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深海R蔚蓝
首页 > 英语培训 > 重文轻武的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鱼京自心

已采纳

重用文官,放低武将地位,如“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足见北宋重文轻武文官统领武将,很多时候北宋打仗都会派督军(文官)督军的官位高于武将,文人来打仗,北宋败之有理吧

重文轻武的英文

317 评论(11)

董小小小姐

重视文职官员而轻视武职官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而今重文轻武,老伯是按院题的,若武职官出名自辩,他们不容起来,反致激怒弄坏了事。”亦指重视文治,轻视武.

126 评论(15)

猪猪的面团

历史上重农抑商、重文轻武的社会,最后都会变得很惨,因为太过文弱了,一旦外界来犯,根本打不过,有的知道实力没人家强,所以没打就想认输了。虽然内部重视文礼有利于对底下人进行和平统一管理,但是只有文质彬彬显然是不够的,“武力”简单粗暴,它象征着威严,让别人害怕、忌惮、不敢侵犯、不敢挑战,所以“武”是核心,如果以“文”为核心,最后打不过了真的会投降,而且是向“武”投降。实际上,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武”永远是核心,平时安分守己自然和和气气,倘若有人动了坏心思,那撕开“文”的表象,拼的就是“武力”。一方面表明亲和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有的是对付你的法子。文武结合得当,才能培养出既忠诚又优秀的团队,继往开来。孔子其实一点也不和蔼,而且长的很魁梧,武力(体力、财力、人力)才是核心,够强,气势能震慑住人、讲的话压的住异议,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来听他的宣讲,他如果只是思想超前才华横溢学识过人,其他都没有,又是文弱温柔的形象,怎么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立住脚呢。“武”是尚“文”的底气,也是尚“文”的原因,“重文轻商”、“重文轻武”这些政策是为了压制“武”的力量存在的,那个时候有一部分人太“野蛮放肆”了,扩张起来不好控制,随时会成为上面的威胁,再不管就怕管不住了。我看到知乎有一个回答,说文化比钱更能管住人。不知道会不会封文,我分享一下: 这是对温柔的话题拓展的一篇文章,浅显的很,可能哪里会有不对,但是以前从没想过这些,记录下吧。

179 评论(12)

相关问答