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acaZhou
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人思想上的贫穷。贫穷者要想摆脱贫困的处境,首先要在观念上脱贫,要意识到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本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贫穷并不可耻,贫穷并不是你的错。世界上许多大富豪都是白手起家的贫穷者,正是由于贫穷的遭遇和处境才激发了他们赚钱的欲望和创富的激情,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从这一点来看,贫穷是一种资源,贫穷是一种力量,贫穷是一种财富。
其实,贫穷有时候也使人奋进,激励自己走向美好。世界上有很多在贫穷中努力奋斗,不甘沉沦者,到后来成为自己的主人。如俄国的文学家高尔基,他从小就和贫穷在作斗争,很早就被他外祖父赶出了家门,一个人孤苦零丁,做过学徒,擦过皮鞋,总之,为了能吃饱饭,饱尝了人间的艰辛,但他没有在贫穷中沉沦,而是在贫穷中奋起,最终成为一代文豪……他们在不让贫穷污染心灵的执着中,他们一步步登上了成功之巅。
《乞丐囝仔》曾让无数人潸然泪下,为了照顾痴呆的妈妈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十几岁的囝仔吃尽了苦。他当乞丐,忍受着人们的白眼,屈辱而无赖地乞讨,讨来一点钱,就给妈妈和弟弟们买吃的,自己却饿倒在路边。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贫穷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教会他宽容和忍耐,激励他去奋斗,他就是今天在台湾已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赖东进。每当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经验,他总是说两个字:贫穷。正是贫穷使他走上了自强之路。
天津一中学生安金鹏,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但他却是一个不怕艰难困苦、奋勇上进的孩子。
父亲常年患病,欠债数万元,母亲用一种原始且悲壮的方式从事耕作。安金鹏从小练就了吃苦的本领。在天津一中求学,他生活费最低,是全校惟一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日常生活中他连肥皂也没用过。吃馒头就咸菜和妈妈要来的方便面渣。但他从不自卑,他认为母亲是一个向苦难向厄运抗争的英雄,“做他的儿子我无尚光荣!”
安金鹏是一个酷爱学习、勤奋学习的孩子。他刻苦学习的毅力让人吃惊。他成绩优异,一直名列第一,数学满分,在上小学时便学通了初中的数理化。在高中,为了学好英语发音,常常口中磨出鲜血还不停止……1997年,他作为中国中学生代表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勇夺金牌,最终被北京大学录取……
同样,还有一位同安金鹏事迹一样的河南女孩——高旭。高旭出身贫穷,但却不惧贫穷。因为她敢于向贫穷挑战,她以顽强的毅力、以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自从父母下岗后,生计难以维持。她渴望上学,可家里没钱!她从一个捡破烂的老奶奶那里受到启示,小小年纪,便偷偷捡起了破烂儿。寒冬酷暑,风里雨里,历尽艰辛,终于攒下了37元钱,走进小学,用自己的第一笔劳动所得,交上了学费。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高中,她始终边学习边捡破烂。她在全校大会上说:“我是为了能上学才去捡破烂的,我觉得这不丢人!”一句话掷地有声,赢得了全场掌声。
她酷爱学习,并以超凡的毅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小学,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名。上高中后,她仍拿着编织袋,坚持挣学费。为了省钱,她不住校,每天往返几十里,同学吃晚饭时,她抓紧时间捡破烂,晚自习后,回家才吃晚饭。这期间遭了多少罪,只有她自己知道。艰苦的16年,一步一个脚印的16年,为了替父母分忧,为了继续学业,什么苦她都忍了!
她在平凡的学习中,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2000年,她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举夺得河南赛区第二名。2001年,她作为河南省惟一一名候选人,进京参加联合国计划署“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提名奖”评选活动,成为荣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提名奖”殊荣的四名中国中学生之一。2001年,她自信地步入高考考场,以优异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她照旧去捡破烂,打工,她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安金鹏和高旭的事迹告诉我们:贫穷,促使他们勤奋进取。贫穷,是人生的一堂大课。青少年时代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对一生成长极为有益。穷,真的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但也绝不是屈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我们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状态。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块丑陋的布料,那么它就会遮住我们心灵的阳光;如果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当成魔术师手中的那块魔布,我们就可以用它变化出绚丽多姿的梦想。
贫穷是人生的一种磨难。它有时可能会让人感到尴尬,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笔财富。因为贫穷往往能够培育出人的同情心、忍耐力、锻炼人的意志。曾经历过贫穷的人对于生活的道理往往更深刻,感悟也更多。综观古今中外流芳百世的文学巨著,哪一部不是作者身处贫困潦倒的境地中创作出来的?
曹雪芹家道中落,贫病交加,正是这时他创作了《红楼梦》。试想,如果不是在艰辛的环境中,对社会人生更多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他又怎能写出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鸿篇巨著,而同时代的那些家境优越,整天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又有几人成器?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自逆境中奋起,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顺境中沉沦。但无数例子表明,贫穷只是暂时的困窘,如果善加利用,同样可以转化为人生的财富,激励着人不断奋进。
25年前,曾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让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根据调查,结果除了有20名男孩撤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在困难中往往会自立自强,而安逸的生活却会使人堕落。“贫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瞧不起;
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讥笑;
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歧视。
贫穷,可以使一个人拥有顽强的斗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因为穷,所以,他的思想往往是那样的成熟。难道一个人的成熟不是一笔很可贵的财富吗?
贫穷,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磨砺一个人的意志。这些却往往是那些拥有大笔金钱的人所做不到的。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能够正确对待贫穷或是苦难,殊不知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你不能选择出生的环境,贫穷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你可以保护自己,使自己受到的伤害最小化。与贫穷作斗争时,你会学到许多东西,那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把贫穷作为养料,把希望的种子种下,贫穷可以为你的事业带来一笔财富,贫穷为你带来事业的第一桶金。
生活像个犁,一方面可能割破你的心,另一方面又能掘出你生命的新源泉。面对贫穷,要学会承受,学会坚韧,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在伤处孕育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对于人生而言,贫穷像位老师,它教会人如何生存。贫穷,可以使一个人卸下那虚伪的面具。
人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在人生路途中,会有种种艰难险阻,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遇挫折,往往惊慌失措,萎缩不前。经受过艰难困苦的锻炼,培养一种顽强毅力,在困难面前,就会从容不迫了。再者,贫穷是对一个人的严峻考验。人的意志、品格不是凭空产生的,战胜贫穷的过程就是培养坚强意志的过程。大到一个国家、地区,小到个人,起初,都会面对贫穷的考验。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穷则思变,要图强,在战胜贫穷中经受磨练。青少年时代,经历些挫折,吃些苦并非坏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包含着人生哲理。一些著名科学家、伟人,大都是在极端困窘的境遇中闯出来的。要想做学问、成事业,应该经得住贫穷的考验,补上人生的这堂大课。
据说,在瑞士,婴儿一降生,医院就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在户籍卡上为孩子登记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财产等诸项内容。特别有趣的事,所有的瑞士人在为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的确,时间就是你拥有财富的种子,但你必须努力去耕耘、去奋斗,否则,它可能只是一颗秕谷。记住:你战胜了贫穷,它便是你的财富;贫穷战胜你,它便是你的屈辱!
Romy莎莎mei
Knowledge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Ignorance is more frightened than poverty.
一帆杰作
我觉得对于像我这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贫穷给我带来的很多的时候,是与别人的比较和别人异样的眼光。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对于任何人都是的,很多的人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人生未来的方向,很多的人可能汲汲营营一生都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我觉得贫穷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没有打开我的世界观,没有让我获得和别人一样的起点。
飞翔的等待
贫穷最主要的就是缺货币、缺物质,你说有多可怕?贫穷没钱生活当中看到别人吃好吃的、穿好穿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过过眼福;没物质:家里没米下锅、没有用具,你只能像乞丐一样的往东家跑向西家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冬日红葉
贫穷是非常可怕的,贫穷让我少了很多的朋友,让我不敢做任何的事情,让我远离了很多的人,因为我没有钱,我不敢去尝试任何的感情。 我非常的穷,导致我现在没有很多的朋友,因为现在是一个看钱的社会,你没有钱,只是一个社会的底层,只是一个社会的垃圾,连亲戚都不待见你,并且不能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活得非常累。
yanran8385
贫穷很可怕。
可怕在,它会让人丧失尊严。
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大三暑假的时候,和姐姐、妹妹一起在村里办了一个暑期学习辅导班。爸爸帮我们安装风扇、桌椅等等。正好有家长前来咨询费用等相关事宜,爸爸停下手中的活,满脸堆笑的去应答。
那个笑容我永远忘不了,那是一种多么谄媚、卑微的笑啊,那种笑我之前从来没在爸爸脸上、在任何家庭成员脸上看到过。那个笑让我心酸,是的,客户是上帝,但爸爸那近乎讨好的笑,不过是因为家庭条件窘迫,不过是因为这笔钱,这个参加辅导的学生对他、对家庭来说很重要。
可怕在,它会泯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甚至基本的道德观念。
贫贱夫妻百事哀。每年逢年过年,爸妈总免不了吵架,吵架的原因永远是爸爸倾向于买好点的礼品走亲访友,而妈妈觉得太贵。这几年,我们姐妹陆续参加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好很多了,这种争吵就再没有发生过,爸爸愿意买多少钱的东西,就买多少钱的,再也没人关注了。
大四的时候,我进入了研究生复试,是一所上海的高校。家里人对我读研多持反对态度,原因无非是在上海的三年各类费用将高达十万。这件事在我心里划下深深的伤痕,为了钱,就可以轻易断送我的前程,让我丧失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有好几年的时间,这件事让我不能释怀。
我也曾见过村民身患癌症,在知道病情的那一刻起,就只是等死,从来没有好好的治疗过。我也曾见过没有退休金的老人被子女嫌弃,生了病,能够得到治疗都是奢望。
可怕在,贫穷本身就成了原罪。
穷人做什么都不对。见过机灵可爱的孩子被众亲戚冷落,只能得到一百元的压岁钱,只因其父母是普通农民。见过家境富裕的孩子如众星捧月般的地位,只因其父母有权有势。见过农村、农民在影视剧中,在网络辩论中,被一次次的污名化,那股子轻视,仿佛忘记了我们尚有八亿农民,很多家庭走出农村还超不过三代。
贫穷本身就成了罪过。网络上一再讨论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一次次的叫嚣你穷你有理。好像穷就代表着无知、懒惰和罪有应得。他们自以为自己是理性、客观的代称,却丧失了最基本的悲悯。
穷,并不是罪,穷的原因错综复杂,有时甚至不是个人的过错。多一份宽容和悲悯吧,别让穷扭曲了人心。
吃撑了别跑
贫穷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萧伯纳说:“贫穷是最可怕的恶魔,是最严重的罪行。” 贫穷下隐藏着恐惧、焦虑,人性的丑恶。贫穷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一项研究表明:与中产家庭中的同伴相比,贫困家庭的孩子表现较差。 这种差距,也许在幼儿园时就会出现,而且随着这些孩子长大,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家庭收入水平”成了预测其儿童成员成就的一项重要指标。《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回顾人生时说,贫穷往往带来恐惧和压力,有时还带来抑郁,只有傻瓜才会将贫困本身浪漫化。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关注点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穷人来说,在花钱时总是瞻前顾后、思索再三:是该买些鱼肉改善下生活,还是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件玩具;是该把钱拿来修缮下房屋,还是用来做个小生意。 而对于忙碌的商务人士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周日的下午,是该看一份重要的项目投资报告,还是要陪伴一下家人;下班之后,是该参加老友们的聚会,还是应赶赴一场商务宴请。 对于正在节食的肥胖症患者来说,总是面对两难选择的焦虑:是该吃块肉或巧克力好有力气减肥呢,还是饿的晕乎乎的挺着?是该饱餐一顿再加大运动量呢,还是空着肚子等着时间流逝? 他们面临的都是稀缺:穷人稀缺金钱、商务人士稀缺时间、节食者稀缺食物,正所谓缺什么晒什么 因为稀缺,稀缺的某样东西就更容易俘获大脑,人的思想和注意力也就会更加强有力转向未满足的需要——穷人更在意钱、商务人士更在意时间、节食者满脑子想的都是美食。 然后人就会把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稀缺的事物上,并形成管窥效应——专注于当下的某一急迫事情而忽略了其他长远的、更重要的、并有助于解决当下稀缺的事情: 穷人总想着省钱和精打细算,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长远考虑该怎样多赚钱,而这才是解决金钱稀缺的根本之道。 商务人士总是像陀螺一样的赶不同的场子(出差/开会/宴请等),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规划一下哪些差可以不出、哪些会可以不开、哪些饭可以不吃,而这才是腾出时间的根本; 节食者满脑子的美食,就没精力去考虑运动、健身、行走,从而肥胖不减、节食继续、食物稀缺依旧。 因为贫穷,你的视野就局限在金钱上,又哪有力气去开拓想象力呢? 硬币两面、矛盾统一,稀缺有害,但也能带来关注红利——因为稀缺,往往能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穷人的钱花得更值、几乎没有浪费,富人往往购买经常不用的东西,如衣服、电器、健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