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雨
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中学(253800)于爱玲教研组是落实学校工作、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学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阵地。教研组教研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延伸个人视野,提高个人能力。无论是一份教案、课件,某种新的导入法、新教具,还是重难点的突破法,都是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教师的团结协作,特别是对教法的探讨,对学法的安排,教后小结与反馈,就变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这种协作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而教研组是实现这一协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涉及到各个学科,英语老师必须具备更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社会知识,也应该对英语国家的诸多方面知识谙熟于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大纲和教材的解说者,知识的灌输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承担着教师业务能力指导与培训,担负教学组织与协调工作的教研组自然而然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在新课程建设中,我认为初中英语教研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1 建设实践型教研组教研组作为基层的教学研究单位,要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学生要积极思考。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二者的相同点都是都要求学生自己动起来,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而不同的是,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前者旨在授人以“鱼”,后者旨在自我养成“渔”技。新课程理念如果没有一整套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作为引导,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科研组织去引导实施,是难以实现的。作为基层教学研究单位的教研组,自然应承担起教师备课、教学手段、技术、学习方式等方面探索、实践与变革的重任。2 建设学习型、合作型、科研型教研组2.1 学习型教研组是指一个能支持和帮助教师个人学习和交流的教学研究小组。小组内应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教师应做到资源共享。教研组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同时还要不断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多写论文,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我们英语教研组始终坚持定期的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活动包括:教研组内或同一备课组内开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研讨,从而得出英语教学方法与技能的启示。同时,加强学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筛选。尤为重要的一点,我们总是挑选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教师带新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以“师”训师。对新教师的教学、思想、业务、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实际指导,使她们尽快进入教师角色,胜任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必要,在学习型教研组内,教师人人学习,时时学习,教师既在组内获取信息,又为他人提供学习资源,教师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互教互学的共同组织关系。2.2 合作型教研。学校中的所有教师都处在一个相同的教育环境下,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相同的教育目标而工作,因此,尽管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但这些教师必然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群体中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就有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有利于不断的促进教师的成长。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及备课组的备课评课活动中,允许有不同的创见及探索性课例出现。因此,教师之间的协作,尤其是对教法的探讨,对学法的谋划,教学后的教学小结与反馈,就变得十分必要。这种协作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步骤,教研组是实现这一协作的重要平台。以集体备课为例,开展以学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就要争取做到:淤制定学校集体备课条例,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定主备人。教师要积极的进行交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于要求教师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信息,要有备而来,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应就所备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和教法,然后通过集体的智慧加以取舍、完善、总结。盂集体备课还应注重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都要求教师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2.3 科研型教研。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教师研究的对象,从“新课标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方式的转变”,到“今天批评学生的方法恰当吗”、“在讲解的过程中我还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因此,要想搞好教研组建设,就要求学校倡导研究的文化氛围,引导教师以研究的心态进行教育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淤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把握知识体系,从而更合理的安排教学。于研究教法:不同的学生,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应用能力有差异,教学要因人而异,有计划的实施有差别教学。盂研究学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榆能力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养。鼓励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到理性认识。3 抓好教研组组织建设是关键教研组是学校的业务重心层面,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灵魂,因此,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堪此重任。英语教研组长要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有很高的教学水平,是本学科领域内的业务骨干,确保业务的权威性。二是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实现对全组的强势领导。三是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研组长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帮助、指导其他教师进步,要具有勇挑重担的意识和高尚的奉献精神。四是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能为新手教师答疑解惑,实现对全组的学术引领。总之,在信息高度发达、教育高度快速发展的今天,要使我们的英语教研组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具有兼收并蓄的意识,海纳百川的胸怀。经过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本组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ShangHaiWendy
一、创建目的 以“特色创校、品牌强校”的宗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英语学科为突破口,通过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打破学科界限,营造“活动为主,学科渗透,环境烘托”的英语学习氛围,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学、去说、去用生活中的英语,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努力打造我校英语学科特色,强化英语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从环境创设、课程设置、课堂研究、人员培训、学生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所有人的能动性,渲染氛围,实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 1. 认真编写运用英语校本课程,抓好英语日常用语的培训与使用,督促师生多说英语,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2、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营造英语交际氛围。 3、营造学校英语特色氛围,利用好英语广播、英语墙报、英语角、作业作品展等宣传阵地。 4、从学校、年级和个人三方面着手,每学期开学初拟订切实可行的英语课外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英语特色活动,并配合评选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5、 结合节日,提供舞台,举办家长、教师、学生齐参与的英语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6、成立“英语教研中心”,由副校长主抓,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7、将英语学科特色的实施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将其作为学校特 色工作进行重点打造。 四、实施安排 1、课程设置 (1) 三、四、五、六年级英语执行上级标准课时要求。 (2) 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除了主教材外,还有辅助校本教材 2、优化队伍 目前我校有英语教师3人,均属师范院校本科学历,她们基础扎实,语音纯正,具备较高的课堂教学技艺,完全可以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学校将继续选调优秀力量,充实英语师资队伍使之更趋优化、专业化。 3、资源配置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考虑购置一些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卡片等。为营造氛围,还需要一些英语教学片和卡通片、磁带、光碟等。征订英语报刊及儿童课外读物,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4、人员培训 (1) 创英语特色必须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步调一致,通力合作,“英语教研组”要制定计划,对不懂英语的其他学科老师及有关员工进行英语口语培训(主要针对日常交际用语),每周教学2-3句英语。 (2)提倡教师用英语与学生对话。所有教师在课堂上都要用简单的课堂用语、礼貌用语,师生之间用英语打招呼。 5、环境创设 (1)学校无闲地,处处可育人。校园指示牌、班名及标语都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分别书写;在教学楼悬挂一些名人名言和警句的双语牌匾;给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上英语名称;我们规划建设多个英语宣传信息窗,成为英语文化有力的宣传阵地;开辟英语园地,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为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窗口;各班墙报每月出一期英语专刊。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英语,又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2)成立校园英语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可以是教材中的歌曲,让学生在明快的音乐中体会英语、习得英语。还可以增加英语口语秀节目,请口语较好的学生在节目中展示,形式如自我介绍、讲短小故事、情景 对话等。利用校园广播引领学生步入英语世界,让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英语氛围。 (3)开辟内容丰富的“英语世界”橱窗。可以展示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还可以刊登英语小故事、谜语、智力题,也可以公布竞赛结果等。设计、制作,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 6、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建议以愉快教学为主;教学过程情境化,注重直观情境和语言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游戏化,采用角色扮演法和全身反应法;教学过程媒体化,静态媒体和动态媒体合理运用。 (2)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可尝试进行英语分层教学。也可组建英语加强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还可设英语特色班,让英语教师担任班主任。 (3)学校应加大对多媒体教学所需设备的投资,购买英文资料,英语课尽量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英语教师上网查找教学资料。 (4)开展“课堂教学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认识课改,走进课堂,在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中,探索教学英语的新途径、新方法,拓展教育的领域,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开放的姿态让家长领略师生风采。 7、学生活动 (1)每周组织一次英语主题活动。在这里大家每次就1——2个话题进行谈论。 (2)每月出一期由学生自主策划的英语墙报,做到图文并茂,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3)举办各类竞赛。广泛开展英语方面的竞赛活动,使其成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有效形式。如单词默写比赛、课文朗读比赛、小诗诵读比赛、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故事比赛,英语儿歌朗诵会,英语歌曲演唱会,英语课本剧 表演等,学校的所有活动都采用中英文主持。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活动。 (4)结合英语国家重大节日举办大型联欢会或游艺会,进行英语才艺方面的表演,如歌曲、歌谣、对话和情景剧。在游艺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英语游戏。 (5)加强校际交流,让学生与英语特色学校学生交流,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6)学期末评选“英语特色班”、“英语小灵通”和各项竞赛“小能手”、“优秀班级”活动。 8、教学评价 建立校本教材英语评价体系,制定《小学英语教学标准及评价》,编写《小学英语学习与评价手册》,关注个体,重视平时。 小学英语的评价应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应以平时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游戏、表演、小竞赛等)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促使学生注意平时的训练。 英语期末或学年考试通过采用口、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听和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