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遇
一、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直接导入,也就是教师直接将所学语言点展示给学生。如在Greetings这一课,老师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说“Hello”或“Hi”。与近处的同学握手,向远处的同学挥手。表扬那些用英语向你打招呼的同学说“Very good . Well done.”或“Clever boy/girl .”。紧接着展示本课的挂图,让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学校门口和同学们干什么?同学们回想一下老师怎样用英语同你打招呼? 直接呈现课文的主旨,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用英语打招呼。如果直接导入设计得当,可以促进学生头脑中系统知识构建的形成,为后续教学环节做铺垫。二、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在以传授新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应先安排3-5分钟的口语复习时间,采取多种问答形式,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问答。如Can I borrow your…这一课,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铅笔盒,举起铅笔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用这一句型复习一些表示“学习用品”的单词,可以由个别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然后告诉同学们,假如我上课忘带了文具盒,你应该怎么说,从而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句型“Can I borrow your …” “Certainly . Here you are . ”在问答过程中,能使学生情绪紧张而兴奋,迅速地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做到既活跃了课堂,练习了自己的口语,又能帮助别的同学复习旧的知识。同时,还蕴藏着新知识的支撑点,可谓一举多得。三、创设环境,情境导入很多英语教师做出种种努力,使学生身处教室便有种置身于英语文化之中的感觉,这给学生提供了英语词汇、语句的环境,并增添了英语学习的勇气。我们现在采用的英语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口语化、生活化。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情景会话,如购物、打电话、问路等。内容接近生活且篇幅短小,可直接用于生活。如在导入Birthday这一课时,让学生回想自己是如何过生日的? 并且说明天是Sam的生日,我们来给他开一个生日宴会,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在导入新课时,干脆把教室布置一下,请同学们把带来的礼物gift 送给Sam,跟老师说:“Here’s your present . ”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生日蛋糕cake ,师生一起点生日蜡烛candle ,分吃蛋糕,共唱生日快乐歌“Happy birthday to you !”。把日常生活情景搬进课堂,让学生在交际交往中表情达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四、边玩边学,游戏导入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在自己喜爱的游戏中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将大大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Numbers 一课,老师带来一个彩色的“魔方”,一上课,就对同学们说“Let’s play a game today . Who is lucky ? (由一个学生预先说出一种颜色,另外一个同学指出所说的颜色,并且数一数这种颜色的方块一共有几个? 分成几组来做,哪一组说得准确率高,哪一组就是最幸运的人。学生立即欢呼雀跃,“.All right ”。不爱表现的同学,也纷纷举起了他们的小手。五、边唱边学,歌曲导入唱歌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唱英文歌曲能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歌曲导入的方式受到了许多老师的青睐。如在教colour时,我们可以唱英文歌《a rainbow》来导入,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导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成了目前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具有集图形、声音、动作、板书于一身的特点,对生性好动的小学生们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他们耳、眼、口、鼻、脑器官的整合。如教学Where are you going ?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在电脑上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远处有一名警察,Sam手中拿着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Mary家的住址,他正在发愁, 通过这个形象直观的展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图中所表现的内容:Sam想去Mary家,走到十字路口后,他不知该走哪条路。这时,我将画面定格,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想象一下Sam和policeman之间会说什么呢?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
粉红蚕宝宝
导语: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的导入,会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能够扣住学生的心弦。为此,锤炼导课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更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突破口。
一、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
谈话导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效果得到更好地词句和提高,并且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表达,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对于谈话的话题进行设定,围绕不同话题来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利用,提高知识理解深度,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当中。例如,在《In class》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问答“Hi…”、“how are you?”、“Can you see…over there?”、“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How many classrooms can you see in our school?”这种问答的设置要遵循由简单到困难的方式,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实景进行课堂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于目所能及、耳所能听的实物实景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动力。任何教学关于直观实物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强化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感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并没有什么两样,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和教室学习目所能及的事物,更能起到导入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时,就涉及了很多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常常见到和用到的学习用品。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凭借教材进行纯粹地朗读、积累和记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pen/pencil/ruler/rubber等用品,为学生出示卡通式样的图片认知,帮助在单词与实物之间进行有效的认知联系,学生的认知才能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实物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导入
实物导入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其受到教学内容方面的限制相对较多,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小学阶段学生本身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采取有趣、新颖、直观且形象的教学导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通过具体实物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对英语知识进行感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就可以得到更好地提高。例如,《my school bag》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具,让学生结合实物来对于所学的词汇进行表达,这样导入方式也更加生动、自然,并且符合实际。
四、通过问题的设置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疑问设置的方式来对于教学问题进行导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适当地对问题进行提出,可以让学生产生求解的心理和期望,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主动,学生也可以更加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的状态之中。教师在问题创设上,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例如,在《it’s late》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圆形的时钟,问学生现在的时间,并且提问我们上课的时间是几点。这样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对于后续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入了。
五、强化情境创设,通过简笔绘画进行课堂导入
教材中的内容有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不能完全处于相同的节奏与韵律中,有些事物或者场景并不能直接进行出示,没有相应的事物与之对照,缺少实物导入课堂的便利资源。于是,教师就采用简笔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导入。简笔画不仅更易接近学生的认知条件,还能在教师主观创造发挥的过程中,将导入更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言语世界。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去的公园为蓝本,在教师写意的寥寥数笔中勾勒出其公园的特点,将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在简笔画形成的意境之中,照样促进学生认知意识的有效提升。
在这样的导入环节中,学生的身心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原始的认知基础,将学生的关注力瞬间聚焦,为感知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依循儿童天性,通过多样游戏进行课堂导入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外来语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鲜有直接运用和历练的机遇。只有在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内在意识的充分运转。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教材编排内容的实际出发,选择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实际相互关联的游戏方式,在熏染气氛、调节心理感应的作用下,使得教材中较难理解的内容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例如在教学中年级的英语教材时,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之间的有效联系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在先行运转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导入环节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猜测谜语、思维竞赛、头脑风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悉心感悟。
这种新课的导入方式有助于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方式,打开他们的思维,调整他们的心态,从而以更加放松、平和的心态进入课堂的学习当中。
七、链接旧有知识,通过提问复习进行课堂导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有着承上启下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新授的内容常常建立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原始的语言储备,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将旧有知识和要教学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点,依托这样的联系将学生的思维迅速转入教学的内容之中。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uit 4 Where’s the bird?Story time环节的导入中,教师就紧扣着教材编排体系中设置的“Is this/that your…”中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提问设置,譬如:Is this you pen?Is that your book?教师这些精心设置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积累形成对本节课教学重点“Where is your…”的自主突破,更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积累。
而在推行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与个人特质相连的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生平阅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等不同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提问,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以真实性的提问方式换取了学生应答的真实性,从而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提升复习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八、情境导入的模式的利用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有效地对策。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当中来进行学习。例如,在《 Shopping》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个小商店,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并配合不同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对于购买行为的情景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引入“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等不同的例句,在情景的烘托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导入设计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同时也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给予了良好的发挥空间。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用的过程中,导入方式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差异性,并且积极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生动。
拓展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细则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实施有效课堂管理,保证适量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进竞争调控机制,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一)组织课前教学
英语教学中称为“Warming up”,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式可以有:唱英文歌曲,说韵句,做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加减运算,报数接龙等。
(二)明确课堂信号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停止,安静信号。1.老师说one, two, three .学生说three, two, one. 2.老师说Ears, ears,学生说Listen, listen.( Eyes ,eyes--- look, look.)3.教师说:plus and minus .提醒学生接着有加减法算式。然后教师出一题,让学生回答。 4.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 5.高举“STOP”指示牌。读书信号:Read, Read, sit up straight.笔记信号:pencil and rubber 。划线信号:ruler and pencil操练信号:开小火车信号:Let’s do , one by one或one by one, ready ,go .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 , two by two.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 , four by four .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在小组活动时,指定两位负责人:voice keeper和time keeper。voice keeper要密切留意组员的声音,若有学生提高音量要及时阻止。time keeper要提醒组员注意时间。实践发现,课堂信号要多样,定期更换或交替使用,否则经过一个阶段,学生会对这个信号不再感兴趣,使之失去原先的调控作用。
(三)制定课堂公约
1.课前三分钟进教室,准备好课堂用品,开始和同伴英语自由对话。
2.先举手,再发言。
3.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4.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5.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如笔记时,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
6.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四)实施奖罚制度
纪律要靠学生们自觉遵守,也需要制度来维护。对于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发小奖品。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要适当处罚,如取消参与课堂游戏的资格,更不允许有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 1.The first one.第一个听懂老师要求,认真做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表扬。如:第一个做好上课准备,第一个翻开书,第一个举手发言,第一个记好笔记等。 2.发言积极的特别表扬,对知道答案,但不举手的同学适当惩罚,扣分,或为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对话表演等。 3.参与小组活动,对话,表演的同学特别表扬。表扬方式:加分制。如举手一次一分,发言一次2分,老师特别表扬3分,参与表演4分。举手少于3次,扣1分。一次都没举手扣2分。开小差一次扣1分。奖品制。对于课上突出的表现及时奖给小苹果,或小贴纸。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发言。
小鱼qt1988
快乐地学习英语,和课堂中所导入的英语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快乐学英语课堂导入方法,供大家参阅!
摘 要: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教学更强调实效性,而提高效率的第一步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入环节的设计应将趣味性、针对性、简洁性和新颖性融为一体。 关键词:课堂导入;重要性;原则要求;方法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只有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去,提高教学质量,才有最可靠的基础条件。只有当学生始终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并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要求
1.导入要有趣味性
课堂导入要注重趣味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挑选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进行导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导入环节尽可能采用那些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并且趣味十足的方式,如多媒体视听导入、游戏导入、歌曲欣赏和图片等方式。
2.导入要有针对性
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导入也是一样。导入要富有趣味,但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导入环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在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时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3.导入要具备简洁性
导入所需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有时,教师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但往往因为这种“精心”而导致时间过长,内容复杂,使得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同时也会使得这节课重、难点不明,所以教师在导入时应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胡美琼 虬津何岭小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小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成功的课堂导入重在吸引,把学生快速地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本文根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着重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六种新课导入方法。
一、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普遍,操作最简便的一种导入法。通常情况下,新课之前,英语教师都会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与学生进行“free talk”。通过一番“free talk”,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热情进入新课。如由What’s your hobby? Do you like reading? 到Which books do you like? 引出comic books。谈话时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承上启下,既能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内容,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在新课之前把先前学过的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内容—以版画、图片、图像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师生借助与直观教具所提
供的情景进行自由交谈,操练和表演。直观导入法常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出现,这种新课导入法在小学低高年级均可使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包括教室里的人或物(学生、教师、书桌、门窗、黑板等),图画有挂图、简笔画、报纸等,模型有教室里的挂钟和学生的玩具模型。如,教What’s this/that?时,可利用书桌、黑板等,教What’s the time now?可利用教室里的挂钟,教What color is it?时,可利用学生衣服的颜色、学生的蜡笔、彩笔颜色。
三、歌曲导入法
顾名思义,歌曲导入法是指在新课呈现之前组织学生演唱英语歌曲,引导学生进入愉快的心境。英语歌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对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激活儿童的大脑细胞,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军人们总是饭前一首歌,而教师让学生课前随着音乐唱一支歌做一下热身运动,能使他们的心尽快从课外的打闹中收回来。英语歌曲是英语与音乐的巧妙结合。在教学中,应努力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帮助学生复习理解,创设有声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自然投入。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e one 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习字母歌曲ABC Song,这首字母歌曲节奏欢快,简单易学,对初次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今后的字母认读会有很大的益处。再如学习时间表达法What time is it ?It’s„教师可以播放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由数字导入学习时间表达法。又如许多歌曲:“How are you?”,“Colour song ”,“Header,shoulder,knee and Toe”等都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来教学。
四、复习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通过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如,教学句型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利用旧句型Do you like „.(食物),进行调查学生对某些食物的好恶,再引出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使学生针对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导入新课能瞬间抓住儿童的心,使抽象语言内容的学习变成一种生动形象并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活动。新课前组织游戏,通过游戏复习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新课作铺垫。新课标里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而游戏导入法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游戏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复习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如,loudly and slowly (大小声)、touch the bomb(碰地雷)、look,say and guess(看看、说说、猜猜)。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受学生欢迎。但运用游戏导入法时应注意:(1)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进行;(2)根据学生能力,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游戏,但也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学生对此游戏失去兴趣。(3)游戏对象要广泛,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融入其中。
六、情境导入法
情景教学理论认为,情感与情景相伴,触景自然生情。因此,情景导入逐渐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新课导入方法。英语教师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同学们触景生情、见情思义,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如在导入人教版第四册Lesson 4时,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店里去仔细观察体验。然后,在教学中的导入时教师就有了前期铺垫,索性将英语课布置成一个商场。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类商品呈现出来,以一名售货员的身份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在此导入设计中教师通过事先布置学生去感受真实的情境;然后在教学中又设计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烘托了气氛。
此外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提问式导入、对比导入、故事导入、图画导入、多媒体导入等等。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导入的设计必须遵循同一个原则,即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从教材内容出发,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所教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尽量多采用形式活泼、手段灵活的方法来导入教学内容,同时要变化,不要使学生产生疲倦以至分散注意力。
总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不仅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更是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敲门砖和金钥匙。只有设计得当,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英语教学的目的才能如期达到。
金 碎 燕
摘要: 本文以《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为指导, 以新课改思想为理念, 围绕探讨有效的课堂导入为中心,着重阐述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前几分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 ;初中英语新目标
一、前言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这样的标准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怎样的英语教学方式符合中学生的特点,怎样的授课方式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等等。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如何抓住学生的胃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了英语老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兴趣被激活,后面的各项教学任务才能有效地进行,也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课堂导入重要性及遵循原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大门的开始,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一步,使学生更快从课间活动的余兴中转换到新的英语思维和学习的状态中的调节剂。一堂课的有效导入能为其他教学环节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和学生听课效率。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关乎整堂课成败的重要教学环节。
既然课堂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导入的内容就必须得符合学生的胃口,要求具有教强的趣味性。课堂导入是为后面的各教学环节做铺垫,那么导入的内容就得跟后面的内容能自然衔接,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三、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及课堂实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新的理念要求不同的导入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方式:
1. 利用图片,卡片导入
用具体的实物、简笔画、照片等方法导入教学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抓牢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及时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例如:在教授完七年级上Unit1后,我布置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制作个人ID card.目的是为了导入 Unit2 This is my sister 做准备的。正是授课前,我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再以Is this / that your card, Sn ? 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提问学生,学生出乎意料地用了Yes, it is. / No, it isn’t 来回答我的提问。我再要求生生合作,互相提问。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课内容。而在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这个单元中,以学生七年级春游的照片导入,让他们瞬时回忆起了往日的美好时光并很自然地用目标语言进行操练。在教授七年级下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则采用了简笔画来导入。
2. 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导入
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并利用歌曲内容来导入新课。例如, 在教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5这课时,本单元的重要用法就是 “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我就选用了含有“现在进行时”时态的《Are you
sleeping》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曲调激扬。学生们一听到这样简单的歌曲,自然而然地就跟着唱了起来。这既调节了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对要上的新课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3.游戏导入
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
让学生在教学游戏中体会英语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授数字时, 我就让学生玩逢7
或7的倍数拍桌子的游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相当顺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当然,游戏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设计游戏环节是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丰富教学情境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为目的的,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游戏要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4. 会话导入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这种导入是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方式。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单元,为了能够让学生体会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1: It’s Friday.
T: What did S1 say ?
Ss: He said it was Friday.
T: What are you doing now?
S2: I am having class.
T: What did S2 say ?
Ss: He said he was having class.
T: So tomorrow is weekend. We are fre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3: 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parents.
T: What did S3 say ?
Ss: He said he was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parents.
T: Then what will you do on Sunday, S4?
S4: I will do homework.
T: What did S4 say ?
Ss: She said she would do homework.
T: S4 said she would do homework on weekends, I often go shopping every Sunday. What did I say?
S5: Miss King said she went shopping every Sunday.
Blackboard Design:
He /she said,
“ It’s Friday.” -----→ He said it was Friday.
“I’m having class.” -----→ He said I was having class.
“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parents.” -----→
He said I was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parents.
“I will do homework.” -----→ She said I would do homework
“I often go shopping every Sunday.” -----→
She said she often went shopping every Sunday.
就这样,配着板书,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就在师生的自然交谈中被呈现出来。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就很自然地进行下去了。在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中,吴淑兰老师的自由会话导入非常精彩。她教授的是八年级下Unit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 的第一课时。
T: I come to our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I don’t know you much, but I can make some judge from your appereance. Ss: „„.
T: ( ponit to a thin boy) You are good at sports, aren’t you ?
Sn: (laugh) No, I’m not.
T: ( ponit to a thin boy) You are good at sports, aren’t you ?
Sn: (laugh) No, I’m not.
T: ( ponit to a strong boy) You are good at sports, aren’t you ?
Sn: Yes, I’m.
„„„
T: Now, it’s your time to guess something about me?
Sn: „„„.
本单元要讲授的反义疑问句就在师生的谈笑间被自然导入了。
5.复习讨论导入
复习导入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或与本课有关的语言点及知识点。依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导入新课,对新旧知识能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在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单元第2课时,我先以练习题的方式检测学生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点,再以当中的最后一道题来导入新内容。
1.If there _____(be) no war, the world _________ (be) a better place.
2. If I _______ (like) the doll, I _______ (buy) it.
3. We _______ (go) to Beijing if the weather_______(be) fine.
4. They _______ (be) late if they _______ (walk) to school.
5. If he ________ (watch) TV every night, he _________(fail) the exam.
6. If it ______(rain) tomorrow, we __________ (not have) a school trip.
7. I _____(be) happy if you ____________ (not leave).
8. He ________ (ride) a bike there if it ___________ (not rain).
9.Tom will buy a new car if he____(have)money.
T: From it, we know Tom will buy a new car if he has money. Then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a lot of money? Sn: „„„„
„„„„
这样的导入方式更适用于单元内的课课之间的教学。
6. 动态生成导入
这样的导入没有预料性,但一旦有这样的契机,导入会非常顺利,学生注意力能被马上吸引。这样的导入很随机,教师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
7.实际内容导入
新目标这套教材贴近学生生活,书中所采用的内容跟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找到教材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在大学实习阶段,教授The silver screen 单元时,我就以班级开拍电影为导入的线索,每堂课以选导演(关于张艺谋和斯皮尔伯格的两篇阅读文章),选演员(听说课),最终确定拍摄方案等方式组织教学。做到了单元一大导,每课一小导的连贯导入模式。
在教授八年级上Unit 4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这个单元时,结合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这个社会热点来实施课前导入。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效率的高低。不同年级的教材,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与之相匹配。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实践这6种导入方法,相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版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