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9

D20600531014
首页 > 英语培训 > 说英文的中国人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dgjcxsgbjj

已采纳

安塞隆之所以会说中文,是因为他认为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语言,中国的羽毛球水平最高。作为一名丹麦羽毛球运动员,懂中文对他了解中国羽毛球很有帮助。采访过程中,安赛龙一口流利的中文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毕竟,在国际赛场上,每个运动员都配备了专属翻译,不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安塞隆之所以会说中文,是因为他认为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语言,中国的羽毛球水平最高。作为一名丹麦羽毛球运动员,懂中文对他了解中国羽毛球很有帮助。而且,汉语非常博大精深。很多人可能连最基本的词序都不懂,然后失望而归。很多国际运动员由于中文的复杂性,所以每次参加国际赛事,即使准备好了,即使是翻译也不会专门研究,但安赛龙却是完全不同的人。他不仅是场上非常有趣的对手,而且私底下也经常知道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打法。在采访中,他还明确表示,虽然自己会说中文,但他认为自己不够熟练,因为他的羽毛球技术水平与中国运动员还相差甚远,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接受相关采访。水平达到足够高的水平。

说英文的中国人

234 评论(14)

花usahana兔

我觉得吴京做得非常对,尊重采访嘉宾是主持人的基本修养,故意不说中文,是对嘉宾和祖国的不尊重,因此吴京怒斥,干得非常漂亮!

259 评论(13)

winwing168

我很支持吴京的这种做法,其实大家都非常讨厌这种不伦不类的行为。

146 评论(15)

AA佳立航

中国人口14亿,会说几百个英语单词和简单英语对话的人约8亿至10亿。英语四级水平的人大概1.4亿。

122 评论(13)

伊兰0518

你好,会说英语的中国人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体验,这样会让自己的事业更加容易成功的啊!

318 评论(11)

stella1135

我想你肯定听过有外国人说中文挺流畅,但是声调有严重问题,听起来有点费劲,其实跟你说的问题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中文和英语的一个巨大差别汉语是音调语言(tone language),每个字有不同音调,音调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区分词义,每个字字正腔圆,音调独立,发音清楚。而对汉语的句子来说,语调的变化相对就很小,所以中国人学英语,对语调是非常得不在乎,就像很多西方人讲中文时候音调有严重问题,只用自己母语的语调习惯来讲中文。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 英语是流淌的、更具音乐性的语言,用音乐术语来说,英语的语流是连奏音(legato),英语的声调分布在句子上的高低起伏,跟中文相反,每个单词都没固定音调,全看你说话的态度、语境等。如果被中文影响,单词发音刻板,而句子语调又不重视,一则张口就是别扭的外国腔,二则制造了理解障碍,三则引起歧意,甚至冒犯别人还不自知,因为发音错误的话对方立即可以理解你是外国人,如果语调不恰当则不同。英语的语流是这样的:而中国人(和西班牙人)讲英语则是这样的:这个图是描述西班牙人讲英语的,用在这里其实不准确,因为中文语调起伏没这么大1、先用我们最熟悉的中文举例来看句子语调(intonation)这么做就很难,那么做就很容易跟英语一样,这句的前半句末尾也是升调,句末是降调,而"难"字本身就是升调,“易”字本身就是降调,所以我们只要顺势把“难”音调再提高一点,“易”的降调再降低点,就OK了但如果把句子颠倒一下:这么做就很容易,那么做就很难我们就只能把“易”的降调少降一点,“难”的升调少升一点,兼顾整句语调和单字声调的平衡,因为汉字音调是固定的,句子语调的变化的空间非常小,英语则刚好相反。2、再来看中国人和外国人受母语习惯影响各自的误区1) 先看外国人讲中文这个东西坏,那个东西好由于习惯了英语里这样的句子前半句句末是明显升调,整句末是明显降调,所以英语母语者就读成了:"这个东西怀,那个东西号",这样的错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可以理解、迁就的,通过语境猜测他要表达的意思(尤其一百多年来“洋人”在中国的地位都是比较高的)2) 再看中国人讲英语This thing is ´bad, that thing is good`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句中bad位置是明显的升调,句末good位置是明显的降调而英语单词本身没有固定声调,bad可以发"掰的" “白的”""摆的" "“败的”,全看情境,且有时候甚至可以区分语义(被称为超音段音位,音位是区分语义的)所以在这句里bad就应该发"白的",但中国人由于母语习惯,这个位置还是降调"败的",这样的错误,轻则外国腔,重则引起歧义甚至冒犯。3、中国人如何学习英语语调在很多语音教程里,都会有个章节来讲语调(intonation),但都非常得简单,大概总结出疑问据陈数句等几种语调句式和模式,一带而过然后就完了,既不强调,也不深入,似乎可有可无,一般只会说多模仿和练习但问题是成年人的耳朵、思维习惯、母语影响,导致在这方面专项训练和练习缺位的情况下,很难掌握语调,你可以想一下,对外汉语教学里对音调的重要性是特别强调的,而且有专门的训练,外国人尚且难以掌握,何况我们在语调被忽略的情况下,怎么会学得好?不过在Ann Cook的American Accent Training和Beverly A. Lujan的American Accent Guide两本语音教程里,语调(intonation)都是排在第一章第一节的,以前我是不理解的,为什么把最没用的intonation放最前边呢,后来才发现这才是最科学的。这些组这都不只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者,不是英语培训机构请来充当门面的外国留学生,而是多年对外英语教学一线教学的专家,他们才最了解各国外国英语学习者(ESL)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语调根本不重要,即使一口外国腔,只要能沟通成功就行,只要流利就好,实际上我觉得如果不重视语调等因素,外国腔和沟通障碍先不说,要通过学习、练习达到流利的程度,花费的时间和经理更高,比如你对着听力练习材料学习模仿的时候,就会有障碍。所以我很推荐这两本书,通过它来纠音、学习语调、重音、节奏等基本理论、规律、模式然而这仍然只是开始,语调不像发音,一次性练习到准确,然后记住,多练习就可以了,句子语调变化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一本书上总结的规律就能掌握,需要的是日常练习时候仔细感受语调变化、大量模仿,形成语感。然而“多模仿多练习”还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毫无新意,而且实际听英语的时候,可能无法敏感得感受到准确的语调变化,尤其是成年人,受母语顽固影响,更难敏锐得感觉到发音、语调的差别所以,在掌握理论和少量例句之后,还需要有在指导下强化训练才行,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材料实在太少,目前我只发现一本:原版《New English 900》(中文叫《新英语900句》,但删除了语调部分)这本书曾经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包括在中国。里边专门有一个部分就是把所有900个句子详细标出音调,采用的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语音学家Kenneth Pike的四级标调符号系统,这是我唯一知道的一套足够权威,又用被广泛接受的语调符号完整标出所有句子语调的学习材料。所以我对练好语调的建议是:1、通过一般的语音教程来学习和了解了语调的基本规律、句型模式2、用上边本书来强化练习,找到更强的语感3、利用以上学到的经验,在日常学习和接触英语过程中揣摩、分析看到听到的句子语调规律4、最后才是模仿,大量模仿二、除了狭义的intonation以外,重音、节奏等其他被重视和专项训练不够的因素英语的节奏和中文完全不同,比如中文的诗词字数可以很工整,而英语做不到,但读起来却同样有节奏有韵律,因为中文在这方面是音节计时,汉字一字一个音节,英语则是重音计时,英语口语中会很自然得把重音之间的间隔时常保持大概相同,一个很长的句子,可能比一个短句念起来还要短,这种情况在中文里是不存在的,所以中国人会把包含大量轻读音节的句子用均匀的速度清楚得念出来(待续)

34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