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7

爱照相的猫酱
首页 > 英语培训 > 牺牲英语翻译名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晴小姐8755

已采纳

sacrifice

牺牲英语翻译名词

124 评论(8)

浪费粮食的满福

牺牲的 [简明汉英词典]sacrificial

172 评论(11)

大嘴闯天下

谢邀。《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说:“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于是翦其发,磿其手, 以身为牺牲 ,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里的意思和“把自己的生命当作祭品奉献出去”差不太多, 是做名词的 。《清稗类钞》则说:“牺牲者,谓捐弃一切,如云牺牲生命,牺牲财产,牺牲名誉,即捐弃其生命、财产、名誉也。 其语实本于《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曰:‘殷商夏而王天下,五年不雨,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割其爪, 自以为牺牲 。’”这里所引与前例同为名词,是传统汉语。 然后 至少1822年(道光二年)就以“牺牲”来翻译英文“sacrifice” ,出现在马礼逊《英华字典》。这里“牺牲”对应名词的“sacrifice”,意思是the victim immolated(用来献祭的人物);而动词义的“献祭、供奉”义被翻译为“献祭、奉祭”: 再之后, 1844年(道光廿四年)卫三畏《英华韵府历阶》以“牺牲以祭”译“immolate”,意思是“宰杀……作祭品”,引申也可用为今天的“牺牲”了。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的,文言“牺牲……以祭”,即“以……作为牺牲来献祭”。 1847年麦思都《英华字典》以“牺牲”译“victim”;1866罗存德《英华字典》以“牺牲”译“sacrificial animals”; 1872卢公明《英华萃林韵府》以“牺牲”译“Offering”,同时也出现了“牺牲以祭”译“Immolate or sacrifice”: 最后,到了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颜惠庆《英华大辞典》时,就不管“sacrifice”是名词还是动词,统统译为“牺牲”了,已经和今天没有任何区别: 清末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云“近日少年习气, 每喜于文字间袭用外国名词谚语 ,如团体、国魂、膨胀、舞台、代表等字,固欠雅驯;即 牺牲 、社会、影响、机关、组织、冲突、运动等字,虽皆中国所习见,而 取义与中国旧解迥然不同 ,迂曲难晓。” 可见“牺牲”是个古语不假,但和一般通行文言的表达习惯还是有出入,当时的文人能够感觉到语言在变迁。 所以“牺牲”这个现代汉语的用法,很可能就诞生在清末西学东渐这几十年里,虽然直接作动词用,比传统的“以身为牺牲、舍身、献身”等要“新兴”一些, 但语法上其实还是符合传统汉语,属于词类活用 。最终,表“奉献生命”的“牺牲”被擅长使用新名词的革命党人发扬光大了。

284 评论(10)

年轻就要耍大牌

牺牲英文是sacrifice,读音:英 [ˈsækrɪfaɪs],美 [ˈsækrɪfaɪs]。

第三人称单数:sacrifices。复数:sacrifices。现在分词:sacrificing。过去式:sacrificed。过去分词:sacrificed。作动词时译为“牺牲;献祭;亏本出售;献祭;奉献”。

短语搭配:

sacrifice fly 高飞牺牲打 ; 牺牲腾空球 ; 捐躯腾飞向天空球。

sacrifice hit 牺牲短打 ; 捐躯打 ; 断送打。

例句:

1、Her parents made sacrifices so that she could have a good education.

为了让她受良好的教育,她的父母作了很多牺牲。

2、She emphasized that their plan would mean sacrifices and hard work.

她强调说他们的计划将意味着牺牲和辛勤工作。

31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