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1

白兔糖vov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a级试卷讲解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蝎工科男

已采纳

英语A级应试技巧语法结构 (Structure)一、测试要点语法结构 (Structure)部分包括两节(Section A and Section B)。本部分测试考点于用英语句法结构,语法和词性(词形变化)的能力。测试范围限于《基本要求》中的“词汇表”(A级学生应该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和“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本部分得分值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Section A 本节的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试卷中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句子,下面有4个选择项,要求考生从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共10题,题号是16—25,每题0.5分,共5分。本节测试要点是测试学生对英语基本语法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测试的范围含有“语法结构表”的全部内容,但主要涉及以下基本语法知识和内容: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词类用法、句法结构、常用句型等。Section B 本节的题型为填空题,共10题,题号是26-35,每题1分,共10分。本节的测试要点为词性转换和语法结构。其中有几题测试词性变化,主要指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四大类实词之间的转化;题干中给出词的原形或词根,要求考生根据句子的含义以及构词方法填入正确的词形。另外几题测试语法知识,其范围主要有: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及主谓语一致,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二、应试技巧Section A 多项选择题根据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基本要求》和《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的研究尤其是对近年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实考试卷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将语法结构(Structure)题中的多项选择题(Section A)的考点,归纳为五种测试题型:谓语动词题、非谓语动词题、语法搭配题、句法结构题和常用句型题。这样分类可以使其在考点上化繁为简,内容上化难为易,是考生在判断上更具条理性,做题上更具操作性,给考生提供了一个解题上优化思路的方法,使其简便易行,便于掌握。如果考生熟悉并掌握了这些测试题型(考点)。明确题目测试的要点和关键就能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的分析句子,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出正确答案。在做本节的选择题时,考生应在平时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基础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读懂句子,理解题意。这是做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题意没有看懂,就谈不上选择出正确答案。首先要读懂句子,分析该句的结构以及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大致理解该题的意思,做题时应记住该题是“英语”题,不是“汉语”题,因此不要用汉语的习惯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和选择。2. 认准考点,明确意图。 读懂题意之后,要大致推断出该句的测试题型,即考点,明确命题者的意图。按照上述的五大考点:谓语动词题、非谓语动词题、语法搭配题、句法结构题和常用句型题,结合该题的题干和选项进行分析,认准该题的考点。抓住了考点就抓住了关键,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然后运用掌握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3. 意义和语法并重 正确选项必须满足题目意义和语法结构两方面的要求。不要以为语法结构对了,选择的答案也就对了,还应考虑题目意义方面的需求。英语中有不少的惯用词语搭配,习惯表达法和特殊用法等,都需要考生特别注意。4. 思路开阔,做题细心 要利用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开阔自己的思路和分析方法,不要用一成不变的思路和方法去选择答案,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每道试题,因为试题中多一个词或少一个词,就可以完全改变该题的测试要点。要细心地分析,判断是否有更合适的选择项,因为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做题细心不仅是好的态度,也是好的方法。Section B 填空题本节的测试要点为词性转换和语法结构,这两项测试要点(考点)考生务必牢牢记住。该试题主要考察考生正确、熟练的使用词汇的能力,其形式主要通过词性转换或词形变化,即通过正确使用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正确使用构词性(派生性、合成法和转换法),或根据语法结构(词法或句法)的要求正确使用相应的词形,是填入空白处的词或词组正确、恰当、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完整、连贯。一些考生在做这一节试题时,有时失分或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四个方面:1. 对英语词性的准确判断不够;2. 对英语构词法的掌握程度不够;3. 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不够;4. 对英语词汇拼写和正确和规范注意不够。根据本节测试要点和测试形式以及考生做题时存在的问题,给考生提出以下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供参考。1. 读懂句子,判断成分,认准考点。 首要认真细心地读懂每道题的大意,判断句子的结构以及空格处应添如什么句子成分,从而认准考题的考点是词性变化或是语法结构,二者必居其一,别无其他第三个考点。2. 明确四大实词的转化和语法功能 考生应认识到英语四大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是句子的主干、中心和关键。本节试题的重点就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考生不但要熟练掌握这四大实词之间的转化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明确并掌握这四大实词的语法功能。一般说来,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名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形容词在句中作定语来修饰名词,作表语时置于联系动词之后,或做宾语补充语;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等。3. 若确定考点为词形转换,则要选用构词法 考生推断并确定试题的考点为词形变化题,则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和句子结构的分析推断出应填入空格处的词的词性,再根据括号中所给出的词,运用构词法中的派生法,进行相应的变化——加前缀(prefix)或后缀(suffix),将其正确的形式填入空格处。4. 若确定考点为语法结构,则要认准语法点 考生推断并确定试题的考点为语法结构题,则根据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和对全句的理解,推断而认准测试的语法点,再根据括号中所给出的词,将其正确地语法形式填入空格。本节测试的语法点主要是指四大实词的语法要点,其语法范围主要包括:动词的各种时态、被动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变化和运用等:名词单、复数形式、以及主谓语一致等;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祝你成功!

英语a级试卷讲解

80 评论(11)

xiaomao7taotao

1.英语A级考试总体分值分配如下:听力理解占20%、语法结构占15%、阅读理解占35%、翻译占(英译汉)15%、写作占15%。

2.英语A级考试题型分值如下:听力理解15题,每题1分;语法结构20题共15分;阅读理解:36-45每题两分,46-60每题一分;翻译:61-64每题两分,65题12分;写作:15分。

扩展资料

英语A级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略低于CET4,根据大专院校学生能力而设的考试等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于1998年经高教司批准向部分省、市、自治区推荐试行,2000年正式实施。发展至今,本门考试己为20余省、市、自治区采用。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A、B两级,A级考试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英语B级考试略低于A级考试,是过渡性的要求。原“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相当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原“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相当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

学校自主决定参加A级或B级考试,全称为“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文缩写PRETCO”,简称“大学英语三级考试”,A级是优秀点的大专生考的,难度高于B级低于大学英语四级;B级是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大专生考的,难度相当于初三至高中的英语水平,低于A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A级

133 评论(9)

木头人的老婆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A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总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其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就是为了检验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考试。本考试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也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应用性内容。考虑到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入学水平的现状,《基本要求》将教学要求分为A级要求和B级要求,本考试也相对应的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修完《基本要求》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生可参加A级考试;修完《基本要求》B级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生可参加B级考试。考试方式为笔试,测试语言知识和读、听、译、写四种技能。口试正在规划之中,待时机成熟时实施。客观性试题有信度较高、覆盖面广的优点,而主观性试题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度,能更好的检测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本考试采用主客观题混合题型,以保证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考试按百分制计分,满分为100分。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85分及85分以上为优秀。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A级)一、考试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修完《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本科办二级技术学院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二、考试性质本考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用英语处理有关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其性质是教学---水平考试。三、考试方式与内容考试方式为笔试,包括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或汉译英)。考试范围为《基本要求》对A级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第一部分: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ve)测试考生理解所听对话、会话和简单短文的能力。听力材料的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对话、会话和短文以日常生活和实用的交际性内容为主。词汇限于《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3,400词的范围,交际内容涉及《基本要求》中的“交际范围表”所列的全部听说范围。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第二部分:语法结构(Structure)测试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基本要求》中的“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第三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阅读量约1,000词。本部分测试的文字材料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经贸、人物等)和应用性文字,不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性材料,其内容能为各专业学生所理解。其中,实用性文字材料约占60%。阅读材料涉及的语言技能和词汇限于《基本要求》中的“阅读技能表”所列的全部技能范围和“词汇表”中3,400词的范围;除一般性文章外,阅读的应用文限于《基本要求》中“交际范围表”所规定的读译范围,如:函电、广告、说明书、业务单证、合同书、摘要、序言等。主要测试以下阅读技能:1. 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2. 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3. 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 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5. 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6. 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意思。7. 了解语篇的结论。8. 进行信息转换。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35%。测试时间是40分钟。第四部分:翻译------英译汉(Translation---English to Chinese)测试考生将英语正确译成汉语的能力。所译材料为句子和段落,包括一般性内容和实用性内容(各约占50%);所涉及的词汇限于《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3,400词的范围。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20%。测试时间为25分钟。第五部分:写作/汉译英(Writing/Translation----Chinese to English)测试考生套写应用性短文、信函,填写英文表格或翻译简短的实用性文字的能力。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25分钟。

320 评论(8)

卷毛先生老杨

哈哈 我再补充一点听力的吧 PRETCO的考试中的听力测试题型如下:第一部分(Section A)为短小对话,对话结束后,根据对话内容提出问题,应试者须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最佳答案,共五题。第二部分(Section B)是长达10—12句的两篇对话,对话结束后,有2—3个问题,要求应试者在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两个对话共有五道题。 我们在听力测试中,回答这两部分的对话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一些技巧来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1. 平时注意积累一些日常交际用语的对话。在考试中经常会问到“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 ?”“What can I do for you ?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coffee ?”等等之类的问题。对此类问题的回答其实都是固定的格式或类型。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通常都是“Interesting” ,“Boring” “It is a waste of time.”等。第二个的回答都要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如“ A pound of meat, please.” “Tomorrow is my father’sbirthday. I’d like to buy a gift for him.”。最后一个的回答就只是 “No , thanks.”等。这些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就很容易了。 2. 对于其他几种对话问题的测试题目则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了: 1) 注意特定的对话环境中的关键词。对话既然是交际语言,就离不开语言环境和在某种环境下必然要使用的关键词。例如:在商店,人们一般谈论商品特征与价格问题;在餐馆,人们一般谈论菜单、要吃什么、要喝什么等问题。我们知道了特定的关键词,一般就能预测到对话的环境和其他需要交流的信息;反之,我们知道了要交流的信息,也就可以推断出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和对话所发生的地点了。对话部分很多考题都是基于上述原则而设置的。比如问“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 2) 理清对话者要表达的意图。对话作为交际语言,总有一定的意图或要达到的目的。例如,对话的一方可能请求对方给予帮助,或提供帮助,想对方提出建议或征求对方对某事物的意见等,而另一方则表示同意、拒绝、赞同或反对等,并做出相应的解释。听录音时要注意情景和语义的整体理解,并弄清楚说话人的意图,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表达意思的方式比较含蓄,要通过语境、语义、语调等推理判断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和内涵。 3) 特别注意对话结束后针对对话所提出的问题。紧跟在对话后面的问题,大多数是以wh-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听清问题对选择正确答案至关重要。在录音信息和书面信息同时出现几个人、几件事、几个地点、几个数字的情况下,只有根据问题要问的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 4) 根据选项预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对话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与书面给出的四个选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考生在迅速准确地答好上道题之后,应留短暂的几秒钟迅速地浏览一遍下道题的选择项,从中预测该道题对话的主题和可能提出的问题,从而能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捕捉关键信息。一个好的应试者能善于从书面信息中去寻找录音信息的蛛丝马迹,从而在应试中处于主动地位。 5) 排除干扰。书面选项的正确答案往往在意思上与听力原文相同或相近,很少采用与原文完全一致的形式。而干扰项往往在音、形上与听力原文一致。因此,考生不能一听到什么就选什么,而只有在理解话语和选项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题型和答题建议外,应用能力考试中还有第三部分(Section C)。一般是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单词或词组。 这部分考的是听力理解。我们知道,良好的“听力技能”是回答好听力测试的基础,而宽阔的“记忆结构”则是得到高分的条件。所谓“听力技能”是指语言方面的综合技能;而“记忆结构”是指头脑中存储的知识面。影响听力的知识面包括词汇量、词法、句法、语义、文化背景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等。听的过程,就是熟练地把语音信号与原来存储在大脑中的语音、语法等知识进行对比的过程。如果记忆与所听到的信息相同,理解就快;反之,对声音就不能作出积极的反应。 因此,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应该选择3-5分钟的听力内容来听上10遍、20遍甚至更多。对于听不懂的词可根据发音查字典,再根据上下文判断出它的意义是否正确,直至把这一部分的每个词句都分辨得一清二楚。只有反复刺激,才能逐步提高大脑中听觉神经的反应程度,形成自觉的条件反射,从而使听音后第一次反应的正确率得到提高。千万不能一边听一边对着听力材料去看去读,这是练习听力最大的忌讳。那么考试中我们该怎样应对呢?有那些考试技巧是切实可行的呢? 1. 听短文之前,先浏览一边五道题,根据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经验,粗略地预测要听的短文的题材和可能提到的问题。每部分开始前,都有一段的DIRECTIONS,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速读后面的题目,排除掉一些干扰项,为提高听力的准确率做好准备。 2. 听完短文后特别要注意听清楚所问的问题,能否选出正确答案就在与是否能做到答即所问。尽管短文类型都不同,但所问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语意复述;(2)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及事件的内容;(3)问文中人物的意见、看法、态度观点等;(4)有关时间、价格等的运算等。掌握提问的几个方面,有助于在听音过程中抓住要点和细节,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3. 听力短文测试的命题规律是:根据听力原文提出的问题来编写答案,一般正确答案在意义上和原文大致相同,可以用原文的原话来回答,也可以用应试者自己的话来回答。因此,在听录音时采取边听、边看、边记、边写的办法,在听力材料播放前两遍时做出答案,在第三遍播放听力材料时再核实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4. 在听录音前先速读问题,带着问题,一边听录音,一边搜寻与答案相关的信息、思考回忆。听到录音中的内容与所提问题相关时要强行记忆,记录主要时间、地点、人物及人物关系、以及数字等听后容易忘记的内容,这样,对于随后的问题就能得心应手了。我们建议手边最好有草稿纸方便书写、帮助记忆。虽然自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全部采取机试的形式来进行后,任何稿纸都被禁止,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我们的准考证等材料。

24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