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4

创艺麦香包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的代表人物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usahana兔

已采纳

拜伦《唐璜》雪莱《西风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双城记》《远大前程》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伍尔夫《墙上的斑点》司各特·瓦尔特《女王越狱记》 夏洛特·勃朗特《简爱》 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艾略特《荒原》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威廉·戈尔丁《蝇王》爱·摩· 福斯特《霍华德庄园》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纳博科夫《洛丽塔》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杰克·伦敦《马丁·伊登》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霍桑 《红 字》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欧·亨利《四百万》惠特曼《草叶集》

英语的代表人物

153 评论(11)

winwing168

德莱赛《美国的悲剧》、《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玛格丽特·米切尔《飘》,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艾伦·坡(没有特别出名的作品,但是每一部都是后来经典的源头),马丁·伊登《热爱生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托马斯·哈代《苔丝》,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163 评论(13)

AA佳立航

口语必推辜鸿铭,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单词我荐李敖。质疑词典,质疑经典翻译。是个有大学问的学者!

102 评论(8)

伊兰0518

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 (英国)、狄更斯 (英国) 、马克吐温(美国)、约翰·德莱顿(英国),海明威(美国)。

一、莎士比亚

1、人物介绍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2、代表作品介绍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

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

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

二、狄更斯

1、人物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

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

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2、代表作品介绍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

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

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三、马克吐温

1、人物介绍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2、代表作品介绍

《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

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四、约翰·德莱顿

1、人物介绍

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一生为贵族写作,为君王和复辟王朝歌功颂德,被封为“桂冠诗人”。

主要作品有《时髦的婚礼》、《一切为了爱情》、《阿龙沙与施弗托》(诗作)、《论戏剧诗》、《悲剧批评的基础》等。

他也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学诗人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2、代表作品介绍

在戏剧创作中,约翰・德莱顿把法国人在戏剧情节上的规范和刻画的华丽描写结合起来,其中也展示出他自己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这种混合类型戏剧的最佳实例就是《一切为了爱情》。

这是约翰・德莱顿用来勇敢地向他的偶像莎士比亚发出挑战的作品。

正如诺伊斯教授所说,他这一成就最伟大的见证就是“刚看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我们仍能从德莱顿版本的故事中获得极大乐趣。”

五、海明威

1、人物介绍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代表作品介绍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

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廉·莎士比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尔斯·狄更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吐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德莱顿

87 评论(9)

stella1135

辜鸿铭。毫无争议。在英语方面,有人拿他和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亚洲文学泰斗泰戈尔相提并论,泰戈尔本人说他的英语不如辜鸿铭。后辈英语翘楚林语堂自恃英语水平甚高,乃同时期第一,但不敢说比辜鸿铭好。当时有英国外交大臣来中国,在一次宴会上各种卖弄英语,但看到辜鸿铭在场,当场脸红。辜鸿铭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你的英语是英国乡下水平,不是贵族英语。孙中山称辜鸿铭:中国第一。印度圣雄甘地称辜鸿铭:有尊严的中国人。大家觉得呢?是不是要把那位疯狂英语李阳算上?

27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