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0

所謂尐寧
首页 > 英语培训 > 全国高考英语真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又肥又馋的兔子

已采纳

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只有努力过、拼搏过,这段青春也就无悔了,执的是自信之笔,答的是满意之卷,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出色,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卷的点评解析,即外语卷WORD文字高清版,一起了解。 一、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考试结束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免费分享2020年全国2卷高考外语卷WORD文字版及真题答案解析:可以扫描免费获取: 1、总体评价:英语试卷选材新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富有教育性、时代感,语言真实、地道,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试题的设计规范、严谨,没有偏题怪题,呈现了语言交际情境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对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2、倡导核心价值、体现真善美: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在试题选材和立意之中,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处处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考生答题时,既要读懂文章内容,也要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启发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积极的 3、本套试卷凸显了英语在介绍外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不同话题和体裁的语言材料,小到课堂教学大到历史事件,向考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西方文化。比如,阅读C篇介绍了一个全球性的图书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考生用英语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二、2020年高考最新新闻分享 1071万学子今日赶赴考场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全国高考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的全国高考。 根据此前发布的时间安排,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此外,部分省(区、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10日也安排了部分考试科目。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40万人。 在考场设置方面,今年,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 严防疫情风险 ——考场全面消杀、所有考生测体温 按照教育部的说法,今年的高考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早在3月底,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依照《通知》,今年高考,各地要对考试招生场所逐一进行消毒,保证环境卫生和良好通风;考点应配备充足防疫物资,设置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专用隔离考场和备用考场;要对考务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和考试安全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临近高考,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又发布了《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其中对于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例如,考点入口处要设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另外,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与此同时,各地也根据不同情况对考场人数等作出调整。 例如,北京今年每个考场考生由过去的30人减为20人,考点校内还设置了临时观察点,考中出现发热、咳嗽的考生,将按照既定程序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 在武汉,为确保广大考生健康安全,武汉消防部门近日已深入高考考点,对考场和公共卫生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杀。另外,今年武汉还为全市高考考生统一配备专用口罩。 应对极端天气 ——多部门联动防汛、防高温 由于延期一个月,今年高考正值高温和洪涝灾害多发时间段,防汛和防暑降温工作也关系到考试是否能顺利举行。 高考前夕,教育部专门作出部署,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考生为中心。教育部要求,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 从地方来看,为应对极端天气,各地已进行提前部署,展开多部门联动,为高考保驾护航。 例如,在湖北,湖北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加强考试考点等人员密集区的值班值守,加强易涝渍水点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实行考前、考中、考后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 此外,湖北公安机关也将依托媒体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异常天气预警、自然灾害及道路交通情况,为考生提供出行参考。 在防暑降温方面,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已经提出,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须使用分体空调。 不具备空调设施的考场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在使用电风扇或冰块降温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为了打造“清凉考场”,一些地区明确今年将为高考考场配备空调,北京市教委还介绍,各考点校会把空调出风口都做好遮挡,做好调整,确保不直吹到考生。 维护公平公正 ——严打考试作弊,谨防高考谣言 特殊之年的高考,除了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各地也在严抓考试纪律。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0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教育部表示,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教育部还介绍,从5月份开始,各地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等5个专项行动,依法打掉了一批“助考”犯罪团伙。相关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 教育部还提到,将加大对违规招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认真开展新生入学复查,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骗取加分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的新生,坚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严肃处理;报到入学的取消其学籍,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同时配合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一查到底,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 为此,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诸如“神押题”、“内部指标”、“捡到高考准考证”等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三、全国2卷高考英语图文推荐 1、2020年全国2卷高考英语试卷难度系数点评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全国高考英语真题

87 评论(11)

拉菲兔兔

2014年高考英语听力真题「全国I卷」

高考听力语言材料一般来源于实际生活,围绕一个日常生活话题展开,涉及文化教育、人物、科普、时事等。为了帮助大家备考,我分享了一些英语听力试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如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 C。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Find a place. B. Buy a map. C. Get an address.

2.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Repair her car.

B. Give her a ride..

C. Pick up her aunt.

3. Who might Mr. Peterson be?

A. A new professor.

B. A department head.

C. A company director.

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book?

A. Quite difficult..

B. Very interesting.

C. Too simpl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eather.

B. Clothes.

C. New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

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y is Harry unwilling to join the woman?

A. He has a pain in his knee.. B. He wants to watch TV. C. He is too lazy.

7.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Stay at home. B. Take Harry to hospital. C. Do some exercis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 、9题。

8. When will the man be home from work?

A. At 5:45. B. At 6:15. C. At 6:50.

9.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

A. The Green House Cinema. B. The New State Cinema . C. The UME Cinema.

听第 8段材料,回答第 10至 12题。

10. How will the speaker go to New York?

A. By air. B. By taxi. C. By bus.

11. Why are the speakers making the trip?

A. For business.

B. For shopping.

C. For holiday.

12.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Driver and passenger

B. Husband and wife.

C. Fellow workers.

听第 9段材料,回答第 13至 16题。

13.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n office. C. In a classroom.

14. What does John do now?

A. He’s a trainer. B. He’s a tour guide. C. He’s a college student.

15. How much can a new person earn for the first year?

A. $10,500. B. $ 12,000. C. $ 15,000.

16. How many people will the woman hire?

A. Four. B. Three. C. Two.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How long has the speaker lived in a big city?

A. One year.

B. Ten years.

C. Eighteen years.

18. What is the speaker’s opinion on public transport?

A. It’s comfortable. B. It’s time-saving. C. It’s cheap.

19. What is good about living in a small town?

A. It’s safer. B. It’s healthier. C. It’s more convenient.

20. What kind of life does the speaker seem to like most?

A. Busy. B. Colourful C. Quiet.

参考答案:

1-5 ABCBA 6-10 BCACA 11-15 ACBCA 16-20CBCAB

11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