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3

damaodaomao
首页 > 英语培训 > 自适应阈值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食侦探01

已采纳

根据灰度、梯度、形态等来设定自适应阈值。设定过程:设置→参数→选择(灰度、梯度、形态)→输入数值→计算阈值→搞定。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阈值又称阈强度,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不能导致行为释放。在反射活动中,阈值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在复杂行为中,阈值则受各种环境条件和动物生理状况的影响。当一种行为更难于释放时,就是阈值提高了;当一种行为更容易释放时,就是阈值下降了。一般说来,刚刚完成某一行为后,动物对这一行为的要求就会大大下降。例如刚交过尾的动物,对于性刺激或是没有反应或是反应很弱,这就意味着释放性行为的阈值增加了。类似情况在觅食行为和其他行为中也很常见。另一方面,长时间未发生的行为非常容易被释放,释放这种行为的刺激强度会变得非常小。在极端情况下,阈值的降低可以导致行为的自发产生,这就是空放行为(vacuum behavior)。空放行为是一种无刺激行为释放,是达不到该种行为目的的一种行为。最令人信服的实例是织巢鸟的筑巢行为。饲养在鸟笼中的织巢鸟,在得不到任何筑巢材料和代用物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表现出筑巢动作,虽然这种动作达不到它本来的目的。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自适应阈值英文

360 评论(8)

黄某某007luffy

你问得太简单了,自适应阈值的取值可以根据灰度、梯度、形态。你的处理方法得大概描述下先。

171 评论(9)

淡蓝喵喵喵

OTSU-最大类间方差是由日本学者大津(OTSU)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津法,简称OTSU。KSW 双阈值方法1985年Kapur,Sahoo和Wong(三个人)提出一种最佳熵自动门限法,在此简称KSW 方法

14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