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7

suiningxiaohh
首页 > 英语培训 > 儿童英文小说特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号女王

已采纳

心理方面 幼儿英语学习特点我们发现,在学习英语时,越是孩子,越敢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而成人往往会循规蹈矩,瞻前顾后害怕犯错误,因为怕被人嘲笑而不敢轻易张口说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充分说明了儿童学英语的特点:没有心理障碍,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开口说话进行语言实践不怕羞、不怕错,在语言学习上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成年人无可比拟。 认知方面 由于少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的发展同步进行,他们的认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具有直观形象性。少儿的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使得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会像他们认识新事物的兴趣一样比较持久。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也使得少儿语言学习变得自然,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一门语言,但会主动去理解和表达语言与他人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少儿在学习英语时还可以多看英文绘本或故事书在脑海中勾勒语言所描述的画面,自我创造刺激大脑联想,印象也会随之加深,通过阅读孩子也能知道如何表达。 兴趣方面 孩子学英语,兴趣是关键!当少儿处在一个愉悦轻松的英语环境氛围中,少儿会主动地“玩这种新的语言游戏”,并努力去掌握其中的“游戏规则”,他们并没有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任务,而是将它当作参与游戏活动以及获得爱、满足需要家长赞赏和得到奖赏的一种方式。如果强迫少儿总在学英语教材、学英语单词、学语法知识点、学怎么考试,那对孩子来说学英语就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相反的,当孩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就会变得主动,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家长应该把培养少儿英语兴趣做为首要的任务,而不是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没有压力的逼迫,孩子学习起来自然就会开心。

儿童英文小说特点

144 评论(10)

2012骏马飞驰

科学研究表明,0-6岁的宝宝有着天才的语言能力,只要生活在某种语言的环境中,就能自然掌握并达到母语级别。幼儿学英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生理上的优势

如果孩子从小说英语,发音器官自然会配合这些语言发音系统调整形状,发出这些语言需要的各种声音。

2、模仿者的优势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孩子长到了一二岁时,就能模仿大人的发音、姿态、手势、自然的动作语言了。这时候学习第二语言等于水到渠成,没有上学时候成绩上的压力。

3、环境和心理方面的优势

大人学英语时,会在意自己的语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标准,总是害怕说错了丢脸,但是小孩子的“语言自尊”尚未形成,不会抗拒学习或者是说英语。

4、积累上的优势

孩子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早,无论是掌握词汇量还是语法修正,都能够得到最宽松的时间保证。

因此,家长们要牢牢抓住0~6岁的英语启蒙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104 评论(8)

晴天夹心

kidnapped的翻译为《绑架》

1、作品简介

Conrad和 Ellie是纽约市一对有钱有势的夫妇,某天他们的孩子突遭绑架,周围每个人都有嫌疑。FBI和一个私人谈判小组相继介入此案。

大家都认为无法及时解救这个孩子,但随着剧情的推移,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家庭却逐渐暴露出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部电视剧所聚焦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绑匪、执法机构(FBI、私人谈判小组)和表里不一的受害人家庭三方暗暗角力。

2、作者简介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一1894),苏格兰随笔作家、诗人、小说家、游记作家、新浪漫主义代表。斯蒂文森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早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他从学生时代起即酷爱文学,一生多病,但有旺盛的创作力。

斯蒂文森的作品题材繁多,构思精巧,其探险小说和惊险小说更是富于独创性和戏剧性力量,其代表作有《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等,斯蒂文森亦以之在读者中获得巨大声望。对他的诗人身份,一般读者并不了解。

他逝世以后,长期被认为只是一位模仿他人风格的散文作家和儿童读物及通俗读物作家,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有识者推崇为具有独创性和才能的作家。

1、创作特点

史蒂文森的小说在叙事聚焦方面的灵活多变及创造性,说明了他一直秉持的对技巧的多样性的有意识的创造。这是史蒂文森作为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的一面,而另一方面。虽然史蒂文森以冒险小说闻名,他却认为自己是个散文家和现实主义者。

从他的散文创作来看,史蒂文森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一位对生活模式及行为敏锐的观察家。描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现实中的真情实感,这些正是他的苏格兰散文的特点。史蒂文森作为一名散文家的一面是不应该受到忽视的。

例如《金银岛》在小说伊始便以少年吉姆·霍金斯的口吻采用倒叙进行描述:“乡绅屈利劳尼先生、李甫西大夫和其他几位绅士要我把有关藏宝岛的全部详情从头至尾毫无保留地写下来……我就拿起笔来,回到我父亲开设本葆将军客店里的时代。”

这首先为整部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即读者必须跟随第一人称的“我”来回忆整个已经发生过的冒险历程。第一人称的设置可以迅速拉近读者与作品文本之间的距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而以“回忆”的口吻进行倒叙则从时空逻辑的维度确立了整个历险是已经发生过了的,因而它具有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真实性。

史蒂文森早期生活在大英帝国本土,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一样,潜意识里认可帝国有理的观念,为帝国事业写作。随着其远离大英帝国本土。长时间生活在土著人中间,目睹了帝国给当地土著人带来的破坏和灾难。

转而同情土著人,对帝国的侵略破坏行为表示愤怒,在其后的作品中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殖民的愿望和立场,完成了从殖民到后殖民写作的转变。

史蒂文森作品中体现出超于其时代的精神,作为白人作家,他体恤被殖民者之痛,不齿列强殖民行径,明辨是非不偏不倚。

例如《弗丽沙海滩》、《海岛之夜娱乐记》和《在南洋》等游记散文和故事集,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美丽和谐的海岛世界。尤其重要的是,他于1892年出版了堪称史著的《历史的注脚》。

这部作品主要依据他自己在萨摩亚的经历写成,详细记录了在西方殖民者的策划操纵下,萨摩亚岛上内战之火肆意蔓延,岛民饱受涂炭的史实,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殖民者罪恶行径的愤慨,表达了对土著人的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文笔犀利、鞭挞无情,最为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反殖民、主张种族和文明平等的思想。

批评家认为史蒂文森将文学和民俗融合成新的传统,才使得他的浪漫冒险作品更有批评价值。结合现代性与魔幻性,试图用民间信以为真的迷信传说来颠覆英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统治地位,冲破英帝国主义的禁锢。

史蒂文森经过一段时间的散文和文学评论写作后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自1877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借宿一夜》以来,史蒂文森一直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叙述技巧和人物呈现的革新。

他的短篇在风格和主题上跨度很大,有悬疑故事,也有寓言式幻想故事,有冒险故事也有性格分析经典,从多方面反映了作者个性和创作的多面性。

2、作者影响

史蒂文森在世时是一位名人,但随着现代文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崛起后,他的作品被归类为儿童文学与恐怖小说的类型。史蒂文森遭到一些像维吉尼亚·伍尔芙与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的批评,而他也逐渐被排除在学校教授的文学经典之外。

这种情况在1973年达到巅峰,当年厚达2000页的《牛津英文文学选集》完全忽略了史蒂文森。而《诺顿英国文学选集》从1968年到2000年为止也没有提到史蒂文森,只有2006年的第8版才包括他在内。

在20世纪晚期,史蒂文森开始被重新评价成一位拥有过人洞察力的艺术家、文学理论家、随笔作家与社会评论家,也被认为是南太平洋殖民历史的见证人与人类学家。随着新的学术研究,他被认为与约瑟夫·康拉德及亨利·詹姆斯地位相当。

无论学术反应是如何,史蒂文森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根据《翻译索引》(Index Translationum)的资料显示,史蒂文森排名第25位,位于查尔斯·狄更斯、奥斯卡·王尔德与爱伦·坡之前。

史蒂文森是英国文学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也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浪漫冒险小说是自《沃尔特·斯科特爵士》问世以来英国最受公众喜爱的作品。

小说《金银岛》(Treasure Island)(1883年),是关于寻找海盗宝藏的故事,也是他的浪漫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同时还是最受欢迎的英语儿童书籍之一。《化身博士》(1886年),是一部关于人类双重性格的讽刺性小说,同时也是描述心理活动的悬疑恐怖小说。

《儿童诗园》(1885年),是一部经典作品。在怪诞题材的“马克汉姆”和“丑陋的珍妮特”、悲剧题材的《法理丝的海滩》、幻想题材的《迈尔斯特·多尔阁下》等作品中,史蒂文森证明了自己还是一位短篇小说大师。史蒂文森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将短篇小说当作一个体裁探索的作家。

在他之前,司各特和狄更斯认为短篇小说是低于长篇的体裁,从而当作长篇的副产品来写作。他的散文、游记以及信函文字优美、内容睿智且见闻广博。

史蒂文森的著作使得他在有生之年非常受欢迎,受到了许多作家的赞美,其中包括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欧内斯特·海明威等文学大师。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文学声誉开始下降,并且后人仅仅认为他是一名杰出的儿童故事作家。

百度百科-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许多现代主义的作家并不认同他,因为史蒂文森是大众化的,而且他的作品并不符合他们所定义的文学。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评论家对其作品进行了新的评价,开始审视史蒂文森而且将他的作品放入西方经典中,并将他列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时至今日,史蒂文森的诗集《儿童诗苑》仍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中的优秀作品。《不列颠百科全书》高度评价他的儿童诗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抒情诗集《矮树丛》也同样受到广泛欢迎和高度赞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347 评论(14)

轻舞飞扬庆庆

幽默、很会用比喻,形象地把他所要表达的东西表示出来!!

226 评论(13)

cherryhu111

临近寒假,最近有不少爸爸妈妈在问:孩子已经上中学了,有没有易读的英文读物推荐?

一般来说,小学生高年级以上到初中的孩子,读完《小屁孩日记》这类难度较高的章节书后,下一步就是读各种青少年小说(Young Adult Fiction)。这类书一般是给12-18岁的中学生看,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游戏》、《暮光之城》,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特别喜欢的书。

这类书,说实话,语言难度是有的:一般兰斯指数在600-1000L左右(600L,相当于罗尔德达尔的大部分作品的水平;到1000L,基本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平均难度);再考虑到文化差异,孩子们要做到自己顺顺当当读下来,挺不容易的。但时代不同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真的超过了我们这一代人。所以,咱们还是来看看,有多少孩子会有兴趣、有能力和国外同龄孩子挑战差不多难度的书。

今天咱们就先来一起梳理一下,这10年来在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7个青少年小说系列。选书标准是这样:

1、“易读性”必须要考虑,语言难度不会太高(尽量做到在600L-900L区间,理论上说比《哈利波特》还要稍微简单一点);

2、趣味性很强,情节符合孩子认知,但在文化内涵上比较容易理解;

3、hot ! hot ! hot !都是国外青少年文学中的畅销“大明星”,国外孩子们超级喜欢,各种畅销榜上的“常胜将军”;

4、配有专门录制的音频,孩子可以一边听,一边看,甚至跟着音频读出来。

除此以外,这些书很多还被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剧。一句话,让孩子喜欢读、容易读!

1. Divergent

《分歧者》三部曲

所获奖项/ 畅销榜:美国图书馆协会2012年度最佳青少年图书,《纽约时报》2011年度百大小说

内容关键词:反乌托邦

电影:系列第一本被改编为电影

语言难度:HL700L

推荐年龄:14-18岁

先来说一套这几年美国青少年文学中的明星之作,如果你喜爱《饥饿游戏》或《暮光之城》,这套《分歧者》系列一定值得你关注。这套书2011年出版社后就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当年被《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年度十大最受欢迎青少年小说第1名,2014年被改编为电影上映。

作者 Veronica Roth 创作这个系列第一本书时只有22岁,那时她还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学生,因为这部书一炮而红。随后她又创作了第二本《叛乱者》,入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超过100周。

《分歧者》三部曲包括《分歧者》《反叛者》和《忠诚者》三部作品。

故事一开始便宣告世界已经历一场大浩劫,人类世界几乎毁灭殆尽,劫后余生的人类建立起新的文明,并筑起围墙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人类为了拥有乌托邦的完美世界,重整了秩序后透过科学与科技创造出一种制度,将人类分为五种类别,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五种类别各自为自己所属派别最擅长的事情与角色付出,以维持社会的和谐。

每个孩子在16岁那一年必须重新选择自己所要效忠的派别。无私派的姑娘翠丝选择了无畏派,她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惊天逆转。她从血雨腥风的新生训练中脱颖而出,并和训练导师偷偷地相互喜欢。在一次唯独分歧者幸免的情境模拟中,受博学派控制屠杀无私派的无畏派分裂,人们纷纷跑到友好派避祸?

媒体评论:

罗斯笔下的情节??聪明又复杂。每个角落都遍布着危险、猜疑,极有张力,翠斯和托比亚斯之间的“化学反应”依然真实,让人怦怦心跳。最后这一部始终牢牢抓住你注意力,一直到最后的决战开始。——《出版人周刊》

悲剧的结尾虽然让人震惊,却和主题一致;苦乐参半的终曲,给人一种伤感的希望。——《科克斯书评》

2. City of Bones (The Mortal Instruments)

骸骨之城(《圣杯神器》系列)

所获奖项/ 畅销榜:横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独立书商等各大畅销排行榜!

内容关键词:魔幻、神秘、

电影:系列第一本被改编为电影

语言难度:/

推荐年龄:14-18岁

说起最近几年的国外青少年文学界,有一位大明星作者,一定不能不提到她。那就是 Cassandra Clare(卡珊卓拉.克蕾儿),她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这套《圣杯神器》系列。

这套书出版后横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独立书商等各大畅销排行榜,荣获轨迹奖最佳首作小说提名,2013年索尼影业将这套书改编成电影,由莉莉.柯林斯主演。

卡珊卓拉大学毕业后,在成为全职小说家之前,卡珊卓拉曾放弃小说家的理想,在好莱坞当过娱乐新闻记者;而她最远大的人生目标就是希望自己这辈子永远不必再写社交名媛Paris Hilton的报导。

搬到纽约市的曼哈顿区后,这座城市的景观启发了卡珊卓拉的灵感,驱使她写出生平第一部小说《骸骨之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套书?她表示:

在童话故事中,魔法和冒险总是发生在城镇外的神秘黑森林里。我想要创造一个世界,其中的都市本身就变成黑暗森林--这些都会空间拥有其自身的魔力、危险、神秘及奇异的美丽。

《圣杯神器》系列三部曲包括:《骸骨之城》、《灰烬之城》、《玻璃之城》。描绘出一个恶魔、暗影猎人、狼人、吸血鬼、精灵齐聚的魔幻世界。

少女克莱丽突然发现自己能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由此她发现自己出身的秘密。在以消灭恶魔,保护人类为己任的暗影猎人世界里,野心和阴谋正在偷偷进行着...

媒体评论:

“圣杯神器”系列所架构出来的世界,是我向往居住的地方。很美!——《暮光之城》作者斯蒂芬妮梅尔

3. Clockwork Angel (The Infernal Devices)

《发条天使》(《恶魔秘器》系列)

所获奖项/ 畅销榜:《纽约时报》2015年度畅销图书榜第一名;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十大青少年好书奖首奖!

内容关键词:历史;科幻

电影:无

语言难度:840L

推荐年龄:14-18岁

在以在以现代纽约为背景的《骸骨之城》系列大火之后,作者卡珊卓拉.克蕾儿大胆地采用青少年小说少见的历史背景,以十九世纪的英国伦敦作为猎人的新舞台,更加入同样少见的蒸汽庞客(Steampunk)元素,在充满天使、恶魔、吸血鬼和狼人的奇幻设定外,再增添优雅复古的时代氛围和机械科幻的色彩。

这个系列一出版便空降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席卷美国各大排行榜,并获选为美国青少年图书服务协会年度十大青少年小说第一名。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主人公特莎格雷漂洋过海到伦敦寻找她哥哥,浑然不知伦敦的暗影世界正在等待着她。特莎一下船就遭到神秘的黑暗姐妹绑架,在被囚禁的过程中,特莎终于发掘出藏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能力。

一个被称为法师的人不顾一切要得到她的这种能力,无依无靠的特莎随时都会沦为敌人的猎物。在危难中特莎和暗影猎手联手。很快,她发现自己迷上了两个年轻的暗影猎手,威尔和杰姆,却又在他们之间左右为难。究竟是拯救哥哥还是帮助她的新朋友拯救世界,而爱或许才是最危险的魔法...

媒体评论:

距离《骸骨之城》的故事发生前一百年,猎人世界精采而高潮迭起的都会奇幻设定和蒸汽庞客风格的维多利亚时代历史融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大呼过瘾的紧凑结局带着读者冲向另一波谜团。——《柯克斯书评》杂志

这本超自然作品充满了吸血鬼、巫师、恶魔和机械怪物之类的蒸汽庞客元素。从古怪善变却迷人的威尔到笨拙友善的发明家亨利,到飘逸温文的杰,克蕾儿塑造出每个独特的角色,这个充满动作的情节从第一页开始出发,带领读者奔向出乎意料的结局。——《学校图书馆期刊》

4. Cinder (The Lunar Chronicles)

月族(《暗月之影》系列)

所获奖项/ 畅销榜:《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内容关键词:科幻;成长

电影:有

语言难度:790L

推荐年龄:14-18岁

这是一部现象级全球超级畅销书,连续三年“霸占”《纽约时报》榜单第一名!被《今日美国》评论为“一部史诗级科幻作品”。

一般的畅销书被翻译为各种语言出版并不稀罕,但《月族》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尚未出版之前,版权就已经售出18个国家,成为全球书业的一个销售奇迹。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第四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二十六周年的庆典即将展开,人类和机器人在东方联邦的首都新京汇集,整个地球正走向新的时代。然而,一场浩大的瘟疫已经在人类中间蔓延开。月球上一群无情的月族人,在拉维娜女王的带领下,正做着入侵地球的最后准备?

主人公欣黛,一个生化赛博格,拥有着谜一般的过去。当她和英俊的东方联邦王子凯铎邂逅之后,她的内心开始有巨大的变化,一场赛博格与人类的禁忌之恋即将触发。就在此时,守护世界的使命悄然降临在她的身上,在追寻自身命运的过程中,一场责任与自由、忠诚与背叛的较量即将展开?

这本书里,主角欣黛有自己的反抗、挣扎与成长,同时书中也充满了对普世价值的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亲情、友情、爱情的贯穿萦绕,宣扬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的信念等元素,都是青年性格养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欣黛可以说有强大的内心,代表正义力量的她,虽然在最初非常渺小,势单力薄,但这颗强大的内心,却能让她逐渐获得力量,战胜邪恶和阴暗。《月族》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的好书。

媒体评论:

《月族》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这部充满了未来主义的故事赋予了人们一个全新的精神内核,这种全新维度,足以让人彻底兴奋。——出版人周刊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一万个人更有一万个《月族》。《月族:暗月之影》这本全球超级畅销书的基因里,具有激发读者想象力的魔力,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人性的光辉,这更是一本让心灵成长、强大的人生之书。——畅销书《饥饿游戏》翻译家耿芳

5.Vampire Academy

《吸血鬼学院》五部曲

所获奖项/ 畅销榜:《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

内容关键词:宗教文化、玄幻情节

电影:有

语言难度:640L

推荐年龄:13-17岁

说起吸血鬼魔幻故事,可能你会想到《暮光之城》。而这套《吸血鬼学院》正是这两年超越《暮光之城》的新作。一经出版立即荣登美国图书馆协会畅销书排行榜,作者被评为“《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畅销书作家”。美国《青年之声》杂志评论说:

作者在故事中融入了关于罗马尼亚民俗和正统的天主教圣徒的文化,用它编织了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吸血鬼小说。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开始遇到各种成长中的问题,于是想要脱离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他们觉得《暮光之城》看上去像一本儿童读物,因此《吸血鬼学院》会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夜幕悄悄降临,吸血鬼的世界开始涌动。欢迎来到圣弗拉米尔学院!这是一个地处深山,供纯种吸血鬼和半吸血鬼学习生活的神秘处所。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吸血家族的纯血公主莉萨拥有极罕见且强大的魔法,她需要时刻提防血族的袭击。半吸血鬼,为了保护纯种吸血鬼而生的人类与吸血鬼的混血。身为半吸血鬼的露丝注定将走上一条异常惊险的人生道路,她一生的使命就是保护她的好友莉萨免受血族的侵害。

露丝与莉萨在外逃离两年后,被抓回了学院,而危险却并没有远离她们。当吸血鬼的世界充满了人性与争斗,青春悲凉的爱恋能否敌得过浸满鲜血的忠诚...

媒体评论:

米德首部写给年轻人的引人入胜的小说,融合了错综复杂的玄幻情节和当代背景,渗透青年人的喜好和多种人物角色特点,让人爱不释手。——美国图书馆

与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一样,这是一部迷人和可信的小说,但较之更为大胆一些。——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

6. Graceling

《杀人恩典》三部曲

所获奖项/ 畅销榜:《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9年创神奇幻文学之儿童文学奖大奖

内容关键词:奇幻冒险

电影:有

语言难度:730L

推荐年龄:14-18岁

《杀人恩典》三部曲是近10年来的经典之作,《纽约时报》赞赏本书是带给我们青少年的完美寓言,出版以来蝉联美国各大畅销排行榜,包含《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畅销排行榜第一名。罕见获得《出版人周刊》、《书单杂志》、《柯克斯评论》、《校园图书馆期刊》四大媒体的星号书评,并获选为《书单杂志》2008年十大青少年小说首位、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青少年小说奖。

这是作者克莉丝汀.卡修(Kristin Cashore)的第一部小说,故事源起于她在白日梦中幻想拥有超凡能力的女孩,而这女孩和水火不容的男孩建立了一段友谊。

在那个由七王国组成的奇幻时空,有些人出生便具有超乎常人的神奇禀赋,有的能预知天候,有的能夜间视物,还有人能读心。这些特殊天赋,人称恩典。

恩典之人总是受人畏惧、遭人利用。凯莎肩负的沉重能力连她自己都厌恶——这能力正是杀人恩典。而她待在舅父米德伦王麾下,奉命执行他的肮脏任务,惩罚任何惹他不快的人。

她初次见到拥有战技恩典的波武王子那时,丝毫不知她的命运将如何改变。她从没料到会与波武王子结为朋友,更从没料到她的恩典竟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故事中她以活灵活现的优美文笔与鲜明的角色,建构出令人难忘的世界、生死对抗的冒险,与让人心跳加速的浪漫故事。

媒体评论:

《杀人恩典》具备了《暮光之城》的青春爱情故事,也能满足书迷对勇敢女主角的期待,更有精彩的宫廷权谋。不仅成人读者能够欣赏此书,青少年读者对于凯莎寻找自我认同、学习接纳自己特殊能力的过程,想必更是感同身受。——《出版人周刊》

7. The Maze Runner

《移动迷宫》

所获奖项/ 畅销榜:《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囊括十项美国青少年最佳读物奖

内容关键词:魔幻冒险

电影:有

语言难度:HL770L

推荐年龄:14-18岁

这个系列是这两年欧美青少年中当红的小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囊括包括全美青少年图书、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小说、《科克斯书评》青少年书籍在内十多项大奖!

16岁的少年在电梯中醒来,失去一切记忆——全然想不起自己的家人、身世和来处;唯一记得的,只有自己的名字:汤玛士。当电梯门打开,汤玛士发现自己来到一处叫作迷宫幽地的空间,里头有一群年龄从11岁到17岁左右的少年,人人都经历过像他一样的遭遇:每个男孩都不记得自己的过去,也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被送来此地。

男孩们告诉汤玛斯:每三十天电梯就会送来新的少年,每两周则会送上衣物、食物与其他必需品,却不知道是由谁提供,也无从探查;而每天早晨,通向周围迷宫的石墙会打开,到了晚上便会紧闭,将夜行怪物挡在石墙外。

为了逃出这个无解的监狱迷宫,少年们从自己组建的社群里选出最强壮敏捷的一群人担任飞毛腿,每天日出时向外奔驰、探勘这座迷宫,并在天黑前赶回营地,希望有朝一日能破解整个谜团、返回正常世界...

迷宫是人类生存境况的象征:人们在群体规则的坚墙中尝试突破,在生命的天平上衡量权重,在挣扎的焦灼中冥想反思,寻找人生出口。人类唯有以智慧和行动冲出外在和内心的迷宫,才能用希望和人性之光照亮世界,到达自由彼岸。

这不仅是一个充满冒险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希望与人性的故事。“希望”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不论外在环境有多险恶,这些迷宫行者从未放弃,而这也正是作者想传达的价值理念。

媒体评论:

《移动迷宫》有一种让人越看越被吸进去的魔力,有些书仅是吸引眼球,《移动迷宫》却有让你想直接跳进书里,跟主人公一起大叫奔跑的冲动。——美国《出版商周刊》

这又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会和《饥饿游戏》一起载入本世纪现代经典的史册。——美国《浪漫时报》

就是这样..告诉启橙,这些书你会愿意买给孩子读吗?

21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