过真题的知识点后面做标记(比如画星号),这样就可以非常明确出题重点。苏州大学语言学真题复现率挺高的,一定要背语言学真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背诵英美文学中的作家和作品(英美文学真题复现率很低,可以做排除法)。由于基础阶段基础打得好,笔记也记得好,在背诵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清晰地浮现出每个作家和作品,最后英美文学的背诵共计十天左右,为我背语言学节约了很多时间。可见基础阶段好好理解有多重要!但大家还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3.思想政治理论
所用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肖4肖8
徐涛网课、徐涛冲刺背诵笔记
①基础阶段:(7月—10月)看网课,理解知识点。强烈推荐徐涛的网课,能让你在快乐中得到升华。并且肖秀荣的题和徐涛的课搭配起来也挺好的。可以以章节为单位,看完一章视频之后就完成对应的1000题。
②强化阶段(10—11月)。二刷1000题。徐涛公众号每天也会有选择题,关注下可以白嫖。而且公众号还会有大题带背,有时间可以跟着背配套的徐涛冲刺背诵笔记。
③冲刺阶段(12月)。肖4肖8选择题一定要认真做,每个选项都要搞懂。可以关注小白考研的公众号,会有选择题背诵版知识点,还有其它家的选择题(比如腿姐、米鹏…)有时间可以练练。关于大题,不管怎样一定要把肖4背了,肖爷爷YYDS!我就是凭借着肖四神作,政治考了80分+。
4.英语
所用材料:考研单词、专四专八阅读、张剑黄皮书、各种网课。
①基础阶段(暑假前)单词+阅读。关于单词:我买了一本《17天搞定GRE单词》,里面介绍的背单词方法非常实用。我就按照这个方法不断重复记忆,5点多起床背单词,晚上再复习。另外我还搭配图形法(画图)记忆,这个阶段用的是纸质版单词书。关于阅读:阅读材料就是专四和专八阅读,如果本身不是英专生,还是不建议这种方法。每天两篇阅读并积累阅读中遇到的新词。
②强化阶段(暑假)单词+阅读。纸质版单词背完之后改用APP记单词(比如扇贝)。记单词是需要贯彻始终的。做完专四专八阅读之后我就开始做阅读真题了(明显感觉到难度下降),有时间可以从英语一的阅读真题做起,多练练总没坏处的。
③再强化阶段(9月-11月)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做真题中的其它题型,二刷阅读。第一遍逐词逐句理解,第二遍主要抓主旨和技巧,可以结合唐迟的阅读课来做。新题型比较简单,练几篇就可以。完型推荐宋逸轩的课,技巧性非常强。翻译比较简单,每天练一篇。
④冲刺阶段(12月)作文。结合网课总结出自己的模板,多练几篇。
苏大学科英语333教育综合的参考书一共是四本,和大多数院校333考察的书目相同,分别是《教育学》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教程》《当代教育心理学》。
六、复试准备经验
①录取情况:2021年我的这个专业拟录取是21人,其中本校12人,士兵计划1人,其它的都是联合培养类型,相比去年,今年的这个专业还算是扩招,总体难度还是很大的。
②参考资料:用到的资料是《文学导论(第二版)》
《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
③复习经验:今年由于疫情也是线上复试,面试的时候,仅仅提问了一些专业课的问题,所以在复习复试资料的同时,也要及时回顾一下初试的,从容一点,复试是没有那么难的,老师都很温柔。不过我们考的话,如果不是本校那么都是上的联合培养,建议学弟学妹考试之前了解一下各个学院的联合培养。
要不要找研友?
另外我发现,很多考研的同学都很纠结是否要找研友。个人觉得,不强求,因为和任何人相处都需要磨合,另外,即使你有了研友,考研说到底还是一趟关于自我的孤独的旅程,我相信很多经历过考研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说说我自己吧,我在考研期间基本上是一个人,一个人去图书馆、吃饭、回宿舍。我没有所谓的研友,除我以外的舍友都选择了考编,我一直是起得最早、回宿舍最晚的那个人。虽然是只身一人,但是我并不是很孤单,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的学习氛围特别好,大家都斗志昂扬,走廊里都是背书声,虽然大家互不认识,但又好像都认识。天气好的话,在图书馆到食堂那条阳光铺满的上坡路上,偶尔碰见几个熟人,我们互相say hi,或许闲聊几句,或许相视一笑,然后各自向前。
七、写在最后:不同于证书考试和期末考试,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持续高效地投入学习状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分享一句激励了我很久的话“不管有没有太阳,天总会亮的”。请相信,苦尽甘来。以上就是我的备考经验分享啦,由衷地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得偿所愿,我们更高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