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0

瑞贝卡tt
首页 > 英语培训 > 学习英语的感悟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诗情画意*~

已采纳

不用学习英语语法英语照样好,因为我有语感

先不说英语,光说我们的母语汉语,谁敢说他汉语语法好,写出来的文字没有语病?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咬文嚼字》这本杂志,就算是大作家,文章中照样有错字错句。但是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汉语的环境之中,当你小时候说话说得语无伦次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教你怎样说才是正确的,而且你每天都在听汉语看汉语说汉语写汉语。这一汉语环境可谓让我们“捡了学汉语的便宜”。但是很遗憾,当我们在中国学习英语的时候却不会容易获得如此好的英语环境,而就英语而言,它也是一种处于变化之中的语言。其最好学的部分就是那变中的不变或微变也即我们所说的语言中的一种规律法则——语法。而语感则是蒙了一层纱的语法,很庆幸,已经有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观察将那语言中若即若离的规律法则总结了出来,他们揭开了蒙在语法上的那层纱,让语感露出其真身——语法。而我们现在有一些人居然不会享受既有成果还要反其道而行之,何苦呢?

学习英语的感悟

128 评论(8)

燕然铭石

从自己接触英语算起,已经将近15年了,在前一个月之前,还觉得自己的英语一塌糊涂,现在的感觉是信心满满。从学英语,这一路走来,自己感触很多,领悟到一些道理,这些领悟也适用在生活中:1.遇到困难不能躲。遇到一个问题,会感觉心烦意乱,若躲避,这个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依然存在,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心里和身体会遭受同样的折磨,而且以后会越来越痛苦。唯一的出路就是解决它。 初中高中时的英语特别差,考试及格次数很少,更不用说口语和听力。当时自己很讨厌英语,即使知道自己应该把英语成绩提上去,但是自己总是逃避。写作业时,英语总是放在最后写,有时候没时间或者不想写的时候,就A、B、C、D乱写,就这样初高中过去了,中考和高考英语把我拖的不行,特别是高考,英语成绩还没有总分的一半。 终于上大学了,大一大二有英语课,期末考试总是过了及格线一点,差一点就挂科了。英语课到大三就没了,心里想,以后终于不用学英语,那时自己的英语四级勉强通过,六级就不用说了,考了N多次都没有过,到现在我依旧没考过。就这样,大学前三年我基本没有学英语,单词忘的差不多了,语法本来就学的一塌糊涂。直到大三下学期,我决定考研,英语是必考科目,因此,自己必须学英语。考研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对我简直就是折磨,身边的同学词汇量比我大,做题比我多,我拿什么和别人竞争?但是我想考上研究生,我只能多在英语上下功夫。考研那段时间,是我由初中到大学期间学英语最刻苦的一段,一本考研核心单词书,背了差不多3遍,考研进10年的真题认真的做了一遍,这认真,是一句一句看,不懂的单词就查,10年真题做了一遍,考试前2个月开始背作文,背模板,这样考研时我的英语成绩过了分数线9分,还是很悬的。 说实话,即使经历了考研,自己努力的学习英语,但我感觉我的英语水平没什么提高。考研英语只考阅读和写作,这对理解能力比较好的我来说是一个优势,一些句子即使看不懂,但我可以猜,作文能背就能写。因此,即使经历了考研,我的语法依然是一塌糊涂,听力和口语一点都没有提高。读研期间,因为很多文献都是用英语,刚开始自己读起来很吃力,很多专有名词不认识,这对我来说,英语带给我的烦恼又来了。读文献,效率不高,有时候花很多时间也没有看懂,自己很痛苦,有时候因为英语的问题,自己想硕士毕业就工作,不想再为英语而烦恼。 后来,我还是读博了。就在博士第二年,我有出国交流的机会,这时候,英语有成了我的障碍。联系国外导师需要用英文发邮件,面试也要说英语,还必须要通过英语资格考试,获得这次出国机会的前提是用英语搞定以上的英文邮件、英文面试、英文考试,然后再看科研能力。英语和科研都过关,我才能获得这次机会。那段时间,自己也是疯狂的学英语,当然,自己的内心被英语折磨的鲜血淋淋,说的一点都不为过,那段时间很痛苦,因为这次考试不但有英语笔试还要考口语和听力,这些,我都过不去,即使自己疯狂的学了一段,但考试依旧没有过,雅思我都不敢考,我承受不了这时英语给我的打击。当时心里想,中考因为英语去了县里,高考因为英语去了一所自己不愿去的大学,考研感觉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运气在里面才通过,现在,终究还是因为英语,让自己失去了一次出国交流的机会。那个时候感觉,英语是我很多转折点的绊脚石,因为英语,我内心备受煎熬。每一次因为英语阻碍了自己的路的时候,自己就对自己说,要好好学英语,但当时间久了点,或者别人帮我解决了问题之后,我就没再有学好英语的想法了,心里对自己说,问题解决了(其实只是当时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阻碍当时问题的英语并没有解决,也就是说,以后的事再和英语挂钩的,依然会让我备受煎熬)。后来,在两个朋友的帮助下,我练习和外导面试的场景,就这样,我过了外导的面试(由于我的发音还比较准确,又事先练习了很多遍,这是我通过的原因吧),其实,我自己知道,我的英语听力和口语并不怎么样,当时只是有所准备,外加好多都不是听懂的,而是猜的。 就这样,我来到了美大帝国。刚开始来到这里,充满了新奇,心情也挺好。好久不长,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和别人沟通,这就意味着,我被孤立了,我没有办法用英文和导师同学身边的外国朋友正常交流。刚来的3个月,每天心里好像有块石头似的,每天都要面对英语给我带来的麻烦,每天内心都被英语一遍又一遍的抽打着,很痛苦,真的很痛苦。之前遇到英语带来的问题,得过就过了,想着,自己以后不会再和英语了有交集了。这个想法是错的,因为英语我受了多少折磨,因为英语我失去了多少机会,如果我再不把英语这个问题解决了,它会影响我很多,甚至会让我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英语。 就在前一个月,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英语学好,我给自己3个月时间,什么都可以不做,只为学好英语,这样,我每天坚持背单词,每天看英语视频(TED/老友记),听听力(VOA),然后模仿,每星期还会和native speaker交流3-4个小时,就这样坚持将近一个月,昨天和一个伊朗的朋友聊天,突然间发现,听的时候不再那么吃力,说的时候也不会说不出口。我想,我应该可以做到基本的交流了,我想以后英语应该不会是我前进的绊脚石了,当然,我还会坚持每天学英语,努力的说的和native speaker一样。 2.困难被自己克服,也会让自己变得自信。 之前自己也有很多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在国内,外国学者来我们学校作报告时,需要学生去接,全程陪同,这其实是很好的机会,我只带过一次外国人,只是因为当时组里的人都忙,没时间,我才硬拉上的,当时自己的英语并不好,也不自信,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害怕自己说错了。来到美国的前三个月,不管是组会,还是出去的时候,我很少开口说话,因为若想开口,必须用英文,我害怕自己说错,我怕被周围的人笑话。记得一次组会,该我做报告了,我正在很拗口的说,外导突然问我的名字是什么,我当时竟然没听懂,我以为是他没明白我在讲什么,我就打算从头讲一遍,刚开口,组里的其他伙伴就笑了,我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当时很尴尬,但是自从这件事之后,我心里想,说错也不过如此,别人笑就笑吧,没人记得,也没人在意,从哪之后,我就开始张口说话。去超市买菜,我会可以和外国人说几句话,去English group的时候,我不管自己说的会不会错,我只管硬着头皮说出来,我发现,外国人可以听懂我的话。后来认识一个美国老太太,每周我们都会见一次,聊天,就这样,我越说越敢说,越说觉得越有自信,这个自信不仅是说英语的自信,这个自信也延伸到了我生活和学习中。比如,工作上,做实验,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可以的,就这样,和一个同学一起做实验,条件很困难,但我们做出来了,是的,我们做到了,这让我在组里作报告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生活上亦是如此,最近一直在健身,想想,英语困扰我这么久的问题都可以解决,锻炼身体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我已经坚持半个月了,从gym出来,心情不但很愉悦,整个人精神也很好,人也会变得自信。我认为,一件自己想坚持做的事如果能坚持下来,会给予自己很大的自信,比如坚持健身和学英语。

136 评论(9)

念念花语

1、学英语和读书一样,讲究的是在零碎时间里见缝插针。在地铁上,排队等餐时等等,都可以记一记单词。关于记单词的方法实在是太多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了,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和自己制作单词卡片方便记忆。2、很多人觉得语法应该是比较难学的。其实英语里面的主要语法是相对简单的,如果没有老师教你,你可以自己买一本语法书攻克一下。3、从最简单的英文原版小说读起,通过阅读来培养语感。比如:哈利波特、神奇动物在哪里、夏洛的网、月亮与六便士等等,它们的单词、语言和叙述方式都是“入门级”的,容易上手。最好能做到每天都读几页至几十页。我阅读一般是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原理在于激活“眼、脑”的潜能,培养和提高阅读速度、整体感知、归纳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能力,对应于阅读理解方面的帮助很大。快速阅读的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掌握快速阅读后,可以快速的对文章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做到游刃有余。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注意: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也不要一句话反复阅读,即阅读时碰到一时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阅读那个句子当中,反复琢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选对答案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每个句子都要读懂,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就够了,正确的做法是,以理解整个段落和整篇文章为主,在涵盖出题点的句子上用心捉摸。4、跟读美剧、英剧,练习口语。在听说读写里面,国内的很多学生在“说”这一项下的功夫远远不够。很多同学找不到自己发音的问题,建议你念一段、录下来,自己听听,然后对比别人的发音,一点点纠正。如果英语基础没打好的话,就要先从发音上纠正,从字母、音标开始纠正。不断改正、练习、巩固之后再用“跟读”的办法,学习音调、语调。通过“跟读”练习最纯正的英音美音。我们完全可以把学英语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别光刷剧,一边刷一边练习英语才一举两得呐。5、找个靠谱的同伴一起练习。学英语的关键词,除了“重复”,就是“练习”。如果有外国朋友当然最好啦,如果没有,也可以和身边的朋友结成“说英语小组”。很多人觉得,俩中国人聚在一起说英语太好笑了吧,但是不去尝试,你是永远说不出来英语的。

113 评论(8)

老李重庆

英语作文日常交流的语言之一,很多是时候很用到英语,下面就和我一起谈谈学英语的收获和感受吧,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个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我的感想还是很多的,主要从下面两部分来谈。一是我学习英语的经历,二我学习英语的经验及方法。

记忆中最早接触英语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我们的小学刚刚从三年级普及英语教学。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当时的我对英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图片,老师布置作业就是把图片画出来,然后写上它的英文单词。例如:床(bed)、伞(umbrella)、鞋(shoots)、铅笔(pencil)之类,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单词。那时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每次老师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时候,我很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读,喜欢模仿磁带里的发音。可以说,小学的我除了读,我什么都不会。

上了初中,英语被当做三大主课之一。恰好的我的班主任也是英语老师。无形之中,英语变得重要起来。虽说也是从abc教起,但我刚开始的英语成绩却也平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初一下学期开始努力,每天往老师办公室跑,向她请教。课上我也积极主动发言,为此还得到了她的表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觉得我找到了英语的“门”,觉得豁然开朗了。这也成为我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一天天提高。在成绩的刺激下,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课。当然,付出是有回报的,我收获了接近满分的中考英语成绩。

这种对英语的喜爱也一直延续到了高中。刚进高中时的第一堂英语课令我印象极深。英语老师讲完课文之后,让我们retell(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随后一片沉默。当时觉得英语成绩还不错的我积极地举起了手,向老师讲述了这个故事。我们用英语对着话,好像全班只有我们两个在交谈。随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为我鼓了掌。也正因为如此,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英语课代表。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渐渐地把英语当做了我驾轻就熟的科目,就不那么认真地去学了,有些浮躁。不久我就得到了教训,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成绩跌落下来。这让我认识到,脚踏实地地学习是多么重要。从那以后,我又恢复了以前学英语激情与努力并存的学习状态。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学英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但确实是我学习英语的体会。但就是这说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正所谓大道至简,其实学习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道理,比如说上课要认真听讲,有问题要及时问老师等等。我认为只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事做好,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应该说,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算不上突出,三模的时候还只考了120分左右。因此,我觉得值得一说的是高考前的复习。大家都知道,英语中的短语、特殊句型之类的很容易遗忘,如果说在高一高二还可以通过多看多背来记忆,那在时间相对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再靠多花时间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靠科学的方法来记忆。我的建议是每天晚自习时将今天记的笔记或讲义看一遍,特别是记的重点及做错的题目。到周末时将这一周英语内容认真看一看。我认为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好。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不同的方法必定蕴含相似的道理。说到学习方法,有一点需要同学们注意,到了高三最后时候,自己的学习可能会受他人影响,特别是当自己成绩没有明显提高时,会受到那些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同学的影响,模仿甚至照搬他们的方法。这一点是不行的,必须要坚持自己的方法,即使有改进,也必须在原有的学习方法基础上改进,切不可伤筋动骨地另搞一套。

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要坚持每天的阅读训练,这一点很重要。一是可以让自己习惯看长篇的英语短文,提高阅读速度;二是可以积累生词,这对今后的阅读很有好处,三是能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拥有好的语感对答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说单选、完形,总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这时候语感就会起很大作用。

最后一点,就是考试时的状态。比起其他学科,英语考试时的状态显得更加重要。我的经验是考试时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特别是做听力时,既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太放松,听力做得好差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答题。

以上就是我对英语学习的一些想法,一家之言而已。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思考,去感悟。

86 评论(15)

吃吃吃吃吃Chen

我是英语老师KK,已经带过很多学员。通过自己学英语的感悟以及和学员们的沟通交流,分享三个心得体会。

1.  不要脱离生活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和别人顺畅的沟通交流。因此,英语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时不能脱离生活。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的经典打招呼用语:"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这么说。而且,这句话在生活中,也不是我很好,而是我不怎么好。所以,要想和别人愉快的说话,就要研究外国人在生活中真正会说哪些话,比如我们可以观看贴近生活的美剧:《摩登家庭》、《绝望主妇》等。

2.  输入重要,输出更重要

很多人提到学英语,第一个反应是背,背单词,背句子。并不是背东西不好,而是只背不用是学不会英语的,因为会用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相对于输入而言,输出更重要。就像没有一个孩子学说话,是靠往脑子里不停得塞东西,而不运用,都是要不停的模仿,不停的说,多运用多输出,记住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了。

3.  抓住一点去努力

我有很多学员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音准、音调、流利度、语法等等都想一把抓,结果把自己搞的很疲惫,过了几天就放弃了。切记:面面俱到  =  精力分散,如果什么都想做成,往往什么都做不成。就像旅行一样,我们每次都只能去一个地方。因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是常态。比如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音标学好,每天学几个音标读法,这样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正反馈,会积极地促进自己走的更远。

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KK英语大爆炸(id:kkenglish2015)

15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