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1

继续改一个
首页 > 英语培训 > 巴西首都英文名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ncent'sir

已采纳

巴西利亚 【英文名称】Brasilia 【类别】世界遗产 【批准年号】1987年 【遗产原属】巴西利亚是1965年在巴西中部平地上规划新建的首都 【遗产现状】巴西新兴城市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 。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地处高原 ,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 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 巴西首都原为里约热内卢。为了国防安全及内地的发展,很早就有迁都内地的设想。1891年巴西第一部宪法就规定在内地兴建新都。直至1956 年选定现址。由巴西设计师L.科斯塔设计,1956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4月21日,巴西宣布首都及大部分政府机构迁至该城。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工业以无污染的轻工业为主,服装、食品、电力、电子、汽车、印刷 、建筑材料等工业发展较快 。为全国交通中心,公路呈放射状通各州首府和沿海各大城市。铁路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城市。南郊设有国际机场,郊区各城镇主要分布在人工湖以北。郊外有1970年修建的回音壁,每年 8月在此地举行阅兵式。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第三个首都。历史上,巴西曾经定都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临海城市。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1957年巴西利亚开始兴建,于1960年4月21日最终建成。 巴西利业别具一格的建筑有伊塔玛拉蒂宫、巴西利亚大教堂、电视塔等。 伊塔玛拉蒂宫为外交部所在地,整座大楼是玻璃外结构。大楼四周水池环绕,白云、蓝天、水、高楼群构成—幅美丽非凡的图景。 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电视塔高218米,是巴西利亚的最高点。登塔俯瞰,飞机型都市尽收眼底。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东南部巴西高原中央,阿尔托山之南,海拔1161米,东距大西洋1000千米。 巴西利亚是当今世界最年轻而漂亮的首都,模式与澳大利亚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从沿海大城市迁都到内陆草原,都是围绕人工湖展开的城市,都是园林化的绿色城市,都是职能单一的政治中心。 之前是里约热内卢,他的第一个首都,是葡萄牙人建设的巴伊亚,现名叫萨尔瓦多。

巴西首都英文名称

243 评论(13)

JojoYang1231

Brazil's capital Rio de Janeiro

218 评论(8)

0脾氣钚壞0

Brasilia巴西利亚

340 评论(13)

七月的尾巴

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亚,不过巴西最大的城市是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不要搞错啊

120 评论(8)

旺泰纺织

1960年以前是里约热内卢,现在是巴西利亚 拉美第一大国巴西历史上南富北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议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亚斯州一片荒原上选中新都地址,定名为巴西利亚。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迁往巴西利亚。迁都后,巴西以首都为基地,探索出一条在稀树草原上科技兴农的新路子,不仅改变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促进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巴西利亚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0余万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旧都里约热内卢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东南一隅。1950年前后,巴西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约热内卢周围不到全国11%的地域内,而广阔的中西部和北部亚马逊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虽然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这样就有所谓“两个巴西”的存在:一个是先进的沿海巴西,集中在东南部的狭长地带,其现代化程度堪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一个是荒凉落后的内陆巴西,是全国的“低谷地带”。

35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