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ANDY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日渐临近,小学英语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怎样有序地 组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系统练习,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一 直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整理归纳,把握教材重难点整理归纳,在复习时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是以单元为单位,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两至三个重点句型。特别是标题句。要使学生能灵 活运用,归纳整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复习时,让学生把本单元的重点词句写在四线格纸上(或是老 师归纳总结),再把每条句型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加以注释说明(教师 补充),从细微处着手,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只有 当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考试时才能熟练地应付,灵活地变通,取得 良好的效果。 二、适当练习,将“语法”用于实践提到复习,多数人都会联想到“考试—评讲—再考试”,如此 反复,学生不断地做题,教师辛苦地批改。练习(考试)必不可少, 否则掌握了再多语法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如果一味进行 重复,盲目练习,则会出现学生苦,教师累的情况,达不到有效的练 习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有针对地进行练习。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围绕 重点句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练习,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达 到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牢固掌握重点句型及相关的语法 知识。当学生能运用知识点,熟练解答习题时,便会对这类题目产生 亲切感,在考试时也就自然得心应手了。 三、及时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一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 教师有针对地组织复习、练习;又有利于学生自我了解,促使学生积 极进行自我补救。及时的反馈,有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反之,学生 心中的疑惑会越积越多,逐渐丧失继续复习的信心。 为了反馈能及时,我们要在学生做完练习后及时批阅,并把错误 率高的习题记录下来。这样,在评讲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而不必面面 俱到,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复习的效果,也避免学生产生腻 烦心理。 四、变换角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复习阶段,学生面对的是熟悉的老师,熟悉的课本,对知识早 已没了起初的新鲜感,容易厌烦,感到疲惫,所以,在复习时我们不 妨试着注入“陌生的元素”,变换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评讲试卷时,可以选择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分 项让他们评讲,自己则当听众,把他们讲的不到位的题目记录下来, 再亲自评讲。这样,既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产生促动,又让其他学生感 到“新鲜”,因而听得认真,提高了评讲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负责,带领组员 过好单词、短语关,教师只需对后进生进行把关。如此,教师就会有 更多的精力放在其它复习项目上。 总之,有效地复习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根据本 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复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复 习效果。
周一小姐
2018年11月20日,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大河学校举行,大河学校领导老师,已退休的专家刘传霞老师,道朗的英语老师们,智源的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道朗中心小学的周晓燕老师与大河学校的高境老师共同授课。课题为人教版Unit 5 What can you do?Part A 。两堂课后,老师们共同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研讨,现将评课记录整理如下: 周老师的课,从复习旧知导入,以旧带新,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一下你的老师→介绍一下你的一周→了解一下“我”,进而提出了四个循序渐进的问题(Do you often ...?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What can you do?),从而引入本课知识目标的学习,贴合学生实际,迅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评课中各位老师多次赞赏周老师在新旧知识间的游刃有余,问题目标具有导向性,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时效性很强,但情境创设不够。 高老师的课件精美,教学设计新颖有趣,课上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操练活动,亲和力强,富有趣味性。她通过自己演唱的歌曲导入新知,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将自己平时学到的教学方法及时地模仿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互动较多,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但由于经验不足,课程主线不够明朗。 教学研讨中,我们认识到两位老师的课虽然各有所长,但都没能获得突破,到达一定的高度,原因就是忽略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一重要概念。英语的学习,必须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果课上只是教师不断的输入,没有启发学生主动输出,没有体现出学生从输入到输出的快速转换,那这样的英语课必然是失败的。 经过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英语教学应及时走向语篇教学,走向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阅读教学。要以能够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的“问题链”为主线,防止教学过程中的“碎片化”,用“问题链”去整合、推动文本,激发学生思考的灵感,让他们通过深刻的思考,感悟生命、理解生命,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简而言之,走在时代前端的英语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为了准备出高效、完整、并具有思想高度的英语课,老师们研讨出了下一步的备课方向。 首先,应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四大主题,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我”。由此,老师们在确定教学三维目标时,应该首先将“情感目标”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对情感的感知,使学生在心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其次确立“能力目标”,最后才是“知识目标”。课程中应以“情感”为牵引,以“问题”为助力,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 要创设一个大情境,情境的创设不应该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应以问题推动文本,具备情境的“连贯性”,防止“碎片化”教学。 第三、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该问题是否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因为问题一旦深入不下去,学生将很难对它产生兴趣。我们应该竭力摆脱过去传统思维的束缚,应该认识到“有趣”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唱”、“跳”、“做游戏”等,而是学生通过思考,在阅读中解决问题,到达指定目标后所获得的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 本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既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探讨,通过此次研讨,我们应该有所警醒,传统的“热闹式”、“机械操练式”的课堂已然不能满足如今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我们的以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采用“思维引领”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真实且连贯的情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稿件整理:高境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