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5

工长360姜文芳
首页 > 英语培训 > 博物学家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敏芳在上海

已采纳

我列了不少,你找几个熟悉的写吧Napoleon Bonaparte)拿破仑 ( 法兰西帝国缔造者)George Walker Bush)布什 ( 美国总统 )Kofi A. Annan科菲·安南 ( 联合过秘书长 )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 ( 德国科学家 )Thomas Alva Edison) 爱迪生 ( 美国发明家 ) William H. Gates)比尔.盖茨 ( 美国微软公司主席 ) 爱迪生 ( 美国发明家 )凯撒 Caesar 荷马 Homeros 柏拉图 Platon 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培根 Bacon 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萨克雷 Thackeray 狄更斯 Dickens 歌德 Goehte 卢梭 Loescher 巴尔扎克 Balzac 大仲马 Dumas 雨果 Hugo 乔治桑 George Sand 波德莱尔 Baudelaire 福楼拜 Flaubert 左拉 Zola 莫泊桑 Maupassant 霍夫曼 Hoffman 施托姆 Storm 海泽 Heysen 尼采 Nietz 伦茨 Lenz 弗里施 Frisch 迪伦马特 Durrenm 哈谢克 Hasek 米沃什 Milosz 西默农 Simenon 艾略特 Eliot 王尔德 Wilder 奥威尔 Orwell 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威尔逊 Wilson 默多克 Murdoch 艾米斯 Amis 梭罗 Thoreau 狄更生 Dickinson 马克·吐温 Mark Twain 欧·亨利 O'Henry 杰克·伦敦 Jack London 庞德 Pound 奥尼尔 O'Neill 福克纳 Faulkner 海明威 Hemingway 海勒 Heller 厄普代克 Updike 罗斯 Roth 博尔赫斯 Borges 罗瓦·阿特金森 Rowan Atkinson 布里吉特·巴多特 Brigitte Bardot 迪恩·凯恩 Dean Cain 朱尔·柯恩 Joel Coen 弗朗利斯·福特·柯博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迈克尔·克瑞奇顿 Michael Crichton 多诺斯·德尔·罗伊 Dolores Del Rio 本尼休·德·托罗 Benicio Del Toro 居里 Curie 古腾堡(Johannes, 1400-1468, 德国活版印刷发明人) 斯大林 Stalin 黑格尔 Hegel 尼采 Nietzsche 曼德拉 Mandela 毕加索 Picasso 《格尔尼卡》(Guernica)1克里斯多夫.威利巴尔德.冯.格鲁克,德国音乐家,歌剧家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2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Henryk Wieniawski 3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Chopin 4库劳,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Kuhlau 5巴赫,德国作曲家,Johann Sebastian 6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英籍前苏联钢琴家,Vladimir Ashkenazy 7乔治.塞尔,匈牙利指挥家,George Szell 8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作曲家,Ottorino Respighi 9鲁宾斯坦,俄罗斯钢琴家,Anton Rubinstein 10 西贝流士,芬兰作曲家,Jean Sibelius 11 德布西,法国音乐家,Claude Achille Debussy 12普拉西多•多明戈 ,西班牙歌唱家,Placido Domingo 13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英国音乐家,Andrew Lloyd Webber 14拉莫,法国作曲家,Jean phiipre ramean 15伊沙克•帕尔曼,以色列音乐家,ITZHAK PERLMAN 16莫扎特,奥地利音乐家,Mozhate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斯坦贝克,美国小说家,John Steinbeck 18埃德加•爱伦•坡,美国作家,Edgar Allan Poe 19 阿瑟•柯南•道尔,英国小说家, Sir Arthur Conan Doyle 20西德尼.谢尔顿,美国小说家,Sidney Sheldon 21 多斯•阳索斯,美国小说家,John Dos Passos 22库珀,美国小说家,James Fenimore Cooper 23梅尔维尔,美国小说家,Herman Melvill 24哈特,美国小说家,Bret Harte 25威廉•豪夫,德国童话作家,Wilhelm Hauff 26豪威尔斯,美国小说家,William Dean Howells 27欧•亨利,美国小说家,O. Henry 28华伦,美国小说家,Robert Penn Warren 29魏尔纳•冯•海登斯塔姆,瑞典诗人,Verner von Heidenstam 30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戏剧家,Bjornstjerne Bjornson 31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小说家,Erich Maria Remarque 32诺贝尔,瑞典的化学家,Alfred Bernhard Nobel 33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Centre Picasso 34迪特里希•多纳,德国心理学家Dietrich Dorner 35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Charles Robert Darwin 36爱迪生,美国发明家,Thomas Alva Edison 37爱因斯坦,德国发明家,Albert Einstein 3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Aristoteles 39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 Mark Twain 40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Platon( Plato) 41丹尼尔 笛福,英国作家,Daniel Defoe 42约翰 班扬,英国作家,John Bunyan 43弗朗西斯 霍齐森 班内特,英国作家,Frances Hodgson Burnett 44罗伯特 彭斯,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 45乔治 拜伦,英国诗人,George Byron 46霍尔 凯恩,美国作家,Hall Caine 47刘易斯 卡罗尔,英国作家,Lewis Carrol 48厄斯•儒略•凯撒,罗马政治军事家,Julius Ceaesar 49米开朗基罗 ,古罗马画家,Michelangelo 50弗朗西斯科•戈雅 ,西班牙画家,Francisco Goya 51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意大利画家,Amedeo Modigliani 52迭戈•里维拉,拉美画家,Diego Rivera 53安迪•沃霍尔,美国画家, Andy Warhol 54埃尔•格列柯,希腊画家,El Greco 55杰克逊•波洛克,美国画家, Jackson Pollock 56文森特•凡•高 ,荷兰画家,Vincent van Gogh 57杰克•伦敦,美国作家, Jack London 58惠斯通,英国物理学家,CharlesWheatstone 59牛顿,英国科学家,Newton 60笛卡儿,法国科学家,Rene Descartes 61伊萨克•毕克曼,荷兰物理学家,哲学家,Isace Beekman 62拉格朗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Joseph-Louis Lagrange 63 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 ,AmeldeoAvogardo,1776~1856 64帕斯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Pascal,Blaise 65莱布尼兹,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 66赫兹,德国物理学家,Hertz,HeinrichRudolph 67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Joseph John Thomson 68多普勒•克里斯琴•约翰,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Doppler, Christian Johann 69昂利•贝可勒耳,法国物理学家,Henri Bacquerel 70高斯,德国数学家,Carl Friedrich 71摄尔修斯,瑞典物理学家,Anders Celsius 72傅立叶,法国数学家及物理学家,Fourier, 73库尔恰托夫,苏联物理学家, Kurchatov,Igori Vasilievich 74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Paul Adrie Maurice Dirac 75亨利•莫斯莱,英国数学家,Henry Gwyn Jeffreys Moseley 76理查德•费曼,美国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 77玻耳兹曼,德裔奥地利物理学家,Ludwig Boltzmann 78薛定谔,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Erwin Schrodinger 79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物理学家,Stephen William Hawking 80 大仲马,法国作家,Alexandre Dumas l802~1870 81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软件设计师,William (Bill) H. Gates 女性名人 1居里夫人,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Marie Curie(1867-1934) 2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Helen keller 3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女作家,Mitchell, Margaret 4艾米莉•勃朗特,英国女作家,Emily Bronte 5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Charlotte Bronte,1816~1855 6安妮 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Anne Bronte 7 薇拉 凯恩,美国女作家,Willa Cather 8 简 奥斯丁,英国女作家,Jane Austen 9撒切尔夫人,英国保守党政治家,首相,Thatcher,Margaret Hilda 10盖比勒.缪特, 德国女画家, Gabriele Munter 11弗瑞达•卡洛,墨西哥女画家, Frida Kahlo 12安妮.塞克斯顿,美国女诗人,anne sexton 13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女诗人,Sivia pluen 14勃郎宁夫人,英国著名女诗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5艾米莉.狄更生,美国诗人,Emily Dickinson 16阿罗约,菲律宾女政治家,Arroyo Gloria 17昂山素姬,缅甸女政治家,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ung San Suu Kyi 18乔治亚娜•西加尔•琼斯,美国女科学家,试管婴儿之母,Jones 19蕾切尔•卡逊,美国生态学家,Rachel Carson, 20尼古拉耶娃,前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Tatiana Nidolayeva, 21诺夫斯卡,波兰女作曲家, Tekla Badarzewska-Baranowska (1834 - 1861) 22苔克拉•芭达捷芙丝卡,波兰女作曲家,钢琴家, (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

博物学家英文

106 评论(12)

快乐的森蝶

K K的英语名字。

246 评论(12)

风风一样的自由

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当他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达尔文本人认为“他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他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本人所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到处都成为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参考:

282 评论(9)

食客小蒲

1克里斯多夫.威利巴尔德.冯.格鲁克,德国音乐家,歌剧家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2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Henryk Wieniawski3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Chopin 4库劳,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Kuhlau5巴赫,德国作曲家,Johann Sebastian6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英籍前苏联钢琴家,Vladimir Ashkenazy7乔治.塞尔,匈牙利指挥家,George Szell8理查•施特劳斯,意大利作曲家,Ottorino Respighi9鲁宾斯坦,俄罗斯钢琴家,Anton Rubinstein10 西贝流士,芬兰作曲家,Jean Sibelius11 德布西,法国音乐家,Claude Achille Debussy12普拉西多•多明戈 ,西班牙歌唱家,Placido Domingo13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英国音乐家,Andrew Lloyd Webber14拉莫,法国作曲家,Jean phiipre ramean15伊沙克•帕尔曼,以色列音乐家,ITZHAK PERLMAN16莫扎特,奥地利音乐家,Mozhate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斯坦贝克,美国小说家,John Steinbeck18埃德加•爱伦•坡,美国作家,Edgar Allan Poe19 阿瑟•柯南•道尔,英国小说家, Sir Arthur Conan Doyle20西德尼.谢尔顿,美国小说家,Sidney Sheldon21 多斯•阳索斯,美国小说家,John Dos Passos22库珀,美国小说家,James Fenimore Cooper23梅尔维尔,美国小说家,Herman Melvill24哈特,美国小说家,Bret Harte25威廉•豪夫,德国童话作家,Wilhelm Hauff26豪威尔斯,美国小说家,William Dean Howells27欧•亨利,美国小说家,O. Henry28华伦,美国小说家,Robert Penn Warren29魏尔纳•冯•海登斯塔姆,瑞典诗人,Verner von Heidenstam30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戏剧家,Bjornstjerne Bjornson 31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小说家,Erich Maria Remarque32诺贝尔,瑞典的化学家,Alfred Bernhard Nobel33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Centre Picasso34迪特里希•多纳,德国心理学家Dietrich Dorner 35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Charles Robert Darwin36爱迪生,美国发明家,Thomas Alva Edison37爱因斯坦,德国发明家,Albert Einstein3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Aristoteles39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 Mark Twain40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Platon( Plato)41丹尼尔 笛福,英国作家,Daniel Defoe42约翰 班扬,英国作家,John Bunyan 43弗朗西斯 霍齐森 班内特,英国作家,Frances Hodgson Burnett 44罗伯特 彭斯,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 45乔治 拜伦,英国诗人,George Byron 46霍尔 凯恩,美国作家,Hall Caine 47刘易斯 卡罗尔,英国作家,Lewis Carrol 48厄斯•儒略•凯撒,罗马政治军事家,Julius Ceaesar49米开朗基罗 ,古罗马画家,Michelangelo50弗朗西斯科•戈雅 ,西班牙画家,Francisco Goya51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意大利画家,Amedeo Modigliani52迭戈•里维拉,拉美画家,Diego Rivera53安迪•沃霍尔,美国画家, Andy Warhol54埃尔•格列柯,希腊画家,El Greco55杰克逊•波洛克,美国画家, Jackson Pollock56文森特•凡•高 ,荷兰画家,Vincent van Gogh57杰克•伦敦,美国作家, Jack London58惠斯通,英国物理学家,CharlesWheatstone59牛顿,英国科学家,Newton60笛卡儿,法国科学家,Rene Descartes61伊萨克•毕克曼,荷兰物理学家,哲学家,Isace Beekman62拉格朗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Joseph-Louis Lagrange 63 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 ,AmeldeoAvogardo,1776~185664帕斯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Pascal,Blaise65莱布尼兹,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66赫兹,德国物理学家,Hertz,HeinrichRudolph67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Joseph John Thomson68多普勒•克里斯琴•约翰,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Doppler, Christian Johann69昂利•贝可勒耳,法国物理学家,Henri Bacquerel70高斯,德国数学家,Carl Friedrich71摄尔修斯,瑞典物理学家,Anders Celsius72傅立叶,法国数学家及物理学家,Fourier,73库尔恰托夫,苏联物理学家, Kurchatov,Igori Vasilievich 74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Paul Adrie Maurice Dirac75亨利•莫斯莱,英国数学家,Henry Gwyn Jeffreys Moseley76理查德•费曼,美国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77玻耳兹曼,德裔奥地利物理学家,Ludwig Boltzmann78薛定谔,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Erwin Schrodinger79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物理学家,Stephen William Hawking80 大仲马,法国作家,Alexandre Dumas l802~187081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软件设计师,William (Bill) H. Gates女性名人1居里夫人,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Marie Curie(1867-1934)2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Helen keller3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女作家,Mitchell, Margaret4艾米莉•勃朗特,英国女作家,Emily Bronte5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Charlotte Bronte,1816~18556安妮 勃朗特,英国女小说家,Anne Bronte7 薇拉 凯恩,美国女作家,Willa Cather8 简 奥斯丁,英国女作家,Jane Austen9撒切尔夫人,英国保守党政治家,首相,Thatcher,Margaret Hilda10盖比勒.缪特, 德国女画家, Gabriele Munter11弗瑞达•卡洛,墨西哥女画家, Frida Kahlo12安妮.塞克斯顿,美国女诗人,anne sexton13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女诗人,Sivia pluen14勃郎宁夫人,英国著名女诗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5艾米莉.狄更生,美国诗人,Emily Dickinson16阿罗约,菲律宾女政治家,Arroyo Gloria17昂山素姬,缅甸女政治家,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ung San Suu Kyi18乔治亚娜•西加尔•琼斯,美国女科学家,试管婴儿之母,Jones19蕾切尔•卡逊,美国生态学家,Rachel Carson,20尼古拉耶娃,前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Tatiana Nidolayeva,21诺夫斯卡,波兰女作曲家, Tekla Badarzewska-Baranowska (1834 - 1861)22苔克拉•芭达捷芙丝卡,波兰女作曲家,钢琴家, (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

325 评论(9)

上海草根

达尔文 达尔文市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首府和主要港口,位于帝汶海达尔文港东北入口处的北部顶端,1959年设市,有北方门户之称。因1839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到此考察而得名。 达尔文市属于赤道海洋性气候,原为土著居民聚居的荒芜之地。19世纪70年代因附近发现金矿才逐步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为盟军重要的军事基地,遭受了日本64次空袭。1974年圣诞节因遭强台风袭击,市区的建筑物毁于一旦,唯屋顶呈七角形的政府办公楼独存。灾后经过重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市内的居民有土著人、希腊人,意大利人、华人等。华人于19世纪50年代到达这里,市内有中国寺庙列圣宫。这里的居民喜欢饮啤酒,按平均人口计算,啤酒消费量仅次于德国慕尼黑,居世界第二位。 市区的中心设在达尔文港口北边的狭长岛上,市郊沿港口扩展,主要大道史密斯街长约20公里,街道两旁棕榈树、桔红色蝴蝶花树和白色素馨花树蔽日成荫,景色秀丽。郊区的范尼湾,原为流放囚犯之地,建有监狱,现在成为居民区和消暑休憩之处。 市区东、西、北面有海滨环绕,碧波金沙,为钓鱼和游泳者的乐园。市内植物园占地34公顷,园内有许多当地特有的热带奇花异草。在北距市中心21公里的亚罗奥加公园里有鳄鱼、野牛和澳洲特有的野狗等动物等。在市东南32公里处有霍华德温泉和自然奇观白蚁冢,冢高3米,似小山屹立,冢顶状似匕首林立,坐南朝北,以便日光照射,故称磁性蚁冢。据说,每座蚁冢可容纳蚂蚁200万只左右。 这里还产铜、金、铅、锰、铁和铀。为澳北部矿物输出港及贸易中心,同时也是澳、亚、欧洲之间的航空转运站。 达尔文(Darwin)是一个文化荟萃的迷人之地,它有许多城市观光景点,从可以喂鱼的Doctors Gully到赌场草坪上的黄昏爵士音乐会(Sunset jazz),都使人激赏不已。从达尔文慢慢向外探索,北领地所逐步显示出的原野热带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文原名: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02.12-1882.0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机能心理学的理论先驱。他出生于英国施鲁斯伯里镇的一个医生家庭,因心脏病逝于英国肯特郡唐恩村。 简史 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 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 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尔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龄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 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气质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 心理学史家 D.舒尔茨在1981年评论道:“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物种进化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他经常引证人类和动物的意识反应。由于心理学与进化论中的意识相一致,因此心理学不得不接受这一进化的观点。” 达尔文的著作至少从四个方面影响了心理学: 它强调动物和人类之间心理机能的边续性; 它把心理学的课题改变为意识的机能而非意识的内容,把心理学的目标改变为研究有机体对其环境的适应; 它为各种可供选择的调查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合理的证据,而非仅仅局限于实验的内省; 它注重同一物种的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 达尔文对机能主义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他的进化论引导了美国机能主义学派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从而开启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心理学新时代。 主要著作: 物种起源:1859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 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1872 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一八三一年十二月七日,有一艘排水量仅二百三十五吨的小帆船从面临英吉利海峡的雷本港向大西洋进发。二十二岁的青年查尔斯·达尔文所乘坐的这艘船是英国海军的测量船。这艘船此次出航的目的是要作为时五年的世界探险。 今天,一提到查尔斯·达尔文,大家都知道是那位在人类文化史上留有盛名的进化论提倡者,不过当他乘上那艘小猎犬号时,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伙子呢! 当时的他已对生物的物种问题很关心。所谓物种就是生物问可以互相交配繁殖子孙的同种。像狮子和猫就不同种,而狗类中的一种高大的长毛牧羊犬(collie)和埂(terrier)就属于同种。通常,不同种的动物间,外形一看就有很明显的差异,但像狮子与老虎、狗和狼,虽然不同种即长得很像。像这种微妙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来的?达尔文长久以来一直为这问题大惑不解。 小猎犬号从雷本港出发后,沿着南美海岸南下,绕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于一八三五年九月来到东太平洋赤道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在这四年的航行中,达尔文一路观察并采集动植物标本,不过,真正对达尔文脑海中所缠绕的物种起源问题有启发的,还是太平洋上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各种生物。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 「明显的差异与微妙的类似」之典型 加拉帕戈斯群岛在厄瓜多尔西方约一千公里的太平洋上,由十四个散布在赤道附近的小岛组成。加拉帕戈斯(Galapagos)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就是「乌龟」。此群岛正如其名,岛上有重量超过一百公斤的象龟,使达尔文一行人大为吃惊,另外,还有长达一公尺以上的鬣蜥 (iguana),这种蜥蜴有住在海岸附近的海生型及住在内陆的陆生型,且两者不属同种。此外尚有鹈鹕(pelican)的同类军舰鸟、海鸥、鲣鸟、金翅雀(finich)等珍鸟。这些远离大陆的岛屿上,能远飞的鸟类及能长期挨饿的爬行类特别多。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生物与其地地区的生物相此确实有不凡之处,不仅鸟类及爬行类如此,其它像鱼贝类、昆虫、花草等亦复如此。例如,达尔文在那里所采集的十五种鱼,以及十六种陆生贝类中的十五种都是别处看不到的新种。加拉巴哥群岛可说是物种的宝库。 不过这些几乎全是新种的岛上生物,与一千公里外的南美太平洋岸的生物有很微妙的相似之处,即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微妙的类似。小猎犬号在岛上停留了五个星期,临走的前几天,该群岛的副领事来向他们道别,闲谈间,副领事说:「这群岛上虽然有很多形态相似的乌龟,但我一眼就可以看出那只是属于那个岛的。」达尔文听了这句话,心中有着很大的回响,因为他在这里的鷽鸟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鷽鸟共有十三种,基本上它们的形态都很相似,但喙的长度及弯曲度即各不相同。达尔文心里想,这些差异可能和各岛上的鸟类的食物,如植物种子、毛虫、昆虫等不同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导致各物种间的差异的原因不就很明显了吗?达尔文从观察加拉巴哥群岛的生物所得的灵感,为日后论生物进化的不朽名著「物种原始」奠下了基?? 青春时代的漂泊 对博物学无穷尽的兴趣 在此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达尔文的生平。查尔·达尔文与美国总统林肯同于一八零九年二月十二日诞生。他父亲是个有名的医生,母亲是陶工威治伟勒的女儿。他的祖父伊拉斯莫斯.达尔文更是个有名的医主兼博物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达尔文的家世虽如此优越,但少年时代的达尔文并非优等生,虽然他很热衷于植物及昆虫的采集,但对学校所教的希腊语及拉丁语却一点都不感兴趣。本来想让达尔文学习法律的父亲,看到他这种情形只好改变主意,将他送到爱丁堡去学医。可是他对学医一样不感兴趣,尤其在见习外科手术时,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加上他知道自己将来可以继承一笔能让地安享一辈子的庞人财产,不必为生活去行医,于是他便毅然地放弃了学医。 他父亲最后又将他送到剑矫大学,指望他学做个牧师,可是他到剑桥大学后也没照他父亲的意思去做。就在这时,潜藏在他心中很久的对博物学的爱好即完全地爆发出来。他在汉斯洛教授的指导下,阅读了许多动植物的书籍,使他在博物学领域上的知识大增。他更时常兴汉斯洛教授到野外去实地观察,他之所以能够乘上小腊犬号去周游世界,也是靠地老师一手推荐的。临上船前,他老师推荐他带一本由地质学家查尔兹·莱尔(C.Lyell)所著的「地质学原理」。在漫长的航海期间,他把那本书背得滚瓜烂熟。 促使进化论完成的人物 伊拉斯莫斯·达尔文及拉马克 最先观察到自然界生物间,在不同形态中又带有微妙的相似,而且大胆地推测人类是由植物、动物、自然进化而来的是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莫斯.达尔文也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著:「由微生物而进化到各种温血动物,这种假设虽然有点大胆…」,这些生物学的假设,实际上已为进化论点燃了火花。此外,动物学家拉马克 (Lamarck) 所著的「动物哲学」一书中也作如下的阐述:「羚羊为了吃高大树木的叶子,长期以来,一直极力地把颈子伸长而变成长颈鹿。」这种想法虽然已不为今日的人们所接受,但它却是点燃达尔文进化论的导火线。 古维艾(Georges Cuvier)及旧约 对进化论的假设有着很大阻力的是旧约圣经创世纪的说法。创世纪上说,地球上所有的主物都是上帝在同一时期内创造出来的。对信仰上帝的人而言,这种由微主物进化到温血动物,及羚羊长年伸长脖子而变成长颈鹿等说法,简直是荒谬之极。在当时,圣经的教条就是科学。例如,十七世纪的爱尔兰大主教亚夏就依据旧约中所述的先后事件,而推断地球是在西元前四千零四年的十月二十六日早上九点诞生的;换言之,地球的年龄大约只有六千岁。 此外,与拉马克同时期有一位生于法国的古主物学家古维艾,当他发现些古生物的骨头后,就有如变魔术般地将那些古生物的形像描绘出来,其中有密生毛发的猛犸(mammoth),也有像鲸那么大的爬行类。古维艾对这些动物为何绝迹,以及在高山上发现海中生物化石等事件的解释也很妙。古维艾在圣经中看到诺亚的洪水事件,于是就把上述的问题用这个事件搪塞过去。他说,地球上像圣经所记载的诺亚洪水不知己发生过多少次,因此过去的这些古生物都是被大水淹死的,同时这样大的洪水,也会把海底往上推成高山。古维艾这种说法被称为「天变地异说」,按照这个说法,地球上的剧变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不必经过很长的岁月。这些说法又与圣经所载吻合,因此信仰上帝的人们都以此建立理论体系,而想打破这些观念实在非常不容易。 哈顿及莱尔 但是达尔文在航海中所问读的「地质学原理」并非这样说。「地质学原理」是作者莱尔承继了十八世纪苏格兰地质学家哈顿(J.Hutton)的理论而写成的。哈顿认为海底变成高山是因为地震或火山爆发而来,而今日的山貌也是长期以来受风吹雨打的风化及侵蚀而形成的。这种依据自然法则的变动,自古至今都一样,这种学说称为「均变说」(uniformitarianism),而印证这种学说的证据是地球经长期岁月的变动所留下的痕迹。 达尔文读了「地质学原理」后,心想:「如果地球的年龄真的这么老,那么由微生物演变成温血动物也并非不可能。」至此,地球的年龄便成为进化论成立的先决条件。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不过,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生物是依何种理由来进化呢?拉马克的说法实在今人难以信服。 有一天,达尔文读了一本由T·R·马尔萨斯牧师所写的「人口论」。书上说:「人口的增加率通常会超过粮食供给的增加率。」于是达尔文就作了如下的推想:「人类以外的生物应该也是如此。如果是这样,那么同时生下的小动物就注定有些会饿死,但是那一只该饿死?大概是不能适应所居环境的要饿死吧!」 达尔文又进一步回想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所看到的鷽鸟。这些由南美迁徒来的鷽鸟本来都是同种,相互之间都可交配繁殖,但来到岛上后,为了适应各岛的特殊环境而发生变异,且只有这些能随着各岛环境而产生变异的鸟才能活下来。日子一久,各岛间的鷽鸟就变成不同种而不能互相交配繁殖了。像这样由一种而变为多种的现象,达尔文称之为「自然淘汰」、人类大概也是依这个自然淘汰的法则,由微生物慢慢进化而来的吧! 一八四四年起,达尔文就开始将这个物种的起源及生物进化的关系写在笔记簿上,当时,刚好是他和一位表妹结婚,并定居在伦敦郊外的次一年。 渥列斯的信 一八五八年的某一天,达尔文收到一封信,是由一位往在东印度群岛名叫亚弗烈·拉歇尔·渥列斯的男子写来的,信中阐述了他对物种起源的看法,并论及人口论与自然淘汰的问题,这些理论与达尔文的想法不谋而合。向来淡泊的达尔文,在接获这封信后也不禁非常惊讶,于是和朋友商讨后,决走将与渥列斯共著的论文发表在「林奈协会杂志」上。次年,达尔文又将他研究的精髓「物种原始」全部公诸于世。 致力研究及著述的晚年 自从达尔文在进化论中阐述「人类是猴子的子孙」后,引起了各方激烈的反驳,幸而有一位名叫汤姆逊·亨利·哈克斯列的生物学者极力地为进化论辩护,才使达尔文得以不受外界干扰而安静地思考著述。对辩论极端厌恶的达尔文,最后只好专心一意地过研究生活。他的健康情形虽然不佳,但耐性很犟,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工作虽然只有一至二小时,但完成了不少研究。地所作的实验非常简单,并不太依靠仪器,研究时使用的仪器大都只用到放大镜,而很少动用显微镜。 达尔文死于一八八二年四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遗骸葬于牛顿、法拉第等英国伟人长眠的西敏寺寺院。 「物种原始」出版七年后,一八六六年,孟德尔发表了遗传论文,对巩固达尔文进化论的地位有很大的意义。但这篇遗传论文一直等到三十四年后的一九零零年,由弗里斯、柯连斯、捷尔马克等人实验证实后,才被承认其价值。当时所推断的地球年龄才一亿年,但相信进比论及均变说的人们都认为地球的年龄应该比这要长。事实上现在已经证实他们是对的,以目前的科技推断,地球的年龄是四十五亿年。

327 评论(10)

Z.L.小姐

名人姓名:伽利略 出生年代:1564年2月15日生 名人职称: 名人国家:意大利比萨 相关介绍: 姓名:伽利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564年2月15日生 籍贯:意大利比萨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N.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生平和学术生涯 早年活动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父亲芬琴齐奥·伽利莱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著有《音乐对话》一书。1574年全家迁往佛罗伦萨。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17岁时遵从父命进比萨大学学医,可是对医学他感到枯燥无味,而在课外听世交、著名学者O.里奇讲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静力学,感到浓厚兴趣。1583年,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随后用线悬铜球作模拟(单摆)实验,确证了微小摆动的等时性以及摆长对周期的影响,由此创制出脉搏计用来测量短时间间隔。1585年因家贫退学,担任家庭教师,但仍奋力自学。1586年,他发明了浮力天平,并写出论文《小天平》。 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到罗马大学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C.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克拉维乌斯回赠他罗马大学教授P.瓦拉的逻辑学讲义与自然哲学讲义,这对于他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1588年他在佛罗伦萨研究院做了关于A.但丁《神曲》中炼狱图形构想的学术演讲,其文学与数学才华大受人们赞扬。次年发表了关于几种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其中包括若干静力学新定理。由于有这些成就,当年比萨大学便聘请他任教,讲授几何学与天文学。第二年他发现了摆线。当时比萨大学教材均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所撰,书中充斥着神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条。伽利略经常发表辛辣的反对意见,由此受到校内该学派的歧视和排挤。1591年其父病逝,家庭负担加重,他便决定离开比萨。帕多瓦时期1592年伽利略转到帕多瓦大学任教。帕多瓦属于威尼斯公国,远离罗马,不受教廷直接控制,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在此良好气氛中,他经常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文化活动,与具有各种思想观点的同事论辩。此时他一面吸取前辈如N.F.塔尔塔利亚、G.B.贝内代蒂、F.科门迪诺等人的数学与力学研究成果,一面经常考察工厂、作坊、矿井和各项军用民用工程,广泛结交各行业的技术员工,帮他们解决技术难题,从中吸取生产技术知识和各种新经验,并得到启发。 在此时期,他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落体运动、抛射体运动、静力学、水力学以及一些土木建筑和军事建筑等;发现了惯性原理,研制了温度计和望远镜。 1597年,他收到J.开普勒赠阅的《神秘的宇宙》一书,开始相信日心说,承认地球有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但这时他对柏拉图的圆运动最自然最完善的思想印象太深,以致对开普勒的行星椭圆轨道理论不感兴趣。1604年天空出现超新星,亮光持续18个月之久。他便趁机在威尼斯作几次科普演讲,宣传哥白尼学说。由于讲得精采动听,听众逐次增多,最后达千余人。 1609年7月,盛传一荷兰眼镜工人发明了供人玩赏的望远镜。他未见到实物,思考竟日后,用风琴管和凸凹透镜各一片制成一具望远镜,倍率为3,后又提高到9。他邀请威尼斯参议员到塔楼顶层用望远镜观看远景,观者无不惊喜万分。参议院随后决定他为帕多瓦大学的终身教授。1610年初,他又将望远镜放大率提高到33,用来观察日月星辰,新发现甚多,如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球与其他行星所发的光都是太阳的反射光,水星有4颗卫星,银河原是无数发光体的总汇,土星有多变的椭圆外形等等,开辟了天文学的新天地。是年3月,出版了他的《星空信使》一书,震撼全欧。随后又发现金星盈亏与大小变化,这对日心说是一强有力的支持。伽利略日后回顾在帕多瓦的18年时,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工作最开展、精神最舒畅的时期。事实上,这也是他一生中学术成就最多的时期。 托斯卡纳时期20年来伽利略在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上的丰硕成果,激起了他学术上的更大企求。为了取得充裕时间致力于科学研究,1610年春,他辞去大学教职,接受托斯卡纳公国大公聘请,担任宫廷首席数学家和哲学家的闲职与比萨大学首席数学教授的荣誉职位。 为了使科学免受教会干预,伽利略曾多次去罗马活动。1611年他第二次去罗马,目的在于赢得宗教、政治与学术界认可他在天文学上的发现。他在罗马受到包括教皇保罗五世和若干高级主教在内的上层人物的热情接待,并被林赛研究院接纳为院士。当时耶稣会的神父们承认他的观测事实,只是不同意他的解释。这年5月,在罗马大学的大会上,几个高职位的神父公开宣布了伽利略的天文学成就。 同年,他观察到太阳黑子及其运动,对比黑子的运动规律和圆运动的投影原理,论证了太阳黑子是在太阳表面上;他还发现了太阳有自转。1613年他发表了3篇讨论太阳黑子问题的通信稿。另外,1612年他又出版了《水中浮体对话集》一书。 1615年,一诡诈的教士集团和教会中许多与伽利略敌对的人联合攻击伽利略为哥白尼学说辩护的论点,控告他违反基督教义。他闻讯后,于是年冬第三次去罗马,力图挽回自己的声誉,企求教廷不因自己保持哥白尼观点而受到惩处,也不公开压制他宣传哥白尼学说,教廷默认了前一要求,但拒绝了后者。教皇保罗五世在1616年下达了著名的“1616年禁令”,禁止他以口头的或文字的形式保持、传授或捍卫日心说。 1624年,他第四次去罗马,希望故友新任教皇乌尔邦八世能够同情并理解他的意愿,以维护新兴科学的生机。他先后谒见6次,力图说明日心说可以与基督教教义相协调,说“圣经是教人如何进天国,而不是教人知道天体是如何运转的”;并且试图以此说服一些大主教,但毫无效果。乌尔邦八世坚持“1616年禁令”不变;只允许他写一部同时介绍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书,但对两种学说的态度不得有所偏倚,而且都要写成数学假设性的。在这辛勤奔波的一年里,他研制成了一台显微镜,“可将苍蝇放大成母鸡一般。” 此后6年间,他撰写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一书,1630年他第5次到罗马,取得了此书的“出版许可证”。此书终于在1632年出版了。此书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实际上却为哥白尼体系辩护,并多处对教皇和主教隐含嘲讽,远远超出了仅以数学假设进行讨论的范围。全书笔调诙谐,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列为文学名著。 教廷的迫害和晚年生活 《对话》出版后6个月,罗马教廷便勒令停止出售,认为作者公然违背“1616年禁令”,问题严重,亟待审查。原来有人在教皇乌尔邦八世面前挑拨说伽利略在《对话》中,借头脑简单、思想守旧的辛普利邱之口以教皇惯用辞句,发表了一些可笑的错误言论,使他大为震怒。曾支持他当上教皇的集团激烈地主张要严惩伽利略,而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国认为如纵容伽利略会对各国国内的异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提出联合警告。在这些内外压力和挑拨下,教皇便不顾旧交,于这年秋发出了伽利略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受审的指令。 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申辩。几经折磨,终于在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是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借此以一儆百。 伽利略既是勤奋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深信科学家的任务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教会的职能是管理人们的灵魂,不应互相侵犯。所以他受审之前不想逃脱,受审之时也不公开反抗,而是始终服从教廷的处置。他认为教廷在神学范围之外行使权力极不明智,但只能私下有所不满。显然,G.布鲁诺的被处火刑和T.康帕内拉的被长期打入死牢,这两位意大利杰出的哲学家的遭遇,给他精神上投下了可怕的阴影。宗教裁判所的判决随后又改为在家软禁,指定由他的学生和故友A.皮柯罗米尼大主教在锡耶纳的私宅中看管他,规定禁止会客,每天书写材料均需上缴等。在皮柯罗米尼的精心护理和鼓励下,伽利略重行振作起来,接受皮柯罗米尼的建议继续研究无争议的物理学问题。于是他仍用《对话》中的三个对话人物,以对话体裁,和较朴素的文笔,将他最成熟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撰写成《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两门新科学是指材料力学(见弹性力学)和动力学。这部书稿1636年就已完成,由于教会禁止出版他的任何著作,他只好托一位威尼斯友人秘密携出国境,1638年在荷兰莱顿出版。 伽利略在皮柯罗米尼家中刚过了5个月,便有人写匿名信向教廷控告皮柯罗米尼厚待伽利略。教廷乃勒令伽利略于当年12月迁往佛罗伦萨附近的阿切特里他自已的故居,由他的大女儿维姬尼亚照料,禁例依旧。她对父亲照料妥贴,但4个月后竟先于父亲病故。 伽利略多次要求外出治病,均未获准。1637年双目失明。次年才获准住在其子家中。在这期间探望他的除托斯卡纳大公外,还有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J.弥尔顿和法国科学家、哲学家P.伽桑迪。他的学生和老友B.卡斯泰里还和他讨论过利用木卫星计算地面经度的问题。这时教廷对他的限制和监视已明显放松了。 1639年夏,伽利略获准接受聪慧好学的18岁青年V.维维亚尼为他的最后一名学生,并可在他身边照料,这位青年使他非常满意。1641年10月卡斯泰里又介绍自己的学生和过去的秘书E.托里拆利前往陪伴。他们和这位双目失明的老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应用摆的等时性设计机械钟,还讨论过碰撞理论、月球的天平动、大气压下矿井水柱高度等问题,因此,直到临终前他仍在从事科学研究。 伽利略于1642年1月8日病逝,葬仪草率简陋,直到下一世纪,遗骨才迁到家乡的大教堂。

250 评论(14)

真锈菜刀

Isaac Newton 牛顿 physician Bill Gates 比尔盖茨 businessman Bill Clinton 比尔克林顿 ex-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cy McGrady 麦迪 basketball player David Beckham 贝克汉姆 football player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 writer

8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