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72

lily完美lily
首页 > 英语培训 > 高考英语三大改造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士多啤梨cake

已采纳

中央委员会委员许进先生这样说: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内,英语以及一些其他的外语课程,不应该与我们的语文跟数学成为同等的主课,而且建议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这句话引起了很大的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就明确提出废除英语高考,他的话迎合了许多人的心声,但是,有赞同必定有反对。取消英语高考动了许多英语好的人的蛋糕,他们据理力争,列出学习英语的种种好处。英语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绝望的存在,虽然数学也不被上大多数人喜欢,但还是最起码还能看懂,但是英语确确实实看不懂。但是我国的教育依旧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并不能很好地针对于每一个学生,作出一个特定的教育方式。所以在还没取消的时候,我们也要尽力地去帮助孩子学好英语。

有的辛辛苦苦学了几十年的英语,该记得都记得该背的都背了,等到真正工作时,却发现工作跟英语八杠子打不到一起,白白浪费扩展能力的时间。英语像魔鬼一样,紧紧缠着中国学生,无论将来要做什么工作,也不管将来的工作需不需要用到英语,都要学都要考,强迫似的制度和病态似的看重,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许多英语不行其他方面却极为优异的人才。当然,学习英语是有很多好处的:第一点,英语是语言类学科,学习英语有利于左脑思考,学生学习英语打开左脑,才更有机会更有基础的学习其他语言,也能更快上手艺术类的专业。第二点,英语是人的活字招牌。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不断扩大,外贸公司,外企员工也会越来越多,要求更会越来越高。英语对中国发展十分重要,它是衡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准之一,发展英语看重英语,中国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更宏大的展图。

高考英语三大改造

259 评论(10)

晴朗天空85

我认为今年的高考英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实不仅是英语,其他的科目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大家应该也能感觉的到,自从新高考政策实施后,高考考题变得更加多样化了,所以难度肯定也是增加了的。我认为从新高考上也能够看出它所释放的一些信息,比方说高考所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这就要求考生们平常要注意多积累,在课堂学习之余,也应该自主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虽然双减政策要求给孩子减负,但是高考对大家都是平等的,既然学校不会强迫孩子去学习,那么就要靠自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对很多高考生来说应该都非常的头疼,也是最容易失分的,因为像语文,政治,历史等遇到不会的题大家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叙述,好歹能写出点东西。但是英语却不一样,无论是看得懂题目不会写,还是根本就看不懂题目,都让人非常焦急。

而且英语不仅要求考生们会背,会写单词,还要去考生们会做阅读理解,会写作文。所以想要在英语考试当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不仅要打好基础,还应该坚持积累,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受到的英语教育都不错,特别是那些从小就上双语幼儿园和国际学校的孩子来说,英语应该是高考当中的加分项。

所以高考英语的难度也一年比一年高。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学习英语,平常多注意单词的积累,多联系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在考试之前最好是能准备几篇作文模板,这样就算是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了自己没有见过的作文题目也不至于无从下笔,还是希望大家在考试当中都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333 评论(11)

qiuchi0808

这不是真的,英语是一直在伴随着我们学习,而这次的政策只是取英语成绩的一部分进入总成绩中,并不是全部不计入总成绩。

275 评论(11)

夜未央周

你好!三大改造Three major reforms

134 评论(12)

Hexe留恋不往

支持态度。要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对高考改革探索之路有足够的了解,探寻高考英语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掌握相关政策的主要动因,如此才能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一、信义路高考英语科目改革的内容

(一)国家政策文件的依据

2010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列为本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并明确指出要“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将“有的科目”的提法具体到英语科目,明确指出要“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

201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13)。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更详细的行动方针,要求“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文件同时指出要“开展改革试点”,并明确要求“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

(二)地方性政策文件对比

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发布了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细化落实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的有关要求。2017年起,上海市将执行新的高考方案,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除6月外另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

文件还特别指出,“深化外语考试改革。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外语考试要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标准化考试积累经验”(上海市人民政府2014)。

二、影响高考英语科目指定的核心因素

影响新一轮高考英语科目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对汉语言文化纯洁性的担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及政策转移和国际政策网络的影响。

(一)政治、经济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大力发展英语教育的举措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并在2001年达到顶峰。当年教育部要求全国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必修课程。这一举措背后有着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动因。当时中国正处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时期。

之后,学习外语的热情逐渐淡化,大力推广英语教育的需求也开始减弱。以往“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学习英语”的提法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化自信”、“文化复兴”、“中国梦”等强调中国文化本体性的新话语,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参与越来越广泛。中国崛起直接激发了国际上的汉语热潮,各国汉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加。1991年,汉语水平考试(HSK)首次在中国大陆以外设置考点。

(二)对汉语言文化纯洁性的担忧

与“英语危害汉语论”相应的,是“国学热”的兴起。近年来“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就可见一斑。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了完整的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思想和实施细则。《纲要》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三)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的动因

虽然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否能够在实施中取得预期效果还要看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如2001年教育部规定全国小学从三年级起设英语必修课。这一政策的制定,除了政治、经济因素以外,一个重要动因是决策者认为越早开始学习外语越能学得好。

(四)政策转移和国际政策网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教育政策出现教育政策领域的“国际模型”(Guthrie&Pierce1990),国际教育政策趋同的一个原因是“政策转移”,把曾经用于一时一地的政策、规章、制度等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用于另一时或另一地的政策制定中。然而,政策转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转移而来的政策似乎难以发挥其原始效果,且许多政策转移从根本上就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换言之,真正得到转移的并非政策本身,而是政策话语。决策者把政策从外国介绍到本国,大多数时候并非期待外国政策在本国开花结果,而是利用外国政策话语来解释他们原本就计划在本国实施的政策的合法性。

总之,新一轮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具有历史延续性,最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实施社会化考试,以推动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新一轮高考改革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整体状况和国际地位的改变、对汉语纯粹性和中国文化身份危机的担忧、对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及政策转移和国际政策网络的影响等。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又反映了长期存在的教育教学要求,既有创新性,又有延续性,体现出决策者在外语教育、国家文化身份等问题上的立场。高考英语政策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解其政策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应在政策实施后加强对实施效果的评估,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354 评论(9)

哆啦瞄瞄

不是真的,语数外都是很重要的科目,一些考研考博的论文是用英语写的,而且有些工作上一些资料都是英语得看明白,所以说不可能不考英语,说不考英语只是谣传。快要考试了抓紧复习吧,考出好成绩。

213 评论(15)

echorabbit123

很难。很多同学看到。英语题目都懵了,尤其是作文。不仅跟随实施热点也一再要求创新。高考英语已经摆脱了应试教育课课本书面书面化的知识已经逐渐过渡到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考试。

339 评论(13)

千针坊丶

只是英语分数和其他的分数分开来计算而已,是按等级的,感觉这样改动,其实更奠定了英语工具化的方向。

21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