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双子
四级听力错一半,也就是相当于损失120多分,而英语四级425分及以上算过,想要过关算是有点难度的。
全国英语四六级规定,只有英语四级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者,才有资格报考英语六级。所以,一般大家都认为425分是英语四级的及格线。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自然是分数越高就越受青睐。
现在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已经不在于过于不过了,而更重要的是分数的高低,有很多英语四级成绩在425分以上的学生,却仍然会选择重考,因为想要更高的分数。
相关信息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原始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处理后,参照常模转换为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同时,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
四、六级考试单项分的报道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分别为:英语四级各档的分数分布是:听力(35%)249分、阅读(35%)249分、综合(10%)70分、写作和翻译(20%)142分。
熊猫家的小姐
英语四级考试听力一个都没涂没有分。
英语四级听力技巧:
1、拿到卷子后应该先浏览题目。
2、在做听力前可以适当的准备一些纸和笔,用于临时的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
3、在听录音的时候不一定要听懂每一个单词,只要能根据题目的设置听懂关键词语即可。
4、听完听力作答时应该注意检查,尤其是最后一题经常是填写单词,这个时候你就检查一下你的答案是否符合语境。
扩展资料:
大学英语四级意义: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引起全国各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领导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效度研究的大量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但信度高,而且效度高,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反映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大学英语考试每年为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供客观的描述。 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广泛采用现代教育统计方法,分数经过等值处理,因此保持历年考试的分数意义不变。
3、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采用正态分制,使每次考试后所公布的成绩含有大量信息,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决策的动态依据,也为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反馈信息。
4、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命题、审题、考务组织、统计分析到成绩发布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是一项组织得较好的、严格按照标准化考试质量要求进行的大规模考试。
jessica0930
英语四级考试作弊属于比较严重的行为,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七条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评分标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原始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处理后,参照常模转换为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同时,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
四、六级考试单项分的报道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分别为:
英语四级各档的分数分布是:听力(35%)249分、阅读(35%)249分、写作和翻译(30%)212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yiliudewendu
相较古人的衣内写文、夹带袖珍书、送关节,技术的发展给了作弊以“革命性的进步”,因为古人最有技术水准的也就是“飞鸽传书”而已。 相比于古人作弊要冒“取消生员资格、戴枷游街、杖责、发配边塞、杀头”的风险,今人所付出的代价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即便古代学子头上悬着那么多达摩克利斯神剑,怎么还是难以杜绝作弊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呢?全在于“一考定终身”,一旦金榜题名,什么功名什么利禄什么黄金屋什么颜如玉,全都纷至沓来。如此诱惑之下,后来者与其碌碌无为,不如潇洒走一回,连朱元璋剥贪官皮都根绝不了官员的腐败,何况是杜绝作弊呢? 今天,别说作弊处罚制度难望古代之项背,即使将来《考试法》实施了,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作弊,恐怕也难有定论。稍稍分析一下,其实在林林总总的各类考试中,有一类考试作弊称得上“考生总动员”———四处开花、到处泛滥。在这类考试中,有英语四六级,有各种职称考试,等等。它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考试成绩和自身重大利益息息相关;二是考试内容在现实中基本是宋江的军师———吴用(无用)。一方面这些考试头上戴上了很多虚幻的光环———和毕业证挂钩、和职称评定挂钩,“逼迫”考生们为追求这些光环不遗余力;另一方面由于它比曹操口下的“鸡肋”都没用,谁不考虑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上哪!于是,不合理的制度就催生了汪洋恣意的作弊,到今天,这些考试如果没出现作弊倒可能成为咄咄怪事。 在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下,严苛的惩治并不能完全禁绝乱象的前仆后继,法律的完备也只是治乱的最后一道闸门,往往四两拨千斤的是乱象上游的因势利导。考试种类五花八门,有影响重大的司法考试、高考,也有被严重扭曲了的四六级英语考试,对这些考试有必要像国外电影分级一样区别对待:对前者应当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制度;对后者不妨从偏离了的源头治理,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抹去头上那些虚幻的光环。只有在源头健康的前提下,道德的教育、法律的约束才能最大程度防止考试孳生作弊的“恶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