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7

philips1111
首页 > 英语培训 > 豁免权英语怎么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球球阿月

已采纳

外交豁免的意思:

外交豁免权全称为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

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便利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相互给予。

外交特权和豁免本质上属于代表的国家,而不属于外交代表个人,因此个人无权自行放弃(国际法规定:一国政府,或大使为了可以执行司法调查或者相关诉讼,可以剥夺某人的外交豁免权)。

注意:如果杀了人,不是不处决他,而是考虑到两国的利益,不对他进行处罚,而是交回给他的主权国进行审理。

拓展资料(有关外交豁免权的相关资料介绍):

外交豁免权(英语:Diplomatic Immunity),属外交特权之一,系国际间为方便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依据相互尊重主权及平等互利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

由于外交代表是外国主权国家的代表,其地位应被视作与外国的地位相当。根据“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的国际法原则,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管辖豁免权。这种权利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外交豁免本质上属于代表的国家,而不属于外交代表个人,因此个人无权自行放弃。

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外交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具体来分主要有:

1、使馆涉及财产、档案不受侵犯,驻在国人员不得进入使馆采取行动或实施法律程序;

2、通讯自由,外交邮袋不受开拆或扣留;

3、使馆舍免缴各种捐税,使馆公务用品入境免关税;

4、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拘禁,驻在国司法机关不对外交代表进行诉讼程序、不审判、不作执行处分;

5、外交代表的私人用品准予进口并免关税。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外交豁免权(外交特权之一)

豁免权英语怎么说

243 评论(15)

windy幸福快降临

外交豁免权全称为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

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便利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相互给予。

外交特权和豁免本质上属于代表的国家,而不属于外交代表个人,因此个人无权自行放弃(国际法规定:一国政府,或大使为了可以执行司法调查或者相关诉讼,可以剥夺某人的外交豁免权)。

如果杀了人,不是不处决他,而是考虑到两国的利益,不对他进行处罚,而是交回给他的主权国进行审理。

扩展资料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内容有:人身、馆舍、住所和公文、档案、财产不可侵犯;使用密码通讯和可以派遣外交信使;在驻在国使用本国国旗、国徽;管辖的豁免;免纳关税和捐税,免除一切役务。外交官家属也享有这种特权和豁免。1961年制定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作出了较完整的规定,目前世界各国大部分已签署。

如果外交代表以私人名义从事商务和其他经营活动而引起诉讼的,该外交代表不能请求获得管辖豁免。在民事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说财产继承权等。

外交豁免权适用于任何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也包括其有限的眷属在内,例如,配偶、未成年子女及成年未有婚姻之女儿。具体如下:

1、外国驻中国使馆的外交代表以及他们的家属;

2、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

3、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4、持有中国外交签证或者持有外交护照(仅限互免签证的国家)来中国的外国官员;

5、经中国政府同意给予本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的其他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人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交豁免权

199 评论(11)

喝了咖啡会飞

外交豁免权全称为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指一国派驻外国的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是临时使节)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和优遇。

豁免是指对驻在国管辖权的豁免,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按照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便利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相互给予。

豁免主要包括:可不受驻在国刑事追诉;无出庭作证之义务;不受强制执行及处分;驻在国税务之缴纳义务;人身、公处、住所和公文档案的不可侵犯权;自由通讯等。

如果杀了人,不是不处决他,而是考虑到两国的利益,不对他进行处罚,而是交回给他的主权国进行审理。

豁免权以广义区分,可分为:绝对豁免权、功能性豁免权。

国际法解释:绝对豁免权是指免除一切无论是工作行为或个人行为引起的后果,权利绝对,无法相悖。功能性豁免权是指仅仅适用于拥有者在其任务范畴内的绝对保护,但个人行为引起的后果不在权利之内。

外交豁免权的权威规定来自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这一公约于1961年4月18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关于外交交往与豁免的会议上签订,1964年4月24日生效。

中国于1975年11月25日加入这一公约,截至2014年12月,全世界共有190个国家成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

参考资料:外交豁免权-百度百科

88 评论(13)

1024个西瓜

外交豁免权犯法怎么办所谓外交豁免权的外交豁免权免除的是所在国的司法管辖并不是责任免除肇事人还此时受本国的司法管辖。通常会视情节轻重由使馆方面做出相应的处分。如果情节较重一般都会遣返回国,接受本国法律的制裁。 另外,在亚洲比较常见外交豁免形式还包括美国驻军。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因为双方签订安保条约,美军士兵驻扎期间对日本、韩国国民(尤其女性) 有涉嫌犯罪行为的,所在国家的一般无权处置。由美国宪兵交给军事法庭审判,如果有罪一般遣返回国坐牢,有些案例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顾及美军声誉) 以提前退役等手段。当事国也可以申请美军把美军嫌犯引渡到所在国家受审。 4名驻日美军涉嫌本月中旬在广岛轮奸一名19岁日本少女,日本警方正对此展开调查。日本共同社报道,4名嫌疑人是美军海军陆战队队员,驻扎在岩国基地,这一基地位于日本西南山口县岩国市。4名涉案美军仍在岩国基地。根据《日美关于驻日美军地位协定》,日本警方必须征得美军同意后才能扣押、调查嫌疑人。广岛县警方计划确定嫌疑人身份后,依照《日美关于驻日美军地位协定》向美方要求引渡嫌疑人。我国《刑法》规定,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按照上述规定,这种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基于国际法中的外交惯例,出于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对等原则而确立的。对于这类人不是不追究刑事责任,而是采用特殊的方式追究。【拓展资料】外交豁免权(英语:diplomatic immunity),属外交特权之一,系国际间为方便外交代表执行正常职务,各国依据相互尊重主权及平等互利原则,按照惯例或有关协议,互相授予外交豁免权;其性质为绝对的,故为绝对豁免权(absolute immunity)。由于外交代表是外国主权国家的代表,其地位应被视作与外国的地位相当。根据“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的国际法原则,外交代表在驻在国享有管辖豁免权。这种权利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如果外交代表以私人名义从事商务和其他经营活动而引起诉讼的,该外交代表不能请求获得管辖豁免。在民事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说财产继承权等。1961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将习惯法整编成设定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作出了较完整的规定,目前世界各国大部分已签署。外交豁免权 - 分类豁免权以广义区分,可分为:绝对豁免权(absolute immunity)功能性豁免权(functional immunity)外交豁免权 - 本质外交特权和豁免本质上属于代表的国家,而不属于外交代表个人,因此个人无权自行放弃。外交豁免权 - 历史在中国的夏、商、周三个诸国并立的时代,各国相互攻伐,有时要靠外交手段解决以减少交战带来的伤害;而中国有句俗语“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同样体现了外交豁免权的精神。外交豁免权主要是在17世纪中的欧洲形成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外交官在从事外交任务的过程中不受迫害和不受法律制裁。假如一名外交官在他所驻的国家里的确犯法的话,可以被驱逐。一般这些外交官需在该派遣国受法律制裁。外交豁免权 - 适用外交豁免权与特权虽常视为同义,仍有些许差异。豁免权主要指刑事之相关豁免;特权的范围除了不可侵犯权外,亦因使馆用地及人员属派驻国所有,故免缴纳其驻在国税务并有通讯保密及旅行自由等权利。外交豁免权适用于任何外交代表,不论是常驻代表或临时使节,也包括其有限的眷属在内,例如,配偶、未成年子女及成年未有婚姻之女儿。然而相关特权,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外文官、领事人员、职员、及其家属,如美国的相关规定,虽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对外交人员的身份别有些许差别待遇。外交豁免权 - 内容绝对豁免权一、绝对豁免权主要内容:1、刑事裁判之豁免,可不受驻在国刑事追诉,无出庭作证之义务2、行政与民事豁免,不受强制执行及处分、驻在国税务之缴纳义务。二、绝对豁免权例外事项:1、行政法之规定无法豁免,例如,缴交水、电费等。2、民事法规的商业行为不在豁免范围,比如土地、动产及日用品的买卖交易等。3、派驻国外交官主动于驻在国兴起诉讼,则不享有豁免权利,外交官针对一件案件提起诉讼,被告当事人提出反告时;驻在国司法单位依然可以审理及判决该外交官员,而不受此外交豁免权限制。4、外交豁免权舍弃问题,抛弃外交豁免权与否为派驻国之权利,不受该名外交人员自主意识决定。例如:美国曾发生格鲁吉亚共和国驻美大使驾车肇事并撞死当地少女,群情哗然,美国总统要求格鲁吉亚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舍弃外交豁免权,交由美国总统审判该公使,最后格鲁吉亚予以答应。功能性豁免权相对于绝对豁免权的是功能性豁免权(functional immunity),其指特定国际组织或非邦交国之外交代表机构,与设置地或驻在国签署协定,其组织人员得享有部分的豁免权利,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华民国(台湾)与美国互设代表机构。甚多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因此这些国际组织和美国签有协定,国际组织职员享有属功能性之外交豁免权,即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不受驻在国法律管辖,且仅限于职员本人。而豁免权必须当事人在审理中提出主张,且是否执行公务仍由驻在国法官认定,因此驻在国司法及检调单位依然可以起诉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规定,职员仅于“执行公务时,可豁免于法律程序。”外交特权1、旅行自由权,除为国家安全之禁限区外。2、通讯保密权,可采外交邮袋、外交信差等方式之保密自由通讯。3、人身及财产不可侵犯,外交人员的人身及其家属不受任何方式之逮捕或拘禁;使馆官舍,包括办公使用及馆长寓邸之建物及所附土地等属派遣国之领土、主权亦不得侵犯,且免受搜索、扣押、征用、或强制执行。4、派驻国可使用国家象征物于其外交代表机构,可将派驻国之国旗、国徽于官舍、大使寓邸及交通工具上使用。5、免纳缴税金及免役务,免纳关税、其他国家、区域或地方性税金及其役务。

25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