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Zong12
首先查到一篇英文文献后,先看摘要,以确定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相关,是否是我需要的?如果跟自己的研究相关,可以再看一下文献的方法部分。之后看一下结果和结论部分,看作者做出了什么结果。通过以上步骤如果确定了这篇文献对自己很有用,则接下来要精度文献。小窗口打开word,开始翻译文献,这样不但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虽然可能慢一些,辛苦一些。阅读文献时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我们可以利用有道,划词取词。对于一些难翻译的句子我们可以利用百度翻译,帮助我们更好的阅读,如图所示。最后我们可以将文献整理制作成PPT,这样可以把握重点并掌握文献精髓。
凯利的心窝
对于最初接触英文文献的人来说,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边读边想”。理论写作使用的英文通常大词长句连篇,生手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读懂字面意思上,而无法像读中文理论那样随时连贯思考,导致读过和没读的感觉差不多
1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2.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 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3.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不过你不仅要理解内容,更要理解结构,因为结构能帮助你更好地理清思路,理解外国人的逻辑,从而真正地理解文献的内容,要知道外国人的思路很多时候与国人的思路有很大差别,而这些差别往往是导致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理清逻辑关系的同时,也能帮助你加深记忆,因为这不仅仅是翻译,而是将前后的关系搞清楚,那么推导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困惑的过程了。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