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lcjunjun
国考肯定更难一些。人行与国考对比,对于只考行测和申论的专业,看似一样,但是实际上,只能说考试都包含行测和申论,但两个考试测查的方向和材料是有所不同的,同时难易度也是不同的。
申论方面,人行考试申论部分材料更侧重财经类,比如: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财务指标等;国考材料重民生方面,比如:我国粮食产量、水产量、中国新能源专利汽车申请、钟表行业营业收入等,考试难度因各位考生平时知识积累不同而有差异。
对于考经济金融专业知识的考生,人行的专业能力知识考察题型包括判断、单选、多选、简答、论述、计算等题型,去年没有考计算题,但往年都有经济学中的计算题,出现过索罗模型、厂商利润等计算,内容包括要素市场、开放经济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等其他考试中不常涉及的知识。
iamjiaying
独角曽【独脚曾】他来自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代的昆仑山【济南的腊山】,他的原貌就是昆仑山山神陆吾【虎】,九首一体的东夷人的太阳神帝夋天帝。希腊文明是有埃及文明沿革而成,他还是埃及人的九柱神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他还是印度的湿【狮】婆,玛雅人的九联神,巴比仑的安努神祗,日本人的伊奘诺尊神,韩国人的桓雄【熊】神,越南人的雄【熊】王。他还是佛教中的大日如来佛,基督教中的耶和华神,他就是人类的创世神中国的伏羲。破解斯芬克斯之迷,避免白黄大战。
jiyilianghq
国考和人民银行考试内容及难度
人行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比,对于只考行测和申论的专业,看似一样,但是实际上,只能说考试都包含行测和申论,但两个考试测查的方向和材料是有所不同的,同时难易度也是不同的。
行测方面,从题量上来看,人行行测70道题,60分钟;国考130道题,120分钟,相对来说对答题速度要求更快。
申论方面,人行考试申论部分材料更侧重财经类,比如: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财务指标等;国考材料重民生方面,比如:我国粮食产量、水产量、中国新能源专利汽车申请、钟表行业营业收入等,考试难度因各位考生平时知识积累不同而有差异。
张伟妮妮
时间宛若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匆匆地、悄悄地从我们每人身边流过,不知不觉,潺潺溪流间,我们挥手作别曾经的曼妙美好,静静开启一段神奇的柴扉旅行。 这段旅行,宛若生命一般,从一路奔波流下的汗水与泪水的浇灌中创造出不一样的神奇。神奇绽放的那一刻,仿佛印证了生命之美、生命之壮、生命之雄,徐徐萦绕间,更带来了一份特殊的欢乐、一份跨越的成长、一份睿智的修养、一份静谧的幸福。其实我们每人的欢乐,在于内涵,更在于情欲;每人的成长,在于学习,更在于经历;每人的修养,在于领悟,更在于静修;每人的幸福,在于得到,更在于放下。我们人生的秘诀,在于别人,更在于自己。 新年伊始的夜晚,独自漫步于寂静的街道,感受新年莅临的喜悦。身处其中,仰望星空,注视着一轮被月光微微遮蔽的弯月,在一片万物寂静及冬风呼啸的掩映下,心里仿佛体味出不一样的欢愉。仰望星空,发现数量不一的群星在不同角度明亮闪烁。仰望星空,仿佛不再有任何挫折、嫉妒、痛苦、悲伤、忧愁、郁闷,转而拥有愉悦、快乐、幸福、高兴、鼓励、喜欢。 挥手告别刚刚过去的2021年,受制于诸多灰犀牛、黑天鹅营造而来的大变局,给人类历史长河增添了一抹淡淡的色彩。不知不觉迎来的2022年,粉红的朝霞,贴上了窗花,剪醒了幽梦,灿烂了笑靥。于我而言却给心一个精致的妆容,把心交给希望,交给未来,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心中依然充满爱,眼中依然充满光明,梦想重新启航。 回望2020年,展望2021年,下面我将从 职业发展、财务状况、个人成长、身体健康、娱乐休闲、社交人脉、家庭生活 七个维度进行复盘,记录过往岁月里那些留不住的时光和带不走的美好。 回望2021年,倘若给自己职业发展书写一个关键词,那么“ 疗愈 ”一词则是最形象的表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与众不同的2021年尽管诸多不如意,却在希望与动力重新启航,让我看到了梦的彼岸。 2021年,继续坚持做读书会,做全民持续阅读推广的我,在不平凡的岁月里,继续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另外2021年,在额外讲课、写作等自由职业的基础上,新增一项辅助知名讲师的工作,既帮助找到自己诸多不足与缺陷,更看到自己职业的希望与动力。 回望2021年,“ 清零 ”二字则可以完美概括自己的财务状况。回望2021年,财务收入不再单一化,写文章赚稿费、讲课挣课酬、辅助知名讲师费用,以及一些其他意外收入,诸多收入均让我的2021年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 然而因为多年的账务遗留问题,一年以来,让我的财务状况依然磕磕绊绊,甚至入不敷出。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没有谁的生活没有困苦。2021年依然走远,财务遗留问题也渐渐明晰。昨日一切的烦扰也终将清零,一切不如意的生活也终将和解。面对财务状况,不焦虑、不犹豫、不彷徨,继续往前走,相信好事定在不远处等待。 自从勇敢跳出舒适区后,每年最满意自己的方面,便是个人成长,2021年同样如此。倘若用一个词概括,便是“ 继续 ”。 现如今读书、写作于我而言,内心早已毫无惧怕之感。相比于前几年,读书、写作光有数量,而无质量可言。2021年,全年阅读量达到了108本,哲学、谈判、国学等各类书籍更是全方位阅读。全面写作近三十万,2019年至2021年以来写作累计近八十万。读书、写作成为我的一种全新乐趣享受。 回望2021年,虽然没有再考取任何证书,却利用跟随知名讲师的机会,学习到管理、营销、销售等多方面理论实践知识,受益匪浅。受疫情影响,2021年读书会活动由原先的只做线下,转变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人数也从50-200人的大场面,改为20人以内的小场面,不断推广全民阅读,让更多人逐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回望2021年,每天坚持听得到、混沌大学、今今乐道、喜马拉雅等各种平台,已然成为我每天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我认知层级,增加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回望2021年,“ 恢复 ”可以完美概括自我的身体健康环节。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经爱好户外,喜好徒步、骑行、爬山、跑步、野营等运动的我,受制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自我身体状况开始逐渐弱化。回望2021年,虽仍未恢复到自我身体昔日的荣光,但却成功挑战了腾格里沙漠徒步、五台山朝圣徒步,让身体机能有了进一步增强。 回望2021年,除了两类徒步挑战之外,由于缺少监督,其余运动却略显单薄,甚至入住企业培训期间,受制于培训条件优越等客观条件,让自身体重再次增重。这些均成为2021年自己未完成的隐痛,同样也都是新一年需要改进的,更需要继续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回望2021年,受疫情常态化影响的我,娱乐休闲的关键词,选择为“ 坚持 ”二字。回望2021年,自己坚持参观各类型讲座、展览近三十次,走出自己的圈子,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我思维层级。2021年我先后到天津音乐厅志愿服务达20次,帮助音乐厅检票引领;跟随志愿者团队走访献县、承德县等贫困山区,深入当地贫困学生家庭,细致调查,给贫困家庭送去爱心的保障;跟随志愿服务从帮助整理捐赠爱心图书,到走进孤儿院,将爱心传递给每位有需要的人。 坚持下来的各类休闲活动和志愿服务,不仅助我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用爱心视角关怀更多人,让工作慢下来才有真正的生活气息,也让自我内心得到了时空观方面的松弛。 回望2021年,“ 接纳 ”二字成为了最主要关键词。自跳出舒适区后,寻找接纳优秀人士成为必要榜样,并学习榜样人士身上的优秀品质,通过读书会、演讲、商业论坛等各种平台,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优秀精英达人。 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艰辛,接纳自己的选择,不管走在哪条路上,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相遇就是一种缘分,再普通的人生,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再平凡的工作,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感恩遇到的这些优秀人才,助我成长进步。 回望2021年,“ 放下 ”成为自身家庭生活的重要关键词。家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无论行千里万里,她都是最温馨的地方,家中的父亲是伟岸的大山,挺直了我人生的高度,母亲是溪流,包容了我的自私。自幼被严格管束的我,反而对父母、对家多了几分若即若离的感觉。 生活就是,即便一地鸡毛,依然要保持一份热情,在琐事中感受温暖,在烦恼中找寻快乐。逐渐放下与家人的摩擦,回归家庭的港湾,相信未来定不可负。 回望2021年,尽管一路艰险,尽管荆棘险阻,尽管历尽劫难,尽管不断遭遇挫折、痛苦、悲伤、抑郁、忧愁等负面情绪干扰,但一路走来,我却收获到了幸福、希望、梦想、鼓励、赞赏等多种正面行经。其实无论荆棘险阻,亦或是劫难重叠,这些都成为我人生成长路上的动力源泉。痛哭流涕也疯狂大笑,流血又流泪,倒下了又站起来,一路走来,渐渐分辨出事情的真伪。痛过了,便坚强了;跨过了,便成熟了;傻过了,便懂得了适时的珍惜与放弃;失去了,才懂得了学会珍惜;碰壁了,才懂得了改变。仰望星空,一路走来,也必将笃定前行,涅槃启航,怡然自得。 回望2021年,发现自己虽得到许多,同时也失去了众多,做到了“得意时淡然然,失意时坦然”。展望2022年,寄希望于2021年失去的东西可以弥补回归,笑傲江湖。展望2022年,给自己定下以下几条简单目标,以期让自我有更高的提升。 一、对于读书已然养成习惯的我,一年读多少本书籍,早已不是我刻意需要去追求的准则,而是书籍内在价值则成为我追求的信条。展望2022年,依然会多读一些诸如哲学、销售、管理、营销、国学等经典且欠缺书籍,尽量多读一些原版书籍,让自身知识储备更加系统完善。 二、同读书一样,如今写作于我而言,依然早已惧怕二字。展望2022年,具体写作字数没有强制要求,但一定要保证每周至十天内至少完成一篇文章写作,让文章更有内涵,文字更有优美、华丽。 三、每年都设定英语训练的我,感觉每年任务都没有完成。现如今,英文听说读写四项,因为平时用处不多,已然大不如前,渐渐消退。展望2022年,继续加强英文练习,努力提升自己听说读写能力,力争每天可以背十个单词,一周熟读一篇文章,一个月写一篇英语文章,尽量定期可以同外国友人交流英文。 四、回望2021年,自身在讲师技能方面相较于往年有较大提升。展望2022年,期待可以找到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更多知名讲师学习先进知识理念、授课方式。 五、2022年要继续锻炼身体,恢复身体状况,提高自身免疫力,力争可以减重10斤,皮脂含量降到18%。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代替的。不要逃避,不要犹豫,更不要裹足不前,这世上,没人能代替我们去感悟成熟的魅力。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之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指引我们勇攀高峰。正因拥有了梦想,我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正因拥有了梦想,我们才有了凝结成希望的萌芽;正因拥有了梦想,我们才有了结出硕果累累的胆量。 仰望星空,笃定前行,展望2022年,努力做一个极致的践行者,让自己的遗憾再少一些,惊喜再多一些,难过再少一些,开心再多一些,每天进步一点点,快乐陪伴一整年。让原本黯淡的2021年,再2022年辉煌灿烂中,迸发出灿烂的荣光!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龙龙1004
这次翻译十九大政治报告,解决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整个报告最核心的内容,这个翻译看起来很简单,英文是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其中核心是这个“for”,我们翻译的时候,可能首先想到的是“in",我们经过讨论和沟通,决定用“for”,为什么呢?我们的理解,这个思想是管这个新时期的,而不是在新时期当中发生的,这个译法是经过反复讨论,并且报领导批的。所以,核心理念一定要翻译准确。 首先,“干部”的翻译,十八大以前,我们一直把干部翻译成“cadre”,十八大之后我们全部改译成了official。比如“全民行动、干部带头”,“encourage extensivepublicinvolvement, making our officials taking the lead”,国际上通用,没有任何的误解。 “群众”的译法,大学学的是“masses”,但这个词在英语中含有贬义,指“底层大众”。实际上我们说群众指“人民”,所以从十八大开始,“群众”的译法改成了“people”或“public”。 例如,团结动员群众“uniting and mobilizing the people”,就是说党和群众、和人民是在一起的,而不是割裂的个体。十九大报告里,“masses”消失了,它是不能用的。 提到“基层”,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译成“grassroots”。其实不然,grassroots指草根阶层,它和权力是对立的,所以我们所说的“基层”是绝对不能用这个词翻译的。 我们根据中国的政治体制特点,现在改成了“community”或者“primarylevel”。例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翻译成“improvecommunity-level healthcare services”,就一清二楚了。 “宣传”,这个词的翻译问题一定要解决,过去翻译的是“propaganda”,后来才改成了“publicity”。不论是“propaganda”还是“publicity”,其实翻译得都很糟糕,其义或者是炒作或者是忽悠,没有一个积极的含义。现在,我们很多地方上的英文译名还是依照原来的错误译法,这是很糟糕的,让人觉得中国人是不真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里面对“宣传”的译法彻底改变了,报告里面宣传的用法,比如“宣传党的主张”,翻译成“communicating the Party’s propositions”,将“宣传”译为“沟通”。无论从事教学还是做时政翻译,这些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知道外国人是怎么说话的,不要用一种淘汰的过时的语汇来表述。 关键概念的翻译不能混淆。比如,总书记在报告当中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多年来形式主义翻译为“formalism”,但这个词是指艺术、哲学领域中注重形式而不是内容,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是中性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去反对“formalism”,老外就会觉得你是要干什么?什么都反,不分青红皂白。 所以我们改成了“take tough action against the practice of formalities for formalities’ sake”,走形式走过场,这是我们反对的。 此“形式主义”非彼“形式主义”,要区分清楚。 还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从过去一直就没有翻对过。一是“反对个人主义”,我们一直认为个人主义是“individualism”,好像这个词很坏,很糟糕,其实它是西方价值观念中的最核心的理念,人是最重要的,它不是贬义的表述。马克思主义也主张人要全面发展,总书记在报告当中也好几次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这个一定要改掉。 还有一个更糟糕的,“反对自由主义”。这个概念一开始从毛选翻译的时候,就用的“oppose liberalism”。很多人都知道liberalism是什么含义,它不是一个很高深的概念,而是西方文化的基础,我们不一定赞成,也没有必要在党的报告里去反对。而我们反对的“自由主义”是什么呢?是不听领导指挥,不守纪律。 所以,十九大报告的翻译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译成了We must guard against and oppose self-centered behavior, decentralism, behavior in disregard of the rules… 我们有很多中国特色的理念,遇到“理念”时,可能翻译的第一反应就是“idea”,或者翻译成了“philosophy”。举个例子,“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翻译成“We have remained committed to the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philosophy是一个在国际上比较标准的词汇,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会使用这种表述,外国人一看就懂。 所以,我们在翻“科学的”“文明的”“创新的”这些词时,第一反应就是都不能按原义翻成scientific,civilized和innovative,因为这些词和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比如说,scientific指的是科研层面,与我们说的“科学发展”不符。 这次报告提到的“创新监管方式”译成了develop newwaysofregulation,“创新监管”绝对不能用innovate regulation,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已出现“灰犀牛”,监管不是新举措,只能加强。 避免英译文引起政治误解。报告当中“精神”出现多次,报告关于文化段落里提到了“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我们在翻译时,绝对不能用“spiritual guidance”,它有一种宗教层面的意思,我们用的是“providea source of cultural and moral guidance for our people”。 十九大报告中,有大量生动的表述。我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五十多条,建议多关注一下。 举几个例子,如果从翻译角度来看,建议大家看一看关于反腐和加强党内监督这一部分,非常有力。 “巡视利剑作用彰显”,Disciplinary inspections have cut like a blade through corruption and misconduct,像刀片一样割进去,把利剑的概念非常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还有这句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这句话是国外媒体引用最多的一句,翻译成“Achiev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will be no walk in the park it will take more than drum beating and gong clanging get there”,非常到位,这是我们要掌握的翻译。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